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後為何很少回娘家?不是女兒沒孝心,其實是為了爸媽好

2021-01-09 飯糰育兒

#接父母到身邊是孝順嗎#閨蜜的娘家跟婆家之間離得很近,所以生完孩子以後,她沒事就帶著娃往娘家跑。可是前幾天,鄰居大姐卻對閨蜜說:「你天天帶孩子回娘家,老人年齡這麼大還要幫你帶娃,簡直就是坑親媽」。聽完鄰居這一番話,閨蜜特別羞愧,趕緊帶娃回了婆家。其實除了這個原因以外,以下這幾點也是「坑親媽」的表現,寶媽趕緊看看吧!

增加娘家人負擔

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女人結婚之後,就在婆婆家生活,生了孩子也是婆家人帶的。如果寶媽產後總是往娘家跑,老人心疼自己閨女,肯定會幫忙帶娃,不僅年齡大了不方便,而且孩子經常要著要那的,還會增加老人的經濟負擔。除此之外,孩子畢竟跟著婆家姓,所以在很多人眼裡,姥姥跟外孫只是親戚,長大了也會回到奶奶家。所以幫閨女帶娃吃力又不討好,作為女兒的確不應該讓老人受這種苦。

姥姥帶娃容易遭埋怨

如果姥姥帶娃時,不小心讓孩子磕著碰著了,等孩子回到奶奶家後,可能會埋怨姥姥帶不好娃。除此之外,寶媽回娘家的次數太頻繁,婆婆會覺得兒媳不顧家。

回家頻繁,被弟妹或嫂子嫌棄

若娘家有兄弟,而且兄弟已經成家了,那麼在娘家人眼裡,可能自己就成了外人。如果嫂子或弟媳脾氣比較大,經常回家可能會遭她們嫌棄,不僅自己看不到好臉色,還會讓爸媽跟著一起受氣。

那麼結婚之後就不能回娘家了嗎?當然不是,不過在回娘家之前,寶媽最好要分清以下這些情況。

1.如果爸媽身體健康,而且時間比較空閒,那麼寶媽可以讓他們幫忙帶娃,不僅可以打發無聊的生活,也不會給他們增加太多負擔。

2.如果婆婆性格比較開明,那麼寶媽就不用在意那麼多,甚至可以帶著婆家人跟娘家人一起相聚,組成一個美滿的大家庭。

3.如果兄弟已經成家,而且跟爸媽住在一起,那麼寶媽儘量還是減少回娘家的次數,不給爸媽和自己找麻煩。

其實,無論是在娘家還是在婆家,只要寶媽擺正心態,讓兩家人處好關係,以後生活都會過得順風順水。

相關焦點

  • 帶孩子回娘家,你們都遇到了啥,看哭了
    愛豆77:遠嫁,前段時間住了兩個月,弟弟結婚了兒子比我女兒小一個多月,除了過年住兩晚,真的不想多回去了,真心體會到了那句:嫁出去女兒潑出去的水,兩個月媽媽經常對我弟兒子說,把你表姐趕回去了,沒有米了之類的,我媽很少逗我女兒玩,回老家也是我女兒膽子小內向,我們在市裡面真的沒有其他小孩來家裡玩過,想回老家讓她跟別的小朋友玩下
  • 「女兒,千萬別回娘家過年!」55歲媽媽忠告刷屏……
    春節,就像婚姻的照妖鏡,夫妻感情好不好,過個年就知道。網友丹丹發帖說,她也是個遠嫁的姑娘。結婚8年了,一年只回娘家一次,從來沒陪爸媽過一個年。每年進了臘月門,丹丹就跟老公商量,想回娘家過一次年,可每次都被拒絕。「路那麼遠,坐火車那麼累,回去幹嘛?」「天這麼冷,2個孩子也跟著受罪,你這個媽太自私了?」
  • 人人勸我生二胎,爸媽卻對我說了這樣的話
    眼看著女兒被推進產房的媽媽,想進去陪護卻被護士拒絕。她於是在門口乾著急,哭著喊著大聲鬧,在發現怎麼都不行後,她拿出「殺手鐧」,對著門大喊:「女兒,聽見沒,媽在這裡的哦。」「女兒,媽一動不動等在這裡,女兒,加油啊。」
  • 生兒子和生女兒的家庭,晚年哪種父母更享福?可能一方要沉默了
    文|西紅柿媽媽生兒子和生女兒,到晚年時,到底哪種家庭的老人,能更享福點?案例:趙大娘住兒子家養老,兒子看媽受氣卻變成「啞巴」趙大娘年輕時,真的特別能幹活,一天打兩份工,省吃儉用的給兒子存錢。後來,她給兒子置辦了新房,給兒媳35萬的彩禮,幫兒子成了家。趙大娘還有個女兒,雖然她對女兒也很疼愛,但並沒給女兒任何幫助。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人與人相處,有時候靠的是眼緣,就像兩個好人不一定會是好夫妻,同理,兩個人好女人,未必能處得好。姑嫂相互不喜歡太正常了,但嫂子能管得了小姑子去哪過年嗎?當然不可能了。這恐怕才是嫂子能直接否決小姑子回娘家過年的根本原因。結婚後回娘家過年,沒人是衝著嫂子回的,肯定是為了看自己爸媽。只能回嫂子家,說明要麼父母目前和哥嫂住一起,要麼父母就沒有自己的家了。
  • 媽媽48歲生二胎,女兒帶娃回娘家,孩子:這舅舅我拒絕喊
    由此可看,很多隻生了一個的父母,都挺想再要個二胎的。不由得想起來前幾天朋友圈裡這樣一件事,雖然當事人是自我吐槽,不過確實和有些人的境遇相符合。她是獨生女兒,自己結婚比較早,現在孩子已經三歲多了。大女兒也很開明,父母積蓄不少,有能力要孩子,自己就不過多幹涉了,而且自己出嫁後,爸媽兩個人在家確實挺孤單。而且女兒也時間也會回家幫爸媽帶帶娃,別人見她帶著弟弟,偶爾開兩句玩笑,她也跟著笑笑就過去了。別說別人開玩笑了,就連她自己也經常會因此被逗笑,尤其是當她女兒碰上這個「小舅舅」的時候。
  • 自從結婚生完孩子,老公總催著我回娘家,提起原因,男同志們都懂
    生娃後:你怎麼還不去娘家??執筆:毛寧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很多夫妻在生娃前與生娃後,都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而最讓引起廣大妻子共識的事情,應該就是在「回娘家」這件事上。生娃前妻子回個娘家,那是「三催四請」的讓趕緊回家,娃後老公們卻一改常態,都希望老婆多去娘家住幾天,對此妻子們只想說:「所以愛會消失對不對?」
  • 劉德華陪老婆回娘家,6歲女兒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劉德華陪老婆回娘家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前段時間劉德華被拍到與朱麗倩帶著女兒現身機場,一家人飛往馬來西亞。一旁的朱麗倩則與二人保持距離,面戴口罩低頭向前疾行,劉德華則牽著女兒的手,慢慢跟在後面,劉德華陪老婆回娘家也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劉德華隱婚數年,如果不是要參加妻子朱麗倩父親的葬禮,可能還會瞞的更久,劉德華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怕出現不理智的粉絲,因為四大天王的影響力太大,曾經有粉絲為其自殺傾家蕩產,隱婚也是劉德華為了廣大粉絲及幾人安全的無奈之舉。
  • 帶兒子回娘家,我媽對侄子說「別鬧,姑姑他們是客人」
    01走著走著,成了客人網友紅霜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扎心的細節,她結婚7年,嫁的不是很遠,也就20分鐘車程的距離。她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嫂嫂和父母同住,說是同住,其實也是樓上樓下兩套房,當初為了方便就把兩套都買下了,各自住了一套。
  • 春節習俗:已婚女不能回娘家過年‖生兩個女兒最幸福?
    朋友老家有個講究,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朋友離婚前住的是丈夫全款買的房子,離婚後住在公司宿舍,公司放假,宿舍樓要關門,因為老家的講究,娘家不肯收留她,她只能選擇「流浪去遠方」,一個人過這個團圓佳節。據我所知,很多地區春節都有頗多講究。
  • 連生兩個女兒後,我得了抑鬱症
    01徐安看著被窩裡睡得香甜的小女兒,眼淚止不住往下掉,她怎麼這麼沒用,連生兩個女兒呢?難道這輩子真的如老公陳浩所說,她只能做個沒用的女人?是啊,她確實是個沒用的女人,連兒子都生不出,身邊認識的親戚朋友,都生了兒子,像諷刺她一般。
  • 「你生娃不是給我作伴而是拖累我吧!」女兒反對54歲老媽生二胎
    其實,每個老人對孝順的定義不同,比如說:有的老人養兒養女,只是為了子女成才。但有的老人養兒養女,卻是為了老年時,能有個伴兒陪著自己。前者做起來比較容易,但對於後者來說,如果子女做不到陪伴爸媽,就容易被認為是「不孝子」。
  • 寧願生兩個兒子被同情,也不想生一個女兒,過來人的話很有道理
    然而,等閨蜜夫妻日漸衰老,女兒不再像小時候常伴身旁,她們才日漸體會到雙子戶並不是最悲慘的,最難過的是她們這種獨女戶,女兒出嫁後,她們需要面對的4個困境,是難以想像的艱難,而雙子戶的老人,因為有兒孫的幫助,晚年反而過得比她們要幸福。獨女戶夫妻年老後,需要面對哪4個困境?
  • 結婚生娃後,娘家的情誼「變味了」?這些狼狽你體驗過嗎?
    都說結婚生娃後,女生們才會真正地明白「娘家是女兒的避風港」的含義。孕媽受氣躲回娘家,本想過幾天清淨日子,誰知當晚被下「逐客令」阿玲是一名95後,懷孕前是腳踩高跟鞋出入寫字樓的白領,這樣的工作讓985大學畢業的她活得很充實,可是在婆家得知阿玲懷孕的消息後,強勢的婆婆便要求兒媳馬上辭掉工作專心在家養胎。
  • 「千萬別讓女兒回娘家坐月子」,一位姥姥給出忠告:吃力不討好
    小米的爸媽與哥哥從小視她如若珍寶,出於疼愛自然同意,小米的嫂子雖有微詞看大家都同意了,自己也不好說什麼,於是相當於默認了。生產結束出院之後,小米連同老公寶寶一起回到娘家,自此小米媽媽就負擔起照顧他們一家三口的衣食住行,尤其是對女兒小米特別的照顧,開小灶一日五六餐地伺候著,忙進忙出,以及不分晝夜地幫忙帶娃。
  • 養兒子和養女兒有啥區別?不用等20年後,現在就能一眼看出差距!
    雖說現在的社會思想很開放,生男生女都一樣。但是對於有兩個兒子,或者是有兩個女兒的家庭來說,卻往往更羨慕那些兒女雙全的家庭。感覺等20年之後,父母的負擔小,壓力小,只等著享受兒孫福。那兩個兒子或者是兩個女兒的家庭就不幸福了嗎?
  • 「女兒婚後最好別回娘家坐月子」不是迷信,真是為當事人好
    執筆:檸兒我一個朋友,前兩天生了孩子,出院前她跟我說,想回娘家坐月子。因為,老公家在鄉下,她擔心吃住受委屈。而自己娘家在大城市,吃住都會好一點。可是,當她跟身邊人說出這樣的想法時,不僅公婆不同意,連自己的父母也不同意。一些來看望寶寶的長輩,更是勸她說「女兒婚後最好別回娘家坐月子」,不吉利,還會對娘家人不好。
  •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對,有兩兄弟的提東西要提兩份還要準備父母的,提差了還說,他們過來時就是沒分家只提一份,不是禮尚往來嗎,為何不換位思考,回家要買很多禮物,還要做飯刷鍋,還要看臉色。不如在自家自在。我也是遠嫁的,每次回家除了給爸媽錢,其他禮物都沒有。不過我現在真實體會到,還是嫁得近好。剛結婚的時候可以經常回娘家蹭飯,慢慢的,父母老了後,聽說父母有不舒服時可以立馬回家看看。
  • 「回娘家給你爸媽買點吃的就行,不需要給錢,錢得存著留給孩子」
    其實父母不一定真的需要兒女的錢和東西,他們只希望我們能夠過得幸福安康,兒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但同樣,父母露出滿意的笑容也就是我們的幸福感來源。在認識現在丈夫之前,妻子也是在外打工,妻子的爸媽在老家農村種地,屬於那種靠天吃飯的老農民,妻子雖然當時收入也不高,但只要回家,都會給點錢給爸媽,不僅是心疼爸媽的不容易,也是為了報答父母多年來的養育之恩吧。雖說是遠嫁他鄉,但在現在高鐵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環境下,回老家坐高鐵只需要四個小時不到。
  • 為了兒子,父母陪葬女兒的幸福,生二胎真的要想好這幾點
    沒想到父母真把她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讓網友覺得憤怒。從法律上來講,姐姐的確有義務撫養弟弟,但這還是讓人不能接受,紛紛指責父母生而不養,陪葬女兒的幸福。這則新聞,同樣告訴我們一個訊息,雖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為何而生,自己是否有能力撫養,二孩關係怎麼處理等等,都是必須要考慮清楚的。畢竟養孩子不是管他吃喝而已,這幾點必須要考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