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

2020-12-22 暖暖陽光下的我們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

大部分原因有嫂子,有弟媳,拿東西少了都不行,回娘家,不帶東西給她兒媳婦和侄子,娘家媽都不願意,來自己家還得買,不買還是不願意,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還重男輕女,女人光倒貼了,父母只認錢,又哥嫂排擠。小時候家庭沒溫暖。對,有兩兄弟的提東西要提兩份還要準備父母的,提差了還說,他們過來時就是沒分家只提一份,不是禮尚往來嗎,為何不換位思考,回家要買很多禮物,還要做飯刷鍋,還要看臉色。不如在自家自在。

我也是遠嫁的,每次回家除了給爸媽錢,其他禮物都沒有。不過我現在真實體會到,還是嫁得近好。剛結婚的時候可以經常回娘家蹭飯,慢慢的,父母老了後,聽說父母有不舒服時可以立馬回家看看。但是,如今的我這些都很難實現。小孩上學了回家就更難了。苦只有自己知道。我回娘家什麼事都不用做,早上起來飯做好了,衣服涼好了,反倒是在婆家一起床就忙個不停,婆婆從來不做家務,又不愛乾淨,自己懶得要死,我一天到晚忙家務帶孩子她還說我懶,還是娘家好,遠嫁的女兒回家還是香餑餑!嫁的近的三天兩頭回家,買這買那,打掃衛生,吃力不討好[沒眼看]

嫁的近了,不還是一樣,結婚頭兩年,基本上在娘家過的,花錢比在自家花錢還厲害,還害怕嫂子不高興,每次我媽都說上街買菜找你爸要錢,我都沒去,寧願自己掏錢,也不想看爸爸的臉色,換季了就給侄子侄女買衣服,,,,現在想通了,衣服不買,自己有爹有媽,找爹媽去,去娘家少去為好,去了,刷洗都是自己的,還不討好, ,遠嫁的女兒回家還是香餑餑!嫁的近的三天兩頭回家,買這買那,打掃衛生,吃力不討好[沒眼看],說白了就是窮,你要是有錢,會沒時間回去,你要是有錢會拿東西了少,你要是有錢有地位,你嫂子弟媳都巴結你,好嫌棄你東西少?

我每次回去,送給我弟媳一件買來不喜歡穿的衣服,她開心的要死,她平時流傳幾十塊的衣服,我給她的衣服,她都是出門才穿,化妝品什麼的,她平時都沒見過這牌子,迪奧口紅買幾隻,只不過顏色不喜歡,她都當寶貝,我回去她什麼都不讓我幹,還吧她娘家的東西給我當回禮,不過我也不是全給自己不喜歡的,偶爾也會專門給她買幾件,回家就是姑奶奶。這話不能當著她說,我其實也是真心喜歡她,只是我從來都是不幹活了,外婆家也不幹,但是會在其他方面補。

回有回的道理,不回有不回的理由,拍拍自己的心都想想你對女兒怎樣,和兒子有什麼差別。女人出嫁後,真的是哪邊都不討好了,真真是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啊,在自已的家都未必能當主人。所以說女性到底是為什麼要嫁人呢?我感覺自己不是親生的,自己每個月給錢從來沒有聽到一句好話,老二偶爾買點東西,到處說,還不如不會去一個人清淨,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回娘家沒有自己的房間,做什麼都得看嫂嫂的臉色,也不願回去挑矛盾,讓父母難做!

大家現在明白了嗎?不過很多網友卻不這樣認為,對此你們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

相關焦點

  • 為什么女孩子出嫁後漸漸不太想回娘家了?
    女兒出嫁時,無論是父母還是女孩自己,都會十分捨不得,痛哭流涕的也是經常見到,那場景,就好像再也回不來了似的,相信很多人也會有感同身受!等到結完婚,女孩幾乎每天都在計算回家的日子,只要是能抽出空,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娘家,感覺身體雖然出嫁了,但婆家終究是別人家,心永遠在娘家這邊!而娘家父母也是十分期待女兒的回門,如果財力允許,甚至不惜模仿「元妃省親」的陣勢!但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女孩再也沒有當初那種無法抑制的回家衝動了,回家也只限於重大節日裡!
  • 女孩出嫁後回娘家你算是客人嗎?婚後回娘家風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其是古時候出嫁的女兒,現在這個觀念雖沒有這麼強但還是有人因這個原因而重男輕女,身邊也常會聽到很多已婚者說女人結婚後回娘家你就是客人了,女人們都有何感想呢??那麼,對於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除了是客以外,還有哪些風俗禁忌呢??
  • 為什么女人結婚後,大多數都不願意回娘家?網友的回答,很直接!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女性結婚後,都不願意回娘家,甚至回去也只是匆匆帶一下,不願意過夜,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網友A:我一直以為我嫁了,娘家也還是我的家。今年我哥離婚了,我媽就說要把他以前婚房的東西全丟掉,我說丟了可惜就放我在娘家的房間。結果我哥說東西不要動,他自己換房間睡,睡我那房間,瞬間覺得只有和老公的家才是家了!以後長點心了,儘量不在娘睡了!
  • 帶孩子回娘家,你們都遇到了啥,看哭了
    這段時間我暫時休息不上班,帶兩孩子回娘家,昨天因為一點事情跟父母志氣,不爭氣的哭了。各方面的原因,總有種感覺,出嫁之後,這裡就不再存粹是自己的家了。有一種客人,外人的感覺。樹人:我弟結婚前,我三天兩頭回去,我爸媽不讓我買東西,還總是給我買好多東西,也非常疼我女兒,對我老公比對我好。前幾年我弟結婚了,我慢慢的回去少了,我媽只要做啥好吃的,就叫我們回去吃,我不回去,她還不高興。
  • 為什麼有人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原因真的說到心坎了!
    但是,當父母含著眼淚,把女兒的手交到一個名叫「女婿」的男人手裡後卻悲哀的發現,有些女兒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了!回娘家是親情使然。娘家是出嫁女人生活了幾十年的原生家庭,感情深厚程度是婆家不可比的,家裡有年邁的父母和兄弟,不願意回去,從情感上來說是講不通的,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回娘家的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大多兄弟姐妹比較多,嫁出去以後小家、婆家、娘家的情況各不相同,經濟條件、生活水平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各異,也有不想回娘家的情況。為什麼有些人出嫁後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呢?
  • 為啥有些出嫁後的女兒們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就不想爸爸媽媽嗎?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也就是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是男人家的了,覆水難收。可現在女兒出嫁後,依舊是時常與娘家保持著緊密聯繫。尤其是從農村嫁出去的姑娘們,想家那就更是家常便飯了。每個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憧憬自己能有一場浪漫的婚禮,在婚禮上,她們要把自己交給一個人。
  •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嗎?都是謠言!
    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三從」即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在當時,無論是在娘家或婆家,女子都沒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 「兒媳婦你嫁出去的姑娘,怎麼經常回娘家」「您女兒不也住娘家」
    我們相處不到半年就結婚了,丈夫叫李龍,人倒是老實可靠,丈夫還有一個妹妹,小姑子結婚比較早,我跟丈夫結婚的時候,小姑子的孩子都有兩歲了。小姑子跟她婆婆的關係不是很好,所以儘管結婚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娘家住著,就連她的孩子,也是婆婆幫忙帶大的。我想這就是娘家近的好處吧,這婆家不開心了,就可以直接收拾東西回娘家!
  • 結婚後你還會經常回娘家嗎?這幾方面表現現實,當個女兒也很累
    結婚後你還會經常回娘家嗎?我想這個話題每位已婚的女性都會有話說,很多時候感情在現實面前都顯得很蒼白。真不是慢媽我矯情,隨著年紀的增長,這些年經歷的事情也多了,有時候真會感覺,出嫁的女兒太不容易。娘家、婆家、自己的小家,雖說每個地方都可以稱為家,可有時候又會深刻的感覺哪裡都不是自己的家,自己在哪裡似乎都是外人,心累。結婚後你還會經常回娘家嗎?別不承認,這幾方面表現太現實,也讓人太心酸。家裡兄弟成家,嫂子(弟媳)會有意見很多當女兒的出嫁之後,可能剛開始還會經常回娘家看看,自己不把自己當外人。
  • 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元
    (原標題: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這種做法她看不懂了......)最近,杭州蕭山新塘文源社區的停車管理系統引發網友熱議。蕭山一姑娘開車回娘家,得知進村要收費了。開車回娘家要交「進村費」 網友間有爭議,有人給出建議開車回娘家看望父母,進村要收費,這事合理嗎?有網友覺得,村裡收費有道理。戶口遷出,就已經不是本村人了,回娘家就是走親戚。村裡針對非本村人的收費,姑娘當然要執行。
  • 為何不建議出嫁女多回娘家?親媽道出原因,看似絕情實則心疼女兒
    女兒在嫁出去後與娘家感情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不過有的嫁出去之後總是回娘家,甚至在娘家一呆好幾個月。遇到這樣的女兒很多媽媽都會建議提前回婆家,否則很有可能影響到婆媳之間關係,長期下去對女兒在婆家的地位也會帶來很大影響。那麼為何很多親媽都不願意女兒嫁出去之後都回娘家呢?
  • 在農村這三件事,女兒回娘家時不能做,你們那是這樣的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過去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相對嚴重些的,一些老人家還說女兒出嫁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過現在隨著農村經濟越來越發達了,思想也跟著改變了許多,對於很多農村家庭來說,女兒也是寶貝。很多人都買了小車,平日結了婚的女兒回娘家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女兒回娘家可以,不過下面這三件事,家中的長輩是不允許的,你們那是這樣的嗎?
  • 端午節能否回娘家?各地民俗差異,不回娘家不吃粽子且夫妻不同房
    端午不僅不能回娘家,還不能吃娘家的端午粽子,說是吃了娘家的粽子對娘家人不太好。端午節「歸寧」習俗與女兒節,夫妻五月不同房山東一帶是覺得端午出嫁女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吃娘家的粽子,但其他一些地方則是說,端午應該要回娘家才合適。
  • 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最本質的原因,是經濟的考慮;傳統的中國經濟,是一種農業經濟,是一種不發達的經濟,人們過的日子普遍是比較貧窮的,穿衣吃飯都是比較緊張的。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
  • 不只是「豬腳面線」,古早出嫁女兒的回家「小確幸」!
    那回過頭來,為什麼是出嫁女兒要買面線回娘家?常見的說法就有點傷心了:「因為出嫁的女兒要孝順公婆,孝順娘家是多出來的孝心,閏月是多出來的月份,所以就由出嫁的女兒來送(反正就是多出來的)。」看到這邊我覺得好悲哀,當然不是為自己悲哀,現代女性與娘家的關係不若古時一刀兩斷,住得近的一天到晚還是跑回去騷擾自己的爸爸媽媽。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在女人眼裡,現在都是新時代了,當然不能按老黃曆過日子,過年就得輪著來,今年在婆家過,明年在娘家過,這樣對雙方都公平,皆大歡喜。從所謂傳統的角度講,男人的話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女人出嫁了,可以說是男方家的人,自然,過年就得按照男方的習俗來。可從公平的角度考慮,女人的話也無可挑剔。
  • 出嫁後娘家和婆家都不待見你,必須靜下心來好好反省自己,認同嗎?
    不認同。 一個女人不被娘家人待見,該反省的是男人。 一個女人,出嫁後娘家不待見你,說明你嫁的老公家太窮了或者太懶了,對娘家沒有貢獻。指不定,你還要回娘家哭訴,讓娘家人救濟你,讓娘家人來給你家幫忙出力。這樣的你,娘家人能待見你嗎?
  • 「還有臉吃飯,你見過哪個女兒回娘家是空手的」「弟媳我給了錢」
    女人出嫁後都希望娘家永遠是自己背後的依靠。可娘家有弟弟或者哥哥的家庭,還得與嫂子或者是弟媳搞好關係,面對她們,不得不謹慎,因為以後娘家能否成為自己偶爾停靠的港灣還得看她們的態度。每次回娘家,曼曼都是大包小袋地往娘家拿,可如果回去的時候自己母親硬是要讓她捎帶點東西回去給自己兒子,弟媳的臉色都很難看。但曼曼覺得自己拿的是母親準備的東西,又沒伸手向弟媳要,也就把東西收下來了,這也是自己母親的一番心意。但凡曼曼和自己的媽親近點,弟媳就有話要說,本來弟媳對母親就不算好。
  • 出嫁的閨女為何不能在娘家坐月子?這不是封建,是有科學根據
    生孩子是女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坐月子更是對於寶媽們來說非常重要,從小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那麼坐月子的時候到底是在婆家還是娘家,很多寶媽選擇了娘家坐月子,可出嫁的閨女不能在娘家坐月子,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不是封建,是有科學根據的。
  • 農村風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陋習嗎?只有一個女兒該咋辦
    不過在農村,老一輩們常說:出嫁女不能在家過年,否則娘家破財不興旺。這樣農村的女孩是不是就少了這樣的煩惱呢?其實不然,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結婚以後,過年也都想陪陪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過年,但是面對這樣的風俗,該不該遵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