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實施了將近三十年。教師職稱,因為和工資掛鈎,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評審教師職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而言,職稱和績效是最大的「傷痛」,而這兩個也被稱之為教育界兩大「毒瘤」。
和金標尺小編一塊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廣大教師呼籲取消教師職稱評定呢?
一、職稱評定過程存在不合理性
雖說教師職稱需要參加示範課展示、根據德能勤績來打分等一系列的評比活動,才能夠最終評定。但是在這個評定過程中,會存在種種不合理、不公平的現象。比如,讓教師上公開示範課,只要是學校領導看重某個教師,一般都能順利通過,所以對於被領導看重的教師上示範課其實就是走個形式而已。
教師職稱評定中還有根據每個教師的德能勤績進行打分,如果和領導關係好,這一環節就很容易出現人情分的可能。
正是因為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會存在種種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使得一部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從此用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甚至會導致一些優秀的教師逃離教育之門。
二、一線教師憑高級職稱難於上青天
據了解,每年教師職稱的評定也是有規定名額的。在一些學校中,經常會出現優秀教師多,但是職稱評定的名額不夠的情況,甚至有些學校的大部分高級職稱名額都是集中在學校領導崗位。
這種情況會讓很多教師為了爭取到能夠參加職稱評定的機會,甚至會利用人脈資源去佔取有限的名額;而真正優秀的一線教師,直到快退休的年齡都還只是中級職稱。
所以,對於一線教師而言,如果能夠取消職稱,直接根據教齡晉級職稱的話,他們就能更加安心穩定、全心全意的投身教育工作中。
目前已有山東、甘肅、河北、吉林等省試行了鄉村一線中小學教師教齡滿二十年可晉升中級職稱、滿二十五年可晉升副高職稱、滿三十年可晉升正高職稱這一優待政策。這也說明了晉升高級職稱有很多做法是不正確的,需要及時糾正。
如果你是一名一線教師,你會希望取消職稱評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