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知識的考查中,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是一個,考查的形式主要是時期名稱與該時期衝突或任務的對應以及各個階段形成的品質。所以主要通過對每個時期關鍵詞的梳理來理解知識點。埃裡克森將人格發展按照順序依次分成了八個階段,前五個階段與弗洛伊德劃分的階段一致。此外,埃裡克森也討論了成年期和老年期的衝突和任務,是一個畢生發展理論。就考試來說,前五個階段是常考點,我們這裡首先分析前三個易混淆的階段。
1.口唇期-嬰兒期-基本的信任感對不信任感(0-18個月)
嬰兒在母親的子宮裡時,是處於非常安全的環境,當新生嬰兒出生之後,則進入到了新的外界環境中。弗洛伊德主要關注的是嬰兒吮吸吃奶時口唇部位的滿足與快感,埃裡克森認為,嬰兒吃奶也是其人際關係發展的基礎。如果這時嬰兒獲得了適當的照料與關懷,那麼嬰兒就會認為他與外界建立了可靠的關係,就獲得基本的信任感。如果此時嬰兒沒有得到適當的照料,嬰兒自己的需要無法獲得滿足,就會害怕,覺得外界充滿了危險,沒有可依靠的人,就會對外界世界產生不信任感。這時如果人格發展危機得到很好的解決,積極的基本的信任感較多,則危機會積極地解決,人格中會形成了一種新的品質即希望。
2.肛門期-兒童早期-自主對羞怯與懷疑(18個月-3歲)
弗洛伊德認為,這時候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大小便的排便訓練,肛門附近的排便快感是性感帶。這時孩子隨著自己肌肉力量的發展,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者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如果父母允許孩子在適當的範圍內隨意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時候態度比較溫和,孩子就會認為他能夠控制自己和環境,就獲得了自主感。如果此時父母發現孩子不小心碰壞東西之後馬上發怒,或者不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小事情,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產生羞怯感,進一步衍生為對外界的人和事產生懷疑。這一階段自主感的獲得會產生的品質是意志,即能夠自主選擇,自我控制。
3.生殖器期-學前期-主動對內疚(3-6、7歲)
3周歲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個飛躍期,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和主見,也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對外界充滿了好奇,願意主動探索外部世界。這時候,如果父母能夠滿足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勇於嘗試,勇於通過實踐驗證自己的想法,孩子就會獲得主動感。反之,如果這時候父母阻止兒童的探索行為,否定兒童天馬行空的問題並嘲笑孩子的想法,孩子就會覺得自信心受到打擊,產生內疚或者罪惡感。這個階段如果主動感佔主導地位,那麼孩子就會敢於追求有價值的目標,獲得新的品質即決心。
以上前三個階段中,尤其是兒童早期和學前期的衝突名稱很容易混淆,要進行理解和區分。自主更加強調的是行為上的自我支配,而主動則更多強調意識上主動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這三個階段所形成的品質也是單選題的考點,考生需理解掌握。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