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月,我們帶著理想,帶著對大學生活的嚮往,來到了桂林旅遊學院1+N人才培養報導,由此開始了我們的大學生活。剛剛進入大學校園,我們對於一切都顯得很陌生,很迷茫,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該怎樣度過自己幾年的大學生活,更不知道該怎樣合理安排我們的大學生活。
1、大學學習的主動性特點
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截然不同的特點是依賴性的減少,代之以主動自覺地學習。大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內容是既傳授基礎知識,又傳授專業知識,教育的專業性很強,還要介紹本專業、本行業最新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發展狀況。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比中學要大為擴展。課堂教學往往是提綱挈領式的,教師在課堂上只講難點、疑點、重點或者老師最有心得的部分。其他的部分只能由我們自己去理解、掌握。因此,自學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個大學生都必須要學會自學,這是當代大學生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
2、專業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特點
大學教育具有明顯的專業性特點,從被錄取的那一刻起,我們的專業就已經被定向了。大學的學習實際上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學習,這種專業性,是隨著社會對本專業的要求的變化和發展而不斷深入的,知識不斷更新,知識面也越來越廣。為適應當代科技發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的特點,這種專業性通常只能是一個大致的方向,而更具體的專業的目標是在將來走入社會後,才能確定下來。
3、全面發展和注重能力培養的特點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方針對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以馬克思對未來社會關於人才全面發展的學說為依據,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對人才的需求所提出的,即不僅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而且還要有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和適應社會變化的能力。人才的五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五個方面對人才的成長互相促進、互相制約,缺一不可。能力的培養是現代社會對大學生教育的一個重大任務。知識再多,不會運用,也只能是一個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書呆子」。大學生要想學有所成,將來在工作中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就必須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如科學研究能力、發明創造的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等等。
在當今世界激烈競爭中,最根本的高科技競爭,而高科技的競爭則主要表現在人才的培養和能力的發揮上。大學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講,正是培養有知識、有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的重要環節。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和其它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重視實踐的鍛鍊。
4、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手段。錢偉長曾對大學生說過:一個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好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於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學習方法對了就會事半功倍。在大學生活中要把握住幾個主要的環節:預習、聽課、複習、記筆記、做作業、考試等。這些環節把握好了,就能為進一步的獲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要有目的的研究學習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總之,凡是將來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認真的去培養。
在大學裡,由於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開了父母,由自己去安排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同學便在大學裡面迷失了自我與人生的方向,把那些進入大學之前的理想和抱負拋到了一邊。的確,在大學裡我們太容易受到外在的影響了,時時刻刻都在以別人的生活方式來衡量自己,總之,在大學裡我們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管不住自己了。
最後我想說,在大學裡我們難得的是培養一種屬於我們自己的性格,在最大程度上不受其他人的影響,按照自己的思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所掌握的,不是上天安排的,我們可以通過對未來大學生活道路的預期設計,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做出相應的努力,獲取一種全新的大學生活方式,走一個適合自己的道路,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科學的規劃生活,可以幫助確立在大學期間的發展目標、發展前景、以及發展道路,可以幫助管理時間和精力,使之用於最具有回報率事情上去,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希望桂林旅遊學院1+N人才培養的小夥伴們不辜負自己的努力,認真過好每一天大學生活,充實自己,讓這四年成為自己人生中的一筆財富。加油桂旅人,你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