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元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杭州一姑娘出嫁後,回娘家要收費?一年3600,這種做法她看不懂了......)

最近,杭州蕭山新塘文源社區的停車管理系統引發網友熱議。

蕭山一姑娘開車回娘家,得知進村要收費了。還有租戶表示,停車費高得離譜,他準備搬家……

上周日,網友「濤寶貝」在網上發帖:

據了解,文源社區的停車管理系統啟用後,戶口不在本村,開車進村就要收費。

姑娘表示,她的車可以停在父母家的車庫裡,完全不佔用村裡的停車位。

她還說,在自己小區若有親戚前來做客,只要和門衛打個招呼就可以免收停車費。所以她覺得,文源社區的做法不太人性化。

除了停車費的收費對象,還有部分文源社區的租戶在吐槽收費標準。

有租戶說,文源社區的停車費是每個月300元,但必須按年交付,同時需支付1000元保證金,這樣算下來,一次性要交4600元。

對不少租客來說,這筆費用不算小。

開車回娘家要交「進村費」 網友間有爭議,有人給出建議

開車回娘家看望父母,進村要收費,這事合理嗎?

有網友覺得,村裡收費有道理。戶口遷出,就已經不是本村人了,回娘家就是走親戚。村裡針對非本村人的收費,姑娘當然要執行。

而且政策執行前是經過村民討論的,當時沒有提出意見,現在就必須遵守。

網友@油炸小龍蝦:你都說了戶口不在了,戶口都遷出去了,嫁人了,回娘家就是走親戚呀。再說村裡統計的時候,你爸媽當時應該把你的車牌號報上去,他們肯定沒有報上去。

網友@米線太細:你戶口都遷出了,你有什麼好說你是本村的人!

網友@我不是神:戶口不在肯定不給你進了,當初你父母沒給你上報吧。我爸媽小區之前疫情車子不讓進,我媽就去社區給我報的,給我弄了一張進出證,我就可以正常出小區。

網友@火力全開打怪獸:你那已經不是自己家了,娘家是親戚家。

網友@A0我系教練:自己都說了戶口外遷了,有啥好說的?既然已不是本社區人了,進來停車收費有錯?那外來車輛都免費好了,收啥費。

網友@吉連:既然有了規矩說明村裡都同意了,樓主已經外嫁,那就遵守規矩就是。

也有網友支持姑娘的觀點,認為村裡的做法確實不夠人性化。姑娘出嫁前一直和父母住在村裡,況且她把車停在自家車庫,並沒佔用公共資源。

網友@anywayzz:人家戶口遷出又怎麼了,這裡是生她養她的地方哎,車子怎麼不能進,真是搞笑了。

網友@蕭山01:停自己家裡還收費?

網友@FùFúFùFú:評論裡這些人是哪一年的老古董?女兒嫁出去就不是自己家人了,娘家是親戚了?我服了。而且樓主自己家有車庫,不需要佔用公共資源!

還有網友建議,可以讓父母去村裡申請免費通行。

網友@五顆星:讓你爸媽去村裡把你車牌輸進進去啊,如果有通行證就給你去領一張啊。

網友@蕭山刺頭:這完全可以和村裡說,刷臉。

官方回應收費標準問題 調研後,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至於文源社區停車收費標準的問題,今年5月下旬,有網友在蕭山網絡問政平臺反映過:

當時,新塘街道回復稱,文源社區停車管理系統的啟用是管理需要,收費標準是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後通過的。文源社區停車管理系統啟用是社區管理的需求,收費的標準是通過調研,聽取社區黨員、村民代表意見的情況下制定方案,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其中保證金主要是出於對停車規範和公共設施的角度出發而設置,在停止車位租賃行為時會根據實際情況退回保證金。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這裡的人過年,出嫁姑娘初二回娘家有一禁忌!
    大年第一天,起床後,家家戶戶要在自家天井裡宰殺一隻公雞。早飯時,全家每人得吃一塊雞肉,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但是,有一類人不能吃。她們就是已經出嫁的姑娘。他們不能吃娘家的這頓雞肉。但是,在過大年時,凡是出嫁的姑娘,都要第二日回娘家。她們回娘家時,得帶上米酒、糯米糰子、雞、鴨等禮物,向父母恭賀新年。出嫁的姑娘回來了,娘家必須待之為上賓,好吃好喝好照應。娘家和同宗親屬見著已經出嫁的姑娘,都要送給她一個大粑粑和一個煮熟的雞蛋。
  • 杭州西湖免費年賺3600億,收費景點卻還在虧損?
    杭州西湖如此深受大家喜愛的杭州西湖,卻在2002做了一個大膽且不被人看好的事情:取消門票收費,還湖於民。免費為大家開放。這一瘋狂的舉動讓很多人不理解,要知道,早在2002西湖光是景點門票收入就超過2000多萬元。而且維護景點也需要非常高的資金。所以當時沒有人看好西湖這個舉動。
  • 大年初一回娘家對誰不好 有啥講究
    ,在大年初一闔家團圓的日子裡,自然是要與老人聚在一起。,但也不能在娘家過年,這一條在我們這裡是死規定,必須遵守,出嫁的姑娘必須等到年初二的那天由娘家的人去叫才能回娘家。 第五個節日,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連小孩都知道是紀念屈原的,可是這一年竟然也不能回娘家,為什麼呢,雖然話說,五月五管婆婆母,意思是,五月五日這一天如果回娘家對婆婆不好。 第六個節日,農曆六月初一,我們這裡還流行過半年,過了六月初一這將意味著這一年過了一半了,不管大小它都是個節日,又叫半年,所以,農曆的六月初一也不能回娘家。
  • 為什么女孩子出嫁後漸漸不太想回娘家了?
    女兒出嫁時,無論是父母還是女孩自己,都會十分捨不得,痛哭流涕的也是經常見到,那場景,就好像再也回不來了似的,相信很多人也會有感同身受!等到結完婚,女孩幾乎每天都在計算回家的日子,只要是能抽出空,首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娘家,感覺身體雖然出嫁了,但婆家終究是別人家,心永遠在娘家這邊!而娘家父母也是十分期待女兒的回門,如果財力允許,甚至不惜模仿「元妃省親」的陣勢!但隨著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女孩再也沒有當初那種無法抑制的回家衝動了,回家也只限於重大節日裡!
  •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嗎?都是謠言!
    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三從」即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在當時,無論是在娘家或婆家,女子都沒有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 農村女兒出嫁後,必須得初三以後才能回娘家?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我們村,雖然嫁出去的女兒一般都在大年初四和丈夫一起回娘家,但也不是刻意的要在初三之後回娘家,只是為了合理安排時間而已。在以前,一個家裡的女兒不能為家族傳宗接代,嫁出去後也是隨了夫姓,因此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往往女兒在家中也不是那麼受重視,並且女兒出嫁之後,往往需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可能還需要照顧夫家的老人,若在除夕或者初一回娘家會被認為是不吉利,而且連帶著不懂事理。
  • 北京豐臺區91條電子收費道路居民花3600元停車一年
    在北京市政務開放日豐臺區活動現場,記者獲悉,目前,豐臺區共有91條道路實施了路側停車管理改革,居民完成居住認證後,可享受3600元一年的停車惠民價。在北京市住建委活動現場,不用水泥砂石、無需牆面找平的裝配式裝修吸引了不少市民。據了解,截至目前,北京今年已開工裝配式建築約900萬平方米。
  • 大年三十,為什麼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呢?
    一年又一年,馬上就到春節了!在北方農村流傳著很多口頭禪俗語,在大年三十這麼一天,現在小孩基本都不知道,年長的父母都不會讓自己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即使女兒不懂,可能父母也說讓其早早回家,就是三十晚上無外人!在向和村子的老人學習取經才知道,老人們其實說的原話是:三十晚上吃餃子,無外人。
  • 女孩出嫁後回娘家你算是客人嗎?婚後回娘家風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其是古時候出嫁的女兒,現在這個觀念雖沒有這麼強但還是有人因這個原因而重男輕女,身邊也常會聽到很多已婚者說女人結婚後回娘家你就是客人了,女人們都有何感想呢??那麼,對於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除了是客以外,還有哪些風俗禁忌呢??
  • 出嫁的女兒不能娘回家過年的由來
    在古時候有一個偏遠的山村裡,有其中一戶人家經營著一所藥鋪生意挺不錯,也還算是個富貴人家,老人有幾個姑娘就是沒有兒子,所以嫁出去的姑娘們逢年過節他都要叫回來一起過,一是家人團聚熱鬧熱鬧,二是因為此舉能讓上上下下的村民們羨慕不已因為有的窮人自己都揭不開鍋,肯定不願再讓姑娘姑爺一起來過節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女兒出嫁後媽媽生二胎,每次回娘家,這一幕都讓人忍俊不禁
    導讀:女兒出嫁後媽媽生二胎,每次回娘家,這一幕都讓人忍俊不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豐臺91條道路實施路側停車改革 3600元就能停一年
    目前,豐臺區共有91條道路實施了路側停車管理改革,居民完成居住認證後,可享受一年3600元的停車惠民價。10月24日,豐臺區城管委組織居民代表走進區路側停車運營中心。豐臺區城管委交通綜合科科長趙俊奇介紹,監控視頻會同步至「北京交通」APP,車輛離開後,平臺提示車主停車路段、時長、照片、車費等信息,車主可直接線上完成交費。像這樣實施電子收費的道路在豐臺共有91條。自今年7月1日豐臺成為北京市第二批路側停車改革的區以來,區內部分道路已經由人工現金收費變為線上電子收費。其中,57條道路共6557個車位安裝了上述視頻系統。
  •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大部分原因有嫂子,有弟媳,拿東西少了都不行,回娘家,不帶東西給她兒媳婦和侄子,娘家媽都不願意,來自己家還得買,不買還是不願意,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還重男輕女,女人光倒貼了,父母只認錢,又哥嫂排擠。小時候家庭沒溫暖。
  • 馬來西亞出嫁華人女兒最棒的紅包:回娘家吃團圓飯
    尤其是在異鄉打拼或生活的遊子,更是格外珍惜一家人圍在一起享用年夜飯的時光,這與平時的家庭聚餐是不一樣的,內心多了份雀躍,寓意團團圓圓迎接新的一年。  這熱鬧歡騰的一餐,對於遠嫁他鄉或是娘家與婆家有一大段距離的已婚女性來說,忙著準備團圓飯之餘,內心也許有點點落寞,想念娘家的那頓團圓飯。能在嫁人後,偶有機會在娘家重溫團圓飯氣氛,對於嫁到外鄉的華人女子來說,是最棒的新年「紅包」了!
  • 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送秋」
    魏麗婷說,平常比較忙碌,難以經常回娘家,每年「送秋」成了她最期待的日子。在和父母及兄弟姐妹團聚的同時,她也可以藉此向兒子介紹「送秋」背後的文化內涵,希望可以傳承這種美好的習俗。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每逢傳統節日,不少年輕人通過微信轉帳給父母表達心意,但更多人選擇的是堅守傳統習俗。
  • 過年習俗|大年初二:回娘家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回娘家,又稱「走娘家」。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而且,現在的80後夫妻大多出身於獨生子女家庭,如果男人堅持在婆家過年,很容易讓妻子感到心寒,覺得男人不體諒自己的父母。畢竟,妻子的父母也希望女兒能陪在自己身邊,一家人大團圓。在我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夫妻輪流回各自家過年,彰顯了公平,也體現了對彼此的尊重,又照顧了雙方老人。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再具體商量。
  • 結婚3天後為什麼要回門?因為有件事很害羞,只能回娘家
    結婚3天後為什麼要回門?因為有件事很害羞,只能回娘家古往今來,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而「洞房花燭夜」對於每一個人都是會遇見的「大喜事」。可是古代女子結婚的規矩繁多,婚後女子輕易是不會回娘家的,但是結婚三天後回門成為了不分貴賤的所有家庭都遵守的規矩,即便是現在,女子婚後也要回門,可是為什麼結婚三天要回門呢?這首先跟古代的婚姻制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