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好就是不學無術?——孩子的成績和愛好,該如何取捨?

2020-09-05 悅蒙氏育兒

這個夏天,無論是《樂隊的夏天》,還是《明日之子》,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自由和魅力。

如果說《樂隊的夏天》帶給我們的是歲月年華流逝下的深刻人生感悟,那麼《明日之子》則讓我們看到了青春最好的樣子。

作為《明日之子》的導師樸樹在節目中說:「在你們這個年紀,你們自己感覺不到,你們身上可貴的地方就是青澀,有時候傻傻的,讓我很感動。時間還長,你們不用變得很熟練,不用變得很圓滑。」

在這個根本不乏明星和IP的時代,能夠一下成為流量明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隨便看幾段現場表演,你就能明白為什麼這個節目能夠迅速吸睛了。

活脫脫的開口跪系列

自《明日之子》播出以來,收視率居高不下,豆瓣評分高達8.3分。這群最小只有18歲的男孩子們用實力詮釋了什麼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每年的7、8月,所有的教育話題幾乎都聚焦在了高考上。雖然《明日之子》的學員當中並不乏來自上海音樂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和同濟大學的高材生,但在以成績決定論大行其道的時代,這些十幾二十出頭,看似玩世不恭、極具個性的大男孩們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東西。

曾經有個朋友跟小W探討,究竟什麼樣的孩子,才算是優秀的孩子。這個朋友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也正是因為作為母親的她,正在被12歲兒子的教育問題所困擾。

面對痴迷於籃球,並且又處在青春期的兒子,這個朋友似乎已經黔驢技窮。她總是在說,如果孩子能把打籃球的勁頭用在學習上該多好。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認識:孩子可以有興趣,但現階段課業學習就是一切,學習不好,就是不務正業。

那麼,痴迷於課業之外的事情,就是不務正業嗎?


1


如何看待孩子對某件事情痴迷?

蒙特梭利十分注重孩子的敏感期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也最為迅速。而這個階段也是孩子最容易對某件事物產生痴迷的時期。相比之下,男孩子更容易對某件事情著迷,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孩子對某件事物的痴迷程度和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會將這種痴迷一直延續要成年,並發展為自己的事業。

日本教育學家親野智可等,就很多父母提出孩子痴迷奧特曼的問題,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如果孩子喜歡奧特曼,就讓他去鑽研好了……這樣能體會到沉浸在自己愛好中的樂趣。這種專注的體驗,對自主性的培養非常重要。」

不僅如此,興趣愛好對於孩子的心理發展也是起到積極作用的

著名心理學專家陸惠萍在做《好父母決定孩子一生》的講座時告誡家長們:「小孩小的時候,千萬別一味搞文化培訓,如果不從小培養小孩一點興趣愛好,容易患抑鬱症。」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如果孩子對某件事情痴迷,並專注於此,那將是Ta一生的財富。


2


如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Your presence is a gift to the world.

You're unique and one of a kind.

(你的存在是獻給這個世界的一份禮物

你是唯一的,是獨一無二的。)

羅曼·羅蘭曾說過:「每個人都有他隱藏的精華,和任何人的精華都不同,它使一個人具有自己的氣味。」

李玫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談到孩子的學業成績與愛好的問題時,有著這樣的觀點:

在尊重和培養孩子的興趣上,不得不提教育界的硬核老媽梅耶·馬斯克。她就是特斯拉的創始人,全世界第一家發射火箭的私人公司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的媽媽。

(馬斯克一家)

馬斯克小時候不愛說話,總躲在家裡。親友老師們甚至認為他有聽覺障礙。

但作為細心母親的梅耶卻發現馬斯克不喜歡與人交流的原因,是他酷愛讀書。在發現了兒子這個愛好之後,她沒有逼迫他去與人交流,而是鼓勵他從書中繼續去尋找自己熱愛的事情。

梅耶共有三個孩子,除了馬斯克,二兒子擁有自己的農場還開設了連鎖餐廳,女兒是一名優秀的電影製片人和導演,擁有自己的影視製作公司。這些事業都是源於他們的愛好。


3


給孩子追求愛好的自由,就意味著不管成績了嗎?

《論語•雍也》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此為樂的人。

在看待學業成績與孩子愛好的問題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有個綜合性的考量——成績不是目的,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其中一條途徑。成績和愛好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助力的。很多實例說明,學霸並不是「書呆子」,他們中很多都有著為之痴迷的愛好。

作為家長的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平衡學業和愛好之間的關係。課業學習培養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想要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和特長,綜合的視野和知識體系是必需的。

研究表明,人的能力在不同方面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一部分得以拓展,其他方面也會得到相應的拓展。

素有「高考戰神」的著名教師王金戰,在談到女兒愛好與學習時說:她女兒每晚學習累的時候,都會去彈半小時琴,這個愛好,讓他女兒的學習效率更高。

蒙特梭利教育中,倡導的是不「教」的教育,主張讓孩子在自我探索中,發現自己,培養獨立人格

2004年,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在一次採訪中說,自己的成功歸功於兒時的蒙臺梭利教育。「蒙特梭利教育教我們思考,給我們追求自己興趣的自由。」

(谷歌創始人佩奇和布林)

人生不設限,往往都是從興趣愛好開始的。

在喜歡的事物裡,也許正藏著孩子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孩子成績不好,真的就是遊戲造成的嗎?
    說到這個成績啊,很多學生的家長肯定就會說,那肯定就是遊戲惹得禍在我國,處在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學習成績比較差,相信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把矛頭指向遊戲。雖然說現在許多家長對遊戲的觀點較之前有了較大的改觀,有少許家長會偶爾允許學生在空閒時間玩一玩遊戲,但是絕大部分的家長仍然覺得遊戲就是學生成功道路上的最大絆腳石。中小學學生成績差到底是誰之過?遊戲是毒害學生的罪魁禍首嗎?
  • 專注力不好的孩子大多成績不好,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當今孩子的教育問題已成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最大願望,但不是每家的孩子都能事與願為,都能被教育成為清華、北大的莘莘學子。有的父母雖為孩子殫精竭慮、傾其所能,卻不能把孩子教育成才。是你的孩子不夠聰明嗎?不!一些成績不好的孩子不是他們的智商有問題,而是他們的專注力有問題,上課、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導致他們不能發揮應用的學習能力,從而學不好,成績上不去。
  • 初二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但語文和英語的成績還可以,該怎麼辦?
    初二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但語文和英語的成績還可以,該怎麼辦?初中孩子如果好好努力,將來會有無限可能。這個孩子如果把數學提上來,考上重點高中一點問題都沒有。對於數學來說,中考數學偏基礎,讓孩子把初一初二的課本都拿出來,反覆看例題、做課後題,再用成套的題目訓練,一定能考高分。中考數學比日常考得更加基礎。我國的各項大考都考得比較基礎,中考數學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你能夠把所有的基本題型掌握牢固,然後再輔以適當的練習,就可以拿高分。數學課本一定要利用好。
  • 孩子復學後成績下滑,家長該如何面對?
    上火的是,馬上要到來的小升初分班考試、中考、高考等,當下孩子的成績該如何面對呢? 一位馬上要參加高考的學生,摸底考成績比預期低了近一百分,面對這個成績,孩子非常淡定的說,沒事,還可以復讀。家長卻坐不住了,說,那你想都別想。
  • 孩子高一,語文和數學成績差不多,英語成績最好,該如何選科?
    孩子高一,語文和數學成績差不多,英語成績最好,該如何選科?物理69、化學61、生物83、政治79、歷史72、地理83、語文106、數學110、英語131,這樣的成績不知道怎麼選科,浙江的自主選科,感覺都不偏科,可以選物理嗎?
  • 四年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老師建議家長讓孩子留級,家長該怎麼辦
    小明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班主任將小明爸爸叫到學校,告訴他最好讓孩子留級,否則跟不上後續課程學習。小明爸爸非常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其實,這種情況家長大可不必著急,耐心聽程老師講解就好。我們國家目前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一般情況下學校不會建議學生留級。
  • 數學不好,新學期該如何提高成績?
    新學期伊始,同學又該拾起令人頭疼的數學。如果成績不好,應如何提高。1.調整心態始終相信自己能學好。心理學有個「自我實現的預言」,類似心想事成。如果你認定自己怎麼也學不好數學,那就真的學不好。有人說,數學需要天賦。的確,如果想實現牛頓創立微積分的程度,沒有天賦是搞不定的。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關鍵是因為沒有因材施教
    許多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在每門功課中都取得優秀的成績,然而事實上往往是事與願違,在家長們的嚴厲逼促下,孩子們的成績非但沒有提高,反而出現了厭學甚至逃學的情況,導致成績大大下滑,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我們來看一下吧。
  • 孩子語文閱讀差,成績也不好,該怎麼辦?
    孩子語文閱讀差,成績不好,說明孩子語文閱讀少,甚至是不喜歡閱讀,所以導致孩子語文成績不好。這種情況,首先要培養孩子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任何一個家長都會知道孩子有什麼興趣,所以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入手。
  • 兩人推優難以取捨:五年級的抽測成績好的勝出
    ◆勿讓小學生成為「考試機器」  「我真擔心孩子們過早成為『考試機器』。」小學校長劉女士憂心忡忡,「教委抽測的初衷非常好,但很多小學在實際操作中把『經』給念歪了。」劉女士說,小學教育不能再回到應試大戰的怪圈中去,應該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辦教育應該講良知。  業內人士分析,家長其實不必過於緊張。
  • 鍾南山:學生別只看成績,愛好和成績一樣重要!家長一個都別放鬆
    孩子的分數和興趣愛好不是只能選其一的問題,如果二者能相輔相成,孩子取得的成就會更大。鍾南山:學生別只看成績,愛好和成績一樣重要!2020年是不太平的一年,今年最火的不是明星,而是我們84歲滿頭銀髮的鐘南山院士!
  • 李玫瑾:成績好的孩子多半不愛吭氣,成績不好的孩子更加能說會道
    記得之前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她曾經也說過,孩子的專注力其實並不僅僅在於智力,主要就在於成績好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吭聲,而成績不好的孩子反而更能說會道。這是因為,不愛說話的小孩,他們的專注力更強,之所以不願意說話,是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而且不易受到外界的幹擾。但是那些能說會道的小孩,專注力往往差一點,所以成績多半也不好。
  • 孩子的數學成績好不好,不是看智商,而是看家長能不能做好這一點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英語學科和數學學科向來就是「死敵」,在許多孩子學習的過程裡,它們總是像水與火一樣,難以相容。所以,有的人天生語言學習能力比較強,是因為在遺傳和基因方面比較有優勢,再加上後天引導比較成功,就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了。反觀一個人的數學學習,成績不好,這不是因為這一部分人特別笨,也不意味著一定要補習班、特長班這樣的學習,才能讓孩子進步,而是因為我們天然地缺少閱讀和數學基因,必須靠後天努力來建立思維通道。
  • 孩子成績不好怎麼辦?比打罵更有效的溝通方式,成績提升幾十分
    去年春節前,我收到了老師發來的成績單,看著上面的數學成績只有56分,我和很多家長一樣氣的牙齒咯咯的響。老師在成績單下註明:數學成績雖不理想,但是比上次已經長進了不少。後面還有一些囑咐和建議。老師盡職盡責,我表達了我的謝意。看著成績單和老師的評語,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心理一直盤算著該如何開始一次深入的溝通。
  • 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成績不好卻埋怨自己對學習沒有天賦?
    但是總有一孩子不努力學習,卻把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納到沒有天賦上,其中的大部分孩子這樣一味地歸納到是自己沒有學習天賦的想法是不對的,是為自己的不努力學習找的一個藉口,一個搪塞老師的的話語,自欺欺人,同時也是欺騙父母的理由。只能說這些人在學習的階段並沒有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學習上而已。比如用到戀愛、玩電腦遊戲、手機遊戲、朋友聚會、體育愛好、唱歌、舞蹈,或者其他愛好上去了。
  •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愛玩手機,又不知道幹活該怎麼辦?
    曾經和一個家長聊天,聊著聊著她就開始數落起自己的孩子來。比如,孩子在這次期末考試物理只考了30多分;平時只知道待在房間裡玩手機就是不知道學習;家裡那麼忙他也不知道出來幹點活。從她的話語裡,都能感受到對孩子的不滿和無奈。
  • 孩子成績不好,是智力的問題?
    一到假期,很多孩子被爸爸媽媽帶到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做智力測驗:「醫生,我的孩子成績不好,考試不及格,是不是智力有問題?」其實,孩子成績不好,可能與諸多原因有關:除智力因素以外,還有非智力因素,如孩子意志力、自我成就感、家庭養育環境等。
  • 孩子成績差,作息又不好該怎麼教育「逆襲中考高考」
    孩子成績差,作息又不好該怎麼教育【逆襲中考高考】廣東佛山的蔣媽媽反映,孩子是一名高二的理科學生,學習成績很差,時間把握不緊,作息時間安排不好,心情好看會書看到一兩點,不好時都懶的翻書,還喜歡打球,被人叫去打球,不吃飯都會跑去,都高二下學期了,他自己也緊張,我們做家長的更是焦慮。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提升成績,能考個好一點的大學啊?
  • 初中生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好,該不該給孩子補課?
    對於學習態度比較不錯的孩子來說,考試成績不是太理想,那麼應該是在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假如家長輔導不了的話,我覺得也可以補課,但是要一對一的輔導。首先要明白,補課的目的是為了補而不補。補課有兩個方式,一是提高,一是補漏。孩子的現狀是為了提高文化成績。
  • 孩子成績不好,暑假該不該補課?選擇基於當下,思路決定未來
    他的選擇、思路和觀念,將為孩子的未來照亮人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關於暑假該不該給孩子補課這個事,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贊同的。有的人說不需要,應該給孩子足夠的休息空間。這樣說貌似也有道理,但我更想說,持這樣觀點的朋友:要麼還沒帶孩子,不知道學習競爭的殘酷性;要麼是不負責任的家長,讓孩子隨波逐流;再要麼孩子本身就是學習天才,不需要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