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吃夠了學習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2020-08-05 家長通常州升學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人數1071萬人,按照近四年全國高考總體錄取率最高81%計算,今年高考招生人數867.51萬人左右,本科錄取約471.24萬人左右,換言之,今年有599.76萬考生無緣本科!而且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預計874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人,就業壓力之大,完全可以想像。

但是有些人完全不用擔心就業問題

這幾天,華為「天才少年」名單引起大家關注,華為發起的「天才少年」項目,用頂級挑戰和頂級年薪吸引頂尖人才,工資是按年度工資發放,最高年薪達201萬。剛出校門就拿到年薪201萬元,全球共4人。他們分別是鍾釗、秦通、左鵬飛、張霽。

網友紛紛表示:知識改變年薪。

但是花花看了他們的經歷想說:

讀書改變命運,

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讀書苦嗎?苦,但是值得!


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吃夠了學習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左鵬飛作息時間表

上面是左鵬飛的作息時間表,從表上可以看出他很少熬夜,每天按時睡覺保證充足睡眠,但是這張表他堅持了五年,五年如一日。在這五年裡,學校有人每天玩手機、看微信、刷抖音;有人天天沉迷於遊戲;有人不斷翹課;甚至還會有人沉迷於過度的物質消費、攀比,而左鵬飛幾乎把他所有時間都留在了實驗室。

有人說他是天才,可他自己卻說:「哪裡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打遊戲的時間都用在了實驗室裡。」


疫情之下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吃夠了學習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魏凱倫的例子相信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從小生活在甘肅大山深處,家裡有姐弟四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每天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去上學,途中要翻越好幾座大山才能抵達。他下定決心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開始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比身邊任何一個同學都要用功,吃飯的時候在背英語單詞,睡覺之前還要做幾道數學題,每天最早到教室,也是最晚離開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還在工地搬磚,一天賺50塊錢來補貼家用。

吃夠了苦,熬到了頭,生活就會對你網開一面。

在疫情包圍下,當許多學子都在為就業焦慮不堪時,左鵬飛就已經輕鬆獲得大公司offer,年薪201萬並籤約正式上班。在校期間先後發表不下十篇高水平學術論文,而且這些論文第一作者都是他本人;在計算機作業系統和體系結構領域,他還實現了學校歷史上的零的突破,填補了學校的空白。

魏倫凱在2016年高考時以620分的高分被國防科技大學錄取,今年7月,從國防科技大學以專業排名第二的成績畢業,他再也不用回到那座寸步難行的大山,擺脫了長輩們重複了幾輩子的艱難命運,用幾年的勤學苦讀,換來了受益一生的前途。

讀書苦?還是生活苦?

有很多人會說我可以受的了生活的苦,卻受不了學習的苦!我可以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吃苦,但學習更讓我備受折磨!乍一聽有不少人深有同感,但是細品呢?

07年的高考交白卷的考生陳聖章,高考結束以後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等工作,每樣工作都不長久,頻繁跳槽。期間做個小生意,以賠本告終。

後來成了開貨車的司機,早上7點到晚上10點,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高考交白卷的考生吉劍曾是個數學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後碾轉各地打工,做過餐館雜工、當過建築小工,貼過海報,睡過公園撿過垃圾。

回憶起最初打工的那幾年,他泣不成聲,認為自己毫無尊嚴。

很多人都知道韓寒中學退學,但是韓寒在退學後說過:「離開學校的人們請記住,你們以為離開的是地獄,其實你們離開的是天堂。」

花花之前在知乎上看見一篇帖子問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有個網友的回答是這樣的「因為學習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個結果,而生活卻是一個不請自來的過程。你未必能做到學習,卻始終在生活」,生活的苦可以被麻痺,被娛樂轉移,最終都會讓人麻木,習以為常;學習的苦,會讓人保持尖銳的疼痛感。

生活其實不算太苦,苦的是在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放縱和逃避。

現在為讀書吃過的苦,都會在以後變成寬闊的路,帶你走到你想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華為201萬招聘畢業生: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01前兩天,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導一個叫魏凱倫的大學畢業生。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但是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著價格。
  • 華為兩百萬年薪招畢業生:你只有吃夠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華為201萬年薪招聘畢業生: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這幾天,華為「天才少年」新名單在網上不脛而走,引發大家關注。從去年12月至今,光是華中科技大學,便有三位「天才少年」入圍這項計劃。他們分別叫左鵬飛、張霽和姚婷。
  • 華為201萬年薪招畢業生:你只有吃了讀書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如果現在不吃讀書的苦,將來的生活就會比讀書苦百倍。年少時以為,讀書是最苦的事情。後來經歷了歲月的刁難,才明白,讀書不苦,生活才是真的苦。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每個人都不例外。
  • 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在這份名單中,華為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提供201萬年薪,為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提供100萬年薪。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 孩子: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在這份名單中,華為為華中科技大學博士提供201萬年薪,為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提供100萬年薪。他們用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將來才能少吃生活的苦。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 【大名讀書人】你只有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少吃生活的苦
    從小生活在甘肅大山深處的魏凱倫,家裡有姐弟四個,生活條件極其艱苦。魏凱倫迫切想要走出大山的強烈欲望是在初中時誕生的。當時他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去上學,途中要翻越好幾座大山才能抵達。有人說,生活的苦,是一種消耗;讀書的苦,是一種收穫。當你吃夠了讀書的苦,才能更從容、更自信的面對生活的苦。老話說,念書的人腿長。今天這個社會,努力讀書的人,跨越了階層,走向了更遠的世界。但是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著價格。
  • 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教育才能決定人生的分層
    近日,「華為最高檔天才少年年薪201萬」衝上熱搜榜,媒體爭相報導。剛畢業就拿到年薪201萬?沒錯!這就是今年一名應屆畢業生的薪酬。8月3日,華中科技大學對外確認消息稱,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年薪達201萬元。
  • 應屆畢業生,年薪201萬!任正非:敢談錢的教育,更有意義!
    一個今年剛畢業的應屆生,一工作就拿到201萬的年薪,這可能嗎?答案是:真有此事。這兩天,華為重金砸人才的消息,在網上炸了鍋:對8位新員工實行年薪制,這8位學生全部為2019屆應屆頂尖學生,其中年薪最高的為201萬,最低的為89.6萬。
  • 任正非籤發電子郵件,8名應屆畢業生,年薪90-201萬
    華為對應屆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的消息今早竄上了熱搜。很多人看到消息第一反應就是,華為這樣的薪酬制度真的是下狠心要招募人才啊,夠誠意!大企業都知道,重視科技發展根本就像要重視人才的培養。應屆頂尖畢業生開到年薪最低100萬,最高201萬,這強有力的激勵了廣大優秀畢業生到華為去。如今的華為已經不再是過去弱小的華為,而是擁有雄厚研發實力的華為。越是強大的企業,人才儲備越是要重視。
  • 剛出校門年薪201萬元!全球僅4人,華為「天才少年」到底有多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僅四人拿到了華為201萬最高檔「天才少年」年薪。知乎上曾有這麼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點讚最高的答案是這樣說的:「生活的苦難可以被疲勞麻痺,被娛樂轉移,無論如何只要還生存著,行屍走肉也可以得過且過,最終習以為常,可以稱之為鈍化。學習的痛苦在於,你始終要保持敏銳的觸感,保持清醒的認知和豐沛的感情,這不妨叫銳化。」
  • 哈工大大四學生找替考被開除: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這個孩子今年大四,還有半個月就要畢業了,本來已經拿到了騰訊的offer,年薪30萬。可現在不僅30萬的工作沒了,連前途都沒了。我聽了還挺震驚。在我印象裡,哈工大是老牌名校,能考上的絕對是學霸,屬於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這麼優秀的學生,這麼好的學校,竟然被開除,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學生被開除,痛失騰訊30萬年薪: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這個孩子今年大四,還有半個月就要畢業了,本來已經拿到了騰訊的offer,年薪30萬。 可現在不僅30萬的工作沒了,連前途都沒了。 我聽了還挺震驚。在我印象裡,哈工大是老牌名校,能考上的絕對是學霸,屬於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 「陪讀日記66」是學渣苦還是學霸苦?是讀書苦還是生活苦?誰知?
    現在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那我們來好好說道說道。且不說學霸是不是都不需要吃生活的苦,這個咱是學渣,無法體會,無法想像,就算咱家娃要吃生活的苦,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就像當年咱小時候,父母要咱好好讀書,可咱讀不進去啊,吃了幾十年生活的苦,父母也不可能穿越回來幫咱,咱也不可能幾十年後還能幫到娃。
  • 不想吃學習的苦,那就只能吃生活的苦
    孩子不願意念書,無非是覺得讀書苦,學不動沒有成就感,被一些其他東西吸引,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被快樂學習蒙蔽了雙眼,這顯然是沒有認清學習的本質,學習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帶有升學目的的學習更不可能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去記憶一些沒有邏輯聯繫的東西,這都是要下苦功夫的。
  • 哈工大大四學生被開除,痛失30萬年薪: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校規上明明寫著替考開除,你還要以身試法,就別怪哈工大按章辦事。這些年,高校嚴進嚴出已經成為常態,尤其是哈工大這樣的一流高校,更是高標準嚴要求。這既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畢竟一個在學校裡都不安分守己遵守規則的人,到了更加複雜的社會上,可能一時不慎會犯下更大的錯。人生從來沒有後悔藥,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責任。
  • 清華博士生被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花朵,而是懂得放手,讓他們感受困境的苦。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一個母親會在目睹孩子不斷受傷後,還能無動於衷。但只有捨得孩子走出自己的保護圈,放手讓他感受到疼痛、體會到生活實苦,他才能夠成長,才能在日後獨擋一面。因為他們知道,困境乃人生的常態,能承受困境的苦,方能品嘗生活的甜。
  • 華為2019年應屆博士年薪最高達201萬
    同時,制定了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8位2019屆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起,201萬封頂。郵件正文寫道,華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競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人才,華為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吸引頂尖人才。IT行業百萬年薪並不鮮見。但是,應屆畢業生薪酬竟然達到百萬?這是真的嗎?
  • 抱怨讀書苦,媽媽罰孩子泔水桶撈麵:不吃學習的苦,就吃生活的苦
    安徽的一個小學生,覺得學習有點枯燥,便跟媽媽說不想學習了,學習太累了。他讓媽媽給自己找點事做。媽媽聽聞此言,便讓他去泔水桶裡把剩下的麵條撈起來,拿到奶奶家裡給雞吃。孩子一邊撈,一邊被噁心得連連乾嘔,累得不得了。
  • 清華大學兩名博士生擬開除:請告訴孩子,你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花朵,而是懂得放手,讓他們感受困境的苦。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一個母親會在目睹孩子不斷受傷後,還能無動於衷。但只有捨得孩子走出自己的保護圈,放手讓他感受到疼痛、體會到生活實苦,他才能夠成長,才能在日後獨擋一面。因為他們知道,困境乃人生的常態,能承受困境的苦,方能品嘗生活的甜。
  • 你不主動去吃學習的苦,生活的苦便會自動找上門來給你吃
    人都怕吃苦,讀書是苦,連續數十年的不斷學習,只為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工作是苦,996讓很多人都怨聲道載,控訴無良公司。 人生有很多的苦,如果你不想吃苦,害怕吃苦,那麼可能你會因此要吃苦一輩子。為什麼要這麼拼,要急於自己找苦頭吃呢?昆凌說:「因為覺得擁有了幸運,要努力,才能配得上這份幸運。」越幸運的人,越知道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