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昨天鬧烏龍了,發完文章才發現沒有加原創標識,只有撤掉,今天再發一遍。請見諒!
Tina空中微課堂裡的每個字,每段文字、每段語音都是我親自組織、整理、書寫和朗讀的!每張圖片要麼是自己拍的,要麼是為了配合文字的講解經過了挑選和修改。所以希望能在文章上標有原創標識,希望大家能理解!
上一次給大家介紹了怎樣學習外語,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學習外語通關秘籍六部曲學習外語通關秘籍六部曲-看完功力大增,今天我們就聊聊怎樣學習醫學英語吧!
因為有醫學和英語的背景,我從事多年的醫學英語和護理專業課的雙語教學,
2014年去美國護理學院交流一年,走進課堂聽課、給護理本科生上過課、到醫院參觀、在母乳餵養門診(我最熱愛的專業)上了四個月的班;
2015年參加國際性護士考試,ISPN(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Professional Nursing),總分800分,我考了610,後來才知道是當年的全國第一名;
2016年參加國際泌乳顧問資格(IBCLC)考試,因為看英文比看繁體中文更簡單,我選擇全英文試卷,考試一次通過,成為全球獲得此資格證3萬人中的一員;
2017年因為英語能力相對具有優勢,被選派到瑞典執行三個月的護理教學;
我並不是為炫耀自己有多厲害,而僅僅只是想與大家分享英語對於我在專業的發展有多麼重要。英語像一個助跑器,可以讓我們跑得更遠些,視野更廣闊、專業發展更輕鬆些。為了更好地與大家一起學習醫學英語,我總結了我對醫學英語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醫學英語是由醫學+英語組成,是通過英語獲取專業知識,英語很重要,但醫學專業本身更重要。如果僅僅只懂英語而不懂醫學,這就像文科生看生理病理學或分子生物學等,我看電信通訊或天體物理學一樣,看得懂文字,卻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在美國訪學時,一位護理老師跟我聊天說:「在美國,學醫是很難,我的朋友說學醫的屬於非人類,講得專業術語他們完全聽不懂,真不明白你們看我們的英語教材是何等難度!」看來她對我們的欽佩之情如滔滔江水(也是她曾誇獎我們中國人真是太聰明了!),我的成就感頓時充滿了胸膛。
學醫難,在任何一個國度都難!我們哪一個學醫學護理的不是要學過幾米高的書才能畢業!
但是,她還是低估了中國人的聰明,看英文醫學教材的難度並不像她想像的那樣難,別忘了,我們中國人學英語最擅長的就是閱讀理解!其次,我們既然看英文醫學專業書,就說明是學醫的!記得當年考GRE時背誦一個單詞electrocardiogram(ECG),ECG屬於GRE單詞,但對於我們學醫的,ECG是入門級單詞,每個專業單詞都足夠放到紅寶書裡,我們隨便騮騮幾個英文專業單詞,就足夠讓人覺得我們在說天書了!所以,學醫學英語是很牛的!
補充說明一下:GRE是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全稱Graduate Recrod Examination, 因為考試難度大,又被廣大考生將GRE稱為God Reads English,上帝讀的英語)。
再三強調,醫學英語中的醫學知識極其重要。如果有一定的醫學專業知識,有時文章都可以猜出些意思的!舉個例子,gastrectomy,學過詞根的朋友可能會猜出這是」胃切除術「,但如果加上subtotal, 學醫朋友一看大致就能猜出來意思-胃大部分切除術(subtotal gastrectomy)。胃大部分切除術一般用於胃部病變後將病變部位切除,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並發穿孔、出血、幽門梗阻或癌變後將胃切除2/3或3/4的一種手術方法。如果不懂醫,不了解醫學背景,僅知道單詞是沒有太大意義的。因此,醫學知識 英語是學好醫學英語的前提之一!
大家想想醫學詞彙,總有一種望而畏的感覺。
大家千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是每個醫學單詞都是長成這樣的「glomerulonephritis「, 「electrocardiogram」和」cholecystitis」。 當然學習記憶這些單詞也是有方法的,我們後面再來談。
其實要想把醫學英語學好,我們首先得去學最常見、常基本的單詞,這些單詞長得很樸素、很簡單、不花哨、不張揚、只是靜靜地在那裡等著大家來關注。
這裡每個單詞大家估計都認識,但是在醫學情境中意思就不一樣了。既然是學醫學英語,我們就得掌握老外是怎樣用英語表達醫學知識,否則用我們中文思維來理解就失去意義,易錯誤且效率低下。掌握這些單詞首先要有醫學知識,其次就是要花時間去了解和記憶了!
例如一些名詞:body這個單詞大家都知識是」身體、人體」,但在描述胃解剖時,卻是「胃體」的意思;
trunk是」樹樁、象鼻「的意思,但在醫學中形容「軀幹」,
extreme表示「極端、極限」,extremity卻表示」肢體「,
affected表示」受影響的」, affected extremity和unaffected extremity分別表示」患肢和健肢「,
Depression表示」情緒沮喪」有時也形容「經濟不振」,「The Great Depression」是形容上世紀美國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在醫學中depression表示「抑鬱症」。
還有一些形容詞,如primary school 或secondary school表示小學或中學,但在醫學英語中表示」原發性的」或「繼發性的」,如primary peritonitis 原發性腹膜炎,secondary bronchitis 繼發性支氣管炎;
一些常見縮略如SOB(Shortness of Breath)表示「氣短」、LOC(Level of consciousness)表示」意識水平「, ROM(Rangeof Motion)表示「關節活動範圍」等,
還有一些表示臨床表現的短語,單詞很簡單,但卻不易理解,例如Night sweat表示結核病人會出現「夜間盜汗「,Flail chest表示多根多處肋骨骨折出現的「連枷胸」,coffee-ground content表示胃腸手術後,特別是胃手術後從胃腸減壓裡引流出來的「咖啡渣樣胃內容物」,
像這樣的例子太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很多朋友都意識到詞彙在英語學習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會花很多時間背單詞!除了掌握基礎的醫學英語單詞外,學習醫學英語詞彙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即詞根、前綴和後綴學習,詞根、前綴和後綴有點像小朋友友玩的拼圖遊戲。
剛才三個詞大家還有印象嗎?現在就用這三個單詞給大家列舉詞根、前綴和後綴在醫學英語中的重要作用:
Electrocardiogram
Electr/o代表electricity(電),
Cardi/o代表heart(心臟)
」o」是combiningvowel (連接元音),像一個粘合劑或水泥,是將各種拼圖(詞根、後綴)連接起來。
-gram代表record(記錄)
Electrocardiogram代表record of the electricity in the heart(記錄心臟的電活動)
我們再來看看cholecystitis
我們再來看看glomeruonephritis
掌握基礎的詞根、前綴和後綴對醫學英語的學習非常有幫助!
我在外語通關秘籍六部曲裡曾提到過,單詞是永遠都背不完的!
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沒有必要花時間去背無用的單詞!大家有沒有這樣經歷,總有一些人得知你是學醫的,就開始問你一些各種各樣的醫學問題或發生在他/她身上的各種症狀,好像你什麼都應該知道。當你回答不出時,他/她很驚訝甚至混雜著種種鄙夷嘲笑的表情,順便說一句很打擊人的話:「你不是學醫的嗎?」拜託啊,我主要專業是外科,甚至只是外科中一個分支,你問我耳鼻喉,還問得那麼細,我怎麼知道呢?醫學是分專科的啊!就算我學過,但長時間不接觸,再加上醫學進展實在太快,我真的不確定怎樣回答你啊!!!
同樣的道理,醫學英語的詞彙量有幾十萬,甚至更多,詞根、前綴、後綴進行排列組合,可以組成大量的醫學英語單詞。我們需要掌握幾十萬的醫學英語單詞嗎?我們需要掌握所有的的詞根、前綴、後綴嗎?隨便翻開一本英語詞典,好多單詞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聽過的,當詞彙無法轉化成實際應用時,這些詞彙對我們是沒有意義的。
醫學英語中有很多專用名詞,既不屬於前面介紹的基礎醫學單詞,也不屬於詞根前綴後綴等,這類詞比較特殊,表明一種症狀或臨床表現等,需要大家花時間去專門收集整理和記憶理解。為了應對ISPN(國際護士考試)我曾花很大力氣記憶和理解這些單詞和詞組。例如,表明腦膜刺激徵的Kernig’s Sign和Brudzinski’s Sign,檢查是否有無天性髖關節脫位發育不良的Ortolani test和 Barlow test檢查,判斷腦部損傷時患者顱腦損傷時的decorticate(去皮質強直) and decerebrate(去大腦強直),這兩種體徵可以用來判斷在顱腦損傷時用GCS(Glasgow Coma Sclae)格拉斯哥分級中評估運動分級;
低鈣血症患者有可能會出現Chvostek’s sign 和Trousseausign;容易弄混淆的Cushing's syndrome( 庫欣症候群)和Cushing's triad (庫欣反應),前者是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後出現一系列表現,例如水牛背滿月臉,而後者則是指腦內壓增高時出現二慢一高的表現。
在學醫學英語前要問問自己,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什麼。英語能力可以從聽、說、讀、寫、譯體現出來。如果你只想增加口語,就沒有必要在翻譯上下功夫,如果你想閱讀,你就得多背單詞多記憶,如果你想做翻譯(是口譯還是筆譯),就得好好練口語或筆下功夫。很難找到一個全才,樣樣精通,我們得把時間花在你所需要方面。
在美國曾給護理學生上過課,有一節課讓我記憶猶新,為什麼!因為背課花了很長時間,那是關於健康評估的內容,怎樣給病人做耳部的檢查和評估。我是教外科護理的,外科方面的醫學單詞比較熟悉,但對耳鼻喉科專業知識和醫學英語,雖學過但長期不用也忘了,看英文醫學教材不是問題,但如果去講課,得會發音啊!為了不丟臉,我花了些時間,最主要的精力花了查字典,寫音標,讀單詞上面。我擔心「肚子有貨倒不出來,貨倒出來了,因為發音不準別人聽不懂!」 醫學英語專業性強,範圍廣,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真有限,我們得知道我們是想在哪方面提高,就得花時間在這方面去學習!找到自己希望的方向、學以致用是王道!
英語對於醫務工作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意味著更多的學習機會,更多外出交流機會,更多的提升機會,但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我們得思考一下,我們想提高哪方面,怎樣提高效率更高。希望我的這篇學習體會能對大家學習醫學英語有些許幫助!
祝大家學習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