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會聽到有人講,研究生生活好無聊,每天都是泡在實驗室,畢業後也很難找到工作;還可能聽到有人對你說快考研吧,考上研究生後你會發現世界原來沒有那麼小,你畢業後的工資也會比本科生多一些。那研究生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有不少學長學姐反映,上了研究生之後,最大的感覺是:
你對新學校的好奇和新鮮感,基本很快會被排得滿滿的課程和集體活動所代替!如果非要說和大學有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是上課人少一些,下課學弟學妹多一些。
一般來說考研都是奔著比本科要好的學校走,所以在第一年,一個人的心理是最容易發生變化的:有些人精於世故,有些人埋頭苦讀,都是自己的選擇。
這一年是真正開始涉及自己的科研課題的時候,生活相對枯燥,對外交流也少了。
也有一些人開始試水社會,尋找各種大公司實習機會,哪怕是免費勞動力,至少也有學校宿舍可以睡!
這一年基本就兩件事:論文+工作。不想做學術繼續考博的人,基本都抱著糊弄下論文的心態,,然後卯足了勁考公務員進國企外企。
如果非要說這三年你可以收穫什麼,那應該算是:
周圍的牛人很多
在大學期間,同學大多都很普通。帶給精神上的壓力與刺激很少。
而在上了研究生之後,周圍都是牛人。學術界大牛特別多,德藝雙馨的也多,為了一個老師專門去旁聽課,教室裡全是人,老教授70多歲了還在講課,而且講的特別好,有種跟大神接觸的通透感。
生活方式和心態的變化
1、比本科更愛看書。不管是不是自己專業的。都看。我信奉那句話:讀書吧,總有用。
2、比本科更合理安排時間。每天有電影時間,有發呆,有看書,有娛樂,有運動,有談情說愛等時間。
3、本科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嘛,現在也不知道,但是知道我想幹嘛。所以跟著這個方向,注意這個專業的動態。了解一下大城市的發展情況,公司規模等等。
思維方式的轉變
本科面對的通常是有答案的作業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和考試(至少在課程的設置上是這樣的,個人自己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的情況另當別論);而研究生階段面對的是沒有既定答案的研究課題, 需要自己主動去搜尋知識和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
本科階段,做一道紙面上的題或者接受一次考試,答案錯了,可能也是扣幾分的事。
研究生階段 ,在研究過程中當然會更多地遇到方向錯誤、方法不對等困難,但必須明白,最後你所給出的成果或者結論,必須有依據和本著嚴謹的證明得到,因為你的結果一旦錯誤可能會影響到更多的人或者研究,相比於本科,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心理上的責任的壓力無疑是更大的。
總的來說,無論上生活上和研究上,研究生是一個更自主的階段,需要自己去探索、解決問題並為之負責。在這個階段,學校課程和考試的約束更少,研究生更應該學會如何自己去規劃和走好每一步,這也是踏入社會所必需的。
機會很多
學校經常會有哪哪的公司老總,行業裡的傑出人物來開講座交流,還會留微信號。還有就是學術交流,學習,出國的機會都比較多。這是本科期間根本接觸不到的,當然,985、211的機會更多,就看你有沒有那個抓住機會的能力了!
周圍的同學和老師,只在乎你本科學了些什麼,而不在乎你的本科學校是哪個。也很少會看不起本科不是重點的同學。學到越高,越懂得謙虛。而且到了研究生階段,才會懂得真正的修身,追尋自己的理想生活。
研究生生活和你想像的有什麼不一樣?留言區一起來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