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據了解,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由騰訊指數提供數據支持,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其中,既有引起恐慌情緒的「5G基站比4G輻射更強對人體危害大」「中國高鐵輻射嚴重會導致女性不孕」「人工增雪催化劑含碘化銀會影響健康」,也有曲解前沿科學的「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既有錯誤的醫學概念「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的前兆」「跑步會損傷膝蓋易患關節炎」,也有不靠譜的生活建議「液化氣鋼瓶著火一定要先滅火再關閥門」「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以下為榜單詳細內容:

流言一、 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

流言:

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染上就等死吧!

真相: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由鼠疫桿菌引起。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鼠疫可以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輕型鼠疫和其他少見類型鼠疫。歷史上,鼠疫確實引起過大範圍的死亡,但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對鼠疫的病因、治療、預防等認識不足。

雖然人類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現代醫學裡,鼠疫已不再無藥可救。事實上,臨床上鼠疫病例已經可以通過規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治療,治癒率很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療的鼠疫患者病死率極高,比如最兇險的肺鼠疫,可在發病18-24小時內致命。敗血型鼠疫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幾乎為100%。所以,及早診斷和治療對於患者存活和減少併發症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防控體系,只要科學應對,不會出現鼠疫疫情大範圍擴散風險。

套路:

敏感時期,利用恐慌

鼠疫曾在歷史上造成過重大傷亡,因此相關流言在北京發現兩例輸入型鼠疫病例時迅速傳播。在出現重大疫情、重大災難等突發性事件時,人們往往會非常敏感和恐慌,此時相關流言極易傳播。對待極端的說法,要養成多質疑的習慣。

類似流言:

1、天津爆炸現場氰化鈉可能導致毒雨

真相:固態氰化鈉本身有劇毒,遇水可溶解,但在常規環境下沒有氣態形式,不可能進入空氣隨風擴散,所以也沒有與大氣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

1、吸菸可以防非典

真相:吸菸有害健康是得到公認的,其中一個危害就是削弱人體呼吸系統的防禦機能,增加感染的機會,而且吸菸還使手與口鼻增加接觸,增大了感染機會。

2、吃碘鹽可以防核輻射

真相:市面上出售的碘鹽碘含量是非常低的,要想得到碘的放射性防護作用所需要的劑量水平,一個成人一次性至少需要食用2~3公斤。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過量吃碘鹽或碘片,對身體有害無益,有可能造成碘超標以及碘甲亢等疾病。

流言二、 中國高鐵輻射嚴重,會造成女性不孕

流言:

國產高鐵從誕生起就存在嚴重的輻射問題,對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壞女性生殖系統,造成不孕。

真相:

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為「極低頻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不會對女性生育產生影響。「高鐵輻射嚴重導致不孕」的說法純屬誤導。

有電的地方就有輻射,普通火車、地鐵都有輻射,手機、剃鬚刀有輻射,太陽光也有輻射。只要輻射在一個安全值內,就不會對人產生影響。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高鐵產生的磁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100微特斯拉(磁感應強度單位)以下,電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鐵路局專業人士曾專門對高鐵車廂中的電場輻射進行測量並公開測量數據,不同車型的一等車廂、二等車廂、車廂連接處、駕駛室等位置,電場輻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範圍內。比對這些數據不難發現,中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要遠遠低於國際標準,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套路:

不談劑量,誇大危害

危言聳聽、渲染恐嚇,是這類流言的主要特點。脫離劑量談輻射,在科學上並不具有實際的意義。我們對生活中的許多現象,都存在類似的誤解。

類似流言:

1、喝咖啡會攝入丙烯醯胺導致癌症

真相:咖啡在製作過程中因為高溫而產生的丙烯醯胺只是具有潛在風險性,且含量微乎其微,一個人每天至少要喝318杯才可能產生致癌風險。

2、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很大傷害

真相:安檢儀的輻射量遠低於安全標準,接受一次安檢儀的檢查,完全不需要擔心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流言三、 液化氣鋼瓶著火一定要先滅火再關閥門

流言:

液化氣罐爆炸最大的誤區就是立刻關閥門!一定要記住,是先滅火再關閥門!

真相:

事實並非如此,千萬不要被此流言誤導。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要根據現場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在液化氣鋼瓶閥門完好的情況下,首選是關閥,閥門關了火就滅了。網上流傳的「先滅火、後關閥,否則會回火導致爆炸」的情況,在液化氣鋼瓶著火時是不會發生的。只有在燃氣管道著火時,如果快速關閥,會導致管道裡壓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壓力比裡面的壓力大,才會把火壓到管道裡去造成回火。消防員在處置燃氣管道著火時,首先會慢慢把管道閥門關到最小狀態,把火焰降到最小後,再關閥滅火,這樣是為了防止回火。液化氣鋼瓶瓶體和瓶口較小,相對來說壓力較小,不會產生壓力差,而且液化氣鋼瓶裡面的壓力比外面大。

如果著火的液化氣鋼瓶的閥門損壞,可以不滅火,先把液化氣鋼瓶拎到空曠地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卻瓶身,等待液化氣燃燒完畢即可。燒著的液化氣鋼瓶如果在居民家中無法轉移,要先報警,撤至安全區,待消防處置結束,再送至專業的液化氣站。

如果液化氣鋼瓶橫向倒地燃燒,鋼瓶容易被火焰加熱,到達一定溫度後,瓶內的液化氣受熱膨脹,瓶體容易發生物理爆炸。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燃燒的瓶體倒地。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

套路:

亂貼熱點,吸引眼球

這條流言借著「江蘇無錫小吃店液化氣罐爆炸造成多人死傷」這一社會熱點事件傳播,假專家胡亂解釋、編造流言,實際上是吸引眼球,甚至進行潛在的商業營銷,這樣的套路要善於辨別。

類似流言:

1、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噴了防腐劑

真相:這是一種風乾現象,西瓜放置過程中水分會慢慢流失,當水分揮發到一定的程度,病菌就算侵入也難以存活繁殖,也就不存在腐爛的問題。

2、北極32攝氏度高溫使北極熊正在滅絕

真相:北極地區面積廣大,流言中所提到的挪威班納克地區溫度本來就比同緯度的北極地區高一些,根據相關數據,北極熊數量展望為「穩定到上漲」。

流言四、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的前兆

流言:

檢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是患上甲狀腺癌的前兆。

真相:

總的來說,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病變,真正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只佔很少一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甲狀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觸診、超聲、穿刺和術中病理。隨著現代超聲技術解析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大部分甲狀腺癌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可以被治癒。

不過,甲狀腺結節雖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外,由於甲狀腺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很難被覺察,如果出現結節突然增大、吞咽困難、結節附近組織發生粘連等症狀,應進行全面的甲狀腺功能檢測,對結節進行判斷。對難以辨別的結節,應每隔6到12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套路:

迎合需求,販賣焦慮

當前人們普遍更加關注健康、養生話題,可網上信息眾說紛紜,一些模稜兩可的流言,就會利用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傳播。

類似流言:

1、血管裡面有垃圾,不清理會百病纏身

真相:血管裡並沒有所謂的垃圾、毒素,有的只是代謝廢物。平時適當多喝水,增加排尿,就可以幫助代謝廢物加速清理。除此之外,任何保健品、排毒湯,都不可能把它們從身體裡清出去。

2、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真相:人體有一套有效的調節系統,使pH值保持基本穩定,只會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也就是說,食用任何食物都不會改變人體的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會讓人體變得酸性更強。

流言五、人工增雪催化劑含碘化銀會影響健康

流言:

2019年2月13至14日華北地區的大範圍降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催化劑中含有的碘化銀會危害人體健康,並造成環境汙染。

真相:

在本次降雪中,確實有部分地區進行了人工增雪,但增雪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裡碘化銀的含量也僅有0.21克。按照降水量計算銀離子濃度,銀離子含量約合0.000035毫克/升,這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和我國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銀的含量不超過0.05毫克/升的要求,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研機構就開始研究碘化銀催化劑對環境的影響。美國、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對人工增雨雪作業後降水和土壤的檢測數據顯示,銀離子的平均濃度都很低。因此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催化劑碘化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

套路:

專業名詞,引發曲解

對公眾看不懂的專業詞彙進行想當然的解釋是流言產生的常用套路,並利用人們「我比你懂得多」的虛榮心進行傳播。很多人根本搞不清「碘化銀」是什麼物質,就理所當然地相信並且傳播這類流言。

類似流言:

1、國產食鹽含有亞鐵氰化鉀,劇毒堪比砒霜

真相:氰化鉀是人們所熟知的有毒物質,與食鹽中含的亞鐵氰化鉀不是一種物質。亞鐵氰化鉀是低毒物質,一個人每天要吃3兩鹽才有可能對人體產生負面效應,而我們正常人一天吃的食鹽能到20克就已經非常非常鹹了。

2、麥片含農藥草甘膦成分會致癌

真相:科學研究表明,草甘膦對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發育、繁殖和內分泌系統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正常使用的範圍內草甘膦對農田中的動物也沒有慢性毒害和神經毒害。

流言六、「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

流言:

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在量子波動速讀過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動書本(類似於洗撲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開,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

真相:

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波動」只是物理學上量子的一種狀態。

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大概想包裝的概念是:通過量子波動讓頭腦中產生動態影像,即通過物理學的概念讓感知器官產生多維感受。

然而,量子波動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對撞機」中產生。單純用手翻閱書本,根本不可能產生量子波動,所謂「量子波動速讀」完全是異想天開。

據悉,不少地方都開設有量子波動速讀等披著高科技外衣的全腦培訓班,比如有的培訓方宣稱不僅可以「一目十行」,還能開發松果體——「松果體打開了,天眼就打開了,閉著眼睛也能看到書中的內容」。而當學生感覺「啥都沒學到」時,培訓方通常都會表示,「學生年齡太大了,小孩兒送進來早的話,早就開天眼了。」

其實,松果體跟感知力沒有關係。閱讀速度受制於神經系統的傳遞速度,任何速讀都得面對人的機體極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噓能超出上限提高閱讀速度的,都是騙局。

實際上,真正的量子力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非常微弱,這些虛假概念和量子力學毫無關係,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來的各種營銷宣傳。

套路:

借高科技,營銷炒作

這類流言從普通人難以理解的前沿科技中提煉虛假概念和理論,以此進行牟利。近年來,許多科技熱點,如引力波、量子、區塊鏈等都存在被商業炒作的現象,公眾需要提高警惕,仔細甄別。

類似流言:

1、引力波有輻射,孕婦要穿防引力波輻射服進行特殊防護

真相:引力波作為一種攜帶能量的時空波動,一直存在於宇宙中,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根本談不上什麼需要加緊防護。

2、浙江大學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真相: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生產網傳視頻中的「隱身衣」,視頻是後期「技術合成」得來的。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藥、量子眼鏡等也都是騙局,量子技術並未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流言七、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

流言:

科學家探測到了一種宇宙神秘信號,經過專業分析,發現這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熱心網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

流言中的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學家領導的科學團體探測到了太空中重複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 , 簡稱FRB),它產生於15億光年之外,被命名為FRB 180814. J0422+73。1月9日,關於這一發現的兩篇論文的未編輯版在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線。

快速射電暴指的是突然產生於銀河系之外的無線電波,它通常只持續幾毫秒,並攜帶著巨大的能量,2007年首次在脈衝星搜索數據中被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共探測到100多次快速射電暴。

這次的發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傳來的無線電波重複了6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探測到重複的無線電爆發,第一次發生在2015年。

很多媒體對這一發現進行了報導,包括BBC、《衛報》等,一些人還認為這可能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將重複性的無線電波解讀為外星文明發出來的信號,甚至猜測有沒有外星文明可以在幾年時間就飛躍幾十億光年的距離。

但是,作出這一發現的科學團體在《自然》的論文中其實並未給出任何與外星生命相關的推測。他們僅表示,由於之前僅探測到一次重複性爆發,因此很難得出任何結論,而再度發現重複性爆發意味著這種現象很可能並不像之前想像的那樣罕見。

這一事件是對原論文成果的曲解和誤讀,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地外文明探索的熱情以及對地外文明風險的擔憂。

套路:

神秘獵奇,歪曲誤讀

這類流言利用人們的好奇心和聯想,對科學探索成果進行主觀臆想,經常產生在超出普通人認知的天文地理、物理生物等領域。在面對所謂顛覆性突破和重大發現時,需要等待權威的證據確認後才能傳播。

類似流言:

1、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

真相:月球背面也和正面一樣沒啥特殊之處,只是有更多的環形山、隕石坑及荒漠,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工建築物或人為活動的痕跡,更別說外星人的蹤跡了。

2、2030年太陽將休眠

真相: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基本上是穩定的,變化都不會超過千分之二。這樣的變化人類很難直接感受到,要用專門儀器才能檢測出來。

3、用瘧原蟲能治癒晚期癌症

真相:瘧原蟲感染只是喚醒了免疫系統,對治療癌症有所幫助,而且感染瘧原蟲會導致病患出現周期性發燒等症狀,目前該項研究仍有很多未知數,尚沒有充分的證據和足夠數量的案例證實該方法有效。

流言八、跑步會損傷膝蓋易患關節炎

流言:

經常跑步的人容易得髖關節和膝關節炎。

真相:

導致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超重和受傷等,而跑步的時間長短、強度、距離和完成的長跑次數與關節炎沒有任何關聯。換句話說,年紀越大、體重越高、有關節炎的家族史或者曾經有過關節受傷的人越容易得關節炎。

長跑並不毀關節,馬拉松運動員得關節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還低。2017年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出於健身目的的跑步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也就是說,跑步可以是膝蓋的保護因素,關鍵在於正確的跑步方式。

總之,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跑步,只要方法得當,對關節和健康都是有益處的。

套路:

亂搭因果,邏輯誤導

誤導性地嫁接因果關係。先後或是關聯不等於因果,因果關係需要嚴密的論證。把先後關係或關聯關係誤認為是因果關係,是我們經常犯的一種思維錯誤。

類似流言:

1、寒冷刺激削弱免疫防禦能力,受凍會導致關節炎

真相: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受涼或者受寒只是導致關節炎症狀加重的一個誘發因素,而不是直接原因。

2、西安女子被狗咬傷注射疫苗後仍死亡,狂犬病疫苗沒用

真相:注射狂犬病疫苗後確實存在發生意外無效的可能性,例如傷口處理不徹底依然殘存少量病毒等,但這並不能說明疫苗沒用。絕大多數情況下,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流言九、 5G基站比4G輻射更強,對人體危害很大

流言:

手機基站都有輻射,5G基站比4G多,所以5G輻射會比4G要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真相:

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網絡提速不是靠增強通信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5G通信基站也是一樣。而且,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在產生電磁輻射。在生活中,無線電臺、基站天線、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一般來說,電吹風的輻射可以達到100微瓦/平方釐米,電磁爐的輻射量甚至能達到580微瓦/平方釐米,家庭中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在1米範圍內產生的輻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釐米以上。

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要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釐米以內。所以,無論是與國家標準還是與常用的家用電器相比,通信基站的輻射量都微乎其微,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套路:

新鮮事物,誇大其詞

這類流言利用的是人們對新鮮事物的不了解,誇大其詞,使流言得以廣泛傳播。

類似流言:

1、PX致畸、致癌、有劇毒,爆炸堪比原子彈

真相:PX歷史悠久,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低毒性化工產品,是醫藥、香料、油墨等的生產原料。

2、吃轉基因食品斷子絕孫,美國人都不吃

真相:轉基因的安全性評價遠比普通食品要嚴格得多,經政府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流言十、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流言:

X光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尤其是對孕婦、嬰兒和胎兒。所以拍完X光後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要及時流產。

真相:

X射線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和幼仔,甚至胚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都是存在閾值的。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因此,不能離開輻射「劑量」來談論損傷情況。

對於胎兒來講,不同胎齡對應著不同的射線安全劑量。2017年,美國婦產科協會發布相關指南:妊娠0至2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50至100mSv(毫西弗),主要影響是胎兒死亡;妊娠2至8周,致畸劑量閾值是200mSv,主要影響是先天畸形;妊娠8至15周,致畸劑量閾值是60至310mSv,主要影響是智力發育和畸形。所以,胎兒的最小影響劑量閾值是50mSv,理論上只要不超過這個數值就是安全的。

一般情況下,一張普通胸片的輻射劑量是0.02mSv,一張膝關節X射線劑量是0.005mSv,一個頭部CT是2mSv,一個胸部CT是8mSv。顯而易見,這些輻射劑量都在安全範圍內。要達到50mSv,相當於要連拍2500次胸片,或者連做6次CT。

很多醫院會對接受檢查的人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拍胸片時,會給受檢查者戴上特製的鉛帽、鉛圍領,並在腰部及以下圍上沉重的鉛圍裙,避免人體受到不必要的輻射。

套路:

慣性思維,影響判斷

人們的「慣性思維」時常會滋生流言。生活中,許多體檢機構都會提示備孕及懷孕人士避免拍X光片,可能會讓人們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影響理性的分析判斷。

類似流言:

1、「奇形怪狀」的大個兒草莓都打了激素

真相:激素是植物本身就存在的物質,不必談之色變。市面上的大個頭草莓多為「幸香」草莓,本身個頭就很大。有的草莓長相奇怪,那是因為大棚裡溫度和溼度條件不夠好,蜜蜂量不夠導致授粉不均。

2、室外能見度低都是重汙染惹的禍

真相:大氣能見度高低主要受四個方面因素影響:顆粒物濃度、化學成分、相對溼度、太陽輻射。我們常說的「空氣品質」只代表顆粒物濃度,夏季「桑拿天」溼度較大,對陽光散射作用明顯增強,導致光線投入到人眼中的量減少,所以能見度降低。

(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昨天(3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騰訊指數數據的基礎上,從2019年發布的73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2月31日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19十大科學流言榜:「鼠疫無藥可治」位列榜首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12月30日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圖為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鬱琦在現場回擊流言,以正視聽。 張素 攝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張素)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左右腦齡測試、一滴血就能測癌在列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狂犬病疫苗無效?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專題一」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有哪些流言打著「科學」的旗號迷惑我們的雙眼。12月30日下午,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5G基站輻射比4G強對人體危害大?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均入選榜單。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來看看你上過哪些當
    2018年1月6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在百度熊掌報告廳發布,百度搜索作為聯合發布平臺,與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榜單具體如下:本次發布的榜單基於「百度搜索風雲榜」和「百度闢謠平臺」全年數據,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
  •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出爐 你中謠了嗎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紫菜粉絲大米都可以用塑料製作?坐月子絕不能吹風?一滴血能「測癌」?……近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諸多流言被專家一一戳穿。
  • 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近日,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過去一年裡,全體山科人在校黨委帶領下幹事創業、銳意進取,以頑強拼搏精神寫下學校發展史上新的篇章。為回顧一年的精彩,更好的描繪2020年,校黨委宣傳部會同相關部門,經推薦、投票等環節,評出2019年度十大新聞。山東科技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於2019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
  • 年度重磅!2019年度餐飲業十大品牌揭曉!
    △ 2019年度餐飲十大品牌金獎揭曉照片以下是獲獎品牌全名單。2019年度正餐十大品牌:阿五黃河大鯉魚、便宜坊、廣州酒家、胡大、華天飲食、那家小館、湯城小廚、同慶樓、旺順閣魚頭泡餅、西貝莜麵村。2019年度快餐十大品牌:阿香米線、漢堡王、和合谷、吉祥餛飩、老娘舅、老鄉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南城香、喜家德、鄉村基。
  • 十大「科學」流言榜:「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
    昨天,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評選出爐,入選的「科學」流言都曾在網絡上流傳一時,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科學」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於2014年發起。今年的流言榜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包括:「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20-01-15 來源:教育部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2屆,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
  • 2019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榜單揭曉 還有流言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即將過去的這一年發生了哪些科學傳播的大事件,有哪些打著「科學」旗號肆意傳播的流言,哪些人默默地在為科學真理的傳播付出努力……這些答案在12月17日晚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科普中國」活動上揭曉。記者注意到,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我國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發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首次公開亮相等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發布時間: 2020-05-18 14:21:1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中國網5月18日訊 5月18日,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行
  • 2019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評選揭曉
    由檢察日報社主辦的2019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評選15日揭曉,五部門聯合發布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指導意見、檢察機關堅持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犯罪等檢察新聞和「趙宇案」「張扣扣案」「權健案」等一批廣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案件入選。
  • 2018「年度十大童書」揭曉
    原標題:2018「年度十大童書」揭曉看看哪本是你的心頭好深圳晚報2018年11月18日訊 11月17日,2018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評選活動組委會在中心書城多功能廳舉行專家終評會
  • 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名單揭曉 看有哪些人
    10月15日上午,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名單正式揭曉。按照《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評選活動方案》的有關程序,經過該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授予明道坤、吳雲、張磊、羅晶晶、譚珍珍、孫長慶、王麗、李虎、任行財、鄭龍正共10位同志為2019年度竹山縣「十大電商帶頭人」榮譽稱號。
  •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人民網華盛頓12月23日電(記者 吳樂珺)當地時間23日,「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2019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揭曉。今年評選關注華人社團發展、活動模式創新及影響力,以及華裔新生代的角色定位等前瞻性議題。這是連續第十一年公布「南加州地區華人社團年度十大新聞」評選結果,評選結果同時以中、英文版本發布。按事件發生時間順序,2019年度南加州華人社團十大新聞依次為:1.加州理工量子信息協會1月初在洛杉磯成立。該協會由3位加州理工學院在讀華人博士生發起,聚焦高端、前沿科技。
  • 2019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揭曉!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本
    》;知識性讀物《生命的秘密:從草履蟲到達爾文》《一秒有多長》《如何製作一個哥哥》10 本圖書獲得 2019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殊榮。當晚,2019 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頒獎禮在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舉行,獲獎童書的作者、出版方代表以走紅地毯的方式,來領取這份榮譽。
  • 《我們走在大路上》《航拍中國》……2019年度十大紀錄片揭曉
    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作品昨天在北京揭曉。獲得2019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的有:《我們走在大路上》《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手術兩百年》《變化中的中國:生活因你而火熱》《航拍中國》(第二季)《世界上最大的生日慶典》《城市24小時》(第一季)《長江之戀》《他鄉的童年》《水果傳》(第二季)。
  • 深圳讀書月2020年「年度十大好書」揭曉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1日訊(晶報記者 餘梓宏)11月11日下午,歷時近三個月的「年度十大好書」評選在南山區文化館正式揭曉。同時,現場還揭曉了年度致敬出版機構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年度致敬出版人臧永清,年度致敬作者馬識途及年度致敬譯者彭倫、特别致敬圖書《為什麼是深圳》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