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娃後,娘家的情誼「變味了」?這些狼狽你體驗過嗎?

2020-10-04 豆寶奶奶育兒經

「文/豆包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

在童話故事的最後,總是以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為結尾,而實際上,真正的生活反倒是以童話故事的結尾作為開端。

嫁做人婦,實現了成為女孩到女人的蛻變;初為人母,開啟了更為豐富的人生新階段。在老公眼裡,女人是妻子;在孩子眼裡,女人是母親,只有在父母眼裡女人才是當初的那個小女孩。

都說結婚生娃後,女生們才會真正地明白「娘家是女兒的避風港」的含義。

可近些年來,女性們對於婚姻生活的質量需求更高,需要娘家當避風港的時候更多,當娘家的情誼有些「變味了」的時候,嫁出去的女兒才真正體驗到了「到哪裡都是外人」的尷尬

孕媽受氣躲回娘家,本想過幾天清淨日子,誰知當晚被下「逐客令」

阿玲是一名95後,懷孕前是腳踩高跟鞋出入寫字樓的白領,這樣的工作讓985大學畢業的她活得很充實,可是在婆家得知阿玲懷孕的消息後,強勢的婆婆便要求兒媳馬上辭掉工作專心在家養胎。

雖然阿玲並不情願,但是無奈婆婆的堅持,阿玲只好做出妥協,看到兒媳「乖乖」聽話後,婆婆的要求越來越多——

「孕期不能同房,你們夫妻必須分房睡!」

「你是準媽媽,不要總是看手機。」

「這碗湯你快趁熱喝,喝了就能生兒子。」

婆婆就像是一個監視器一樣,時刻監控著阿玲的一舉一動,稍有不滿意就會拿出大家長的姿態來給阿玲「上課」。

終於,脾氣溫順的阿玲再也受不了婆婆的「掌控」,於是她選擇向老公「求助」,可是沒想到老公一副「我媽說得對」的姿態,這讓阿玲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阿玲思來想去,決定先躲回娘家過幾天清淨日子,阿玲心裡想著:「我自己的父母總不會讓我為難吧!

父母看到女兒回家後自然很高興,但是一番長聊後,得知女兒是跟婆婆鬧氣跑回來的,父母倆交換了下眼神後,神情變得有些「特別」,各懷心事地吃了頓晚飯後,母親拉著阿玲聊了起來。

「我和你爸商量下,覺得你還是得回婆家去,我們留你住一晚會讓你婆家多心的。」

「婆婆也是疼你的,你不要太矯情了,人家會說我們沒有管教好女兒的。」

「你是我們的女兒,我們自然是偏心於你,可是你也知道結了婚了,就不能再小孩子氣了。」媽媽說話的時候雖然很溫柔,但是阿玲卻覺得,這些話像刀子一樣直戳自己的心口窩。

「那我就在這住一晚不行嗎?」阿玲想像小時候一樣和媽媽撒撒嬌。可是媽媽卻面露難色地說:「你的房間我都用來放雜物,再收拾起來也有點麻煩。

阿玲明白這其實是媽媽的「逐客令」,而自己也終於在成家後「沒了家」

結婚生娃後,娘家的情誼「變味了」?這些狼狽你體驗過嗎?

一、婚姻不幸福,父母勸你「忍」

當女兒的婚姻過得不幸福的時候,面對女兒的訴苦,父母們不但沒有站在女兒這邊為女兒「評評理」,反倒是一副息事寧人的態度勸女兒要「忍」。

丈夫不顧家,父母會說:「男人得在外面拼事業,你作為女人要擔起家務來!」

丈夫出軌了,父母會說:「男人沒有不犯錯的,只要把工資交給你那就是放不下你。」

父母關心女兒的婚姻是否穩定,關心女婿的工資是否到位,但是唯獨忽視了女兒心裡是否覺得幸福。

二、婆家咄咄逼人,父母勸你「乖」

女兒在婆家受欺負了,最希望的就是娘家能夠替自己「討回公道」,可是娘家人的態度卻常常是「當老好人」,父母不但不會幫女兒說話,反倒會數落起女兒的不好

父母們告訴女兒:「成家了就更要乖巧,這才能夠討得老人歡心,尊敬老人才不能讓人家說我們沒把孩子教育好!」父母關心自己在女兒婆家人面前的形象,關心自己的教育是否被質疑,唯獨沒有關心女兒心裡的委屈。

三、回娘家待幾天,父母勸你「早回家」

女兒在婆家過得不舒服,想要在娘家再享受一下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的感覺,可是一天兩天還可以,再多住父母就面露難色了。

「你總在娘家待著算怎麼回事?」「你哥哥嫂子會看不慣的。」「再說鄰居們也會說閒話的!」幾句話下來,全是勸女兒「早回家」的。

以為什麼時候娘家都是自己家,到頭來卻發現,娘家是父母的家,是哥嫂、弟妹的家,唯獨不是自己的家了。

父母們自然是希望女兒能夠過得好,但是深入骨髓的固有家庭觀念,讓他們身上「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思想更重。

為了不讓女兒被婆家嫌棄,為了幫助女兒穩定婚姻,年紀大了的他們,似乎只會教育女兒忍耐,畢竟「教育孩子忍耐」總比「幫著孩子挑事」更加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父母對孩子的愛自然是不可置否的,但是不得不說結婚生娃後的「女兒」在娘家的處境真的是尷尬難堪更多。

留言板話題:你結婚後,體會到「娘家」這種尷尬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連夜帶娃逃離娘家,人到中年,有一種狼狽叫"娘家不再是家"
    連夜帶娃逃離娘家,人到中年,有一種狼狽叫&34;小月在28歲的時候,嫁給了現在的老公,婚後,她便和老公住到市裡去了。後來,有了孩子,婆婆便來幫忙照顧孩子,小月和老公上班工作掙錢。人到中年,最害怕的就是&34;,因此,這幾個方面,一定要珍惜1、珍惜養育過自己的娘家
  • 生娃後為何很少回娘家?不是女兒沒孝心,其實是為了爸媽好
    #接父母到身邊是孝順嗎#閨蜜的娘家跟婆家之間離得很近,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她沒事就帶著娃往娘家跑。可是前幾天,鄰居大姐卻對閨蜜說:「你天天帶孩子回娘家,老人年齡這麼大還要幫你帶娃,簡直就是坑親媽」。聽完鄰居這一番話,閨蜜特別羞愧,趕緊帶娃回了婆家。
  • 何猷啟離婚後首露面!陪何超蓮過冬至仍瀟灑,前妻留娘家獨帶2娃
    是在拍照嗎?有沒有吃到何超蓮親手做的湯圓? 這被拍到後立馬承認離婚的操作,你會不會覺得很熟悉? 婚後齊嬌生活得非常低調,不久便被曝出懷孕,同年4月生下大女Tittania,而在2019年10月夫妻二人又再次生下小女兒Tylia,兩年抱兩可謂進展神速。
  • 一結婚就生娃和結婚幾年後生娃有啥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導讀:一結婚就生娃和結婚幾年後生娃有啥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結婚就生娃和結婚幾年後生娃有啥不同?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姐姐生娃我隨禮兩千,我結婚她送來紅包,打開後再不想和她接觸
    可是長大後為了生活天各一方,隨著時光的流逝,有些朋友越走越遠,遠到兩顆心再也靠不攏,即使坐一起聊天也很難找到話題。而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因為環境和條件的改變而疏遠,只需要一個眼神,我便懂你的意思。
  • 小姑子常住娘家是什麼體驗?親戚之間有什麼不便?
    今日話題:小姑子常住娘家是什麼體驗?親戚之間有什麼不便? 每年春節都要公婆去接才回家,當然主要願意是要公婆在她娘家就把錢給了,結果去年公婆沒帶錢,讓公婆打欠條,完了回來又說要長利錢,聽婆婆說得好搞笑,婆弟在她面前就像是豆芽,有點事都要找公婆,公婆也厲害,直接問她要多少錢。搞得公婆都不想回家過春節。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如果不能給女性充足的保障,也會成為女性結婚生娃的顧慮。……這些話題,不定時在熱搜榜上爭論不休。那麼,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怎麼看待該話題?已婚已育人士對生娃這件事是什麼態度呢?對於一個快要30歲且收入不高、又有經濟壓力的社畜來說,真的是生不起也養不起,有經濟壓力也有社會壓力。
  • 閨蜜兩人,一個畢業後結婚生娃,一個32歲生娃,如今兩人差距很大
    「你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抓緊時間,別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被催過婚的人是否都聽過類似的勸導? 那結婚早晚對人生的影響真的很大嗎?相信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前段時間聽朋友講的故事之後,我有了新的思考。
  • 阻礙了你生娃的原因真的是壓力太大嗎?
    有網友說:因為婦女權益沒有保障啊,大部分都是非事業單位,生孩子等於丟工作等於沒保障等於被夫家嫌棄被社會嫌棄,女性生育欲望下降,小孩難不成石頭裡蹦出來啊寒澗今天學習了嗎:生娃太辛苦太危險了,以後看娃也太辛苦了,女生最多生一個就夠了,沒必要當機器關門煮螺螄粉:是不願意生嗎?是養不起!
  • 生娃後,並不適合回娘家坐月子,有這幾種原因,別不當回事!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中國的歷史文化悠久,文化沒有出現過斷層,所以很多傳統習俗到現在也能見得到。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對女人的要求尤其多。例如:女孩的內褲不能媽媽洗,否則就會減少媽媽壽命……女人在坐月子的時候不能見一點點風,否則就會落下病根……雖然聽上去這些可怕的後果,帶有一絲迷信的概念,種種規矩也把女性朋友們憋得喘不過氣,所以現在很多人都不太相信這些說法,認為都是忽悠人的。其實有些說法斷然不可信,但也有一些方面是有科學依據的。
  • 「我供你上985,不是為讓你當全職太太的!」娘家的吐槽扎心了
    本以為是關於育兒的責任劃分,然而聽了幾句,卻是娘家媽對女兒在家的不滿。據說,女方嫁人前本是985畢業的高材生,娘家父母費心盡力把女兒拉扯大不容易,誰想剛大學畢業就結婚生子了,如今更是在家全職帶娃已經七八年。娘家父母越想越生氣,忍不住吐槽女兒——「我和你爸辛辛苦苦一輩子,供你上985,不是為了讓你畢業在家當全職太太的!」
  • 「變味」的家長群,異性家長拿孩子當幌子互加微信:交流帶娃經驗
    朋友說,你想啊,孩子的家長群裡面不乏有異性家長,他們經常在裡面交流,聊著聊著就容易產生感情,然後私下互加微信撩騷,你的婚姻不是岌岌可危了嗎?朋友還舉例說,去年她同學的老公要和她同學離婚,周圍人都很驚訝,在外人眼裡他們夫妻男的老實,女的賢惠,怎麼走到這一步?後來才知道,是同學的老公出軌孩子同學的媽媽,而事情的起因,也全是因為在家長群裡的一次互加微信。
  • 「你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帶娃天經地義」丈夫的話,刺痛了妻子
    孕期大部分時間是在娘家過的,婆婆是菜場賣菜的,住他們家連早飯也不會給我準備,像我這樣吃什麼吐什麼,家裡沒人照顧真的會餓死吧。有一次我在家餓極了,出門買個點心暈倒在路上,腦袋摔個大包。回家換來的是你真矯情,人家懷孕都沒你這樣要死要活的。給這樣的人生孩子,應該是我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了。人家孕期有人照顧這個那個,而我呢?
  • 「不結婚,你們考慮過父母嗎」90後不結婚不生娃,礙著誰了?
    「90後招誰惹誰了,不結婚就是不考慮父母嗎?」前兩天,一個90後的朋友吐槽,說被人問及怎麼還不結婚,有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90後,現在最多也才30歲,這個年齡段還沒有考慮婚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為什麼要質疑呢?雖說,截至2019年全國單身青年已超2.6億,但在現如今的社會看來,並沒有什麼稀奇的。
  • 「一點都不向著娘家,結婚三年後,我嘗到了苦頭」
    不管一個女人嫁多遠,娘家始終是她的靠山,娘家有實力,那麼這個女人在婆家也會受人尊重,否則也會被人看不起。小米,來自於一個窮山溝,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個城市的老公,在城市安家落戶了。對於家鄉人來說,小米可謂是飛上了枝頭做鳳凰。小敏在老家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已經成家了,而父母都是由哥哥嫂嫂照顧,自己也沒操過太多心。
  • 生完孩子後上班和不上班,過的是完全不同的日子,太真實
    朋友小艾現在還沒有結婚,是一個早出晚歸的上班族,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她不止一次和我抱怨,上班實在太辛苦了,好想結婚生子,在家帶幾年娃,休息休息啊。而另一個朋友圓圓,孩子還不到一歲,就一直著急著想給孩子斷奶,自己好早點出去上班,她經常就說在家實在太無聊,照顧孩子還不如上班呢。懶媽我這兩個朋友也生動的詮釋了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永遠不滿意,永遠羨慕另一種生活,而各種各樣的生活只有經歷過才有發言權。
  • 妻子生娃用時短,老公懷疑不是頭胎,生沒生過娃,這四處隱藏不了
    後來,堂弟就和女方結婚了,婚後不久,堂弟媳就有了身孕,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是最後這生孩子一事,卻讓堂弟起了疑心。堂弟媳是半夜破水,去了醫院後過來三個多小時,寶寶就出生了。堂弟內心疑惑不解,「不是說女人第一次生孩子都得十幾個小時嗎?只有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會生得那麼快吧!」面對堂弟的疑問,弟媳婦沉默不語。
  • 痛經太難受,生娃後就能徹底根治不疼了是真的嗎?
    這麼痛苦的事情,還要每月來一次,難道就沒有什麼一勞永逸、徹底根治的方法嗎?說到這,你的外婆、媽媽、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是鄰居家的大嬸都會跳出來說,「有啊!趕緊結婚生個孩子啊!生了娃以後就不疼了!」別以為她們這是在催婚催生,生完娃以後不再痛經還真可能是她們的親身經歷,但是你也別高興的太早,以為自己結婚生娃以後就可以不再被痛經的恐懼支配,生完娃以後會不會繼續痛經,可不是由你說了算,而是由你痛經的原因說了算。啥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痛經的原因不一樣,有些原因引起的痛經可以被生孩子「治好」,有些則不行。
  • 結婚卻不想生娃,如今的丁克夫婦,還能被人接受嗎?
    丁克夫妻本是上個世紀從國外誕生出來的一種新的夫妻形式,在不久後傳入我國,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的思想觀念還並沒有那麼開放,所以對於這樣的夫妻生活形式也產生了一定的不解,許多家庭都對此接受不了。現如今的夫妻則不同,在接受了多樣化的教育後,再結合現在的現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上了這樣的結婚方式。
  • 你當初生娃時親媽是什麼態度?親媽的嘴臉,輕易不會再回娘家了
    你當初生娃的時候親媽是什麼態度呢?先跟著小編一起看看網友們的分享,看看他們的真實案例。還真是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如果說婆家對你夠好的話,就不要輕易回娘家了。一般來說不都是婆家在醫院陪著的嗎?你這倒好,最後還把自己小姨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