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A課達A·Space是一所藝術教育空間,實行工作室導師合伙人事務制,擁有N²+藝術導師工作室,線下教學+多維度合伙人入駐,杭州、東京均有設立分中心。
今天採訪的是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專業研究生的谷老師,除了為什麼要選擇去英國留學,在謝菲爾德景觀的課程設置,還有硬核的留學學習建議,同學們準備好了麼~一起進入到這個硬核專訪吧!!
本期專訪
谷老師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 景觀專業 碩士
新疆農業大學 園林專業 學士
所帶學生offer: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金斯頓大學/紐爾卡斯大學等。
採訪原文
為什麼去英國留學?
首先,當時國內景觀行業最流行的就是新古典主義和新自然主義的種植和植物配置方式(雖然現在回頭來看這些名字起得真的非常不嚴謹),英國的種植和園藝的厲害之處是我最初選擇英國院校的驅動力。
其次,當時因為本科時期對景觀設計這個專業充滿了熱情,天天在圖書館查各種資料,看各種景觀設計案例,深深地喜歡上了英國。特別是景觀設計師Rosemary Verey將自己家門口的小花園用金鍊花和蔥屬植物打造的花徑十分令人心馳神往。
Rosemary Verey created this tunnel of laburnum and wisteria at her home at Barnsley House in Gloucestershire, England.
英國景觀水平怎麼樣?
對於整個歐洲來說,現代景觀設計方面,特別是傳統植物設計方向來說,英國算是非常好的了。特別是母校謝菲爾德大學,向來是以人文和植物為主導的。
謝菲爾德大學建築及景觀學院所在教學區,the arts tower(阿濤)和westernbank 圖書館。
國內的景觀專業和國外的景觀專業有什麼不一樣?
其實很多學生來諮詢的時候都會說,覺得國內的教育太水,所以想要選擇出國去深造一下,想要感受更精湛前沿的景觀設計課程。個人覺得,不是國內的教育水,而是國內和國外的設計環境的不同,而教育是為了匹配和對接設計及工作環境,因此國內外的才會不同。
國內的更注重的是基本功的養成,簡單說老師們也是手把手教你如何來做設計;而國外更多的是要求你主動學習,主動提升自己,而導師更多的起到的是提點和引路的作用。
但是據我所知,國內的很多景觀頂級院校因為很多老師的推動,也越來越向著國際化的教育方式接軌,更注重在設計的前期,概念設計這塊兒,更多地來倡導設計思維的養成,這真的是非常非常好了。
the grey to green城市綠道項目,by Nigel教授
你在英國謝菲的課程設置是什麼樣的?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專業分landscape architecture(MA)景觀建築,landscape studies(MA)景觀學習和landscape management(MA)景觀管理。
在我讀書的時候是沒有landscape management這一門專門的課程的,而是到了第二年成為一個可選的方向。但是從官網看來,課程設置上都差不多,而景觀管理課程更專注於管理和養護,這其實正好是我自己第二年選擇的主要方向,是謝菲景觀系的強勢所在。
我是通過第一年的學習之後,才在第二年確定了我真正想要選擇的學習方向,但是,和我同期的同學其實大多數都是選擇的設計方向。因此在選擇什麼專業上,需要好好地斟酌和了解,除了看官網之外,還可以看一下謝菲爾德景觀系每年的畢業展。謝菲爾德一年與兩年的課程設置上,第一年都是一起上的,然後一年的學生結束學業寫論文,第二年的學生放暑假,自選第二年的方向,而兩年的論文是到第二年課程結束以後再進行的。
謝菲爾德景觀管理課程
在英國讀景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跟國內好的學校讀景觀是一樣的,有非常多令人尊敬的導師,對於自己的方向和選擇有極大的自由度;對於自己將來的規劃(繼續深造讀博還是就業)也有著很多的機會和可能;多參加學校活動,會有非常多交流和自我提升的機會;可以遇到很多真的非常厲害的同學,很多同學都成為了我人生的摯友,至今一直對我深深地影響著。
還有記得要多多出去玩,我當時一到周末就會坐火車去周邊各種小城轉,去倫敦逛了幾百個博物館,看特展,看表演,舞臺劇,音樂會;去歐洲,去中東,去非洲,參加IFLA景觀會議等等,多多地拓展自己,畢竟,我們是學設計的不是嗎。
去巴黎的時候王爾德墓上獻吻,哈哈哈好喜歡這個英國毒舌作家的
去北歐看早期BIG的作品
英國這兩年留學帶給你什麼?
學術上和人格上的雙重自我完善。
從學術上說,的確我接觸到了非常非常多的很厲害的人,包括我最感謝的導師James Hitchmough和Anna Jorgensen,還有我的論文導師Nicola Dempsey,從他們身上了解到景觀是設計活的生物,要十分注意選種和搭配,這不是拍腦袋的想像,並且必須與人息息相關,與環境完美融合。這是學到最重要的一條。
Nigel教授與James教授共同進行植物設計的倫敦奧運會場館景觀,歐洲園,早春
Nigel教授與James教授共同進行植物設計的倫敦奧運會場館景觀,歐洲園,夏
從人格上說,出國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歷練,需要處理很多個人事務,包括籤證,護照,警察局註冊,電話卡,信用卡註冊等等;生活上要獨立,燒菜做飯,與人相處;需要處理很多學業問題,時間管理和如何頂住巨大壓力並保證學業的順利完成,如何平衡各種需要平衡的東;一個人如何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等等。
Nigel教授與James教授共同進行植物設計的倫敦奧運會場館景觀,歐洲園,秋
Nigel教授與James教授共同進行植物設計的倫敦奧運會場館景觀,歐洲園,冬
在英國學習的時候,受到的衝擊最大的是什麼?
首先,我覺得對我來說是課程負擔,因為需要一下子超級大的輸出。我的學生大部分都需要兩個月左右才能完成一個項目,一個月一個項目已經是屬於極其快速的了;而一旦進入了謝菲,就是六周一個階段,每個階段同時進行大概四個以上課程,每個課程三周交一次A1大小的設計作業,平時白天滿課,下午整天的一對一tutorial,只有晚上才能趕作業,還不能太晚,不然第二天課會遲到。
第一年的課程表,不同的顏色就是不同的課程,可見白天都是滿課的
其次是社交壓力,我的建議是,需要好好的甄別真的朋友。在謝菲這幾年,我是交了很多朋友,期間也是有和好,有背叛,堪比同時上演著好幾齣大戲,然後再配合繁重的課業負擔。。。可想而知壓力。但是我還是覺得這是人生的必經磨練,咬牙挺過去了,你會淡定很多。
去南非參加IFLA會議的時候順便去了桌山
如果有同學想去英國學景觀,有什麼建議嗎?
第一個最主要的建議,自己多多了解:好好看各大院校的官網,好好看畢業展,從學姐,學長處多了解信息,而不是從度娘,和各種奇怪的營銷號裡了解,畢竟是關乎後面好多年,甚至是一輩子的大事,花幾天甚至幾周幾個月時間的主動了解都是應該的。
第二個是對自己有個了結和評估,針對本科背景,績點和個人經驗,履歷,客觀地挑選學校不失為明智之舉,可以有一到兩所要衝一衝的院校,但是還是要放平心態。
耶路撒冷的金頂清真寺,裡面據說有穆罕穆德的登天石
第三個是好好準備英語,注意不要指望著臨時抱佛腳,可以在做項目的時候有意識地開始練習查找英文期刊和網站。還有就是好好挑選負責的文書老師。
第四個是積極地出去社交,出去玩。一有時間就要出去玩哦~~千萬不要人在英國卻天天宅家打遊戲哦~~說的就是你!我之前的學生。。。真是太浪費了。
五月天倫敦演唱會
更多藝術留學知識關注公眾號:KDA課達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