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你被這六大謠言套路「套路」了嗎?

2021-02-08 騰訊網

1月16日晚,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在揭曉年度流言的同時,2020年度的「科學」流言求真榜重點提煉總結「科學」流言背後的科學規律,梳理出錯誤聯想、量變質變、成見效應、斷章取義、借「技」賣貨、誇大其詞等六大謠言套路,引導公眾理性質疑,獨立思考,提高對「科學」流言的免疫力。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主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科技報社承辦,北京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製作。

在活動現場,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雲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梁建偉,北京理工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尹璋琦,通信專業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弛,解放軍總醫院內科臨床部主任醫師吳海雲分別揭曉了過去一年中六類「科學」流言,並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吸菸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錯誤聯想)、「吃芹菜可以降血壓」(量變質變)、「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成見效應)、「量子計算機已經可以取代經典計算機」(斷章取義)、「『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借『技』賣貨)、「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誇大其詞)等流言逐一進行了批駁,並將流言投入對應類別的「流言粉碎桶」中。

在批駁謠言的過程中,中國傳媒大學媒介素養教學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媒商實驗室首席專家李穎作為嘉賓主持人,針對上述六類流言的傳播規律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李穎認為,在知識分化和信息爆炸的時代,要想擺脫迷信、愚昧,避免上各類科學謠言的當,必須具備必要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規律,分析謠言「套路」,以科學方法追求新知。

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是在全年每月「科學」流言榜基礎上,經專業評委評選產生,重點提煉總結「科學」流言背後的科學規律,幫助公眾煉就識別謠言的「火眼金睛」。

通訊員 丁林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

附:六大流言套路,你被套了嗎?

錯誤聯想類

年度流言:吸菸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

流言:

菸草顆粒是納米級的,可均勻覆蓋在肺細胞表面,形成一道屏障,將病毒阻擋在人體之外。因此,吸菸可減少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首先,菸草燃燒產生的成分有兩種:一部分是氣體,比如一氧化碳,佔到了九成以上;另一部分是固體顆粒,如尼古丁和焦油顆粒。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這些顆粒的大小在1微米到2.5微米之間,並非納米級。不同病毒的大小差異很大,但都屬於納米級。1微米等於1000納米。指望菸草顆粒阻擋病毒,大約相當於用紗布去過濾水源,並不現實。

其次,菸草不但不能幫助呼吸道抵禦外敵,反而會對呼吸道造成損傷。研究顯示,菸草中含有七千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致癌物有幾十種。它們會干擾肺臟的正常運轉、破壞肺臟的防禦體系,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而且,研究還顯示,吸菸會增加罹患流感的風險。美國曾經對30萬退伍軍人進行長達16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吸菸者的流感死亡率遠遠高於不吸菸的人。換句話說,吸菸不僅增加了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率,而且加重了感染的後果。

錯誤聯想類流言規律:

面對新生事物時,人們如果不顧常識進行錯誤或者過度聯想,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例如,「吸菸能預防新冠病毒感染」這條流言聲稱:菸草顆粒是納米級的,可均勻覆蓋在肺細胞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隔絕病毒,就是一種過度聯想。事實上,菸草顆粒是微米級別,指望它們阻擋病毒,大約相當於用漁網去過濾水源,並不現實。與之類似,「吃大蒜能預防新冠病毒」 「喝高度酒可抵抗新冠病毒」這些流言,也都是錯誤聯想導致的。

量變質變類

年度流言:吃芹菜可以降血壓

流言:

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能舒張血管,所以吃芹菜可以降血壓。

真相:

科學實驗表明,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可以作用於血管內皮,進而舒張血管。舒張血管確實對降低血壓有好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學者曾進行過定量研究:降低老鼠的血壓大概需要0.026克/千克芹菜素。就是說,1公斤的老鼠一次吃0.026克芹菜素才能降低血壓。照此估算,體重60公斤的人一次要吃1.56克。

不同品種的芹菜以及芹菜的不同部位中,芹菜素的含量不同,大致在0.003%-0.088%之間;而且葉子中含量更多,我們愛吃的芹菜莖中含量較低。

按照最高含量0.088%計算,1公斤芹菜含有0.88克芹菜素。換句話說,要想通過吃芹菜達到降血壓的效果,首先得學會挑選芹菜素含量最高的品種,其次要把芹菜莖丟掉,多吃芹菜葉,最後,還要一次吃上1.7公斤以上,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量變質變類流言規律:

一些流言脫離劑量大談「毒性」或者影響,在科學上不具備實際意義。「吃芹菜可以降血壓」在長輩們口中似乎是「生活常識」,然而事實是芹菜素的確可以起到舒張血管的作用,但芹菜素在芹菜中的含量並不高。基於科學研究的估算,體重60公斤的人一次要吃3斤左右的芹菜葉,才可能有降壓的效果,並不實際。在過去的一年中,脫離劑量談影響的不科學說法還包括「醫院安檢儀輻射非常大,會影響胎兒健康」「喝牛奶會引發纖維腺瘤」等。

成見效應類

年度流言: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

流言:

發現結節後一定要立即切除,不能等,否則日後肯定會癌變。

真相:

結節,通俗來講是指體積相對較小的無感覺或有疼痛感的腫塊。頸部、腋下、乳腺,以及身體各處的皮下,都有可能看到、摸到結節。但也有一些結節長在「隱秘的角落」,不容易被發現,如長在肺部、肝臟、腎臟、心臟等臟器上的結節,需要藉助影像學檢查才能發現。

對於結節不必過度緊張,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良性結節一般不需要處理,而且有的結節終生都是良性的,比如瘢痕性結節(一種人體受到創傷後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結節,伴隨一生也不會有變化)。不過,一旦查出是結節,就需要隨時觀察,併到醫院就診,以便判定結節的良、惡性以及分級。

像乳腺結節這樣能摸到的結節,可以自行感知結節的大小和硬度等變化,長在四肢和體表等部位的結節,要隨時觀察、觸摸。而肺結節則需要進行專業檢查。如果分不清是不是結節,建議去醫院就診。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萬不可「無差別切除」結節,因為切除結節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切除結節後,對患處的局部組織會造成一定的破壞。比如乳腺結節,切除後可能會造成乳腺導管的破壞;切除肺結節,可能要切除部分肺葉,從而影響肺部功能。總之,要不要切除、何時切除結節,需要醫生根據情況進行判定。

成見效應類流言規律:

過分依賴思維定勢和刻板印象,會使人失去理性、客觀的判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體檢中發現結節後,為了避免發生癌變而選擇「斬草除根」,「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這一流言也就隨之逐漸形成了。其實90%以上的結節都是良性的,要不要切除、何時切除結節,需要專業醫生根據情況進行判定,不能「一刀切」。與這條流言類似的「體脂率越低越好」「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也是迎合了人們的成見效應,把問題和解決方案簡單化了。

斷章取義類

年度流言:量子計算機已經可以取代經典計算機

流言:

我國研製出的"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量子霸權",已經可以完全取代經典計算機。

真相:

2020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即"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研究突破並不意味著量子計算機已可完全取代經典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只有在處理能設計出高效量子算法的特定問題時,才能超過經典計算機。對於沒有量子算法的問題,例如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量子計算機就沒有任何優勢。

可以說,"九章"在量子計算機發展的進程中樹立起了一座裡程碑,但未來的路還很長。在實現量子優越性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技術攻關,力爭儘早研究出可編程的、能處理很多有實用價值問題的量子計算機。

斷章取義類流言規律:

一些流言選取了完整科學結論中的一部分進行單獨加工傳播,但可能與原意大相逕庭。例如,隨著「九章」量子計算機的問世,「量子計算機已經可以取代經典計算機」這條流言也不脛而走。「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是針對「玻色取樣問題」做的一個專用量子計算機,這一成果並不意味著經典計算機被取代。與之相似的流言「量子計算機能讓時間「倒流」 「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也是對完整科學結論中的一部分進行單獨加工傳播,它們有的不夠嚴謹,有的則完全是錯誤的解讀。

借「技」賣貨類

年度流言:「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

流言:

將「手機信號增強貼」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信號就能從1格變成3格,玩遊戲、刷視頻不再延遲,地下車庫、高層辦公樓等「全場景」均能使用,其原理是貼紙可以增加手機的波長。

真相:

商家宣稱的「目前最先進款型信號增強貼」,從材質和結構上看,是在一張塑料片上鍍了一層鋁膜,鋁膜上面還印有一層類似磁性油墨的材料。「通過拉長手機內置天線接收信號的波長,來增強信號的接收範圍」的說法,從原理上是講不通的。

首先,波長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長」;其次,放大任何東西都需要能源,而貼紙屬於「無源天線」,無法為「有效放大信號」提供能源。而且,由於手機型號及運營商的不同,各手機信號頻率也不盡相同,要實現共振就必須與相應手機信號的頻率相同。因此,一張貼紙即便能產生某種共振,也不可能符合所有手機頻率,不可能實現商家宣稱的「全場景」應用。

不少人對通信速率存在誤解,認為信號強下載速率就會快一些,但這不是絕對的。數據下載速率不僅取決於網絡,還取決於輸出數據的伺服器以及用戶數。「貼上信號增強貼能提高下載速率」其實是個偽命題。

借「技」賣貨類流言規律:

某些流言借科技之名,行營銷之事。「手機信號增強貼」就是這類打著「高科技」的旗號傳播偽科學的現實例子。這類產品利用了人們對於新科技的嚮往,通過編造偽科學來獲取商業利益,但它們禁不起深入的、嚴謹的科學分析。類似的流言還有「用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糖分」「『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可閱讀10萬字」等。

誇大其詞類

年度流言: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

流言:

秋涼換季,輸液可以擴張血管,有效預防腦中風。

真相:

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定期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輸液用的一般是活血化瘀的中藥注射劑,或者西藥中的擴血管藥物。其作用機理是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循環血容量、改善腦灌注,只會起到短暫的治療作用。這類藥物一般作用時間是6至8小時,不可能永久疏通血管,預防腦中風。並且,這些藥物作用於血管,等於提前透支了血管的擴張能力,等真正出現腦梗死等症狀需要輸液時,往往會出現藥物耐受,導致治療效果欠佳,甚至錯失真正的搶救治療良機。

此外,「輸液擴張血管」並不像常人想像的那麼簡單。通過靜脈輸注溶栓藥物是腦中風急性期的搶救方式,有著十分嚴格的限制條件,比如溶栓距離發病時間不宜超過4-5個小時,另外有出血史及手術外傷病史的患者是不能溶栓的。

腦中風的發病機制很複雜,引發腦中風和再次腦中風的原因有年齡、遺傳、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煙、酒、肥胖、藥物、飲食等因素,凡是不結合上述致病因素而進行的幹預行為,都是難以起到預防作用的,單純用輸液預防腦中風顯然是不科學的。

誇大其詞類流言規律:

有些流言不顧限定條件將科學結論誇大,以偏概全,極具迷惑性。「輸液可以預防腦中風」等流言,許多老年人信以為真。輸液只能暫時性地擴張血管,這些藥物作用於血管,等於提前透支了血管的擴張能力,可能導致真正的搶救治療良機被錯失。與之類似的「老年人獻血可以降血脂」 「正常人多吸氧可保健」等流言,其論述中有正確的地方,但它們往往誇大其他細節,這恰恰是流言的狡猾所在。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 你被這六大謠言「套路」了嗎
    1月16日晚,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揭曉。在揭曉年度流言的同時,2020年度的「科學」流言求真榜重點提煉總結「科學」流言背後的科學規律,梳理出錯誤聯想、量變質變、成見效應、斷章取義、借「技」賣貨、誇大其詞等六大謠言套路,引導公眾理性質疑,獨立思考,提高對「科學」流言的免疫力。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一」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流言打著「科學」的旗號迷惑我們的雙眼。12月30日下午,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5G基站輻射比4G強對人體危害大?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均入選榜單。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三」科學流言傳播套路揭秘——科學...
    2019科學流言特點 十大流言背後的套路今年的十大留言可以簡單總結分為六大類,每一類有不同的套路。第一類高新科產品致輻射類。謠言背後的事實是確實存在輻射,但是對人是否有影響要考慮輻射劑量,對人類有害的輻射要達到輻射劑量的閾值。這類流言傳播常見的套路就是把它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進行了套換。另一方面我們對輻射具有恐懼心理也有歷史因素。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昨天(3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騰訊指數數據的基礎上,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出爐 可能就有你中過的套路!
    你的朋友圈裡是否有偽科學「潛水」?你是否遇到過科學選擇難題卻苦於無權威解答? 今天,「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
  • 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
    昨日,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承辦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現場揭曉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 秋季話「健」謠|「真真」帶你識別套路 認清謠言
    原標題:秋季話「健」謠|「真真」帶你識別套路,認清謠言   夏秋交替的時節,晝夜溫差變化無常,如何調整飲食、預防疾病成為廣大養生愛好者日益關注的話題。然而,一些打著「養生保健」幌子的季節性謠言卻趁機接二連三冒出頭來,讓人深陷養生迷局,不知何去何從。
  • 這些說法在套路你!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2月31日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揭秘斷橋鋁門窗謠言和商家營銷套路
    主要還是品牌太多,價格太亂,每家報價相差很大,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作為消費者畢竟不是專業人士,也不知道如何區分好壞,太便宜的斷橋鋁門窗擔心質量有問題,價格太高的,又怕買貴了,當我們消費者在諮詢斷橋鋁門窗商家的時候或多或少會被套路了,今天我們揭秘斷橋鋁門窗商家營銷的那些謠言和套路。
  • 2019 十大 「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中國高鐵輻射嚴重?
    ……2019年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聊天套路:如何正確運用表情包套路
    :表情包的產生——真諦真心總是無人喜,偏偏套路撩人心。而你竟然可以不用文字就撩到了我。表情包的完美運用套路。一、那,世界還真的是小啊!能抱住你,的世界二、我喜歡你,那不是謠言三、這大熱天的,穿兩件有點過分了啊!
  • 我們搜集了1000多條闢謠信息,總結出疫情謠言四大套路
    原創 精神小夥DT君 DT財經2020年的農曆新年,不僅考驗著年輕人宅家自救的定力,還考驗著他們如何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親人們戴上口罩的本領。但這只是初階考驗,進階是如何應對謠言。
  • 土味情話誇女生可愛的套路_土味情話套路女生的
    土味情話今年很火,撩妹說幾句土味情話就成功了一半,那麼有什麼土味情話套路女生的,下面小編就要分享下土味情話誇女生可愛的套路,速速學起來吧少年!
  • 這段散裝Rap,讓你看清網絡刷單套路!get到了嗎?
    這段散裝Rap,讓你看清網絡刷單套路!get到了嗎? 2020-06-10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00元的套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抖音300元套路你會玩嗎?
    300元的套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抖音300元套路你會玩嗎?時間:2019-08-16 14:27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00元的套路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抖音300元套路你會玩嗎?
  • 套路女生的土味情話_套路女生情話大全
    那麼套路女生的土味情話有哪些?很多小夥伴還不清楚,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套路女生情話大全,希望能幫到大家。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戀愛話術庫》APP,不管你是想撩妹還是撩漢,滿滿的套路應有盡有!
  • 楊紫吐槽電視劇套路:關鍵時刻就下一集見,這幾個套路,你遇到過嗎?
    楊紫吐槽電視劇套路:關鍵時刻就下一集見,這幾個套路,你遇到過嗎?前段時間,楊紫發了一條評論,吐槽了電視劇的套路:為什麼,電視劇總是到關鍵時刻就下一集見呢,為什麼男女主有誤會,都不說清楚,都要你說我不聽,你不聽就恩斷義絕,那我幫你說好不好。
  • 申論取消大作文 2020年度國考試題「反套路」
    分級分類考試,申論取消大作文2020年度國考 試題「反套路」四川應考35646人,參考率79.2%迎冬小雪至,如約國考來。11月24日上午,2020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考筆試開始。根據官方此前發布的數據,本次國考共計劃招錄2.4萬人,涉及中央和國家機關86個單位、23個直屬機構,共計143.7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0:1。——這也是連續12年,國考報名人數過百萬。這幾乎是除了高考之外,國民參與度最高的一場考試,而1.68%的整體錄取率,難度不亞於考清華北大。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