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兒子回娘家,我媽對侄子說「別鬧,姑姑他們是客人」

2020-12-23 中年女同學自救指南

導言: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是不是很多女人都陷入這樣的困境裡?也從自己家的女兒、妹妹,變成另一個家庭的妻子、兒媳、母親之後,無形中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就產生玄妙的距離。這些改變往往就體現在不經意的細節裡,驀然發現,真的還是挺扎心的,一陣鼻酸。

01走著走著,成了客人

網友紅霜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扎心的細節,她結婚7年,嫁的不是很遠,也就20分鐘車程的距離。

她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嫂嫂和父母同住,說是同住,其實也是樓上樓下兩套房,當初為了方便就把兩套都買下了,各自住了一套。

這個故事和狗血無關,因為紅霜和哥哥嫂子的關係是非常和睦的,當年她買房子,雖然那時候父母把大部分錢之前給了哥哥買房,但是也是咬咬牙緊衣縮食湊了十萬給她。哥嫂也湊了五萬。

好在紅霜也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在她丈夫的一再堅持下,在三年後就歸還了。那時候她爸媽和哥嫂還說,何必這麼著急呢,真是太見外了。

這次,她帶六歲的兒子回娘家,照例一個星期去一次吃飯。7歲的侄子看到了,非常高興說,「姑姑你們可來了,奶奶非得客人來才燒雞翅。」

紅霜聽到客人這個詞,稍微有那麼幾秒愣了下,曾經也是這個家的女兒,什麼時候成了客人。沒想到後面兒子和侄子因為玩具而爭執起來,小男孩麼總是比較鬧騰,這時候她媽媽趕出來狠狠地批評了侄子,「別鬧,姑姑他們是客人,你平時自己家蠻橫就算了,盡丟臉」。

就是這麼一句無心的話,讓她扎心了。什麼時候,家裡人已經不把她當自己人看待了。

02走著走著,慢慢淡漠了關係

人與人的感情,走著走著就淡了。友情如此,愛情如此,親情也不例外。

前不久,閨蜜總算在35歲生日前生下了一個女兒。之前,家裡人總說早點生,可是一心要強的閨蜜忙著她的事業,把這個事給耽誤了。

她媽媽說要來照顧女兒的月子,閨蜜跟她說請了月嫂,她說沒事在一邊看著搭把手也好。沒想到,來了的第五天就回去了。因為她哪裡是在照顧月子啊,整天跟哥哥家的孩子通視頻電話,還吵到寶寶休息,心心念念的就是她的孫女。

閨蜜媽媽一手帶大她哥哥的女兒,她操心的是,侄女沒有她可能吃不好睡不好,反而對剛剛出生的閨蜜的女兒,一天下來沒看兩眼。閨蜜就說了句,媽,你不放心就回去吧,這裡有月嫂。

為這事,她媽媽還略有點不悅,但還是邊不高興邊整理東西,一邊還說,這邊附近有什麼商場,給孫女買點衣服回去。

閨蜜的哥哥前幾年做生意,問她老公借了20萬一直未歸還。她們家是不差這個錢,不過居然隻字未提,倒也是覺得心裡堵得慌。

03走著走著,形成了自我保護的盔甲

幾年前,我聽說同事自己的經歷:她在婆家受盡委屈,公婆經常不待見她,丈夫也沒有出面維護的意思,而是縱然,儼然其實她是好妻子好兒媳好母親,同事聚會都不參加,一心一意照顧家裡。她一邊要照顧孩子,還要做全家的家務,一邊又要上班,賺得不比丈夫少,卻從來沒有得到婆家和丈夫的一點兒關心。

聽完我十分置氣,這樣的情況,為什麼還要委屈求全呢?

然而她的回答是:家裡爸媽說,離婚就不認這個女兒,太丟臉。她爸媽的理論就是,又沒有原則性問題,為何要離婚。有一次爭執她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沒待2天就催她快回去,別把事情鬧大。丈夫不聞不問,後來還是老丈人電話打給女婿,求著他接回去。

同事說,從那一刻起,就覺得結婚後的娘家,已經不再是自己的靠山。女人抵擋歲月磨礪的鎧甲,只能是自己。

這個同事後來跳槽到別的單位,據說薪水翻倍,請了家政保姆,自己不再做家務。後來據說薪水和職位又漲了,自己出錢按揭買了個小公寓和女兒搬出去住了。

她說,還沒離婚,只是分開過,哪怕有一天離婚,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沒有什麼不可以接受的。至少從她的朋友圈裡,帶著女兒旅遊打卡、品嘗美食,看到了她現在的生活比以前明豔多了。

結語:

網上有這麼一種觀點,說的是:

結了婚的女人,不能經常回娘家,因為會被人說成在婆家過得不好;離了婚的女人,更不能回娘家,同樣也會遭受到流言蜚語甚至娘家人的白眼。

當然,對獨生子女來說,這種情況稍微好點,但無論哪種,與原生家庭的割裂是遲早的。因為我們是一個個體,不可能永遠受原生家庭的庇佑。

對於回不去的娘家,也不需要太介懷,因為女人終其一生更需要的是愛,是尊重和真正的「家」,哪怕這個「家」只能自己為自己打造。

討論:你的娘家,還回的去嗎?

相關焦點

  • 「姑姑總來我家白吃白喝」5歲兒子童言無忌,寶媽回復很暖心
    後來小姑子出嫁了,由於嫁得不遠,小姑子沒事就往娘家跑,回來帶些禮物,幫著做做家務,兩人一起逛逛街。閨蜜和小姑子就像朋友一樣。但是不知道閨蜜兒子從哪聽說的詞,有一次閨蜜小姑子回娘家,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5歲兒子突然說:「姑姑總來我家白吃白喝。」孩子話音剛落,整個飯桌上的人都沉默了,小姑子更是呆住了。
  • 「春節回娘家買2000塊錢年貨,5歲侄子要1萬壓歲錢,我扭頭就走」
    在我看來,女兒對於娘家的幫扶應該只是義務,而不是責任。如果要把兒子的幸福建立在女兒的痛苦之上,這樣的父母無疑是最不稱職的,而現實中這樣的父母卻不在少數。讀者玲玲就是那個被「犧牲」的人,她的童年記憶最深的就是無休止的家務和農活,因為玲玲是家裡的長女,而且父母也是深受重男輕女的影響。
  • 「超年輕姑姑」火了,被侄子強迫餵髒菜:「哭著也要吃下去」
    說起來,姑姑帶娃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少有趣的事情,不信?我們往下瞧!這些玩具我不會整理,怎麼辦啊!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姑姑從來沒吃過,你看我現在的身材多苗條啊!不過,姑姑雖然戲精,效果卻很好,侄子沒過多久就走回來牽著她的手一起走了。
  • 杜甫的姑姑:一個偉大的女人,為了救侄子,捨棄了自己的兒子
    「甫昔臥病於我諸姑,姑之子又病間,女巫至,曰: 「處楹之東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姑之子卒,後乃知之於走使」。 這段文字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有一次,杜甫和他的表兄同時生病,姑母問於女巫,女巫說住在東南方向的孩子會痊癒。
  • 「精分姑姑」滿地撒潑打滾,侄子瞬間就被「教育」好了
    侄子也瞬間從玩具的世界裡將目光轉向了姑姑,看到姑姑「無助」的樣子,馬上安慰道「好好好」,姑姑順勢接著對孩子說著「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可愛的小侄子於是充滿幹勁,連忙收拾起來。剛才馬桶大哥給小姨說,他說他很餓,想吃屎,你要不要過去給他吃屎? 小侄子聽聞有些猶豫,在糾結了半天之後還是掉入了姑姑的「坑」,乖乖的坐上了馬桶。
  • 春節期間,姑姑給侄子紅包,直接用微信發給他媽媽,侄子說了10字
    春節期間,姑姑給侄子紅包,直接用微信發給他媽媽,侄子說了10字最近小編聽了一個故事了,這個故事快要和最近過年的氣氛融合起來了,確實他是春節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讓大家看到標題就已經猜到故事的一二分了,正如標題而言,春節期間到底是應該發微信紅包,
  • 「戲精姑姑」火了,被侄子強迫餵髒菜:「哭著也要吃下去」
    之前在網上就有一位年輕的姑姑因為帶自己的小侄子而走紅,網友們都被她獨特的帶娃方式所吸引。這位姑姑並未結婚生子,但是家裡的哥哥已經有了一個兒子。然而,此時姑姑的內心裡發出的吶喊是:「哭著也要吃下去。」所以,姑姑心裡再不情願也依然笑著對小侄子說:「好吃。」 網友們看到這位姑姑帶娃的這一幕之後,不禁感到很有趣,稱這位姑姑為「戲精姑姑」,並表示這位姑姑帶娃的方式是很多年輕父母應該學習的。
  • 「結婚5年回娘家,我的房間已經被小侄子佔領,連客人都不算」
    「結婚5年回娘家,我的房間已經被小侄子佔領,連客人都不算」這一段時間,天氣變冷了。王女士給爸媽買了棉衣棉鞋,給小侄子買了玩具和牛奶回娘家,想著趁休假好好陪爸媽幾天。但是王女士回到自己房間發現自己原有的東西所剩無幾,衣櫃裡的衣服也沒有了。
  • 「媽媽,我討厭姑姑來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
    "討厭姑姑來我家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小雨一直以來都和公婆同住,如今兒子已經四歲了,一家子擠在一起,表面上看很和氣,但實際上小雨有很多說不出的苦衷。日常間的婆媳關係也就罷了,最讓她介意的還是自己的小姑子,因為嫁得不遠丈夫又經常出差,每逢丈夫出差她就必然帶著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小雨的婆婆又提起女婿出差了,小姑子準備過來住幾天。還沒等小雨發話,孩子先開口了,直嚷嚷:我討厭姑姑來我家住!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兒子扎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一、「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4歲兒子的言論,引起家庭大戰衡衡今年已經4歲了,聽到奶奶說大姑姑周末要帶表哥一起來家裡,衡衡想也沒想對奶奶大喊著: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聽到這句話飯桌上的人都驚住了,奶奶沉著臉白了兒媳婦一眼:「不要在孩子面前教唆,親人之間相互走動不正常嗎?」
  • 你們出嫁後經常回娘家嗎?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
    網友:不把東西買齊,娘家媽都不願意大部分原因有嫂子,有弟媳,拿東西少了都不行,回娘家,不帶東西給她兒媳婦和侄子,娘家媽都不願意,來自己家還得買,不買還是不願意,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還重男輕女,女人光倒貼了,父母只認錢,又哥嫂排擠。小時候家庭沒溫暖。
  • 過年我給侄子兩千壓歲錢,弟媳給我女兒一元,我媽的話我沒娘家了
    我要被我家弟媳氣壞了,大過年的,因為一個小孩壓歲錢,我們鬧得不愉快,不是我小氣,也不是我不夠大度,哪有過年給小孩一塊錢的壓歲錢。今年過年,弟媳去年生了侄子,今年是第一年給侄子壓歲錢,我也不小氣,我一下子給侄子兩千元壓歲錢,我也不求弟媳給我女兒多少錢壓歲錢,給一個200元意思意思就行了,我也知道弟弟條件一般,現在掙錢也不容易,能貼補貼補弟弟和弟媳就貼補一下了。
  • 都說姑姑對侄子侄女最好,你們家是這樣嗎
    由於小編經常小額愛心捐款的緣故,現在的大數據已經掌握了我現在手上有點閒錢的緣故吧,一打開手機給我推送的都是輕鬆籌、水滴籌等的消息,昨天小編看見一個「姑姑賣煎餅給5歲侄子治白血病」的新聞,打開視頻看了看,又看了看下面的評論,大家都很有愛心地表示;「我們可以捐,千萬不要放棄,告訴我哪裡可以捐
  • 「姑姑別來我家了」,4歲兒子童言無忌,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這不,我朋友的小姑子就因為提前回娘家,被困到上個月才走。但是,昨天她小姑子打電話,說單位效益不好,她被裁員了,想再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結果,沒等她、老公和公婆開口,兒子竟然直接拒絕了:「姑姑別來我家了。」然後場面一度很尷尬,家裡幾個大人只能笑笑罵孩子「白眼狼,姑姑白疼你了。」而事實上,4歲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 「討厭姑姑來我家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
    寶媽小陳,兒子小偉4歲了,一家三口再加上公婆,一共五口人住在同一屋簷下。雖然都說婆媳問題難處理,但小陳家平時倒也和和氣氣,相安無事。不過在平靜的表面下,依然有暗流。這天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公婆提到周末大女兒要帶著孩子到家裡來,沒想到小偉一聽就嚷嚷起來:「不要!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住!
  • 「精分姑姑」太可愛,帶孩子渾身表情全是戲,楞把侄子培養成暖男
    01「精分姑姑」太可愛,帶孩子渾身表情全是戲在一期視頻中,姑姑帶孩子去逛街,走一會後小侄子開始耍賴,哭鬧不止要求抱抱。但這位姑姑做法不同。她說要不要來一場馬拉松比賽。小侄子正被姑姑說得有些恍惚時,姑姑抱起孩子放在兒童車裡,開始行動。於是姑姑以運動員的身份,迅速超越旁邊推兒童車的爺爺。侄子完全忘記了要抱抱的要求,以歡笑收場。有一期視頻中姑姑讓侄子練習上廁所,但小侄子完全不配合,遲遲不願坐到馬桶上。
  • 帶孩子回娘家,你們都遇到了啥,看哭了
    這段時間我暫時休息不上班,帶兩孩子回娘家,昨天因為一點事情跟父母志氣,不爭氣的哭了。各方面的原因,總有種感覺,出嫁之後,這裡就不再存粹是自己的家了。有一種客人,外人的感覺。愛豆77:遠嫁,前段時間住了兩個月,弟弟結婚了兒子比我女兒小一個多月,除了過年住兩晚,真的不想多回去了,真心體會到了那句:嫁出去女兒潑出去的水,兩個月媽媽經常對我弟兒子說,把你表姐趕回去了,沒有米了之類的,我媽很少逗我女兒玩,回老家也是我女兒膽子小內向,我們在市裡面真的沒有其他小孩來家裡玩過,想回老家讓她跟別的小朋友玩下
  • 姑姑叫我嫁給表哥,生兩兒子後,成為婆婆的姑姑,把我踢出家門
    而表哥也28歲了,早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齡,而因表哥人比較本份老實,不善於和女子接觸交流,一切都是由姑姑這個強勢媽媽為他相親作主。但幾年下來相了十幾個,不是姑姑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姑娘怕了這個未來婆婆。其實姑姑是怎麼想的,按我媽意思就是,姑姑認為自已賺了點錢,怕以後媳婦把錢給兒子拐跑了。我也不知道姑姑是怎麼做通了爸媽的思想工作,竟然讓我嫁給表哥。
  • 「姑姑求求你別來我家!」5歲侄子一席話,揭秘中式家庭之殤
    這一天王大媽女兒又帶著她兒子回娘家來了,結果就聽到王大媽孫子也就是王大媽女兒的小侄子滿臉不高興的說:「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姑姑求你別來我家了!」 你姑姑來我們家,是我叫她來的,她是我女兒,這也是她的家!」王大媽兒媳婦也趕緊叫兒子住嘴。這可讓王大媽女兒一下子就來了勁頭:「喲呵,這是我家,我還不能來了?都是誰教你這樣做的?是不是你媽!」
  • 每次回娘家,都得花很多錢買禮物,女人結婚後,為什麼都不敢回家
    在生活中,嫁出去的女兒相當於潑出去的水,回娘家都被當成了客人來對待,屬於特殊的客人。已經嫁出去的女兒要是回家不帶上點禮物,都不太好意思回去,畢竟家裡面一雙雙眼睛都盯著你看呢。除非你是家裡面的獨生子女。那樣的話父母才不會在意女兒回家有沒有帶禮物,平時能夠經常回家看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