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阿姨來自蕪湖,她的弟弟兩年前去世,弟弟去世後給她留下了兩樁心事。
第一樁心事:十四年前弟弟離婚,當時17歲的侄子判給母親撫養,如今侄子已經長大成家有了孩子。按理說父親去世墓碑上應該刻上兒子一家的名字,但侄子只願意刻上自己一個人的名字,理由是當年父母離婚後,父親並沒有對他盡到義務。這讓秉承傳統思想的麻阿姨無法接受。
第二樁心事:弟弟離婚之後又再婚了,現任妻子在丈夫葬禮結束後立刻消失,沒帶走丈夫的遺像卻帶走了家中的50萬元的拆遷款。麻阿姨覺得這筆錢是現任弟媳和侄子的共有財產,必須算清楚,要給侄子一個交代。
了解完情況後,調解員和律師一起趕往蕪湖,電話採訪麻阿姨的侄子
在電話中小麻的態度十分冷漠,他表示自從母親和父親離婚後,他和母親再也沒有跟父親聯繫過,父親也沒有給過任何的撫養費。但是他不怨恨父親,當他知道父親去世後,馬上坐飛機趕了回來,母親也為父親立了一個牌位。對於在墓碑上刻名字一事,小麻明確表示,刻自己的名字可以,但他媳婦和孩子的名字不能刻上去,言語間表露出不願意跟家族中的長輩親戚有任何瓜葛的意思。對於二姑(麻阿姨)的為人,小麻表示,二姑重感情,但為人處世很簡單,容易受到他人煽動,所以過往有些不愉快,但他不會跟二姑計較。
對於父親遺產一事,小麻表示自己現在生活得很好,錢對他來說不算什麼,而且明確表示不會主動爭奪這份遺產。那麼關於遺產中的情況是否像麻阿姨猜想的那樣呢?
麻阿姨始終心結難解,結束和小麻的通話後,調解員又找了她的現任弟媳。
麻阿姨的弟媳現在過得也不好,現在一直在租房子住,她每個月的工資有2000元,還要交800元的房租。對於遺產一事,她表示自己也知道有50萬元的拆遷款,這錢是分到房子後沒要,然後把房子賣掉後的錢,但不知道在哪兒,也不知道丈夫是不是炒股用掉了。丈夫去世後只剩下了20萬元的股票,而且已經給小麻分了8萬多。
聽到弟媳這樣說,麻阿姨坐不住了,她說:「50萬跟炒股沒有關係,因為我知道弟弟炒股後一直催著弟弟買房,弟弟嫌我煩,在去世前兩個月還拿存摺給我看,證明他沒有炒股。存摺是藏青色的摺子,但我不知道是什麼銀行。」說完這些後對弟媳說:「要是有這錢你就給小麻一些,他也是個可憐的孩子,他是打腫臉充胖子,我家自己人什麼樣我還不曉得嗎?」
雙方一直爭執不休,調解員出主意
此時調解員告訴他們可以去中國人民銀行的支行查開戶信息,所有銀行的開戶信息都能查到。對於這個提議,雙方都認可,此時弟媳可能是覺得小麻不來爭遺產,心中也認可這個人,她說:「如果查到有這筆錢,我可以直接分給他一半(其實小麻只能得到四分之一)。」隨後麻阿姨跟小麻通了電話,電話中小麻表示理解姑姑的用心,麻阿姨則表示希望小麻平平安安就行,不要忘記每年要祭拜父親。調解結束不久,麻阿姨的弟媳打來了電話,他們查到還有一筆30萬元的股票存在,等小麻回來後一起把這筆錢取出來再商量如何分配。
結語
在這次調解中可以看出,麻阿姨是一個執著的人,弟弟去世後她明知侄子對麻家有成見,但她仍希望侄子不要違背傳統,一度給姑侄關係蒙上陰影。她固執地為侄子要遺產,但侄子不領情,這讓麻阿姨的執著多了一些固執己見的色彩,一片好意卻變成了他人的負擔。其實要改變這種現狀很簡單,只需要麻阿姨不要幹涉侄子的事,於人於己都能減少煩惱。但她沒有這樣做,她始終沒有放下對侄子的關心,她心念弟弟的遺願,做到了姐姐對故去弟弟所能做的一切。伴隨著這份熱心腸,麻阿姨的固執也多了一份樸素和溫暖。也希望小麻能理解姑姑的這份心情,珍惜這一份血脈,讓這個家庭的關心和關愛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