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古稱「恩州」,廣東省江門市代管縣級市,為「五邑」之一,位於江門市西部,東與開平、臺山接壤,南鄰陽江,西接陽春,北連雲浮,瀕臨南海。全市總面積1698平方公裡,海岸線長21公裡。下轄1個街道和10個鎮。2018年末戶籍總人口50.00萬人,
恩平建制始於東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是南粵千年古邑,廣東省建縣時間最長的20個縣之一,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歇馬舉人村、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駐地舊址,是「中國航天之父」馮如故裡。恩平旅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人口眾多、分布全球,是中國著名僑鄉。
恩平屬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廣東省批覆確定的珠三角西岸現代產業基地和溫泉旅遊休閒度假勝地,是中國麥克風行業產業基地、中國演藝裝備產業基地和中國溫泉之鄉、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避寒宜居地。
恩平一半是山區,一半是丘陵,全境北寬南窄,地勢較高,全市95%的陸地在海拔10米以上。西部山嶺重疊,天露山餘脈延伸到恩平市境內,西部與陽春、陽東交界處為七星坑原始森林;腹部的大人山峰,從西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一條高脊,分出西部低山高丘區。
恩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長,春秋相對,是廣東省的暴雨中心區之一,但全年降雨量很不均勻,春夏雨多,秋冬雨少,累年均降雨量為2263毫米。秋夏季多颱風,為熱帶氣旋,年平均3~4次不等。歷年平均日照1762小時,平均霜期1.5天,最長8天,部分年份無霜期。
恩平境內主要河流有潭江水系的錦江河幹流和支流,漠陽江水系的那吉河、倒流河,小江海水系的藍田河等大小河流13條,均發源於天露山及其餘脈,有向東、向南兩個流向。
錦江水庫旅遊區,座落在廣東省恩平市大田鎮,因建於錦江源頭的河排,故又名河排水庫,錦江水庫旅遊區於1958年12月動工興建,期間歷經兩次續建(1963年、1970年),於1973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水庫位於恩平市的西北部,潭江幹流上遊,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養殖、改善航運及調節潭江水質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庫。
廣東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第一個以地熱為主題命名的地熱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授牌。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溫泉之鄉」——廣東省恩平市的西北部,面積約80平方公裡,大體分布於那吉鎮、大田鎮和良西鎮。
「恩平十大旅遊美景」之一的「泉林湖光」之優美;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在這裡,你可以感悟人與自然的和諧,讓心靈得到洗禮;在這裡,你可以勇敢地嘗試極限運動給你帶來的狂野;在這裡,你還可以愜意地倘佯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感受自由自在的身心回歸……而串聯起這一切的,正是環萬泉湖潮人徑。
恩平中山公園位於恩平市市內,當年為了紀念恩平的革命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1957年恩平縣人民政府撥出專款,在恩城中山公園樹碑立墓,並請建國後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副省長題字恩平一九二七年農民起義、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烈士紀念碑。
七星坑自然保護區,是廣東省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恩平市西南部那吉鎮,與陽江市下轄陽春市和陽東區交界。七星坑原始森林是珠江三角洲僅存的原始森林。總面積為約15萬多畝,最高峰為七星頂,海拔844.5米。為保護和開發這片原始次生林,恩平市政府已組織過4次考察,並於1995年12月14日定七星坑為自然保護區,現籌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恩平花海世界
花海世界遊樂場
歇馬舉人村,位於廣東省恩平市聖堂鎮,濱臨錦江河,兩岸秀竹掩影,極具僑鄉田園魅力,其頗具古代文化特點的「男巷女巷」和以「馬」為主題的豐富民間傳說為全國所罕見。 自元朝至正年間立村,已有700年歷史,共培育了430多名舉人、朝廷官員,成為聞名遐邇的「舉人村」;近現代,該村還培育了美國飛虎隊隊員梁漢一、粵劇名旦芳豔芬、著名書法家梁鼎光等名人,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鰲峰山旅遊區位於恩平市區北郊,山高150米,山勢雄偉,松林如海,古代稱為石神山;風景秀美,景點眾多被列為恩平八景之一,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鰲峰山旅遊區在清代稱為"鰲峰公園",修築了10公裡長的盤山公路,方便遊人登山,小汽車可一直駛到山頂。公路兩旁種植紫荊、黃愧、九裡香、臼玉蘭等花木,各種花卉交替盛開,香風四溢。
恩平市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舊址位於恩平市朗底鎮勵英學校內,該校建於1929年,整座建築以泥土、沙石為材料,磚木結構,面積384平方米,樓高5.4米,分兩層,開中門,兩邊開小窗,門額寫著「勵英學校」四字。朗底鎮距恩城24公裡,北鄰新興;西接陽春,群峰疊嶂,是兵家安營紮寨的好地方。抗戰勝利後,廣東人民抗日解放軍司令部從鶴山宅梧遷移到勵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