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杭州市餘杭區招錄北大清華畢業生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揚揚、熱火朝天。
當然,差評、負面評價佔上風。
有很多人認為,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到一個縣區,到一個街道辦事處工作,純屬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也是屈就,北大清華的大學生研究生怎麼能到基層工作?
你想想,北大清華每年招收本科生也就3千多人,按照各省招生計劃,一個縣區分不到一個名額。
在人們眼裡,北大清華的學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天才中的天才、狀元中的狀元。
一個人考上北大清華,不但光宗耀祖,而且一個地方的人們都引以為榮,「你看看誰誰的孩子考上了清華」「誰誰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津津樂道很長時間。
當地的媒體更是興奮不已,連篇累牘地報導。
北大清華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為啥引人關注,會有差評?
這是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數的北大清華畢業生出國了,有一部分到外企業了,很少人能留在國內工作。
起碼,在市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很難見到北大清華畢業生的身影。
是的,最高學府培養的學生,看起來不為咱國家做貢獻,吃瓜群眾能不叨叨兩句嗎?
竊以為,清華北大畢業生「屈尊」「下嫁"到基層工作,不掉價反而鍍金增值,不丟人反而值得稱道,這才算是正常現象。
為啥清華北大畢業生屈尊下嫁?
竊以為,一方面,就當前的形勢而言,出國留學難了。另一方面,餘杭區確實有吸引北大清華畢業生的地方,起碼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價值。
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就像鮮哥在前面說的,就業就像找對象,雙方都要圖個啥。
也就是,餘杭區覺得招錄北大清華畢業生,值。北大清華畢業生也覺得到餘杭區工作,心甘情願。
只要你情我願,雙方都滿意,這就成了。
他們要麼圖錢,要麼圖權,要麼圖自己的價值。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愛錢愛權實現自己的價值,是人的天性,只要取之有道,都不為過。
對這事,咱也不能紅眼。
鳳凰不落無寶地。你兩手空空,甚至趾高氣揚,一副拒人千裡的死相,一張要殺人的寡婦臉,連小家雀(麻雀)都不願意來,你就能引來金鳳凰?
德者,才之帥也。才者,德之資也。智商高,情商高,那才算是真正的高。
不能否認,北大清華畢業生都是人才,說不定能成為國之棟梁,擔負治理國家社會、發展壯大經濟、服務人民群眾之重任。
但是如果他們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缺少基層工作歷練,他們在制定方針政策時,心裡沒有老百姓,缺少同理心,情商低,制定出來的措施有可能偏離實際、脫離實際,甚至鍋國殃民、貽害無窮。
其實,不光是北大清華畢業生,所有的高校畢業生都應當到最基層、最貧窮、最艱苦的地方工作歷練。
這樣的經歷能去火去躁、祛溼驅寒,能營血衛氣、扶正祛邪,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利於他們的成長成才。
否則,他們的尾巴能翹上天,腳都不知道往哪裡擱,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理解民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