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門好聲音 | IROS 2019:軟體微型機器人3D任意路徑跟隨控制

2021-02-08 將門創投

點此回顧 IROS2019 群星閃耀·精英之夜


論文作者是來自將門機器人主題社群、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黃晨陽,本次他將分享其團隊發表在今年IROS的工作——微型機器人的路徑跟隨控制任務。如果你也想與廣大群友分享自己的研究工作、文章觀點、出坑經驗,點擊「閱讀原文」或聯繫將門小姐姐!只要內容合適,我"門"送你頭條出道!



由外部磁場驅動的不受束縛的軟體微型機器人因其軟而靈活的身體結構,在微裝配、微創診斷、靶向送藥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然而,高效精準地操控軟體微型機器人,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具備自主性和可重複性,閉環控制是必要且具有挑戰的。



關於作者:黃晨陽,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三年級碩士生,導師為徐天添副研究員。他的研究方向微型軟體機器人的運動控制、路徑規劃。最新一作論文發表於IEEE RA-L (with IROS Option),併入圍IROS ICROS Best Application Paper Award的評選。


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8772184/ 




這篇論文聚焦於微型機器人最基礎的控制任務之一:路徑跟隨控制任務。微型機器人導航研究主要分為自主決策、路徑規劃及跟隨控制,路徑跟隨控制即為導航任務中最底層和最基礎的任務。已有的關於移動機器人路徑跟隨控制工作有純追蹤導引控制(Point to point)、基於Frenet坐標系的鏈式控制及基於預瞄駕駛員模型的自主轉向控制等。然而已有的報導中關於控制器對路徑曲率突變的響應情況及運動模型不確定的問題研究還很少。作者提出了一種基於向量場的路徑跟隨控制算法並實現了毫米級磁驅動軟體微型機器人3D任意路徑的跟隨控制。基於該控制算法設計的具有友好交互系統中,用戶可以非常便攜地通過3D繪圖滑鼠繪製任意曲率的3D參考路徑。文章的實驗部分驗證了該控制算法在曲率突變和運動模型不確定的跟隨路徑情況下的魯棒性和準確性。此外,該方法在未來的微型機器人遠程外科手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外科手術醫生可以很方便地遠程繪製路徑,從而讓微型機器人自動完成路徑跟隨任務。


在流體中運動的微尺度機器人處於低雷諾數環境,機器人慣性作用可被忽略,即如果想要在低雷諾數環境中產生有效位移,非對稱的運動(non-reciprocalmotion)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本文設計的磁性軟體微型機器人能在外界旋轉磁場作用下在黏性液體中做非對稱地螺旋運動從而產生位移。機器人的磁化剖面和旋轉磁場激勵下的形變可以表示為兩部分的總和:Top面的磁化向量和Side 面的磁化向量。根據磁彈性力學理論,具有磁化剖面沿長軸變化的柔性帶材,在均勻磁場中經歷了分布力矩,其計算公式為:


當機器人放置在均勻旋轉磁場時,由Top磁化分量與外界磁場相互作用引起磁矩導致軟體機器人以半徑R的圓周旋轉運動,而由Side磁化分量與外界磁場相互作用引起軟體機器人以傾斜角φ螺旋運動。最終,軟體微型機器人形變成半徑為R、傾斜角φ的螺旋推進模型。


其中,A、E和I分別為機器人橫截面積、楊氏模量和截面慣性矩。G為材料的剪切模量,Jl為扭轉剛度。l為機器人螺旋運動的旋轉軸。τl為機器人受到的沿旋轉軸方向的力矩。在螺旋推進模型中,非流體作用力F和扭矩T與機器人推進速度和角速度的關係可以表示為:

3D亥姆霍茲線圈由三對中軸線相互垂直的線圈對組成,可通過編程產生任意方向的均勻磁場。針對給定的旋轉磁場中軸線方向向量(np)或中軸線方向角向量(ΩB, 俯仰角和偏航角),磁驅動系統通過磁場生成算法可以產生期望的均勻磁場,從而為微型機器人提供期望方向的推進力。

在不考慮受力過程的運動模型中,上述微型機器人運動模型可以簡化為欠驅動的水下無人機(AUV)。微型機器人驅動力由外界旋轉驅動磁場提供,即控制輸入為旋轉驅動磁場旋轉中軸線方向角向量ΩB(ψ,θ)(俯仰角ψ和偏航角θ)。然而在重力等非流體力造成的側滑漂移,微型機器人的前進方向n的方向角向量與驅動場角向量並不一致。在本文中將採用「offline training」的方法對這兩個向量進行標定。關鍵點序列ζ(n)可以用來描述用戶用3D滑鼠繪製的三維任意路徑,而不需要複雜參數方程描述。路徑點序列中每個相鄰的點連接成直線來近似路徑上的一個子段。三維任意路徑跟隨任務可以看作是多個直線子段路徑跟隨任務的組合,是一個迭代過程。

圖4 基於雙目視覺的3D路徑跟隨控制框圖


設計了一種基於雙目視覺3D路徑跟隨控制算法,能實現微型機器人3D任意路徑跟隨控制。通過雙目視覺測量的方法實時測量微型機器人當前位置和前進方向。外環控制器為路徑跟隨控制器,輸出為下一時刻微型機器人最優的前進方向向量。內環控制為轉向控制器,輸出為下一時刻驅動磁場的旋轉面中軸線方向角向量。

 

3.3 外環導航控制器


圖5 外環路徑跟隨控制器及係數M對控制性能影響仿真結果

 

外環控制器輸入為期望路徑和機器人當前位置坐標,在這個算法中,期望路徑通過一系列的關鍵點序列表示,每個相鄰點構成的線段為子段路徑。對於距離機器人最近的子段定義為激活段。整個路徑跟隨控制可以看做為迭代的過程,它最核心目的即最小化狀態向量q,即距離誤差和方向角誤差。


這裡作者設計了一種的基於向量場的控制率來最小化狀態向量q。可以將理想的前進方n*定義為兩向量加權求和獲得的合向量,即距離向量(平行於向量d)和激活段方向向量(垂直於向量d);這裡的權係數由距離誤差值||d||和控制係數M組成。



作者通過李雅普諾夫穩定性理論證明了控制器的穩定性。從數學關係可以看出,距離路徑近時,下一步前進方向趨向於沿著路徑段方向運動;距離路徑遠時,趨向於靠近路徑的方向運動。


轉向控制器目的是尋找一個合適的磁驅動方向角向量,使得機器人從當前前進方向n轉向到最優前進方向n*,即最小化前進方向與最優前進方向的角向量差。通過一個PI控制,我們很容易得到下一時刻機器人的前進角向量,需要注意,因為重力等因素,前進角向量與實際驅動磁場中軸線角向量並不一致。通過「offline training」得到的標定表得到的映射關係,將前進角向量轉化為磁驅動轉向角向量。下圖描述了通過離線標定來確定機器人前進方向角與磁驅動方向角之間的映射關係。

圖6 離線標定用於確定前進方向角與磁驅動方向角映射


雙目視覺系統作為反饋迴路,用於實時定位和估計前進方向,考慮到機器人在給定旋轉頻率下的周期性運動,本文通滑窗濾波和最小二乘的方法求得較為準確的位置和前進方向。

圖7 雙目視覺測量及濾波算法

 

 

實驗中測試了不用控制增益M對系統性能影響,可以明顯發現,小的M響應速度快,但穩定性差;大的M穩定性好,但響應速度慢。具有自適應的M值控制器將是未來研究工作的一部分。


實驗最後一部分是路徑跟隨控制的實驗,通過滑鼠任意繪製的一組3D路徑,微型機器人能在非常小的誤差下實現路徑跟隨運動。任意參考路徑「S」、「I」、「A」、「T」的距離誤差的均方根分別為0.377mm、0.367mm、0.337mm、0.318mm。可以看出,跟隨控制的均方根誤差小於身體長的5%。


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8772184/media#media


圖10 跟隨控制實驗結果



-The End-



將門是一家以專注於發掘、加速及投資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的新型創投機構,旗下涵蓋將門創新服務、將門技術社群以及將門創投基金。將門成立於2015年底,創始團隊由微軟創投在中國的創始團隊原班人馬構建而成,曾為微軟優選和深度孵化了126家創新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將門創新服務專注於使創新的技術落地於真正的應用場景,激活和實現全新的商業價值,服務於行業領先企業和技術創新型創業公司。


將門技術社群專注於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使創新成為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將門創投基金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關注技術領域包括機器智能、物聯網、自然人機互動、企業計算。在三年的時間裡,將門創投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量化派、碼隆科技、禾賽科技、寬拓科技、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家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如果您是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不僅想獲得投資,還希望獲得一系列持續性、有價值的投後服務,歡迎發送或者推薦項目給我「門」: bp@thejiangmen.com

    

 

將門創投

讓創新獲得認可!

微信:thejiangmen

bp@thejiangmen.com

相關焦點

  • 融合摺紙和軟體技術,模塊化設計的微型昆蟲機器人讓人眼前一亮!
    近日,來自土耳其的畢爾肯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一款可以模塊化組裝的微型機器人,稱之為SMoLBot。SMoLBot機器人基於傳統機器人的驅動技術,結合最近興起的摺紙和軟體機器人技術,結構精巧,採用了模塊化的設計,大大提升了微型機器人的性能和表現,為微型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 日本寺廟給機器狗舉辦集體喪禮、中國自研無人駕駛播種機器人問世
    2、ST將與maxon共同研發機器人的電機控制方案意法半導體正在與世界領先的精密電機廠商、ST合作夥伴計劃成員maxon合作,加快機器人應用和工業伺服驅動器的研發周期。兩家公司將在11月26-28日紐倫堡2019 SPS電氣自動化展會上展出合作開發的伺服控制套件。
  • 港中文教授Samuel Au:軟體機器人是手術機器人的終極
    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手術機器人,他告訴雷鋒網,現在自己的研究興趣主要是在軟體機器人(Soft Robotics)上,這也是未來手術機器人的方向。上次見到Au教授則是在去年的世界機器人醫療大會上,當時他剛加入港中文任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的副教授不久。更早前,他在開發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公司直覺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工作了八年,主導了多個產品的開發。
  • 使用磁鐵和光來控制軟體機器人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伊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遠程控制軟體機器人的移動,還可以將其限定到特定位置,將其設置成新的形狀,這項技術主要依賴於光場和磁場的作用。研究人員使用嵌入磁鐵微粒的聚合物製成的軟體機器人。正常情況下,材料相對較硬並保持一定形狀。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MIT獲IROS 2020最佳...
    來源 iros2020.org (http://iros2020.org/)下圖為機器人觸覺分析的流程通過握著物體旋轉一定角度和抖動物體來感知物理特性,從而推斷出最佳的控制策略實現甩筆。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只需要一個低成本的微型攝像頭和一個樹莓派控制器,GelSight 的製作總成本只有 100 美金(700 元),遠低於市面上的其他觸覺傳感器。
  • 機器人也能甩筆,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上交獲IROS 最佳論文獎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人類善於利用手指觸覺來感知物體的物理特性(包括質量、重心、轉動慣量、表面摩擦等),從而完成高難度的控制任務。在不遠的將來,機器人也會擁有觸覺分析能力。來源 iros2020.org (http://iros2020.org/)下圖為機器人觸覺分析的流程通過握著物體旋轉一定角度和抖動物體來感知物理特性,從而推斷出最佳的控制策略實現甩筆。該項目通過對多種觸覺探索動作的信息融合,讓機器人端到端的去學習概括手中物體的物理特性,並依靠這個物理特徵來實現高難度的手上控制任務(in-hand swing-up)。
  • 科研人員研製出由磁場和光碟機動的軟體機器人,未來可應用多個領域
    簡單點,再簡單點一般來說,傳統的機器人都屬於重型機械,它們配有大量的硬體和電子設備,且無法與包括人類在內的軟體組織結構安全地交互。而此次的軟體機器人,大小只有幾釐米長,內嵌有鎳制骨架使其能夠響應外部磁場。
  • 四兩撥千斤,軟體機器人和剛性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日前,來自波蘭華沙大學物理學院的研究人員就成功研發了一個15 mm 軟體機器人。這是一款由液晶彈性體(LCEs)製成的軟體機器人,LCEs暴露在可見光下時會發生形狀的改變。如果感受到外界的光源,機器人的形狀就會發生改變,變成履帶一樣,有了光的照射其身體也會相應的收縮進而推動身體進行移動。
  • 德國研發3D列印微型機器人 或用於癌症治療
    日前,德國萊布尼茲固體和材料研究所的德勒斯登教授正在使用德國公司Nanoscribe的3D列印技術開發微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作用於人體,抗擊癌症。這種機器人療法比化療創傷更少,可以由醫生現場操作。
  • 這條膠帶成精了:仿「尺蠖」軟體機器人,新型智能材料模仿肌肉收縮
    傳統機器人往往採用電機驅動控制,他們精確有力但卻也蘊含危險,動作僵硬。近年機器人的研究熱點之一便是科學家們拋棄了傳統的電機製造的機器人,開始嘗試開發智能材料,來模仿生物肌肉收縮。多倫多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部」 的Hani Naguib教授及其小組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智能材料並製造了一隻軟體機器人「尺蠖」(讀音huo)。
  • 科學家開發出可伸縮液態金屬,或將徹底改變「軟體機器人」技術
    作者:文/犇犇奇思妙想在好萊塢電影《終結者2:審判日》中,標誌性反派人物T-1000是種軟體機器人,它可以在液體和固體之間進行任意切換,其強大的變形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軟體機器人」技術能否成為現實呢?這種「軟體機器人」的實現需要依賴一類叫做液態金屬的物質。液態金屬,如鎵和其它合金,在添加鎳或鐵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磁鐵實現彎曲和塑形。雖然科學家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一些探索,開發出了這類金屬,但它們存在的兩個主要缺陷使得其應用前景並不樂觀。
  • 南科大程春團隊在軟體機器人及電池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1、多響應宏觀軟體機器人的製備與功能化設計單晶二氧化釩納米線在68攝氏度時發生金屬-絕緣相變,可產生約為~1%的軸向彈性應變,將其與高彈性的材料複合為雙層結構即可構成高性能的彎曲式微型驅動器。然而如何將二氧化釩納米線的優異驅動性能應用於宏觀器件一直是一個難題。
  • 將門好聲音 | BMVC 2019:系統性評估特徵匹配相關算法
    本文對整個匹配系統進行評估分析,通過控制變量法分析每個成份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實驗結果揭示了最新算法與經典算法在多個層面上的性能對比。然後根據實驗結果設計出幾個高性能的匹配系統,這些新提出的方法在公開數據集上遠超傳統算法。邊佳旺,阿德萊德大學博士生在讀。導師為Ian Reid和沈春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圖像匹配,深度學習,以及Visual SLAM。
  • 2019WRC:因時發布新款微型直線伺服驅動器&遙操作雙臂移動機器人平臺
    中國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國際元素最豐富的國際會議——WRC2019昨日正式在北京開幕,並同期舉辦2019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代表了機器人領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行業發展風向標,邀請了全球機器人領域的著名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參加展示。
  • Adv Health Mat:研究開發可降解的微米抗癌機器人
    2019年9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韓國Daegu Gyeongbuk科學技術研究所(DGIST)機器工程系和DGIST-ETH微機器人研究中心(DEMRC)的Hongsoo Choi教授的研究團隊在成功研發出一種生物可降解的微型機器人,可以進行熱療和控制藥物釋放。
  • 《冰雪奇緣》造雪花的技術,被MIT用來開發了一隻軟體機器人
    那麼,有沒有想過自己設計一款像大白那種材質的、摸起來很舒服的軟體機器人呢?在最新的論文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的團隊開發了一種專為機器人設計的新型模擬器,這種模擬器讓用戶自主設計各種功能的軟體機器人成為可能,並且已經證明它可以逼真地模擬從爬行機器人到四足跑步機器人等各種機器人設計。
  • 光磁場機器人長得像檸檬皮,可爬坡可卸貨,有望用於體內藥物遞送
    近日,美國西北大學發明出一款軟體機器人,該機器人看起來像一隻剝開的檸檬皮,它能在水箱中運動,並擁有多種本領,比如搬運物品、催化化學反應、輸送治療劑等,而它只需光場和磁場的驅動,便可實現上述功能。而隨著 3D 列印的興起,更複雜、更便宜的軟體機器人材料有望誕生,而由於軟體機器人柔性較高,在狹窄工作環境中可發揮出獨有的優勢,因此業界一直盼望這類機器人可早日投入應用。然而,目前所有軟體機器人均存在一個巨大問題,即為確保機器人的整體柔性,供能和控制部分通常需要外置。因此機器人在移動時,都會拖著管子或電線,這嚴重影響了機器人自身活動的 「自由性」。
  •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 可超快速行走、遊泳等
    | 字號:A+ | A- 【全新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問世】據英國《通訊·材料》雜誌24日發表的一項機器人最新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報告研發一種磁驅動的新型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超快速地完成行走、遊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將在生物組織工程與生物力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於自然界的生物而言,高速行動對捕獵、逃跑和飛行至關重要。這一點對於軟體機器人也一樣有用,因為它使機器人可以捕捉快速移動的物體,並對周圍動態環境迅速做出反應。但是,要在機器人身上複製這種高速行動非常具有挑戰性。
  • iCANX Talks 學術報告︱Robert Shepherd教授·軟體機器人:連續體...
    // iCANX Talks Vol.18 /// iCANX 大家好,8月14日康奈爾大學羅伯特
  • 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開發軟體機器人
    打開APP 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開發軟體機器人 發表於 2019-08-05 15:47:35 近日,清華大學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在《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了一篇其軟體機器人研究成果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