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12項科技:零UI是未來趨勢

2020-12-25 環球網

當前全球科技正在高速發展,並催生出了一系列新技術,如無人機、大腦感知頭帶,以及一系列之前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神奇設備。

這其中,哪些技術將在不久的將來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呢?帶著這一問題,我們近日向「青年企業家協會」(YEC)的企業家們進行了諮詢。

大腦掃描頭帶

我認為當前最具前瞻性的技術是大腦掃描和腦波感知技術。像Muse這樣的設備就能感知你的腦波,幫助你檢測情緒狀態和認知水平等。此外,它還能告訴你何時處於休息狀態,何時處於思考狀態。這項技術還可以作為一種意念控制輸入機制。當前,你可以通過意念控制電腦屏幕上的一個球體。仍在不遠的將來,人們還可以通過意念控制義肢、汽車和計算機能。——安德魯·託馬斯( Andrew Thomas,來自SkyBell Doorbell公司)

智能城市

一些市民可能從未注意到智能城市,但全球的成百上千座城市已經部署了數百萬計的傳感器,就是為了這些城市更加智能化。如今,這些「智能城市」幾乎可以實時追蹤人們的日常生活,並迅速做出反應。這些傳感器可以進行自動報警,形成相互連接的交通網絡,以及對整個城市進行氣候控制等。在未來數十年,城市的人口密度將繼續提升,而智能城市將成為改善基礎設施、保持城市健康度的重要手段。——多琳·布洛赫( Doreen Bloch,來自Poshly Inc公司)

月球上的自然資源

我近期在紐奧良出席了一次科技大會,並有幸與私人登月公司Moon Express聯合創始人奈溫·傑恩(Naveen Jain)共進晚餐。Moon Express的目標是是開採月球上的自然資源。這當然是一項令人興奮的使命,但傑恩還表示,除了登月任務,還希望有朝一日能通過Moon Express尋找出治癒癌症及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案。如今,Moon Express已經因參加谷歌的「月球X大獎賽」(Google Lunar X PRIZE)而聞名。——克里斯多福·瓊斯(Kristopher Jones,來自LSEO.com)

可穿戴翻譯器

一種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翻譯器。當用戶激活後,只要對著它說話,就能把你說的話轉換成英語、中文或日語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可穿戴翻譯器還將支持更多語言。將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可穿戴設備,如健康追蹤設備、能為電子產品供電的太陽能衣服等。——安德魯·施拉格(Andrew Schrage,來自Money Crashers Personal Finance)

虛擬實境

我最近參加了「上善若水」(charity:water)舉辦的一次活動。活動中,每個人都戴上了Oculus虛擬實境頭盔。我完全沉浸到一個非洲的小山村,看到了那裡的人們在沒有清潔水源下的生活條件,以及擁有一口水井後的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況。這一次我真的被打動了,我已下定決心要進行捐贈,因為它讓我意識到這一基金的重要性。當前,虛擬實境(VR)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我相信,將來它會成為一項顛覆性技術。——馬克·克拉斯納(Mark Krassner,來自Expectful)

行動裝置

在過去的幾年,科技市場的最大變化就是向行動裝置轉移。如今,行動裝置的地位日益凸顯,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持續下去。未來的技術,即那些能夠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將是那些能夠利用手指觸摸來解決更大問題的技術。奧辛·罕拉漢(Oisin Hanrahan,來自Handybook)

Cicret Bracelet智能手環

通過Cicret Bracelet智能手環,你可以將智慧型手機投射到手腕上。Cicret Bracelet通過藍牙與智慧型手機連接,戴在手腕上,它可以把手腕處的皮膚作為屏幕,然後將智慧型手機界面投射到皮膚上。用戶可以直接用手指點擊投射在皮膚上的手機界面進行操作,即使在水下也可以操控。你可以打開各種應用,玩遊戲,觀看視頻,事實上你可以做在手機上能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可以直接在手腕上接打電話。Cicret Bracelet目前尚處於原型階段,它意味著將來幾乎任何物體都可以作為屏幕了(通過投射)。——馬賽拉·德維沃(Marcela De Vivo,來自Brilliance)

無人機

無人機將顛覆小包裹的投遞方式。將來,你打開窗戶可能就會看到一架架無人家朝著不同的方向飛行,這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了。一方面,無人機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送貨成本,能將包裹以更快的速度送達。這同時也能推動在線銷售額的增長。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體百貨商場將變得過時,因為你可以在線購買,通過無人機幾分鐘之後即可送達。——奧比那·艾克奇(Obinna Ekezie,來自Wakanow.com)

面部識別軟體

我最近聽說的一項最具潛力的技術是面部識別。作為當前最可靠的安全技術,它還可以取代籤名或密碼。將來,無論是銀行,零售商,還是家中的計算中,都將部署面部識別技術。它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安全,我期待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布蘭登·斯塔博(Brandon Stapper,來自858 Graphics)

HoloLens

HoloLens是今年推出的一項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在不久的將來,家中的計算機屏幕將成為多餘產品;我們可以在家中的任何地方投射出一塊屏幕,然後利用全息眼鏡與其互動。所有的社交網站也將針對3D內容做出調整。最終,電影院可能將被徹底淘汰。比約什·傑恩(Piyush Jain,來自SIMpalm)

零UI(Zero UI)

使用過Siri、Google Now或Amazon Echo的人,已經體驗到了零UI。憑藉更先進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我們已經接近與計算機進行自然對話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與其他服務進行更深入地整合,能夠讓我們輕鬆地進行訂餐或預約醫生。 ——納菲斯· 澤巴扎迪(Nafis Zebarjadi,來自Medicast)

自動駕駛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將降低人類和環境方面的成本。這種汽車更安全,更高效。其中,自動駕駛的電動汽車還允許人們坐車車中的同時做其他事情。與此同時,自動駕駛汽車還能催生出其他一些服務。例如,自動駕駛車隊。另外,自動駕駛功能還允許你在上班時把車租出去接送其他人,讓汽車為自己的費用買單。——託德·麥德瑪(Todd Medema,來自FabricateIO)(編譯/譚燃)

相關焦點

  • 「前沿科技」未來30年,這20項技術將顛覆人類生活
    美國公布了一份長達35頁的《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未來30年,智慧型手機與雲計算將顛覆人類生活
    全國學校聯盟網北京9月18日訊(通訊員/孟凡傑)日前,神州網(www.snzo.cn)智庫展望欄目轉發了美國公布的一份長達35頁的《2016—2045年新興科技趨勢報告》。該報告是在美國過去五年內由政府機構、諮詢機構、智囊團、科研機構等發表的32份科技趨勢相關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提鍊形成的。通過對近700項科技趨勢的綜合比對分析,最終明確了20項最值得關注的科技發展趨勢。
  • 科技改變生活 創新引領未來
    5G發展正駛入快車道,加速開啟萬物互聯、人機互動的時代。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深海勇士」第300次下潛,掀開深海4000米瑰麗面紗,人類的一生不過短短一瞬,科技卻能向我們述說5億年前的生物奧秘。為營造濃鬱的科技活動氛圍,普及科學知識,開闊科學眼界,培養探究精神,激發學生從小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熱情,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開展了「立探索之心 逐科學之夢」首屆科技文化節活動。科技支撐文明,科技創造未來,而未來在我們手中。
  • 大巨變,超高科技引發未來生活方式大改變
    人體能力的大提高和靈性的改變,能出現適宜四維空間的人類。 物質生活的神奇化不管科技多麼發達,社會多麼進步,吃、喝、穿、住、行等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第一件事,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列於基本需要之首的食物是生命不息的能量來源。
  • 「黑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只一年光陰,網際網路世界就能用最「激進」的方式呈現最新的變化。在剛落幕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各場論壇的觀點對撞,從不同側面勾勒了未來智能世界的面貌。  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人工智慧無疑是最熱門的領域。
  • 2018年CES展示的18項科技趨勢
    我總是在追尋趨勢。為什麼?因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非常重要,這樣就能投入預算,利用正確的技術,推動業務發展。1月9日-12日,我參加了全球最大的科技大會之一——CES,展上的創新展示並沒有讓人失望。從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到物聯網和智能汽車,以下是我心中今年CES的18項趨勢。
  • 丁磊:華人運通改變人類未來出行的願景從未改變
    「從人性化需求出發,依託人性化智慧,以研發創領智能出行技術為基礎,從新能源智能汽車的開發和產業化出發,布局智捷交通,並以此為入口為構建智慧城市做貢獻,改變人類未來出行。」 這就是丁磊眼中,華人運通將會成為的樣子。
  • 「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召開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譚明猛 通訊員劉龍騰 熊利兵)12月11日,由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華中師範大學、騰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AI改變未來」——未來教育2020峰會在武漢東湖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活動現場。
  • 凱文•凱利:未來12個趨勢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保持學習、保持行動、保持空杯心態,去迎接已經大步向你走來的未來。以下文章轉載自:李強好書伴讀未來12個趨勢文:凱文•凱利  編:李強跟30年後的我們相比,現在的我們就是一無所知,必須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我們尚處於第一天的第一個小時——開始的開始。
  • 人工智慧的歷程、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並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你在網上購物時,對話式線上機器人能準確理解你的需求,迅速解決問題;在醫院,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醫生檢測病情……可以說,人工智慧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的認知與生活。但同時,人工智慧的發展也給人類帶來一絲隱憂。 本報告將全方位剖析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到底是什麼。
  • 達沃斯上的工業4.0「黑科技」 將改變人類生活
    為期3天的大會科技氛圍十足,論壇現場展出了許多令人腦洞大開的黑科技、新發明。不久的將來,這些有趣的創造也許會走進現實,在飲食、醫療、環保、建築和交通等方面改變人類的生活。  人造肉  「你會吃人造肉嗎?」「未來人造肉將會大量進入市場?」美國靛藍農業執行長兼董事大衛·帕裡說,在不遠的將來,人造肉會大量進入市場,成為未來餐桌的主角。
  • 人類與科技——未來篇
    儘管目前人類的科技很發達了,但這還遠遠不夠,人類的徵程是星辰大海,就需要更發達,更超前的科技。許多的科幻小說,科幻電影都大開腦洞,展現了許多未來科技,有一些還成為了現實。儘管名字看上去有點俗,但內容卻是人類星際時代發生的故事。主人公唐龍高中畢業後,毅然決然參軍,參加的23團是一個傳奇的軍團,教官全是舊時代的超智慧機器人,為什麼叫超智能呢?因為這些機器人擁有了情感與思維。而學員就一人——唐龍,教官為了訓練好他,利用當時的虛擬遊戲技術,製造出必要的環境令他置身其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世界未來趨勢的框架、周期與核心
    「今後,引領未來時代的核心技術或許將集中於生物與腦科學領域」。 不僅如此,作者非常在意所謂 「黑科技」顛覆未來的可能性,例如,核聚變、超導、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的發展前景。本書用了不少篇幅討論「社會成熟的生命周期」問題。
  • 創意改變生活、科技改變未來,湖南省高校第四屆研究生電子設計大賽...
    三湘都市報1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瀟玲 歐彩玲 記者 劉鎮東 黃京)用圖像識別技術在線檢測的鋅電解過程料液酸鋅離子濃度;通過車內人員生命體徵監測與報警,預防駕駛員因身體狀況產生交通事故;全自動指針儀表識別車……12月19日,長沙理工大學體育館內熱鬧非凡,科技感十足,湖南省高校第四屆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在該校舉行
  • 人工智慧利大於弊,或許是未來人類計劃趨勢
    如果你對人工智慧、科技感興趣,對於 「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這個話題一定不陌生,一直以來,關於人工智慧的爭議不斷,我們已經享受到科技帶給生活實實在在的甜頭,又擔心智能的發展不受控制後要怎麼辦,我們,會遭遇電影中一樣的,被機器人佔領的世界嗎?
  • 科學家發現第一個地球以外的元素,它將改變人類未來生活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取樣,不僅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更開啟了人類未來生活新模式。科學家對月球表面土壤樣品,進行深入分析的時候,第一次發現地球以外的元素氦。氦元素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約佔整個宇宙氣體成分中的35%,但由於地球特殊的大氣層結構,導致了地球上缺乏氦元素,整個地球所有氦元素加起來不足幾千克,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元素。
  • 國家圖書館王志庚:改變未來兒童閱讀的趨勢是什麼?
    人類的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從零開始學習閱讀。在未來,改變兒童閱讀的趨勢是什麼?各位嘉賓,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主辦方的邀請,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是: 親子共讀的未來。我是一個圖書館員,圖書館員的兒童觀是這樣的。
  • 2018春節暢想,智能科技改變未來生活!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AI等智能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將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便利、安全、舒適。
  • UI/ UX設計指南:專業術語,解釋,建議及未來發展趨勢
    它涉及信息架構、網站結構、用戶界面、導航人類工效學、網站布局、色彩、對比度、字體和攝影或插圖以及圖標設計。Web設計師是將UX和UI技術應用於網頁設計的專家。最初,Web設計師是UI設計師(UI設計師的子集),專注於設計和構建web用戶界面。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知道一些前端編程,如HTML/CSS、Javascript,以顯示設計/原型在屏幕上的工作方式。
  • 未來人類是什麼樣子?人機結合、新人類或是趨勢,但科學家很擔心
    200萬年後人類會成什麼樣子,哪些器官會消失?按照未來的發展趨勢,確實人類將與「機器人」成為生命的載體,這樣人類才會變得更加的強大,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延續生命,還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所以往這個方向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只不過如今人類在短時間可能是很難實現的。在2020年,我們暫時也最多看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豬身上進行實驗,並且植入的設備可以監測到豬的一些活動,但是也並不能完全融合起來,也就是說兩者還是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