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功能紊亂是慢性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標誌,怎麼維持免疫系統的...

2020-12-13 健康界

1、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

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害和功能障礙僅限於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所針對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症、1型糖尿病、重症肌無力、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貧血伴慢性萎縮性胃炎、肺出血腎炎症候群、尋常天皰瘡、類天皰瘡、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症、急性特發性多神經炎等。

2、系統性自身免疫病

是指抗原抗體複合物廣泛沉積於血管壁等原因導致全身多器官損害,主要有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血管炎、硬皮病、天皰瘡、皮肌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雖然它們屬於兩類自身免疫病,但是同一個患者這兩類疾病可以合併存在,目前具體的機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能存在共同的易感基因。現在研究認為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組成人體的一個大的網絡系統,它們之間通過細胞因子、激素、神經遞質相互影響、相互調節,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可能與這個網絡的平衡被打破有關,個人認為怎麼維持這個網絡的平衡是預防疾病的基礎。

我們知道免疫性疾病與免疫系統被打破有關,體內如果產生免疫反應肯定是身體內的免疫細胞發現體內一些正常情況下本不應該有的物質,這些物質可以是外來的也可以是體內產生的,也可能是免疫系統過於敏感,對於一些反應過度誇大導致不必要的免疫反應或者說免疫破壞,這也是一種免疫平衡的破壞。因此,維持免疫的穩定和平衡非常重要。而飲食,對於免疫的平衡很重要。

下面是對於免疫系統穩定和平衡有幫助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就存在於我們平常的食物中。

1)β-胡蘿蔔素

這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例如地瓜,菠菜,胡蘿蔔,芒果,西蘭花和西紅柿等食物中。

2)維生素C

每天人們消耗的維生素C非常大,但是維生素C人體不能自行產生,只能通過食物補充,如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漿果,甜瓜,西紅柿,甜椒和西蘭花等。

3)維生素D

現代人維生素D的缺乏非常普遍,主要原因是戶外活動,日照時間少,人們可以通過曬太陽和食物來補充;如多吃魚類和雞蛋、含維生素D的牛奶、果汁。

4)益生菌:

研究發現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菌群平衡對維持免疫系統的穩定也非常重要,要促進腸道健康,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也是必要的,比如酸奶等發酵乳製品和泡菜等都是很好的補充益生菌的來源。

為幫助你保持免疫系統健康,除了注重飲食均衡,補充營養素之外,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也有助於防止細菌傳播。另外,維持良好免疫功能的兩個重要方面是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

睡眠不足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例如免疫系統功能的減弱。成人睡眠每天建議7到9個小時,而兒童則需要8到14個小時,具體取決於他們的年齡。當前人們的壓力都很大,要尋找適當的方式來應對壓力,例如正念冥想、聽音樂、體育鍛鍊等。我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就是體育鍛鍊,如跑步、打羽毛球等、看書和冥想。

總之,免疫系統是預防疾病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維持平衡和穩定非常重要。很多人常常會說我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沒有什麼藥物可提高。說實在的,通過某種藥物來提高免疫功能是不可取的。相反,我們很多免疫疾病的治療用的都是免疫抑制的藥物。我認為,重要的還是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來調理,維持免疫系統平衡,既不亢進也不減退,這個可能更重要,也能長久。維持免疫系統穩定對於免疫疾病的治療也是重要的手段。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免疫功能紊亂? 免疫系統紊亂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免疫功能紊亂? 免疫系統紊亂是怎麼回事?時間:2017-04-13 13:28   來源:百度知道日報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免疫功能紊亂? 免疫系統紊亂是怎麼回事?
  • 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如何追溯到腸道功能紊亂的?
    在慢性疾病之前是全身性炎症,但是在全身性炎症之前是腸道功能紊亂。雖然全身性炎症會影響身體的不同部位,但它幾乎總是起源於腸道。這就意味著,大多數表現在身體不同部位的症狀和疾病,實際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可能都是腸道功能紊亂的結果。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現代社會一些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如何追溯到腸道功能紊亂的。
  • 健康橋丨免疫系統疾病不得不說的痛
    「免疫紊亂通常是指機體的免疫對抗平衡失調或破壞,導致人體器官的正常功能被打破而出現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種類繁多,誘發因素複雜多變,多呈反覆發作和慢性遷延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採訪中,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風溼骨病科主任王鋼介紹,免疫系統的疾病大多不好治癒,並且可以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病。據介紹,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乾燥症候群、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潰瘍性結腸炎等,很多疾病都不能治癒。
  • 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高血壓、胃潰瘍和肺炎,這些疾病分別屬於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你一定比較好理解。但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蕁麻疹和紅斑狼瘡,它們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你可能不好理解,因為免疫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系統,一般人對它都不是太熟悉。
  • 科學網—共生病毒可維持腸道黏膜免疫功能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礎醫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周榮斌、江維、朱書課題組率先發現腸道內的共生病毒對維持腸道免疫穩態發揮重要作用,並揭示了其發揮作用的細胞和分子機制。10月21日,該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免疫學》。 人體腸道、肺部、皮膚等組織存在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等。
  • 解讀免疫系統三大功能:(一)免疫監視
    健全的免疫系統有三大功能,這決定了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進而決定一個人的免疫力高低。 本系列撰文《免疫系統三大功能》,將帶您探尋免疫系統發揮功效的三大能力: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看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分步執行任務,完成清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而來保護人體健康的。
  • 認識免疫系統三大功能
    很多人都知道免疫力很重要,免疫力低了就容易生病,所以要增加免疫力,但很少人能搞清楚免疫力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系統之間關係密切、互相配合,一起讓我們的身體內部保持穩定,不出現自己人攻擊自己人的情況。免疫系統主要有三大功能:1,免疫防禦就是一道防禦屏障,免疫細胞處於警戒的狀態,讓外面的細菌、病毒以及毒素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不能進來;有漏進來的也能很快處理掉。
  • 哪些疾病最容易摧毀人體的免疫系統?你真的知道啊?看專家的理解
    免疫系統是我們身體裡面天然的醫生,我們的身體的免疫系統就好像是一個計算精密、運行精準的機器一樣,時時刻刻的守護者我們的身體健康。各位經常聽說的摧毀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應該可以分成這兩種情況來看,一種是使我們的免疫系統出現了一定的缺陷,導致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不能有效地清除侵犯我們身體的細菌以及病毒等;另外一種就是使我們的免疫系統發生了一定的紊亂,敵我不分,濫殺無辜,從而攻擊我們人體的自身,從而威脅到我們的人體健康。
  • 注意了,人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醫學研究顯示,機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免疫系統強大和完善的人,不但能增加在各種流行病毒感染威脅下全身而退的機會,就是腫瘤和癌症,患上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看到電視中伊波拉病毒在一些非洲國家肆虐,一個個蓋著白布的單架被推進太平間,感覺到這個世界真的很險惡啊!伊波拉很遠,但我們身邊也發生過非典、禽流感,甲流……都曾讓我們膽顫心驚。就算身體平安無事,也不是因為世界太平,而是由於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工作得力,它幫我們抵抗住了無數病毒、病菌的攻擊滋擾,守護了健康。
  • 罕見紊亂下,女性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大腦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症狀與病理一份關於女性案例的新報告稱,一位年輕女子出現的長達一周的奇怪行為是由一種罕見的疾病導致的,這種疾病稱為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大腦。經歷了一周的不適之後,這位27歲的女子到科羅拉多的急診室就醫。
  • 現代科學視角下人體免疫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
    生物體的各種組織、細胞都有一定的壽命,不斷地新陳代謝,來維持機體的健全。機體也必須從體內不斷地清除衰老和死亡的細胞,促使細胞新生,在這方面免疫的穩定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這種能力過高,把正常細胞也當作衰老的或損傷的細胞來清除,也就是對自己的正常細胞發生了免疫功能,就會導致人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 自身免疫紊亂會引起肝病嗎?答案是肯定的,您對其有多少了解呢?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最近患病率比較高的一類肝病,出現這種狀況與身體的免疫功能紊亂有著比較大的相關,也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有著比較大的關係,嚴重時也可誘發多種併發症,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那麼自身免疫性肝病如何進行檢查與治療呢?
  • 免疫五項與感染性疾病的關係,你都知道嗎?
    我們在本篇主要討論免疫五項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應用。一、兒童呼吸道感染反覆呼吸道感染(RRTIs)是兒科臨床常見疾病,其病因較多,除感染相關的因素外,還可能涉及免疫系統與呼吸系統等基礎疾病。免疫球蛋白可通過特異性結合進入黏膜局部的細菌、病毒等相應病原微生物,阻止病原黏附到細胞表面,或通過中和病原產生的毒素而發揮抗感染作用,當IgA缺乏時,呼吸道不能抵禦病原體的侵襲而易發生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變化反映了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狀態。體液免疫功能低下小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健全,可能是導致患兒肺部感染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
  • 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是什麼原因導致
    免疫系統疾病大家都有些了解,這種疾病對人體的傷害很大,種類也是十分多。那麼,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呢?什麼原因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吃什麼比較很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免疫缺陷病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器官、組織等有先天性的缺陷,或者是由於後天繼發感染、營養不良等導致免疫功能不全症候群,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超敏反應性疾病已被抗原致敏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抗原,產生的異常免疫反應所導致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休克、血清病等。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體後,生長繁殖,免疫力減低時,可使感染性疾病發生,有時甚至會造成傳染病的流行。如果體內的免疫出現失衡,還會使腫瘤、自身免疫性疾形成。為了捍衛身體健康,人體每時每刻都在於病原微生物作鬥爭,並還要保持體內大環境的穩定。
  • 腸道菌群是如何控制免疫系統的?
    > 腸道菌群的這些重要作用將腸道與健康的各個方面聯繫在一起。因為腸道塑造了免疫系統,所以腸道功能紊亂會導致各種免疫相關疾病是有道理的,包括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炎症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溼性關節炎和1型糖尿病等等。腸漏和腸道菌群失調也與慢性炎症和一系列其它疾病有關,包括:2型糖尿病、肥胖、甲狀腺疾病、皮膚問題、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癌症以及抑鬱、焦慮、自閉症、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精神疾病。
  • 免疫功能很重要,但是你知道什麼是免疫系統嗎?(之二)
    公眾號:HHC健康頻道人體的自然防禦平衡系統,具備區分「自我」和「非自我」的能力,例如它能識別哪些是自身的的細胞和成分,哪些是外來的。「自我」物質是自身細胞表面上的蛋白質。通常,免疫系統在早期已經對自身組織有了記憶,當某種原因使自我識別產生障礙時,引起自身免疫反應。「非自我」物質稱為抗原,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免疫系統的細胞會發現抗原的存在,並起動自我防衛的作用。免疫系統有兩個部分:先天性免疫系統和適應性免疫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可以抵抗病原體。
  • 細菌在訓練嬰兒免疫系統中的作用
    在我們的一生中,幾乎每一秒鐘都在遭受外來入侵者的攻擊,但是我們幾乎注意不到攻擊的發生,至少在生病之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軍隊正在不知疲倦地擊退這種持續不斷的攻擊。人體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以及免疫活性物質組成的,不僅是對抗感染和疾病,而且確保我們的身體器官和組織處於健康平衡狀態,即所謂的「內穩態」。
  • 「闢謠」提高兒童免疫力要經常打免疫球蛋白
    闢謠:經常生病、反覆感染的孩子常分為4類:(1)正常兒童(約50%);(2)過敏性鼻炎等特應型疾病患兒(約30%);(3)先天性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患兒(約10%);(4)免疫缺陷性患兒(約10%)。免疫缺陷是指孩子的免疫系統存在缺陷或障礙,免疫缺陷性患兒在經常生病反覆感染的孩子中約佔10%,機率非常低。
  • 菌群左右下的免疫力天平——免疫失衡疾病背後的新機制
    宿主抗原的自我—非自我鑑別是一個基本過程,是由明確的中心和外周耐受機制建立和維持的(見後面藍色部分:免疫耐受的機制)。宿主免疫系統如何發展和對微生物群的反應仍然是一個自我—非自我辨別的免疫難題,人們對此知之甚少。當耐受性機制被破壞時,免疫介導的疾病在遺傳易發的個體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