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姑姑給侄子紅包,直接用微信發給他媽媽,侄子說了10字

2020-12-19 KR說說

春節期間,姑姑給侄子紅包,直接用微信發給他媽媽,侄子說了10字

最近小編聽了一個故事了,這個故事快要和最近過年的氣氛融合起來了,確實他是春節期間發生的一個故事,讓大家看到標題就已經猜到故事的一二分了,正如標題而言,春節期間到底是應該發微信紅包,還是應該發紙質紅包呢,由於時代更新太快,科技發展也太快了,許多人開始在微信上搶紅包,代替了紙質紅包。

這到底有沒有晨曦儀式感呢?首先我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過年要發紅包,他是要給小孩子過年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些孩子,去驅散年這個怪獸,因為你也是一種很恐怖的怪獸,看見紅東西他就會被嚇退,當初的人怕孩子被嚇倒,所以讓他們手裡一人拿一個紅色的紙,在後來裡面就裝了東西變成了一個包,最後又變成了錢。

這邊是過年要發紅包的由來,也叫壓歲錢。是孩子們過年唯一的開心之處,有了錢他們就可以在一年之中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東西,曾經那些沒有過的禮物,或者期待了一年的想要買的玩具,那麼在大年初一之後,紅包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然而現在很多父母卻把發紅包當成大人之間的一種儀式感,很多大人覺得彼此給小孩子紅包最後還是會收到自己的囊中的,索性他們就省了這一步,直接讓大人不用給。有些大人呢在孩子收到紅包之後直接把他們的紅包搶過來,美其名曰幫他們保管,最終卻是幫他們交了學費。

且不說大人們已經誤會了紅包這個寓意了,另外就是孩子已經沒有了過年的樂趣,這些收孩子紅包的大人大部分是沒有體會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不懂得尊重孩子,所以他們覺得錢財之間的來往都是大人之間的事兒,孩子們不懂錢財,可從小剝削孩子們的錢,卻反而害了孩子們對於經濟的金錢觀。

就比如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姑姑本身要給侄子發一百塊錢紅包的,可是他沒有買紙質紅包,為了走個流程,他把這一百塊錢發給了侄子母親的微信,這也算是發了紅包,可是侄子在旁邊就不開心了,憑什麼給我的錢要給我媽媽。

所以他對這個姑姑說了10個字:「紅包是給我,不是給我媽。」這句話說完之後,姑姑瞬間就臉紅了,但是也沒有辦法,母親則在一旁說孩子不講禮貌,不過這也是孩子最後的倔強了,畢竟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相關焦點

  • 「精分姑姑」滿地撒潑打滾,侄子瞬間就被「教育」好了
    侄子也瞬間從玩具的世界裡將目光轉向了姑姑,看到姑姑「無助」的樣子,馬上安慰道「好好好」,姑姑順勢接著對孩子說著「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可愛的小侄子於是充滿幹勁,連忙收拾起來。剛才馬桶大哥給小姨說,他說他很餓,想吃屎,你要不要過去給他吃屎? 小侄子聽聞有些猶豫,在糾結了半天之後還是掉入了姑姑的「坑」,乖乖的坐上了馬桶。
  • 「戲精姑姑」火了,被侄子強迫餵髒菜:「哭著也要吃下去」
    所以,平時這個姑姑就會經常和自己的小侄子在一起玩耍,陪伴小侄子。 一天,姑姑看到小侄子正在吃飯,她便湊了上去看著小侄子。年幼的小侄子望了望蹲在自己身邊的姑姑,又看了看碗裡的飯菜思考了一會兒。接著,小侄子用笨拙的小手挖了一勺青菜想送到姑姑嘴邊,餵姑姑吃菜。
  • 都說姑姑對侄子侄女最好,你們家是這樣嗎
    由於小編經常小額愛心捐款的緣故,現在的大數據已經掌握了我現在手上有點閒錢的緣故吧,一打開手機給我推送的都是輕鬆籌、水滴籌等的消息,昨天小編看見一個「姑姑賣煎餅給5歲侄子治白血病」的新聞,打開視頻看了看,又看了看下面的評論,大家都很有愛心地表示;「我們可以捐,千萬不要放棄,告訴我哪裡可以捐
  • 遺產被現任妻子全部帶走,姑姑為侄子討要,侄子:生活很好不差錢
    第一樁心事:十四年前弟弟離婚,當時17歲的侄子判給母親撫養,如今侄子已經長大成家有了孩子。按理說父親去世墓碑上應該刻上兒子一家的名字,但侄子只願意刻上自己一個人的名字,理由是當年父母離婚後,父親並沒有對他盡到義務。這讓秉承傳統思想的麻阿姨無法接受。
  • 「超年輕姑姑」火了,被侄子強迫餵髒菜:「哭著也要吃下去」
    答案呼之欲出,沒錯,那就是姑姑了!說起來,姑姑帶娃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少有趣的事情,不信?我們往下瞧!,脾氣犟,隨他爸!,故意裝作精神旺盛的樣子,直接跳了起來!不過,姑姑雖然戲精,效果卻很好,侄子沒過多久就走回來牽著她的手一起走了。
  • 媽媽的姑姑的兒子的舅舅的侄子該叫什麼???
    不知道遊客們有沒有這樣的煩惱:過年期間各種親戚串門拜訪,根本不知道該叫啥!!!阿奇是獨生的,人際關係簡單到不行。。。但我們爸媽那一代還是有五六個孩子那種,所以各種姑姑大姨舅舅大爺,每次阿奇都一臉懵逼。。。只能努力保持圍笑講著吉祥話。。。
  • 家有一位「戲精姑姑」,用演技徵服了侄子,這種育兒方法值得借鑑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是家庭氣氛活躍的最關鍵的因素,一旦一個家庭有了孩子,都會非常的高興,但帶孩子並不是件簡單輕鬆的事情。「戲精姑姑」上線,侄子竟這般聽話?王女士有一個侄子,玩心很大,而且比較調皮,所以帶侄子成了哥哥和嫂嫂最頭疼的事情了。
  • 「戲精」姑姑哭著求侄子,溝通技巧滿分
    就說是逗B吧,她有一個侄子,她經常會上傳自己和侄子的相處日常,特別搞笑,別看她搞笑逗B,但是她把侄子教的特別好。原因就在與她這個「戲精」的誇張演技對孩子出奇的有效。有一次她侄子在客廳玩耍,弄的滿地都是玩具,她二話不說直接撲到玩具堆兒裡大鬧,一邊鬧一邊假裝哭著說:「啊啊啊啊!這些玩具我不會整理!」
  • 爆韓紅跟張一山,是姑姑與侄子關係,是真的?
    在娛演藝圈當中,其實關係總是複雜多變的好多親戚關係都被掩蓋不敢公布於眾,就拿陳凱歌跟陳赫是親戚等等都有存在,還有消息爆料說張一山是韓紅的親侄子,說的本小編都傻眼了兩個人連姓都不一樣還能是親侄子?在一起節目中我們就曾問過了,韓紅自己親自透露說張一山是她的侄子,還有從小一直有聯繫也一直關注著他,說張一山一直是放養式的,現在的張一山可以走到今天的成就她很開始也很欣慰自然也為他自豪。
  • 侄子周歲,我給五百紅包,我媽罵我不像話,我卻問心無愧!
    家裡的什麼吃的東西,媽媽總會先問哥哥吃不吃,他如果不吃的才會給我。其他不管什麼事情,爸媽總是以哥哥為主,什麼都替他考慮,我只是他們附帶著養的一個孩子。我上完初中就沒有上學了,不是我不願意上,而是爸媽不再供我讀書。他們讓哥哥上了高中,還上了大專,哥哥上大專的學費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我外出打工寄回來的錢。哥哥跨進大專校門的時候,也是我外出打工的時候。
  • 逗比姑姑給侄子的「現場表演級」如何愛上吃蔬菜,培養萌娃歡樂多
    昨天,跟著孩子去和他小學兩個同學打球。孩子們打球期間,大人們就在一起聊天。洋洋媽媽說到了孩子吃飯的問題。明明都是15歲的大男孩了,可是吃飯的時候還是只吃肉,不愛吃蔬菜。洋洋媽媽也很發愁,從小給孩子整的蔬菜可是不少呢,為啥就是不愛吃呢?哎,我只想說一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因為我家兒子也是這樣,在飯桌上吃飯從來都是「無肉不歡」那種類型。
  • 「精分姑姑」走紅,教育侄子成暖男堪比教科書:生活處處是教育
    近日,一位姑姑帶侄子的視頻走紅網絡,很多網友她奇葩的育兒方式圈粉,該姑姑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精分姑姑」。本來在一旁玩得非常開心的侄子看到姑姑這個樣子,趕緊放下了手中的玩具,先安慰好姑姑,然後陪著姑姑一起整理;當侄子拒絕在馬桶上便便時,姑姑會用講故事的方式說馬桶大哥需要你,然後侄子就在猶豫當中乖乖地坐到馬桶上去了;當姑姑喝酸奶粘在嘴巴上時,小侄子會貼心地送出紙巾,幫姑姑擦掉,這時姑姑就會用奇葩的尬舞的方式來正面的感謝侄子,然後當自己蹲下身後,小侄子又認真的給姑姑擦了嘴巴
  • 她送豪車給侄子當畢業禮物,被網友調侃為「國民好姑姑」!
    最近,劉嘉玲可是又上熱搜排行榜了呢,而且這次還被網友調侃成為了「國名好姑姑」。不得不說,小帝都羨慕劉嘉玲的侄子,有那麼好的一位姑姑。就在前兩天,劉嘉玲再微博上曬出了和侄子的合影,不過後面的那臺車卻是一個亮點,那臺車是劉嘉玲送給侄子的畢業禮物。這看的小帝真是好生羨慕!
  • 「戲精姑姑」式育兒走紅,教科書演技教育侄子,效果滿分
    ,誇張式育兒收效甚好,引網友熱議這位「戲精姑姑」經常在抖音發自己和侄子的日常生活短視頻,生動的展現了自己的演技,別說,效果還真的很好!給孩子買,慣著他;或者強硬拒絕。「戲精姑姑」不,她告訴孩子:你爸爸就是小時候吃這種東西吃多了才又矮又胖!你看姑姑苗不苗條?就是因為沒吃這些東西。
  • 杜甫的姑姑:一個偉大的女人,為了救侄子,捨棄了自己的兒子
    說到唐朝的詩人,就一定不得不提李白和杜甫這兩個大咖。 李白的身世一直是個謎,史書中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很少,《新唐書》中只提到了他是西涼開國皇帝李暠的九世孫,對於他的祖父、曾祖父卻隻字不提。
  • 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退給我,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
    侄子滿月我包八百紅包,哥哥卻退給我,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侄子滿月,我湊了八百塊錢包了個紅包,可哥哥卻沒收,隨後他說的話讓我感動落淚,這才是親情,讓我感動,能遇到這麼善良的哥哥,我感覺很幸福。可以說,在我們三個人當中,要屬我過的最差,婚後我和小軍一直在外地打工。後來女兒滿月了,我們回老家給女兒辦了滿月酒,大哥特提趕來,和二哥一起不光包了三千紅包,還給女兒買了一大堆衣服和奶粉,我知道兩個哥哥是體諒我們生活困難,因為我和小軍住的還是婆婆留下來的快二十多年的老房子,我們一個月收入加起來還不到五千。
  • 農村有「姑留侄」的習俗,為啥姑姑要給侄子送東西?看完明白了
    在這些新興的習俗之中,就有叫做一種「姑留侄」的行為,姑姑每年要給娘家侄子去送東西,主要購買的是方便麵、火腿腸和一些其他食品或者罐頭,姑姑為啥要給侄子送禮呢?其實這跟正月舅舅最怕外甥剃頭一樣,舅舅在過年的時候,對於外甥的紅包是決計不敢怠慢的,如果給得少了、或者是給得慢了,後果會相當的嚴重,外甥一怒去剃頭,舅舅是最不樂意看到的,其實這些都是民間的說法而已,跟姑留侄有異曲同工的作用。其實在農村,之所以會出現姑留侄,也側面的說明了姑舅親的關係遠近,作為最親的姑舅親,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 侄子滿月我包一萬元紅包,弟媳甩我兩巴掌,母親的話我笑了
    我本來以為娘家就是避風港,娘家人才是最親的人,沒想到娘家人傷害我最深,真是出嫁的閨女潑出去水,自從我結婚以後,娘家人天天問我要錢,覺得我夫家條件不錯,貼補弟弟和弟媳是應該的,可是就是貼補也有一個限度吧,我家也不是開銀行的,我這樣說,我弟弟和弟媳還有我父母都不高興。
  • 帶兒子回娘家,我媽對侄子說「別鬧,姑姑他們是客人」
    那時候她爸媽和哥嫂還說,何必這麼著急呢,真是太見外了。這次,她帶六歲的兒子回娘家,照例一個星期去一次吃飯。7歲的侄子看到了,非常高興說,「姑姑你們可來了,奶奶非得客人來才燒雞翅。」紅霜聽到客人這個詞,稍微有那麼幾秒愣了下,曾經也是這個家的女兒,什麼時候成了客人。
  • 「精分姑姑」太可愛,帶孩子渾身表情全是戲,楞把侄子培養成暖男
    前段時間,一位被稱為「精分姑姑」的博主走紅,受到很多人喜愛。在她帶孩子視頻中,通過誇張的表達,令人印象深刻。正因如此,被人貼上「精分姑姑」的標籤。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把一個「淘氣」侄子教育成暖男。在視頻中,侄子年齡大概在3歲左右,也正是淘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