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初試結束已經有一段日子了,相信不少同學已經開始暢想自己的研究生生活,那麼
讀研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針對這個問題,學姐諮詢了身邊的幾個朋友,我發現,不同的讀研生活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讀研目的來決定的。
而讀研目的總結下來無非也就兩種:
1、學術派:為了深入學習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2、實用派:為了找工作時能有更高的文憑
那麼今天學姐就結合朋友們的分享以及自己的讀研經驗跟大家談談研究生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吧。
part 1:研究生的日常
1號學姐坐標:濟南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
學校裡好的課實在是很多,學界大佬的講座也很多,基本上除了上必修專業課之外,剩下的時間都在蹭課或者聽講座。
下午的話一般會在圖書館裡看書或者抱著電腦出去坐坐寫些東西,我們這個專業需要很大的閱讀量以及比較硬的筆頭。
經過研究生一年級大量的閱讀積累和專業課學習後,研二會被建議寫一寫文學批評以及發一些論文,但很幸運這些都是我的樂趣所在。
周末或者節假日的話會看看電影或者走出去深入了解一下濟南這座城市。研究生一年級就已經定好了畢業論文的選題,所以畢業論文也在緩慢進行中。
但總體來說,是不緊不慢又能讓生活過得很充實的那種節奏,我很喜歡。
讀研感想與收穫:
因為我是從普通二本人考進985的,前後差距蠻大,所以進來以後最大的感受就是:
普通學校和好學校的資源、平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身邊的同學也和從前不同,大家都是專業基礎紮實,但平時又很會玩的那種,可能也就是效率會比較高吧。
一開始我會有一些壓力,但後來發現和這些老師同學們待在一起,自己也會提升的很快。
最大的收穫就是眼界開闊了,保持住了讀書的狀態,確定了搞科研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所以以後可能會選擇讀博吧。
2號學長坐標:上海專業新聞傳播學
我導對我們基本採取放養政策,平時不太管我們,當初我就是因為這個才選這位老師的。
而且這個老師也比較鼓勵我們出去實踐,所以我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在外面實習上。
魔都嘛,只要你肯吃苦,我們這個專業的實習遍地都是,一個學期下來,我自認為還是積攢了不少經驗。
剩下的時間基本就平分給了專業課學習和發展愛好上面。
因為本科的時候學的就是新聞,所以我比較喜歡攝影,周末我會提著相機到處去走走,準備在畢業之前能拍到上海更多的面。
讀研感想與收穫:
我覺得研究生生活過成什麼樣主要還是取決於個人的選擇和導師。
——是要邊讀邊積累工作經驗還是要專心搞學術這個定位要在選導師之前就想好,然後選擇相應風格的導師。
我現在這樣挺好的,工作經驗和文憑雙豐收,但是壓力同時也很大,因為課堂報告,學期論文什麼的都不能糊弄。
所以讀研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磨練的階段,但是如果辛苦三年我可以同時得到工作經驗、碩士文憑,並且還發展了自己的愛好,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3號學長坐標:大連專業:無機化學
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泡實驗室,食堂吃飯,寢室睡覺三點一線。重複一些技術性的工作,在導師的項目裡跟在導師以及師哥師姐後面屁顛屁顛跟著學。
第一個暑假沒有回家,留校做項目,並且一個假期下來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覺得有一點挫敗,又有一點委屈,但是最後成果出來的時候我們導師高興得像個小孩似的,我也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這絕對是我2018年的高光時刻。
讀研感想與收穫:
最大的感想還是不後悔吧。手裡要做的事情又多又難,之前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抗壓能力這麼強。
另外就是自己變得更加細心和理智了,一開始的時候總是犯錯,但是導師和學姐學長們人都很好,有耐心,所以我也就很快適應了組裡工作的節奏。
以後讀不讀博不好說,但是也會認真做好當下手頭的每一件事,給研究生生涯一個好的交代吧。
part 2:導師怎麼選?
研究生的生活也許不想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但一定也不會是一些人想像中的那樣刻板和無聊。
研究生生活過成什麼樣的第一尺度,就是你自己的定位選擇。
是要繼續讀博深入科研,還是儘快畢業找工作,不同的目的,決定了你應該選擇什麼風格的導師,也決定了你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學姐的三個朋友都在聊天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導師。其實導師正是你的研究生生活質量的第二個重要尺度。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生被導師壓迫到自殺的程度。
很不幸,昨天這樣的悲劇又一次重演,同濟大學一條年輕的生命又離開了我們。其實這些不幸的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導火索,那就是導師的壓迫。
文科類專業這樣的現象還不是很嚴重,理工科類的學生們就常常會變成導師的「廉價工」。
這種導師跟上面學姐朋友提到的那種自願進項目學習提升自己完全不屬於同一個範疇,更近似於把你當成廉價勞動力而不是學生或是合作夥伴,並沒有起碼的尊重。
比如去年把手下博士逼到自殺的女導師,她要求那名博士做的事情就遠遠超越了科研工作的範疇。
所以,以怎樣的標準去選擇一個跟自己更合拍的導師就成為了你研究生生活將會過成什麼樣,你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最關鍵的要素了。
首先你要做的,肯定是全方位搜羅這些導師的信息,對這些老師形成一個基本的了解。
先做完這一步的篩選,才能開始發郵件進行溝通,一般來說,獲取導師信息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找到該專業直系師哥師姐,從他們那裡獲取這些導師的信息,這是能夠了解到這些導師信息的最佳途徑。
2、 學校貼吧和論壇裡搜索這個老師的名字,很多老師都會同時上本科生的課程,貼吧和論壇裡的吐槽或是讚嘆一般來講比較真實
3、 很多學校現在是雙選制度,選導師之前會有一個導師見面會,這個見面會上你要發揮自己察言觀色的本領,從每個老師的發言當中對這個老師的性格做出一個預估
接著,你應該對自己理想狀態的研究生生活做出一個明確的定位。
——是要好好學習搞科研,還是外出實習拿經驗,對這個層面進行思考後,選擇研究領域和自己感興趣的方向相對應,嚴格程度也符合自己預期的老師。
這樣一來,你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掉到「無良老師」的坑裡,在研究生生活中行使自己的自主權啦。
其實讀研有可能就已經是很多人學生生涯的最後一站了。
所以我們應當珍惜這最後的一段寶貴時光,無論是要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發現自己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還是要為自己的工作搭一個更高的跳板……
我們至少做到——不虛度
2019的小夥伴們在半年後也會迎來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去迎接,應該怎樣去規劃這三年……
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