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姑姑來我家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

2020-12-20 小哥哥聊育兒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家人原本應該是溫暖的存在,是堅強的後盾。中國傳統大家庭就像一把雙刃劍,家人之間感情好,團結,大家庭就是一個極強的抗風險共同體。但如果處得不好,糟心事也不少。

寶媽小陳,兒子小偉4歲了,一家三口再加上公婆,一共五口人住在同一屋簷下。雖然都說婆媳問題難處理,但小陳家平時倒也和和氣氣,相安無事。不過在平靜的表面下,依然有暗流。

這天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公婆提到周末大女兒要帶著孩子到家裡來,沒想到小偉一聽就嚷嚷起來:「不要!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住!」小孩子的一句話讓大人都尷尬了。小陳的婆婆黑了臉,說道:「小孩子懂什麼,說的話還不都是大人教的,自己家裡人互相走動不好嗎?」婆婆的這番話是看著小偉說得,可分明是說給小陳聽的。

小陳氣不過,於是忍不住問兒子小偉:「為什麼不喜歡姑姑來家裡呢?」小偉當下有什麼說什麼,把自己不喜歡姑姑來家裡的原因全說了出來。

原來大姑子每次都會帶著自己孩子到小陳家,兩個孩子玩著玩著就要搶玩具,打架,原本只是小孩子之間打打鬧鬧的小事,但爺爺奶奶每次都要求孫子小偉讓著表哥。「姑姑他們每次來,爸爸媽媽都會吵架,媽媽還會哭,我可太討厭姑姑他們了。」小偉最後委屈巴巴地說道。

小陳這才說道:「小孩子心裡明白著呢。」公婆頓時也是啞口無言。孩子口無遮攔的一句話,撕開了這個傳統家庭的遮羞布。

其實說起來也是因為公婆不佔理。大姑子因為住得近,經常帶著孩子回娘家,但每次來都是兩手空空,反而小陳就要忙前忙後多買菜多做菜,做得不好還要被挑。大姑子每次都把自己當客人,所以家務活一直是小陳一個人收拾。

大姑子經常一住半個月,小陳受不了跟丈夫訴苦,丈夫卻無動於衷,覺得那是自己的親姐姐,都是自家人,何必為小事鬧得不愉快?結果反而是小陳夫妻經常為這件事吵架,感情都變差了。看來不管多小心隱忍,跟公婆一起住,糟心事還是難免。

和公婆不住在一起,也有個不省心的小姑子

雯雯跟丈夫結婚也有幾年了,最近正計劃生孩子。他們結婚後就是搬出去住,周末節假日有空才會去探望公婆。原本小日子過得挺不錯的。但自從小姑子離婚後,就變了味。

小姑子沒有房產,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離婚後回娘家一直住著,也不說幫忙做家務,連自己的小孩也丟給了兩個老人家帶。

公婆還心疼這個女兒,自己的養老金和積蓄都花在女兒和外孫身上了。雯雯知道後,心裡很不舒服。兩個老人的錢就這樣花光,等將來病了,醫療費還是得雯雯夫婦來出。而且公婆現在忙著幫親女兒帶孩子,雯雯的孩子生下來他們也幫不上忙。就因為這樣,雯雯對這個小姑子意見很大。

家人之間怎麼才能和睦相處呢?

1、互相理解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是互動、溝通、理解。不要光想著憑所謂的血緣關係就能維持感情。不管對方是誰,要維持良好的感情互動,尊重和理解都是必須的。

2、保持距離

很多人總認為既然是親人、家人、自己人,那必定是一種親密的關係,抱著這樣想法的人,容易不拿自己當外人,很多事情就會鬧得不愉快。不管關係多親,「遠香近臭」都是人類的共同特性。交往時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過多幹預對方的生活。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討厭姑姑來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
    "討厭姑姑來我家住",4歲兒子口無遮攔:撕開傳統家庭遮羞布小雨一直以來都和公婆同住,如今兒子已經四歲了,一家子擠在一起,表面上看很和氣,但實際上小雨有很多說不出的苦衷。日常間的婆媳關係也就罷了,最讓她介意的還是自己的小姑子,因為嫁得不遠丈夫又經常出差,每逢丈夫出差她就必然帶著孩子回娘家,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前幾天在吃飯的時候,小雨的婆婆又提起女婿出差了,小姑子準備過來住幾天。還沒等小雨發話,孩子先開口了,直嚷嚷:我討厭姑姑來我家住!
  • 「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兒子童言無忌,撕開熊孩子的「遮羞布」
    4歲兒子大喊「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小欣與丈夫結婚後就與公婆同住,本來一家人相處的還是比較和諧的,可是隨著小姑子家孩子的長大,小姑子一家可是變成了小欣母子倆最不想看到的人。因為小姑子帶著孩子來家裡的時候經常都會纏著小欣的兒子,可是小欣的兒子並不喜歡這個妹妹,因為這個妹妹總是搶自己的玩具還打他,奶奶和姑姑都不分青紅皂白偏向妹妹,只有媽媽會安慰他。事情變成這樣,小欣和兒子對於這母女倆印象都有些不好。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兒子扎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一、「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4歲兒子的言論,引起家庭大戰衡衡今年已經4歲了,聽到奶奶說大姑姑周末要帶表哥一起來家裡,衡衡想也沒想對奶奶大喊著: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聽到這句話飯桌上的人都驚住了,奶奶沉著臉白了兒媳婦一眼:「不要在孩子面前教唆,親人之間相互走動不正常嗎?」
  • 「媽媽,討厭姑姑來咱家」,4歲兒子口無遮攔:道出中式家庭的痛
    「媽媽,討厭姑姑來咱家」,4歲兒子口無遮攔在一次家族聚會上,大家正在愉快吃飯聊天時,四歲的洋洋對著自己的媽媽說,媽媽,我不喜歡姑姑來我們家,姑姑是外人。此話一出,飯桌頓時一陣平靜無話。前來做客的姑姑一家人更是尷尬不已。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孩子無意間的一句話,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最不喜歡姑姑來我家然而,前段時間,閨蜜家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這天晚上,在全家人在餐廳吃飯時,婆婆對小夏的老公隨口說了一句:「周末你姐帶著她兒子來家裡吃飯」,話還沒有說話,小夏的兒子就不幹了,大聲對她婆婆嚷到:「最不喜歡姑姑來我家了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6歲孩子的一句話,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這是一個6歲的小孩子說出來的一句話,瞬間就讓全家人陷入了一種很尷尬的氛圍裡面。婷婷和丈夫有一個6歲的孩子,他們結婚之後一直是和公婆住在一起的,因為公婆年紀大了,又只有婷婷老公這麼一個兒子,平時需要照顧的地方還挺多的,考慮到種種原因,就沒有分房住。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娃的一番話,揭開穿脫家庭的遮羞布
    其實我國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於家族,也會以血脈作為基礎,一個家族就仿佛是蒼天大樹一般,也會貢獻出更多的力量,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好像就沒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最近有一個4歲孩子的言論就引起家庭大戰。這位小孩今年4歲,在聽說大姑姑準備帶著表哥來到家裡時,他想也沒想,直接就告訴自己的奶奶,最討厭的就是姑姑來到家中,這一句話讓飯桌上的人都帶了奶奶板起了臉,直接就看了兒媳婦一眼,不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總是挑撥事,非親人之間經常性走動,這也不是很正常的嗎?
  • 「我討厭姑姑來我家」,孩子口無遮攔,卻說出了很多寶媽的心裡話
    「我討厭姑姑來我家,每次來弟弟都要各種搶我的玩具,還欺負我。」當5歲的童童喊出這句話時,房間裡的所有人面面相覷,特別是小姑子一臉不可思議,童童媽媽趕緊上去抱著童童,並向眾人解釋,小孩子口無遮攔,希望小姑子不要放在心上。
  • "最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兒子扎心言論,讓家人無話可說
    文|酷媽01"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4歲孩子言論讓家人無話可說昨天去朋友家玩,朋友家孩子4歲多,在和我兒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一句: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哥哥,我還是喜歡你來我家。朋友轉身耐心的詢問孩子,孩子童言無忌,就說:每次姑姑來的時候表弟也跟著來,每次來都搶我的玩具,你們每次都讓我讓著弟弟,還說表弟是客人,我就是不喜歡她們,每次來都會讓爸爸媽媽不高興。說完,奶奶無話可說了。
  • 「我討厭小姑來我家住」,4歲男孩童言無忌,卻戳到傳統家庭的痛
    在傳統觀念裡,家家戶戶還是願意多生一些孩子。國家現在也開始鼓勵生育二胎,但不少家庭表示,孩子多了矛盾也會變多。這不,就在前幾天,我的閨蜜小琴就和她的小姑子鬧了個不小的矛盾。小琴自從出嫁以後就一直住在婆婆家裡,孩子也已經4歲了。一家子同在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雖然生活習慣不同,但是大家湊合湊合也都住得比較不錯。
  • 「最討厭姑姑來我們家了」3歲女兒扎心言論,撕開中式家庭遮羞布
    因為,幾歲的孩子年紀還小,他們沒有形成自己的觀念,而且思想單純,沒有什麼心眼,他們開心就笑不開心邊哭,所說的每一句話也都充滿著童真,而當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時,家長們也總說孩子「童言無忌」。「最討厭姑姑來我們家了」3歲女孩一句話,引發家庭戰爭姐姐自從結婚後便和姐夫住進了公婆家,一來方便老人照顧孩子和操持家中的事物,二來也是方便給老人盡孝。
  • 「最討厭爺爺來我家」,3歲女兒童言無忌:撒開中式家庭的遮羞布
    我國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就特別重視家庭的存在,家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非凡。可隨著時代的更新,節奏的加快,親情愈發冷漠,人情味也愈發寡淡。01:「最討厭爺爺來我家」,3歲女兒的童言無忌,撕開家庭的遮羞布柔柔今年3歲,剛上幼兒園小班。
  • 「最討厭奶奶來我家」,6歲女兒童言無忌,撕開婆媳關係遮羞布
    一、「最討厭奶奶來我家」,6歲女兒的言論,讓丈夫羞愧難當李莉在自己最好的年華裡嫁給了大她8歲的男人大成,婚後李莉任勞任怨,打理家務,操持家裡的大小瑣事,也為大成生了2個聰明伶俐的女兒,漂亮得像洋娃娃一樣。
  • 「姑姑別來我家了」,4歲兒子童言無忌,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但是,昨天她小姑子打電話,說單位效益不好,她被裁員了,想再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結果,沒等她、老公和公婆開口,兒子竟然直接拒絕了:「姑姑別來我家了。」然後場面一度很尷尬,家裡幾個大人只能笑笑罵孩子「白眼狼,姑姑白疼你了。」而事實上,4歲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媽媽想說不敢說的話。
  • 「姑姑求求你別來我家!」5歲侄子一席話,揭秘中式家庭之殤
    「姑姑求求你別來我家了!」 像我隔壁鄰居王大媽的女兒,平時隔三差五的就要回家裡來,因為嫁得近,王大媽也希望女兒常回家看看。 這一天王大媽女兒又帶著她兒子回娘家來了,結果就聽到王大媽孫子也就是王大媽女兒的小侄子滿臉不高興的說:「我最討厭姑姑來我家了,姑姑求你別來我家了!」
  • 「姑姑別來我家住」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寶媽壓心底的話
    孩子的姑姑五一結婚了,但是婚後總賴在娘家,跟老公感情好的時候就兩口子天天來吃住。跟老公鬧彆扭時,就自己天天住在娘家,而且脾氣很大,把兩口子吵架的火氣都撒在父母身上,有時候也會兇她兒子。前幾天,孩子的姑姑又跟老公吵架了,進門就一副誰欠她幾萬塊錢的模樣,氣嘟嘟地說:「我要來住幾天。」還沒等一家人回話,兒子就說:「姑姑別來我家住!哼,你一來就兇爺爺奶奶,還讓我媽幹這幹那,還搶我的零食!」
  • 結了婚的女兒常回娘家,家庭矛盾爆發,4歲孩子說最討厭姑姑
    小姑或者姑姑這個稱呼在家庭成員眼裡是很敏感的,這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尤其是在有了公公婆婆的加入之後,很多丈夫本就都難以處理婆媳關係。衡衡是一個四歲的小男孩,晚飯的時候聽奶奶說姑姑一家會在周天的時候過來家裡,他脫口而出說了一句最討厭姑姑他們過來了。
  • 「姑姑總來我家白吃白喝」5歲兒子童言無忌,寶媽回復很暖心
    但是不知道閨蜜兒子從哪聽說的詞,有一次閨蜜小姑子回娘家,一家人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5歲兒子突然說:「姑姑總來我家白吃白喝。」孩子話音剛落,整個飯桌上的人都沉默了,小姑子更是呆住了。閨蜜趕緊對兒子說,什麼叫你姑姑總來我家白吃白喝,這個家是你姑姑的,先有你姑姑才有你,在你沒出生前,你姑姑已經在這個家生活了二十幾年,姑姑這叫回家。
  • 「討厭姑姑來家裡住」,3歲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了寶媽的心聲
    老一輩人都熱衷走親戚都非常看重血緣關係,但是現在的人親情意識淡薄,有很多人不喜歡和一些七大姑八大姨接觸,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但是誰也不能不與親戚走動,尤其是像大姑姐這樣的親戚根本避免不了,畢竟大姑姐回娘家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不過碰到一些不會來事的大姑姐確實很讓人心煩。
  • 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
    女嬰被姑姑家孩子畫一臉塗鴉,女嬰媽媽說他幾句被婆婆臭罵孩子是每個家庭都會經歷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長輩他們更偏向外孫,在他們看來外孫難得過來一次,即便他們欺負孫子老人也會護著外孫,這種現象也不知啥時候開始的,但是從來卻一直都不曾間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