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7個月半,也就是孕30周左右,在分娩前大約還需要做7~8次產檢。
一般來說,孕28周以後就需要每隔兩周產檢一次,而懷孕36周以後,就需要每周都去產檢一次。
除了常規的體重、血壓、宮高、腹圍、聽胎心外,孕晚期還有以下幾項重要的檢查:
1、孕30—32周小排畸檢查:
孕30~32周的小排畸檢查主要通過四維或三維彩超來檢查胎寶寶的發育情況,判斷胎寶寶的胎位、評估胎寶寶的體重,胎盤成熟度、羊水多少、以及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等異常現象,就是孕晚期非常重要的一次檢查,不僅可以評估胎兒的健康情況,也為正常分娩做好準備,有助於選擇分娩方式和後期的飲食方案。
2、孕30周後的膽淤檢查:
膽淤症候群是孕晚期一些孕媽媽會出現的特殊情況,這種病症孕媽一般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膽淤綜合症對胎寶寶的危害比較大,容易引起早產、低體重,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孕晚期對媽媽需要化抽血化驗總膽紅素膽汁酸,鹼性磷酸酶及其轉氨酶判斷是否有判斷綜合症。
3、孕32周開始的胎心監測:
孕32周開始,孕媽媽還需要做胎心監測。胎心監護主要用於測量胎心率和實際宮縮情況,主要用於判斷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缺氧,是孕晚期重要的輔助手段。
4、孕37周骨盆檢查和孕晚期血樣檢查:
孕37周胎兒已經進入了足月狀態,這一時期的檢查要為分娩做好準備。孕37周主要會有骨盆檢測,以檢查胎兒的實際入盆情況和孕媽媽骨盆大小,同時醫生會做是否適合順產的評估。除此以外還有孕晚期血樣檢查,檢查孕媽媽血常規、血糖、膽淤等指標是否在正常範圍內,為分娩做充足的準備。
孕媽媽還應該注意臨產信號:
1、胎兒是否入盆
胎寶寶入盆是孕晚期快要生產的一個重要標誌,一般來說,頭胎的媽媽會在35—37周左右開始入盆,而二胎媽媽比較晚,可能會在38周或者臨產時才會入盆,對絕大多數媽媽來說入盆只是說明寶寶已經做好了生產準備,並不代表立馬就要生。
入盆後,孕媽肚子形狀由西瓜型變成柚子型,食慾也會變好,更容易出現不規律的宮縮,肚子更容易發緊發硬,偶爾伴有姨媽痛,尿頻狀況更明顯。
2、觀察是否分泌宮頸粘液栓
一般宮頸口打開前,會先分泌宮頸粘液栓,宮頸黏液栓是比平時的分泌物更黏稠,類似鼻涕一樣的黏液。 出現這個現象孕媽媽一般會在一周左右生產,所以當出現宮頸粘液栓以後孕媽媽就要留意是否有規律宮縮、見紅或者破水的現象出現,一旦出現分娩信號就要及時去醫院準備待產。
3、了解分娩信號
見紅、破水、規律宮縮是臨產前的重要標誌,孕晚期如果媽媽們先見紅,可能還要一段時間後才會生產,見紅後一般等待規律宮縮後才去醫院待產。但是如果見紅量特別多,超過了月經量,就要及時就醫。如果是羊水早破,媽媽們要及時入院,注意及時平躺,用墊子墊高臀部,不要用紙巾擦拭,避免出現感染,第一時間及時入院,必要時可以叫救護車入院。
孕媽媽們還應該注意的生活事項:
1、不過度運動
孕晚期媽媽們的身體負擔已經很重,不適合過度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媽媽們分娩,但是過度的運動就會給孕媽媽和胎兒帶來傷害,並不提倡。
2、產前體重的控制
孕晚期,胎寶寶的體重依然快速的成增長。孕媽媽在這個時期要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避免食用過多甜食、比如水果、糕點,造成胎兒體重過大,不好生產。這一時期胎寶寶的體重較輕,孕媽媽也要及時補充能量。
3、按時產檢
按時產檢,是保護孕媽媽和胎寶寶的重要方式,你媽一定要重視起來,越是到了孕晚期,越不能掉以輕心。
這個時期,準爸爸也要積極參與進來,及時安撫孕媽媽情緒,適當幫助孕媽媽按摩。
我是陽媽@陽媽育兒大作戰 ,喜歡可以點讚關注我,育兒路上為你避坑,也會有更多育兒知識推薦給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