注意了,人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2020-12-24 巴彥淖爾新聞網

      醫學研究顯示,機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免疫系統強大和完善的人,不但能增加在各種流行病毒感染威脅下全身而退的機會,就是腫瘤和癌症,患上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看到電視中伊波拉病毒在一些非洲國家肆虐,一個個蓋著白布的單架被推進太平間,感覺到這個世界真的很險惡啊!伊波拉很遠,但我們身邊也發生過非典、禽流感,甲流……都曾讓我們膽顫心驚。就算身體平安無事,也不是因為世界太平,而是由於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工作得力,它幫我們抵抗住了無數病毒、病菌的攻擊滋擾,守護了健康。

免疫系統在幫我們的健康看家護院

      一個國家要和平安寧,它的軍隊,需要能抵抗外來的侵略,它的警察,要能夠監管和清除內部的搗亂分子。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個國家,免疫系統就承擔著軍隊和警察的職責。

免疫「軍人」:負責對外防禦,保護使機體免於病毒、細菌、汙染物質等攻擊。

      免疫「軍人」比喻的就是免疫防禦功能,指機體排斥外源性抗原異物的能力。這種功能一是抗感染,二是排斥異種或同種異體的細胞和器官。

免疫「警察」:負責對內防治,監視和清除身體內部壞分子。

      免疫「警察」比喻的就是免疫自穩和免疫監視功能。免疫自穩指機體識別和清除自身衰老殘損的組織、細胞的能力;免疫監視指機體殺傷和清除異常突變細胞的能力,機體藉以監視和抑制惡性促瘤在體內生長。一旦功能低下,宿主易患惡性腫瘤。

小心,以下四種情形免疫力易受到削弱!

1、差旅期間

      舟車勞頓,水土變化,休息不足,影響免疫功能發揮。飲食無定,應酬增多,腸道負擔加重,有害菌會趁虛而入。

2、季節變化

      季節變化,氣溫急降,人體內分泌和植物神經功能容易紊亂,導致免疫失衡。

 

3、工作繁忙

     睡眠和休息不足,肉體的勞累,給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帶來不良影響。

4、壓力過大

      學習、工作壓力大,會造成焦慮、不安以及悲觀、抑鬱,抑制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免疫抗「敵」很辛苦,營養不足會失調

看看強大的免疫系統「長」啥樣?

免疫系統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全身淋巴結等

      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等

      免疫分子:抗體、補體、幹擾素等

免疫本領再高,也需經常為它加油

       安利紐崔萊營養顧問劉敏介紹,免疫系統很強大,但它也是需要呵護的,外在傷害性的刺激因素會影響它的效力,失衡的營養會使免疫細胞功能減弱和失調。因此,除了養成充分休息、適當運動、戒菸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外,均衡、充分的營養供給也是健康的免疫系統所必需。當人體某一種營養素攝入不足時,最早的表現就是免疫細胞數量減少、活性降低;相反,均衡的營養能給免疫大軍源源不斷的提供充足的補給,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在各種營養素中,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鋅、鐵、銅、硒對人體的免疫系統尤為重要。

       蛋白質、微量營養素對免疫系統的促進作用

 

 

 

相關焦點

  • 都是免疫系統失調惹的禍!恐造成飛蚊症、白內障這些眼睛疾病
    小心,這些症狀有可能不僅僅是眼睛的疾病,而是與自體免疫系統出了狀況有關! 所謂的自體免疫疾病,就是因體內白血球角色混亂,攻擊身體的正常構造,尤其是血管密集的地方更容易造成傷害,而眼睛是人體血管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自然成了被失控免疫系統攻擊的主要部位。
  • 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是什麼原因導致
    免疫系統疾病大家都有些了解,這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種類也是十分多。那麼,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呢?什麼原因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吃什麼比較很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免疫缺陷病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器官、組織等有先天性的缺陷,或者是由於後天繼發感染、營養不良等導致免疫功能不全症候群,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超敏反應性疾病已被抗原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所導致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休克、血清病等。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後,生長繁殖,免疫力減低時,可使感染性疾病發生,有時甚至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如果體內的免疫出現失衡,還會使腫瘤、自身免疫性疾形成。為了捍衛身體健康,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於病原微生物作鬥爭,並還要保持體內大環境的穩定。
  • 人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出現口腔潰瘍、頭疼腦熱、肚脹腹瀉等疾病,但我們常對這些疾病不予重視,殊不知,這些常見的疾病可能是由於微小細菌入侵人體,破壞細胞組織、擾亂系統機制所導致。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介紹,細菌種類豐富多樣,形態各不相同,有杆狀、球狀等。
  • 健康橋丨免疫系統疾病不得不說的痛
    「免疫紊亂通常是指機體的免疫對抗平衡失調或破壞,導致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被打破而出現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種類繁多,誘發因素複雜多變,多呈反覆發作和慢性遷延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採訪中,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風溼骨病科主任王鋼介紹,免疫系統的疾病大多不好治癒,並且可以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病。據介紹,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潰瘍性結腸炎等,很多疾病都不能治癒。
  • 現代科學視角下人體免疫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
    體內的免疫監視功能可及時發現這種異常細胞,並及時將其清除。如果這種功能下降,人體就會發生腫瘤。免疫的上述功能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免疫系統,上述的完整性是機體健康正常的基本保證,其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導致免疫功能障礙,由此引發疾病。
  • 高中生物《免疫失調》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教案:一、學習目標1.簡述免疫失調疾病類型。2.概述過敏反應原理。3.說明免疫缺陷病的發生。答案:(1)先天性   獲得性(2)發育   分化   成熟   執行功能(3)HIV   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   AIDS   血液   精液   唾液   淚液   尿液   乳汁   性   汙染的   血液   血液製品   妊娠   分娩   哺乳(二)合作探究通過學習,說一說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有哪些類型
  • 哪些疾病最容易摧毀人體的免疫系統?你真的知道啊?看專家的理解
    各位經常聽說的摧毀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應該可以分成這兩種情況來看,一種是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出現了一定的缺陷,導致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侵犯我們身體的細菌以及病毒等;另外一種就是使我們的免疫系統發生了一定的紊亂,敵我不分,濫殺無辜,從而攻擊我們人體的自身,從而威脅到我們的人體健康。
  • 注意:內分泌失調全身遭殃,變胖變醜只是其中之一
    內分泌系統紊亂的原因 從大的方面講,它會受到人體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影響。 人體要生長發育、適應各種環境,主要靠三大系統調控,即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 這三大系統之間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如內分泌系統會受到神經系統調控,當神經系統出現問題是,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到影響。
  • 免疫功能紊亂是慢性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標誌,怎麼維持免疫系統的...
    現在研究認為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組成人體的一個大的網絡系統,它們之間通過細胞因子、激素、神經遞質相互影響、相互調節,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可能與這個網絡的平衡被打破有關,個人認為怎麼維持這個網絡的平衡是預防疾病的基礎。
  • 炎症風暴:人體免疫系統,是怎樣反噬自身的?
    什麼是炎症風暴,它是怎樣加重病情和摧毀人體的?今天簡單探討一下。 炎症:人體中的免疫保衛戰 先說普通炎症。人體免疫系統就好像軍隊,有著不同火力不同分工,對外清除異物、修復損傷,對內則要識別「自家人」,維護人體內部環境穩定。
  • 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高血壓、胃潰瘍和肺炎,這些疾病分別屬於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你一定比較好理解。但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蕁麻疹和紅斑狼瘡,它們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你可能不好理解,因為免疫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系統,一般人對它都不是太熟悉。
  • 女性內分泌失調的症狀有哪些
    婦科內分泌疾病很常見,不育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症、痛經、月經不調等都是婦科內分泌的疾病,還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內分泌失調有關,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於婦科疾病造成的。3、肥胖「喝涼水都長肉」,很多人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據內分泌科醫生介紹,這可能和本人的內分泌失調有關係,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飲食習慣也會對內分泌產生影響。
  • 內分泌失調引發5種疾病!有這6個症狀就該注意了…
    皮膚突然長出黃褐斑、肥胖在不經意間造訪、莫名其妙想發脾氣……這些都可能是內分泌出現了危機。除此之外,內分泌失調可能還會導致讓你意想不到的「大病」。內分泌是如何影響健康的?怎樣調節內分泌平衡?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 如果我們持續破壞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可能使我們更容易受到各種...
    然而,另一方面,幾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腸道菌群和免疫狀態對於預防的重要性。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嚴重的疏忽…… 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是如何破壞我們的健康防禦系統的?
  • 人體過敏研究進展:利敏舒益生菌可提高免疫調節功能,改善過敏性疾病
    常見益生菌概況 益生菌是一種主要在腸道內使用的微生態製劑,主要以對人體有益的活菌組成,其主要來源於其細胞成分和DNA物質。在有關研究當中表明乳桿菌的細胞成分,脂磷壁酸以及脂蛋白均有免疫刺激性,可在免疫功能調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打工人」年底要注意了:40歲後免疫系統最易崩潰
    如果你已經過了30歲,你的免疫系統早已揮揮手告別了25歲左右的「巔峰時刻」,開始慢慢走下坡路。此時,假如生活方式再不加以注意,尤其是步入40歲,中年危機的各種壓力撲面而來,免疫系統最易崩潰,各種大大小小的毛病便隨之而來。「打工人」普遍免疫力失調免疫力是幫助人體抵禦疾病的盾牌,卻絕不是銅城鐵壁。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新奧秘
    新華社上海12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機制複雜而精確、奧秘無窮。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發現並證明人體免疫系統內的鈣離子能「幫助」T淋巴細胞清除病原體的新奧秘,國際學術期刊《自然》3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過敏、炎症……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患免疫系統疾病?
    ,這些疾病似乎變得越來越多,其普遍程度已經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從沒有的水平,而人類似乎是從新近這些年才開始莫名變得容易發生免疫系統失調。人類變得更「乾淨」之後,反而引發了一些疾病。作為一名長期專注過敏與環境研究的科普作家,以及一名親身嘗試過不同療法的嚴重過敏患者,作者以豐富的科學研究材料以及親身經歷,說明只有恢復人體內部的生態系統,才能夠應對這一全球化的「微物大缺席」。
  • 菌群左右下的免疫力天平——免疫失衡疾病背後的新機制
    肺炎克雷伯菌破壞人體器官上皮屏障,並在小鼠腸道屏障之外轉運,在那裡它驅動Th17的炎症反應。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確定了雞腸球菌是一種人體腸道轉運的致病菌,這支持了一種觀點:即這些轉運細菌通過誘導致病性Th17細胞來促進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和PSC,從而導致肝膽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