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等

2020-12-19 中國網河南頻道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等

2020-09-25 10:33:22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張夢然

| 字號:

A+

A-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這一點對於軟體機器人也一樣有用,因為它使機器人可以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並對周圍動態環境迅速做出反應。

但是,要在機器人身上複製這種高速行動非常具有挑戰性。電動機可以在「硬體」機器人身上模仿這種行為,但使用的是一些基於塑料或橡膠等材料所製造的便宜而簡單的機器人系統。

而此次,德國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學家丹尼斯·馬卡羅夫、奧地利約翰·克卜勒林茨大學馬汀·卡爾滕博納及他們的同事,展示了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原理、材料和製作工藝。他們在機器人體內嵌入微小的磁體,快速響應磁場,使機器人可以根據它們具體的形狀移動。在演示中,機器人可高速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等運動。譬如,一個花形機器人在一隻蒼蠅觸發陷阱後捕捉了它,隨後張開磁驅動的八臂又釋放了它;一個三角形機器人可以在空中快速自我捲曲並向前行走;一個六臂機器人可以抓取、運輸和釋放無磁性物體;模擬蝠鱝形態的機器人可以在水中帶著物品遊泳;而放置於透明玻璃管中的四臂機器人,可在3.7mT磁場作用下漂浮。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設計取得了迄今已報導的軟體機器人最高的比能量密度,這對於低磁場下的高速驅動很關鍵。

這種機器人可快速適應各種環境條件,在有限的環境中激發生物醫學潛能,並可以作為模型系統來開發受自然啟發的複雜動作,同時,這些機器人也可用於生物組織工程——作為更大的機器人系統的組成成分,或可用於研究高速行動生物體的生物力學響應。

總編輯圈點

由於軟體機器人的力學特性,其運動可能會變得不可預測,因此也難以控制。但是,科學家現在證明軟體機器人不僅可以精確控制,而且能完成異常難度的運動。行走遊泳只是小菜一碟,懸浮和運貨也不在話下,甚至當速度足夠快時,還可以活捉蒼蠅。這一成果激發了生物組織工程領域未來的研究,可以說,這種新型軟體機器人會成為研究快速生物機械過程——如快速移動生物體的流體動力學和空氣動力學的一個模型範本。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長得像軟糖的 7cm 小玩意,竟是模仿獵豹的「最快」軟體機器人
    軟體機器人長這樣以一張「小獵豹」的妖嬈擺動 GIF 開場【雷鋒網註:基於該軟體機器人以獵豹為原型,為方面閱讀,文章稱其為「小獵豹」】由於軟材料本身的局限性,難以快速存儲或釋放大量機械能,一般的軟體機器人的運動速度和操作強度也會受限。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3000公裡「隔空」操作機器人 為71...
    特刊中的文章涵蓋了藥物發現的各個階段:包含了藥物分子的表示學習研究、機器學習模型的可解釋性等理論研究;激酶抑制劑的發現,藥物ADME/T(吸收、分布、代謝、排洩/毒性)性質預測等具體應用微米級機器人可通過體外連接應用於神經網絡近期韓國腦科學研究所和大邱慶北科技大學共同研發了一款微米級機器人,採用了3D電池驅動使用中可以通過體外直接連接神經網絡
  • 將門好聲音 | IROS 2019:軟體微型機器人3D任意路徑跟隨控制
    然而,高效精準地操控軟體微型機器人,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具備自主性和可重複性,閉環控制是必要且具有挑戰的。關於作者:黃晨陽,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三年級碩士生,導師為徐天添副研究員。他的研究方向微型軟體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路徑規劃。
  • 向蟑螂學習 中美科學家軟體機器人研究取得突破
    一個由清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8日發布消息稱,他們通過模仿蟑螂研製出的一種新型軟體機器人,在運動速度和抗壓性方面取得了突破。這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科學》雜誌下屬的機器人專業期刊《科學·機器人學》。由於用金屬、塑料等剛性材料製成的機器人結構脆弱,容易受到擠壓破壞,科研人員把目光投向了柔性材料。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因此,該軟體機器人能夠不受體積限制,在水下或地下的微小空間中執行重要任務。那麼構造如此簡單的仿生材料,是如何像機器人一樣行走甚至還能跳舞的呢?首先,該軟體機器人移動的高精確度和敏捷性的關鍵在於其內部充滿水的結構和嵌入的鐵磁性排列的鎳制骨架。
  • Nature:可行走、可注射入人體、尺寸小於0.1mm的四腳機器人「大軍...
    8 月 26 日,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布了由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創造的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行走微型四腳機器人,該機器人尺寸小於 0.1mm(約為人頭髮寬度),可通過雷射控制其腿部行走。
  • 中國科學家的這項發明,可以快速「製造」毫米級機器人
    利用這種方法,在磁場的驅動下,被塗抹後的物體可以在不同表面上爬行、行走或滾動。穿上「磁性外衣」,秒變微型機器人近年來,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科學家在微型機器人的尺寸設計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毫米級、微米級甚至是納米級的微型機器人全部進入大眾視線。微型機器人以其嬌小的身軀,在軍事監控、小空間作業、生物醫學等領域,都表現出了比傳統機器人更加優越的性能。
  • 以大自然為師,可上天入地的11款仿生機器人
    而經過大自然的「公平選擇」,使得某些生物具有我們所不具備的獨特「技能」「,也適合在人類難以觸及的地方生存。那麼,能否以大自然為師,如何向其他的生物學習,以提高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適應能力,並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催生了仿生科技。
  • 科學家開發「獵豹」速度軟體機器人
    受獵豹生物力學的啟發,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了迄今為止速度最快的 軟體機器人 ,比起前幾代軟體機器人,它能在混凝土表面或水中更快速移動。
  • 西北大學李創《Science子刊》光磁激發快速編程運動水凝膠機器人
    以前關於宏觀水凝膠的研究表明,受光,熱,化學或電化學刺激可激活彎曲,行走或遊泳行為,但除非將其縮小至微米級別,否則所有這些系統均會顯示出緩慢的運動驅動動力學。將功能納米級組分摻入水凝膠提供了產生新興性質和性能的強大策略。此類材料可以輔助生產功能,其功能可能從機器人技術到化學反應的智能管理以及與細胞的通信。
  • 日本寺廟給機器狗舉辦集體喪禮、中國自研無人駕駛播種機器人問世
    7、深圳先進院在磁驅動軟體薄膜微型機器人研究中獲進展近日,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領域頂級學術會議——IEEE智慧機器人與系統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 中科院與清華聯合研製出世界首臺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
    此項研究於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異常獨特的現象和機制,即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製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四兩撥千斤,軟體機器人和剛性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據了解,通過對光源的控制,該軟體機器人能完成各種特殊的任務,例如爬陡坡、鑽進極其狹小的空間,最不可思議的是,雖然體型不大,但它能四兩撥千斤移動比它個頭大 10 倍的物體,如果在這種機器人身上安裝一個攝像機或者麥克風,甚至還可以應用於間諜活動。軟體機器人和傳統機器人有何不同?
  • 這個受玩具啟發打造的致動器或能讓軟體機器人具備跳躍能力
    近日,它給了科研人員靈感,借其打造出一種能有朝一日讓軟體機器人跨越崎嶇地形的致動器。據了解,這個由哈佛大學開發的致動器由兩個上下顛倒的碗狀聚合物軟帽組成。 其中,大一點的在上面,小一點的在裡面,在這兩個軟帽之間則有一個小小的氣隙。 當不需要的時候,致動器只是平躺在地面上。
  • 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用爆米花驅動便宜的軟體機器人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早在2010年,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充滿咖啡渣的氣球創建了一種機器人抓手。現在,康奈爾大學的一個團隊製造了由爆米花填充和驅動的軟體機器人設備。在博士生Steven Ceron和Kirstin H.
  • 科學家給予軟體機器人以觸覺感知
    機器人領域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軟體機器人,它利用的是柔性材料,不是傳統的剛性材料。但由於軟體機器人缺乏良好的感知能力,所以一直受到限制。一個好的機器人抓手需要感覺到它所接觸到的東西(觸覺傳感)同時需要感知手指的位置(本體感知)。這種傳感一直是大多數軟體機器人所缺少的。
  • 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開發軟體機器人
    近日,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在《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了一篇其軟體機器人研究成果的論文。雖然該軟體機器人看起來就像一張彎曲的小紙條,它卻能夠以每秒20個體長的超快速度移動,並且重力踩踏之後運動如初,特性神似『小強』。 這是一隻小到只有3cm×1.5cm大小的薄片機器人,薄到只能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才能真正看到機器人是由什麼製成的:一個熱塑層夾在鈀金電極之間,用粘合劑矽膠粘合到底部的結構塑料上。
  • 中國研發出世界首個自主運動可變形液態金屬機器—新聞—科學網
    此項研究於世界上首次發現了一種異常獨特的現象和機制,即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從而為研製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研發出全球最敏捷的軟體機器人
    受獵豹生物力學的啟發,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了迄今為止速度最快的軟體機器人,比起前幾代軟體機器人,它能在混凝土表面或水中更快速移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微妙地抓住物體或有足夠的力量舉起重物。這個機器人長7釐米,重45克。它有一個彈簧驅動的「雙穩」脊柱。這意味著它有兩個穩定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