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成回憶錄 是日本通獨家策劃的專題內容,旨在展示回顧日本1989-2019的時代變化,留下這30年間屬於平成的獨家記憶。
* 查看完整專題內容,請發送「平成」,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 本文首發於日本通網站
https://www.517japan.com/viewnews-106176.html
即使是感興趣的事物也會控制好奇心,遵守規則排隊等候是日本人的普遍特質。在每個時代人們都會為了新奇的東西排隊,但平成30年間正是日本排隊文化的加速期。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日本平成30年間的排隊文化。
■蘋果發售新機型時,門店前徹夜排隊的人們成為一道風景
平成15年(2003年)11月3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以外的首家直營店,日本銀座開業。為了能在開業當天購買到蘋果產品,開業前一天晚上有超過5000人冒雨排隊。
店鋪開門時,營業員們熱烈鼓掌歡迎顧客,並同每一位進店顧客擊掌慶賀。現在這一景象已經變的司空見慣,但在當時的日本是首次出現。
自那以後,銀座蘋果商店就成了日本果粉的聖地,每次蘋果發售新機型的前幾天裡都可以看到徹夜排隊的人,好像在為蘋果的新機型熱場,又像是過節一樣。
平成20年(2008年),在日本地區出售的首款蘋果手機iPhone3G由日本軟銀公司代理髮售。
當時從東京原宿軟銀所在的表參道開始到澀谷方向有大約一公裡長的人群整夜排隊等待購買。排隊的人想要上廁所的話,還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發給時限30分鐘的上廁所券。
平成26年(2014年)以後,隨著網絡預約的興起,排隊購買的景象逐漸消失。
調查排隊人群的排隊理由一般為「想最先買到」,「想引人注目」,「想參加果粉的熱鬧聚會」等等。但排名第一的理由永遠都是為了最先拿到並使用新機型。果然還是對蘋果產品的熱愛超過了一切。
■為了甜甜圈大排長龍
平成18年(2006年),首次登陸日本的甜甜圈品牌Krispy Kreme(超過70年歷史的美國大型甜甜圈連鎖品牌,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900家店)因為門前排隊的人群而聞名日本。
雖然位於東京新宿的旗艦店在慶賀開業10周年不久後的平成29年(2017年)就關閉了。但它曾經創造過連續數日都需要排隊2小時以上候餐的超高人氣記錄。
之後的平成20年(2008年)和平成22年(2010年)又分別有號稱「世界第一早餐」BILLS引爆的鬆餅排隊熱和Eggs 'n Things引爆的夏威夷煎餅排隊熱。
平成時代也可以說是甜點的時代。平成2年(1990年)提拉米蘇在日本流行,之後不斷有新的甜點引領這一趨勢。糕點、巧克力、冰激凌、各種各樣的飯後甜點你方唱罷我登場。人們也不再拘泥於西式甜點還是日式甜點,只要是甜美的食品就可以佔據日本人的味蕾。
近些年還產生了在社交網絡上曬甜點的風潮,但網紅甜點的流行期普遍較短。
■泡沫經濟時期富裕的日本人熱衷於在國外免稅店排隊
入選2015年度日本流行語的詞彙「爆買」是用來形容赴日購買商品的中國人。該詞語隨著網路傳入中國,被中國人所熟知。
提起平成,給人的印象總是經濟不振,但其實從昭和61年(1986年)12月開始至平成3年(1991年)2月,連續51個月的日本泡沫經濟巔峰有一半時間在平成。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日本人,同樣有過「爆買」的經歷。
從1980年後半期開始,隨著機票價格日益走低,日本赴國外旅行的人不斷增多。得益於泡沫景氣和日元升值,赴國外旅遊的日本人開始瘋狂購買外國名牌商品。那時的歐美免稅店都可以看到排隊購買商品的日本人。時裝店裡也擠滿了不顧形象搶購時裝的日本女性。
現在提起這些,日本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但也的確可以反映出當時日本經濟的繁榮。
■排隊吃拉麵
在日本提到需要排隊才能吃到的食物,首先想到的就是拉麵。回溯歷史,明治43年(1910年),在淺草以燒麥、餛飩、中國麵條等家常食品為主打菜的中華料理來來軒可以視作日本拉麵的始祖。當時的來來軒價格親民,成為每天都需要排隊才能吃上的人氣店鋪。
雖然在昭和時代也有不少需要排隊才能吃到的人氣店鋪,但拉麵店變成像現在一樣需要排隊候餐還是在平成時代。
平成6年(1994年),集合了全日本人氣拉麵店的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開館。平成8年(1996年)之後被稱為「96年組」的人氣拉麵店相繼開業。這些店鋪現在仍是屈指可數的人氣店鋪,他們的到來加速了拉麵熱潮的來臨。
現在這些拉麵店很多都被收錄為米其林餐廳。在日本以外的歐美地區掀起了拉麵熱。他們連同日本的就餐禮儀一起變成了日本文化輸出的一部分。
■排隊在大阪環球影城看「殭屍」
平成13年(2001年)開業的USJ(大阪環球影城),在開業兩年後即陷入困境,遊玩人數大幅下降,經營逐漸惡化。
平成22年(2010年),原奇美電子(CMO)執行委員森崗毅元帶領USJ果斷改革,使USJ走出了困境。森崗毅元認為粉絲們喜歡無與倫比的主題公園,USJ應該順應這一市場需求進行改革。
平成23年(2011年),在森崗毅元主導下,USJ開始了之後每年一度的萬聖節恐怖夜活動,活動當天USJ在公園內擺放了數百個殭屍道具,讓整個公園都變成了鬼屋。這一活動很好的點燃了粉絲們的遊覽欲。
之後USJ又陸續建成了哈利波特區、蜘蛛俠區等人氣影視作品區。不斷的吸引顧客。平成22年(2010年)以後,USJ的遊園人數持續增加,每遊覽一個區域都需要長時間排隊。
■平成是快速時尚的興起時代,人們熱衷在快速時尚中心銀座排隊
高級商店林立的日本銀座,從連續33年日本地價最高的鳩居堂延伸到銀座8丁目的中央大街兩旁,自平成後半期開始ZARA、H&M、優衣庫等店家紛紛在此開店,是日本快速時尚激烈競爭的中心區域。
平成24年(2012年),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先機,優衣庫搬遷到同一條路上的小松百貨大樓並租用了的1-12層。這一店面也成為了優衣庫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旗艦店,開業時更有超過800人排隊等候選購商品。
競爭就有成敗,平成30年(2018年),H&M在銀座的店面在租用十年後未再續約。一般認為H&M在銀座的經營收入下降,不能承擔租賃費用上漲的壓力才導致關門歇業。該店在平成20年(2008年)9月開業時,曾創造過超過5000人徹夜排隊的熱潮。
快時尚的崛起是在景氣持續低迷的平成後半期,隨著網絡銷售的興起和落後品牌陸續被淘汰,新時代的銀座會去往何方,讓我們翹首以待。
■排隊參觀東京天空樹
平成24年(2012年)5月22日是東京天空樹建成開放的日子,不巧的是當天天公不作美,即便如此還是有將近22萬人到場觀看開放儀式,進入天空樹內的人更是超過了9000人。
因為當天風力過強,到下午5時許,通往觀景平臺的電梯不得不停運。導致約200人短時滯留在觀景平臺的走廊內。天空樹自此給日本人留下了弱不禁風的印象。
之後的數日,前來排隊參觀的人也是絡繹不絕。開放初期的參觀熱潮消退之後,登上天空樹也需要排隊2小時。的確,高634米的天空樹在當時是世界第一高塔,誰都會有登上觀景臺一覽東京風景的想法。
當然,現在有些時間段已經不需要排隊就可以上塔觀景,被當初開放時擁擠人群嚇退的人可以選擇時間去觀景了。
■排隊參觀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建築
平成28年(2016年)東京上野的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由世界上7個國家風格17棟建築組成的「勒·柯布西耶注建築作品群」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
國立西洋美術館是日本國內唯一的勒·柯布西耶建築作品,建成於昭和34年(1959年)。它的加入使得日本的世界遺產增加到了20件。
註:(勒·柯布西耶,法國人,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國立西洋美術館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在7月17日,18日一早聞訊而來參觀的人們就已經排起了長隊。到上午9點半開館前排隊人數已經超過了300。
自平成5年(1993年)開始,日本陸續有文化和自然遺產被收入世界遺產名錄,至平成30年(2018年)收錄總數達到22件。從這一點上可以說平成時代是日本的世界遺產登記註冊的時代。
■自昭和時代開始的熊貓熱,在平成時代依舊熱度不減
東京上野動物園內參觀熊貓的隊伍可以說是昭和時代日本排隊文化的代表。
1972年(昭和47年),得益於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向日本贈送了兩隻熊貓蘭蘭和康康。當時排隊觀看熊貓的隊伍超過了2公裡。
參觀時還有廣播不斷催促「請不要停留」,平均排隊2小時才可以參觀30秒。更催生出「攬客熊貓(客寄せパンダ)」這樣一個日語新詞。蘭蘭和康康為上野動物園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平成29年(2017年)6月,旅日熊貓真真眾望所歸,產下了一隻雌性幼崽,取名香香。在此之前上野動物園已經29年沒有新熊貓降生,香香更是平成時代在日本降生的首隻熊貓。
香香的降生使上野動物園2017年入園總人數超過了450萬人。6年來首次超過400萬。香香1歲生日時更有約4000人排隊等候參觀。
2017年12月香香開始公開對外展示,當時取得參觀資格需要抽籤確定,因為希望參觀的人數太多,在2018年2月又將參觀制度更改為根據先來後到發放號碼牌。人們為了得到號碼牌會早早的到上野動物園排隊。平成30年(2018年)整年,入園參觀人數持續增長。
平成時代,可以說是網絡信息和排隊文化交織的時代。已經到來的令和時代日本人又會為什麼排隊,讓我們拭目以待。
* 平成回憶錄 是日本通獨家策劃的專題內容,旨在展示回顧日本1989-2019的時代變化,留下這30年間屬於平成的獨家記憶。
* 查看完整專題內容,請發送「平成」,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 本文首發於日本通網站
https://www.517japan.com/viewnews-10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