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說法在套路你!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2020-12-12 澎湃新聞

12月31日

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由騰訊指數提供數據支持,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其中,既有引起恐慌情緒的「5G基站比4G輻射更強對人體危害大」「中國高鐵輻射嚴重會導致女性不孕」「人工增雪催化劑含碘化銀會影響健康」,也有曲解前沿科學的「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既有錯誤的醫學概念「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的前兆」「跑步會損傷膝蓋易患關節炎」,也有不靠譜的生活建議「液化氣鋼瓶著火一定要先滅火再關閥門」「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以下為榜單詳細內容:

套路:敏感時期,利用恐慌

鼠疫曾在歷史上造成過重大傷亡,因此相關流言在北京發現兩例輸入型鼠疫病例時迅速傳播。在出現重大疫情、重大災難等突發性事件時,人們往往會非常敏感和恐慌,此時相關流言極易傳播。對待極端的說法,要養成多質疑的習慣。

類似流言:

1、天津爆炸現場氰化鈉可能導致毒雨

真相:固態氰化鈉本身有劇毒,遇水可溶解,但在常規環境下沒有氣態形式,不可能進入空氣隨風擴散,所以也沒有與大氣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2、吸菸可以防非典

真相:吸菸有害健康是得到公認的,其中一個危害就是削弱人體呼吸系統的防禦機能,增加感染的機會,而且吸菸還使手與口鼻增加接觸,增大了感染機會。

3、吃碘鹽可以防核輻射

真相:市面上出售的碘鹽碘含量是非常低的,要想得到碘的放射性防護作用所需要的劑量水平,一個成人一次性至少需要食用2~3公斤。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吃碘鹽或碘片,對身體有害無益,有可能造成碘超標以及碘甲亢等疾病。

套路:不談劑量,誇大危害

危言聳聽、渲染恐嚇,是這類流言的主要特點。脫離劑量談輻射,在科學上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我們對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存在類似的誤解。

類似流言:

1、喝咖啡會攝入丙烯醯胺導致癌症

真相:咖啡在製作過程中因為高溫而產生的丙烯醯胺只是具有潛在風險性,且含量微乎其微,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產生致癌風險。

2、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很大傷害

真相:安檢儀的輻射量遠低於安全標準,接受一次安檢儀的檢查,完全不需要擔心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套路:亂貼熱點,吸引眼球

這條流言借著「江蘇無錫小吃店液化氣罐爆炸造成多人死傷」這一社會熱點事件傳播,假專家胡亂解釋、編造流言,實際上是吸引眼球,甚至進行潛在的商業營銷,這樣的套路要善於辨別。

類似流言:

1、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真相:這是一種風乾現象,西瓜放置過程中水分會慢慢流失,當水分揮發到一定的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難以存活繁殖,也就不存在腐爛的問題。

2、北極32攝氏度高溫使北極熊正在滅絕

真相:北極地區面積廣大,流言中所提到的挪威班納克地區溫度本來就比同緯度的北極地區高一些,根據相關數據,北極熊數量展望為「穩定到上漲」。

套路:迎合需求,販賣焦慮

當前人們普遍更加關注健康、養生話題,可網上信息眾說紛紜,一些模稜兩可的流言,就會利用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傳播。

類似流言:

1、血管裡面有垃圾,不清理會百病纏身

真相:血管裡並沒有所謂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謝廢物。平時適當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幫助代謝廢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湯,都不可能把它們從身體裡清出去。

2、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真相:人體有一套有效的調節系統,使pH值保持基本穩定,只會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也就是說,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改變人體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會讓人體變得酸性更強。

套路:專業名詞,引發曲解

對公眾看不懂的專業詞彙進行想當然的解釋是流言產生的常用套路,並利用人們「我比你懂得多」的虛榮心進行傳播。很多人根本搞不清「碘化銀」是什麼物質,就理所當然地相信並且傳播這類流言。

類似流言:

1、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劇毒堪比砒霜

真相:氰化鉀是人們所熟知的有毒物質,與食鹽中含的亞鐵氰化鉀不是一種物質。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一個人每天要吃3兩鹽才有可能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而我們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就已經非常非常鹹了。

2、麥片含農藥草甘膦成分會致癌

真相:科學研究表明,草甘膦對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發育、繁殖和內分泌系統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內草甘膦對農田中的動物也沒有慢性毒害和神經毒害。

套路:借高科技,營銷炒作

這類流言從普通人難以理解的前沿科技中提煉虛假概念和理論,以此進行牟利。近年來,許多科技熱點,如引力波、量子、區塊鏈等都存在被商業炒作的現象,公眾需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

類似流言:

1、引力波有輻射,孕婦要穿防引力波輻射服進行特殊防護

真相:引力波作為一種攜帶能量的時空波動,一直存在於宇宙中,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根本談不上什麼需要加緊防護。

2、浙江大學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真相: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生產網傳視頻中的「隱身衣」,視頻是後期「技術合成」得來的。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藥、量子眼鏡等也都是騙局,量子技術並未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套路:神秘獵奇,歪曲誤讀

這類流言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聯想,對科學探索成果進行主觀臆想,經常產生在超出普通人認知的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領域。在面對所謂顛覆性突破和重大發現時,需要等待權威的證據確認後才能傳播。

類似流言:

1、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

真相:月球背面也和正面一樣沒啥特殊之處,只是有更多的環形山、隕石坑及荒漠,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工建築物或人為活動的痕跡,更別說外星人的蹤跡了。

2、2030年太陽將休眠

真相: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基本上是穩定的,變化都不會超過千分之二。這樣的變化人類很難直接感受到,要用專門儀器才能檢測出來。

3、用瘧原蟲能治癒晚期癌症

真相:瘧原蟲感染只是喚醒了免疫系統,對治療癌症有所幫助,而且感染瘧原蟲會導致病患出現周期性發燒等症狀,目前該項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數,尚沒有充分的證據和足夠數量的案例證實該方法有效。

套路:亂搭因果,邏輯誤導

誤導性地嫁接因果關係。先後或是關聯不等於因果,因果關係需要嚴密的論證。把先後關係或關聯關係誤認為是因果關係,是我們經常犯的一種思維錯誤。

類似流言:

1、寒冷刺激削弱免疫防禦能力,受凍會導致關節炎

真相: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受涼或者受寒只是導致關節炎症狀加重的一個誘發因素,而不是直接原因。

2、西安女子被狗咬傷注射疫苗後仍死亡,狂犬病疫苗沒用

真相:注射狂犬病疫苗後確實存在發生意外無效的可能性,例如傷口處理不徹底依然殘存少量病毒等,但這並不能說明疫苗沒用。絕大多數情況下,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套路:新鮮事物,誇大其詞

這類流言利用的是人們對新鮮事物的不了解,誇大其詞,使流言得以廣泛傳播。

類似流言:

1、PX致畸、致癌、有劇毒,爆炸堪比原子彈

真相:PX歷史悠久,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低毒性化工產品,是醫藥、香料、油墨等的生產原料。

2、吃轉基因食品斷子絕孫,美國人都不吃

真相:轉基因的安全性評價遠比普通食品要嚴格得多,經政府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套路:慣性思維,影響判斷

人們的「慣性思維」時常會滋生流言。生活中,許多體檢機構都會提示備孕及懷孕人士避免拍X光片,可能會讓人們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影響理性的分析判斷。

類似流言:

1、「奇形怪狀」的大個兒草莓都打了激素

真相:激素是植物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不必談之色變。市面上的大個頭草莓多為「幸香」草莓,本身個頭就很大。有的草莓長相奇怪,那是因為大棚裡溫度和溼度條件不夠好,蜜蜂量不夠導致授粉不均。

2、室外能見度低都是重汙染惹的禍

真相:大氣能見度高低主要受四個方面因素影響:顆粒物濃度、化學成分、相對溼度、太陽輻射。我們常說的「空氣品質」只代表顆粒物濃度,夏季「桑拿天」溼度較大,對陽光散射作用明顯增強,導致光線投入到人眼中的量減少,所以能見度降低。

原標題:《這些說法在套路你!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昨天(3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騰訊指數數據的基礎上,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2019十大科學流言榜:「鼠疫無藥可治」位列榜首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12月3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圖為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鬱琦在現場回擊流言,以正視聽。 張素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張素)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一」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流言打著「科學」的旗號迷惑我們的雙眼。12月30日下午,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5G基站輻射比4G強對人體危害大?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均入選榜單。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來看看你上過哪些當
    自從父母學會了使用微信,你就能在他們的朋友圈看到各種各樣的謠言,比如紫菜是塑料做的?一滴血就能測癌?月球上真的有外星人?作為時代新青年的你,想反駁他們卻也說不出明確的解釋,只能默默的看著他們一條條的轉發。現在權威闢謠來啦!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你中謠了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坐月子絕不能吹風?一滴血能「測癌」?……近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諸多流言被專家一一戳穿。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左右腦齡測試、一滴血就能測癌在列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狂犬病疫苗無效?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出爐 可能就有你中過的套路!
    你的朋友圈裡是否有偽科學「潛水」?你是否遇到過科學選擇難題卻苦於無權威解答? 今天,「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三」科學流言傳播套路揭秘——科學...
    (文/金建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金建斌今年所揭示十大流言均來自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主辦的每月科學流言榜,這一年總共統計有73條流言。我們對這73條流言做了內容分析,給大家展示了今年的流言具有什麼特點,我們重點分析十大科學流言的背後的套路——科學流言的社會化生產。流言產生的社會土壤流言是古老的,自古以來就是社會生活的調味品。正因為它有這樣的功能,完全禁止流言是不可能的。只要有人,有人的活動,人類社會就會傳播各種各樣的流言。
  • 年度重磅!2019年度餐飲業十大品牌揭曉!
    △ 2019年度餐飲十大品牌金獎揭曉照片以下是獲獎品牌全名單。2019年度快餐十大品牌:阿香米線、漢堡王、和合谷、吉祥餛飩、老娘舅、老鄉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南城香、喜家德、鄉村基。2019年度火鍋十大品牌:朝天門、海底撈、季季紅、老門框爆肚涮肉、重慶劉一手火鍋、品尚豆撈、七欣天品蟹軒、香天下、楊國福、張亮麻辣燙、2019年度團餐十大品牌:愛瑪客、華工後勤、健坤、建力源、榮邦餐飲、上善、速派餐飲
  • 十大「科學」流言榜:「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
    昨天,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評選出爐,入選的「科學」流言都曾在網絡上流傳一時,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科學」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於2014年發起。今年的流言榜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包括:「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你被這六大謠言套路「套路」了嗎?
    1月16日晚,2020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在揭曉年度流言的同時,2020年度的「科學」流言求真榜重點提煉總結「科學」流言背後的科學規律,梳理出錯誤聯想、量變質變、成見效應、斷章取義、借「技」賣貨、誇大其詞等六大謠言套路,引導公眾理性質疑,獨立思考,提高對「科學」流言的免疫力。
  • 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過去一年裡,全體山科人在校黨委帶領下幹事創業、銳意進取,以頑強拼搏精神寫下學校發展史上新的篇章。為回顧一年的精彩,更好的描繪2020年,校黨委宣傳部會同相關部門,經推薦、投票等環節,評出2019年度十大新聞。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於2019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 2019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榜單揭曉 還有流言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即將過去的這一年發生了哪些科學傳播的大事件,有哪些打著「科學」旗號肆意傳播的流言,哪些人默默地在為科學真理的傳播付出努力……這些答案在12月17日晚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科普中國」活動上揭曉。記者注意到,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我國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發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等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20-01-15 來源:教育部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2屆,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
  • 2019 十大 「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中國高鐵輻射嚴重?
    ……2019年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2019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揭曉!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本
    》;知識性讀物《生命的秘密:從草履蟲到達爾文》《一秒有多長》《如何製作一個哥哥》10 本圖書獲得 2019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殊榮。當晚,2019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頒獎禮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舉行,獲獎童書的作者、出版方代表以走紅地毯的方式,來領取這份榮譽。
  • 這些說法上了流言榜
    …… 這些都是假的!今天上午,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等單位指導、發布 11 月 " 科學 " 流言榜,逐一對上述流言闢謠。手機信號增強貼提高網速?假的最近不少人都在分享一種名叫 " 手機信號增強貼 " 的神器,號稱只要將其貼在手機背部的 " 有效位置 ",就可以增加手機的波長,改善手機的信號,提高網速。
  • 2018「年度十大童書」揭曉
    原標題:2018「年度十大童書」揭曉看看哪本是你的心頭好深圳晚報2018年11月18日訊 11月17日,2018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評選活動組委會在中心書城多功能廳舉行專家終評會
  •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發布時間: 2020-05-18 14:21: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5月18日訊 5月18日,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