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葆臺:2000年前的神秘古墓

2021-01-21 手機鳳凰網

侯曉晨

1974年,北京東方紅石油化工廠尋找適合深層埋藏儲油罐的地方,選中了豐臺區葆臺村的兩個高大的土坡子。石化廠請來北京市地質勘測處進行鑽探勘測時,發現土坡深處的土層裡,竟然有許多木炭、白膏泥和古錢幣!他們馬上給當時的北京市文物管理處打電話。接到電話後,文物管理處的工作人員火速趕到現場進行探查,初步判定是一處大型木槨墓葬,後來又進一步發現它分為東、西兩座墓。

1974年8月19日,大葆臺漢墓發掘組正式開始對東邊的1號墓進行發掘,1975年又對其西側26米處的2號墓進行發掘。經考古研究,1號墓為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墓,2號墓為其王后墓。墓室雖然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文物。特別是在1號墓的發掘中,第一次出土了「黃腸題湊」的實物。

北京市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正是保存、展示這些出土文物的地方,在此,人們可穿越2000年的時光追尋遙遠的大漢王朝。

鎮館之寶: 西漢廣陽頃王劉建墓室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毫無疑問是其1號墓(地宮),當年是西漢廣陽頃王劉建的墓室。

地宮坐北朝南,規模宏大,平面呈「凸」字形,為土坑豎穴墓,南北長23.2米,東西寬18米,距地表4.7米。墓穴的面積達417.6平方米,甚至比清乾隆皇帝的墓穴還要大!地宮使用的是「天子之制」,即西漢皇帝御用的最高級葬具體系,史稱「梓宮、便房、黃腸題湊」。

從最外層的黃腸題湊往裡走,就是前室,也叫「便房」,象徵帝王生前起居玩樂的地方。便房北面是後室,是放置墓主棺槨的地方。棺用來盛放墓主遺體,槨則是保護棺的一個套子樣的空間。先秦時期通常是在地面掘一個土坑,在坑內鋪設地板、搭建四壁以及頂板,這就是最早的槨。後來伴隨著墓室空間的擴大,槨才逐漸成為保護棺的套子。上古時期的人們往往用梓木為帝王製作棺槨,所以後來帝王的棺槨也叫「梓宮」。

墓道內隨葬有3輛木質單轅車和11匹馬,應該是墓主人生前使用過的真車馬。按照漢廷的儀制,這種馬車叫做「朱斑輪青蓋車」。墓室的頂部和底部是用木炭和白膏泥密封的——白膏泥可以隔絕空氣,木炭可以防潮。

當年,地宮主人身份的確定,還頗費一番周折。最初,人們注意到了墓中棺槨的形制:三棺二槨,共有五重,正是西漢諸侯王級別的葬制。可是,諸侯王為什麼可以採用梓宮、便房、黃腸題湊的「天子之制」呢?據《漢書》記載,當時的諸侯王國「宮室百官同制京師」,顯然諸侯王也可以享用天子的葬制。

墓中出土的一件漆器上刻有「二十四年五月丙辰丞」等字樣。西漢共有12位燕王,在位24年以上的只有4人:燕康王劉嘉,26年;燕王劉定國,24年;燕剌王劉旦,38年;廣陽頃王劉建,29年。顯然,墓主人只能是他們4人中的一位。地宮出土了許多五銖錢,史載,這種錢始鑄於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劉嘉死於公元前151年,劉定國死於公元前127年,當時還沒有五銖錢,所以他倆不可能是墓主人。劉旦之墓戾陵在今天的北京石景山區,他根本不可能葬在大葆臺。排除了上述3人,墓主人的身份也就揭曉了:廣陽頃王劉建。他是漢武帝的孫輩,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5年在位。如此說來,大葆臺漢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真是彌足珍貴!

我國首次發現

在1號墓地宮中,最為珍貴的發現是「黃腸題湊」。當年在挖掘時,考古人員沿著古墓的頂部向下清理,越往下面,條木越多,大多向外傾倒。這些條木非常規整平直,表面打磨比較光滑。進一步發掘後,人們看到,墓室四面都是用條木層層壘起,端頭向內,形如木牆,南面正中有門。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專家根據文獻記載,提出應是「黃腸題湊」。

《漢書·霍光傳》記載,老臣霍光死後,漢宣帝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唐人顏師古給這一段做注釋時,引用了漢末魏初學者蘇林的解釋:「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劉昭也注釋過「題湊」一詞:「題,頭也。湊,以頭向內,所以為固。」據此可知,「黃腸」強調的是材料和顏色,也就是黃心的柏木;「題湊」強調的是木頭擺放的形式和結構,也就是木頭的端頭向內排列。合起來解釋,「黃腸題湊」是用黃心柏木,按向心方式積累而成的厚木牆。這種葬制起源於何時尚有爭議,但在西漢盛極一時,已是公認的事實。

大葆臺漢墓的「黃腸題湊」系國內首次出土,它填補了漢代葬制研究中的一項空白,是重大的考古發現。它由10釐米×10釐米×90釐米的柏木1.4萬餘根疊成,約合木材122立方米,簡直相當於一片森林!柏木堆成的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排列方式上,南北兩端為南北向縱壘,東西兩側為東西向橫壘,四角連接處南北壁黃腸木兩頭直接頂靠在東西壁黃腸木上,這樣從內側看,則四壁均為木頭,即題湊。

但是,「黃腸題湊」加工的難度很大,所耗費的人力、財力都很多。而且,和堅硬的石頭相比,柏木並不能做到不朽不腐。因此,東漢以後這種葬制逐漸走向衰落。河北定縣發現的東漢中山簡王劉焉墓,已經改用石材做題湊。「黃腸題湊」最終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

除了上述鎮館之寶,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內還有很多寶貝,例如從大葆臺1號墓出土的鎏金青銅獸面鋪首和「漁」字鐵斧;同時,大葆臺漢墓還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如2號墓出土的透雕雙面刻墨玉舞人飾件、透雕螭虎紋玉佩以及鎏金嵌玉龍頭枕,都非常有代表性。

相關焦點

  •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 直面神秘古墓
    大葆臺西漢墓博物館 直面神秘古墓 大葆臺西漢墓裡的鎏金青銅獸面鋪首,不僅採用了青銅材料,而且在器物上做了鎏金處理。所謂「鎏金」,就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漆,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鎏金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後來也有「金塗」、「黃塗」、「火鍍金」等不同的稱呼。經過鎏金處理的青銅獸面鋪首,造型威猛粗獷,鎏金熠熠生輝,是一件做工精良的藝術品,在古墓的出土文物當中格外引人注目。
  • 神秘「水中古墓」現真容 濟南發現漢代古墓 門頭刻有羊首?
    據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的消息濟陽三官廟古墓葬考古工作,有了重大階段性成果,濟南神秘「水中古墓」現真容!據了解,這處漢代古墓,位於濟南市濟陽區三官廟村西約300米,最初由當地群眾發現,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在今年四月正式進行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根據發現的順序,以及考古學的命名規則,分別把這兩個墓穴命名為M1和M2.
  • 成都古墓發現2000年前的番茄種子,揭示西紅柿也許不是從美洲傳入
    1983年7月,考古學家在四川成都鳳凰山發現了一個西漢時期的古墓。考古學家在清理古墓的過程之中,在墓室中找到了一些藤和竹子做成的箱子,裡面還有很多種子。為了確定這些種子到底是什麼,考古學家們決定先將種子運回實驗室,再進行仔細研究。
  • 2000年前的壁畫,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再現當時古人的生活場景
    而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的是一組2000多年前,漢代古墓之中留下來的精美漢代壁畫。古墓之中活靈活現的壁畫,真可以用栩栩如生來形容,再現了當時古人的生活場景。像這一類從古墓之中發現的壁畫,宋代以後的比較多,但屬於漢朝的壁畫,甚至漢以前的就發現得非常少。
  • 5000年前的桌遊遊戲:擲骰子或為人類最早遊戲
    5000年前的桌遊遊戲:擲骰子或為人類最早遊戲 查圖託人在大約3500年至7500年前生活在如今的墨西哥南部海岸地區。1988年,考古學家沃希斯在查圖託人壘砌的土堆下面發現了這片黏土地面。2009年,沃希斯在這些土層下面又發現了黏土地面,在這片地面上還發現了圍成半圓形狀的許多神秘小孔。由於當年這一地區居住著查圖託人,所以這些神秘圓孔也被稱作「查圖託圓孔」。
  • 考古時發生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千年」烏龜
    導語:考古時發生離奇事件,湖北發現2000年古墓,卻爬出一「千年」烏龜 引言 在歲月的磨礪中,再偉大的人物都會被歷史吞沒,成為留在史冊和記憶裡的精神符號。
  • 江西發現千年神秘古墓,出土2件英文瓷器,專家看後怒將其摔碎
    江西發現千年神秘古墓,出土2件英文瓷器,專家看後怒將其摔碎古人將身後事看得很重,他們覺得侍死如侍生,往生後要居住的地方自然要和生前的家具一樣,樣樣齊全,在那麼大的地方內,有客廳有耳室,微縮如同模型,裡面還放置著許多的珍寶。
  • 《古墓麗影》與《神秘海域》:同類不同物,理念差異下的奇妙冒險
    《古墓麗影》系列向來重體驗輕劇情,旨在為玩家營造出一個扮演探險家的氛圍,而《神秘海域》系列則是重劇情輕內容,遊戲的劇情與系統均是圍繞劇情表演設計,因此在遊戲體驗上非常緊湊,就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動作電影而非是角色扮演的感覺。
  • 古墓發現國寶,「黑科技」領先世界2000年,美國人註冊專利被打臉
    古墓發現國寶,「黑科技」領先世界2000年,美國人註冊專利被打臉文物的價值極高,指的不僅僅是它們本身攜帶的物質價值,更多的是時間賦予它們的歷史價值。我們無法了解距離我們太過遙遠的歷史,就連幾十年前發生的事情都需要道聽途說,別說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了。如果沒有真實的文字記載,這些文物便是古代歷史的訴說者。當它們出土的一剎那,一幕幕珍貴的歷史畫面便出現在了現代人的眼前。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出現了一場大旱災,莊稼全部旱死,地上泥土全部爆裂開,露出了黢黑的地縫。
  • 《古墓麗影2》Tomb Raider 2
    [劇情]  女探險家蘿拉·克勞福特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各種凡人不可想像的驚奇與神秘。這一次,蘿拉追隨著「生命搖籃」的傳說,又一次將目標瞄準了古老的神秘世界——已經沉入大海的月神廟。  蘿拉收集來的各種線索都顯示著,神秘的月神廟正是傳說中「潘朵拉魔盒」的埋藏地。據我們所知,「潘朵拉魔盒」是上古世界的神秘寶藏,蘊含著足以毀滅整個人類的巨大能量。但這樣充滿強大力量的寶藏,自然也招來了邪惡勢力的窺伺。
  • 湖北一座2000年古墓,意外發現一隻「千年烏龜」,考古專家被嚇到
    湖北的一座2000年古墓裡,偶然被發現的一隻「千年神龜」,似乎就在某些方面印證了人們對於烏龜長壽的遐想,就連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都被這隻偶然出現的「神龜」所嚇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千年古墓,偶然亮相  要揭示上文提到的這一事件,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古墓。
  • 解密《龍嶺迷窟》東方神秘文化中的古墓機關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本劇中畫面和色彩的運用非常具有東方神秘色彩,劇中有很多未解之迷和線索,古墓探險部分是全劇精華,分兩條線,第一條線是雪莉楊的外公搬山魁首鷓鴣哨、了塵大師、美國人託馬斯探險西夏黑水城尋找雮塵珠
  • 中國10大最神秘的古墓,秦始皇陵榜首,至今不敢發掘
    帝王陵墓一直都是盜墓賊首選對象,為了防止墓穴被毀陪葬品被盜,想方設法的隱藏古墓。下葬時不留痕跡,而且還要在記載中造假。即使真被盜墓賊找到了,墓中機關重重,有命進去也沒命出來。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神秘古墓,也是中國最危險的古墓,許多古墓至今不敢發掘,有的甚至連墓都找不著。
  • 湖北古墓重見天日,墓中一活物2000年不死,專家連呼不可能
    湖北古墓重見天日,墓中一活物2000年不死,專家連呼不可能導語: 眾所周知,在古墓之中,我們發現的大多都是一些陪葬品,其中還包括死者的棺木和屍骸。如果死者身份貴重,那麼應該還能夠找到一些珍貴的文物。可是,大家聽說過在古墓之中發現活物的嗎?可能聽起來比較驚悚,不過去真實發生在了湖北的一個古墓之中。
  • 老官山漢墓出土神秘「小木偶」,距今2000多年,專家:重塑歷史
    我相信對考古有所了解的人對老官山漢墓自然還是很熟悉的,特別是四川成都這邊的人,當時成都這邊正在進行大型的鐵路施工,卻沒想到被工人們給意外發現了一座墓葬,就這樣這個消息自然是很快引起了成都博物館的注意,隨之後來的自然是考古隊的勘察,經過勘察之後,確認下面有一座墓葬,而從挖出的墓磚來判定應該是一處西漢古墓,而鑑於當時這裡即將進行鐵路建設,為此考古隊得到上級命令,那是趕緊的對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
  • 《龍嶺迷窟》解密東方神秘文化中的古墓機關
    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高偉光等人主演,費振翔導演的古墓探秘網劇《龍嶺迷窟》,豆瓣評分8.3,迎來了騰訊新一波收視熱潮。《龍嶺迷窟》作為鬼吹燈系列五部曲的第二部,延續了費振翔導演前一部的風格,以製作精良、節奏緊溱、服化道精工細作而獲廣觀眾好評。
  • 先看看大葆臺漢墓
    1974-1975年間,北京大葆臺漢墓被發現並挖掘,其中發掘的大型木製結構——黃腸題湊,對於漢代喪葬制度和建築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我國古人對建築一直有自己精闢的見解,譬如至今保存較為完成的黃鶴樓,故宮還是因為歷史原因已經消失的阿房宮,圓明園都是聞名古今中外知名建築。
  • 中國6大神秘發現,圖4的文明在雲南被發現,建築與瑪雅金字塔類似
    1、羅布泊沙漠中擁有2000年歷史的綠洲居民遺址 中國的考古學家發現曾經屬於該國羅布泊沙漠西北部一個古城的廢墟,曾經是乾枯的羅布泊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在科考考察期間發現的一面牆遺址據稱屬於古代王國樓蘭的首都之一。
  • 北京地鐵房山線大葆臺站外設施老化,應加強日常養護和維修
    筆者近日發現地鐵房山線大葆臺站外,隔離欄杆、座椅、擋板等設施已經出現破損情況,路面地磚也多處破碎,坑窪不平。座椅椅面木條丟失從大葆臺地鐵站北側的B出口一出來,筆者就看到站口附近的鐵質隔離欄杆鏽跡斑斑,個別地方已經開裂,快斷掉了。這段隔離欄杆長約70米,介於人行道和機動車道之間,起著安全隔離行人和機動車的作用。
  • 韓國古墓中發現星座圖,關於星座你真的了解嗎
    關於十二星座歷史演變的那些事近日,星座界有了最新的考古發現——韓國文物部門在慶尚南道鹹安郡一座王室的古墓裡,首次發現了大約1500年前伽倻時代的古墓裡的星座圖星座圖刻在安置死者的墓穴天花板上共有125顆星星,可識別出射手座和天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