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帶著孩子自駕來到位於寶雞金臺區的西府老街遊玩。進入金臺區,沿著金臺巷盤旋而上,經過西府十字,穿過古香古色的巨型青花瓷大老碗雕塑,一座「三間四柱十三鬥拱」的西府老街牌樓赫然出現在眼前。
迎面走來秦腔戲曲中的造型人物,秦腔是西府人最喜愛的戲曲,酒足飯飽後,吼一聲大秦腔,八百裡秦川,關中大地歷史故事,風情滋味盡在其中。
進入老街,便是明清時期寶雞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文化名人黨崇雅府邸,精美的鳳翔泥塑、馬勺臉譜、木版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展覽,吸引了很多遊客觀賞,原汁原味的西府民俗令人沉醉。
沿著老街向裡走,青磚木雕藍瓦的房屋和各色迎風飄舞的旌旗招牌古香古色,夾雜著各色關中美食香味的蒸汽嫋嫋升騰,老街上人頭湧動,生動繁華的街景,一幅真實版的現代「清明上河圖」徐徐呈現在眼前。
西府老街最誘人的當屬美食了,小吃街上匯集西府各種風味小吃,而且是現場製作、口味地道,鍘面、岐山臊子麵、忍不住麻花、彭家粽子坊、水圍城、擀麵皮、肉夾饃、樊家油糕、麟遊血條面等,慕名到此品嘗的遊客絡繹不絕,讓人大飽口福。
穿梭於鳳翔百年老字號-----樊家油糕、抖音網紅——純手工擀麵皮、北郭30年老店——潤俠岐山臊子麵以及彭家粽子坊、水圍城、麟遊血條面等各色寶雞西府特色的美食之間,大家大呼過癮。西府小吃口感以酸辣為主。主要調味料西府特產的岐山醋和鳳縣大紅袍花椒,非這兩種調料調不出正宗的西府味道。這也是西府名小吃到了別地就再也找不到這屬於正宗老陝味道的主要原因。
坐在30年老店的岐山臊子麵館裡,看到80歲的老人家親自擀麵,感受到家的溫馨,有種小時候奶奶做的手擀麵的味道。
西府老街的美食不但有特色而且特別好吃,油糕一口咬下去真是外面酥脆裡面軟糯,紅糖餡料是流動狀的,非常美味,吃一個意猶未盡。
這裡的美食背後都有故事,忍不住麻花就讓人忍不住想吃,據店老闆說是原寶雞老城區南門門口有一家麻花店很有名氣,西關有一個名叫義狗的人,一天不吃此店的麻花就忍不住,後來在西府就流傳下來一句歇後語——義狗吃麻花忍不住,很有意思的店名。
在老街的中心,是一座精緻的古戲樓。西府作為秦腔的發源地,戲樓可謂是每個人兒時的記憶,在這裡經常會有經典的秦腔劇目表演。在這裡,可以品茶、看戲、聽秦腔,找尋到那久遠而熟悉的西府韻味。戲樓原型是扶風縣城隍廟前的老戲樓,鬥拱及鬥拱上的瑞獸、垂花等都非常栩栩如生,精美絕倫,據說主要是高薪聘請了國內的能工巧匠手工繪圖,雕刻了三個多月。
西府老街「非遺」積澱寬厚,民俗文化原生性極強,還原了陳倉古城的市井生活場景:油坊、酒坊、醋坊、豆腐坊、空心掛麵坊、集市牌樓、鑼鼓社火……那些深藏在記憶深處的「西府之美」都在此得以呈現。
在作坊街,油坊、酒坊、醋坊、豆腐坊、空心掛麵坊等作坊古色古香,所有的作坊師傅據說是從西府地區的大街小巷重金聘請而來,還原最古樸的製作工藝,孩子們紛紛親身體驗古老傳統工藝,身臨其境感受古法炮製的魅力。
現場製作腐竹,算是令人大開眼界。豆漿倒入模具裡,沉澱成豆皮,捲成捲兒,掛在竹竿上晾乾,便成了好吃的腐竹。店主讓我們嘗了剛做出來的豆皮,帶著濃鬱的豆香味,好吃!
在欣賞民俗、品味美食的同時,大家也在西府老街玩的不亦樂乎,在word咖啡等創意咖啡屋享受清涼悠閒的下午時光,在寶雞賽酷非洲部落與店老闆一起玩手鼓。
一天的遊玩盡興而歸,盡情體驗了西府民俗,品嘗了關中美食,更是近距離感受到了西府人最原始的記憶。
乘車路線:
1、在寶雞市區,可乘坐3路、37路、38路、39路、42路公交在華通商廈站下車,或乘坐1路、2路、5路、10路、16路、21路、51路公交在車站口站、漢中路北口站下車;
2、步行至金臺觀西側引渭渠橋,乘坐陵塬班車在西府天地十字下車,再步行至大老碗處即到。從火車站打車至景區(目的地為北坡大老碗)不超過13元。
自駕路線:
西安—寶雞西府老街,路途180公裡,駕車需要2小時20分鐘。
途經:西安繞城高速、連霍高速。進入寶雞市區,經寶雞鬥中路、東風路、經二路、文化路、進入引渭路,然後按照標識行駛,行車約6.5公裡,即可到達西府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