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婆媳關係更讓人覺得頭疼的是:如何和大姑姐搞好關係。
老一輩人都熱衷走親戚都非常看重血緣關係,但是現在的人親情意識淡薄,有很多人不喜歡和一些七大姑八大姨接觸,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但是誰也不能不與親戚走動,尤其是像大姑姐這樣的親戚根本避免不了,畢竟大姑姐回娘家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
不過碰到一些不會來事的大姑姐確實很讓人心煩。
90後寶媽樂樂就總是因為大姑姐經常回娘家而與丈夫發生了矛盾,其實樂樂本來是一個挺善解人意的寶媽,但是大姑姐做的一系列事確實不討喜。
樂樂的大姑姐是一個比較強勢又潑辣的人,而且很愛多管閒事。
每次回到娘家總是愛插手別人的家務事,尤其是樂樂和婆婆發生一些口角時。
無論誰對誰錯,大姑姐總是會當著面冷嘲熱諷樂樂,樂樂忍了很多次,也委婉地提醒了大姑姐,但大姑姐卻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
此外,大姑姐還經常放任兒子亂進別人的房間,有一次,孩子打翻了化妝檯上的一瓶上千元的面霜,大姑姐連個道歉都沒有。
從此以後,大姑姐一來,樂樂就趕緊鎖房門,為此還受到婆婆的白眼。
最讓人覺得無語的是,大姑姐的兒子比較胖還經常會欺負自家孩子。
每次兒子被搶了玩具後都氣的渾身哆嗦,眼看馬上要放寒假了,大姑姐又會像以前一樣帶著兒子來住幾天。
飯桌上婆婆說起這件事,樂樂和丈夫都沒吱聲,唯獨兒子大喊著:我討厭姑姑來我們家裡住。
婆婆聽了,一邊指責孩子不懂事,一邊白了一眼樂樂。
樂樂氣的放下了碗帶著兒子回房間去了,雖然兒子童言無忌,但是孩子天真的話卻說出了寶媽的心聲,說出了寶媽的難處。
有的時候一個不省事的大姑姐比婆婆還要難纏。之所以會出現這些難纏的大姑姐,其實也是因為父母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女兒。
父母要注重女兒性格的培養
家有女兒的父母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性格,多去塑造孩子的性格。
女孩子應該有自己的個性,但是為人處世也要注意自己的分寸,不能夠太愛多管閒事,總愛對別人指手畫腳,不然孩子日後步入社會難免會吃虧。
其實現實中很多兒媳其實不反感女兒回娘家這件事,但是卻很介意別人管自己的家事。
介意大姑姐對自己指手畫腳,畢竟兒媳也不欠大姑姐什麼,所以寶媽其實沒必要事事謙讓大姑姐,聽大姑姐差遣。
寶媽不跟大姑姐計較是看在丈夫和婆婆的面子上。所以大姑姐最好要管住自己的嘴,儘量不要亂摻合別人的家事,要有自知之明。
父母要注意給女兒足夠的安全感
有些女孩子出嫁後就非常沒有安全感,經常會覺得自己嫁出去再回娘家會受到偏見,覺得自己嫁人了就沒有了娘家。
女孩總是抱有這樣的思想,回到了娘家也很容易挑起事端。
所以父母在養育女兒的時候就要多給女兒安全感,多陪伴女兒,多安撫女兒,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果寶媽覺得大姑姐難相處,也不要與其發生正面衝突,寶媽儘量和大姑姐保持一些距離,少和大姑姐接觸,以免兩人發生矛盾。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寶媽和大姑姐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反而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現在很多兒媳和婆婆同住的情況下,寶媽更應該要重視和大姑姐相處的問題。
互相理解,不要與大姑姐爭論一些無意義的問題
寶媽如果不想要惹麻煩上身就要和大姑姐互相理解,儘量不要與其爭論一些沒有意義的事。
除了必要的交流,其餘時間,寶媽不要和大姑姐過多糾纏。
大姑姐說話好聽,寶媽就多聽兩句,大姑姐愛說一些沒有依據的話,寶媽也不要和大姑姐計較,只當她說的話是耳旁風。
讓丈夫協調
如果寶媽被大姑姐為難的話,也不能夠一直忍氣吞聲,寶媽可以把這個麻煩丟給丈夫,讓丈夫去協調,去和大姑姐溝通。
一般來說大姑姐都不會為難自家人,這一點寶媽一定要清楚地了解。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和大姑姐相處的好嗎?你是如何處理的和大姑姐的關係?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