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第一次正規產檢,是在懷孕12周做,也就是孕早期的最後一周,那之前的11周有沒有做檢查、究竟做幾次,很多孕媽不清楚,接下來就來詳細說說「孕早期檢查攻略」,備孕女性、剛懷孕的準爸媽都有必要了解。
懷孕早期究竟要做幾次檢查?很多孕媽不清楚
▶ 孕早期第一次檢查
最開始,大部分女性是通過懷孕試紙「陽性」,來確定自己懷孕的,試紙檢測呈陽性,說明是懷孕了,這個時候最好再去醫院檢查確認一下,這一般就是懷孕後的第一次檢查了。
檢查項目是:抽血膜B超(陰超)。
抽血是為了查 孕酮和血hcg水平,以確認懷孕;首次B超檢查,是為了確定懷孕的情況以及胎兒是否著著床在宮內,但這個階段胚胎還很小,一般醫生會建議查 陰超,會看的更準確些。
第一次檢查後,孕媽可能會遇到些問題:
有些孕媽驗血發現孕酮低,醫生會建議幾天後複查抽血,為了再次檢測孕酮的情況,及HCG的翻倍情況,有些翻倍不太好的,醫生可能會要求幾天後再複查一次;
但一般只要HCG翻倍好,孕婦也沒有劇烈腹痛和出血,就是正常的,孕媽也不用太擔心;但是這裡說的腹痛是「劇烈腹痛」,若是孕媽感覺有輕微腹脹腹痛,類似像「來月經」的那種感覺,那種的是正常的孕早期表現;
孕酮作為一個參考就好,畢竟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女性的基礎孕酮水平就不一樣;如果實在低,醫生要求補孕酮養胎的孕媽,那就聽醫生的建議。
▶ 孕早期第二次檢查
隨著胎兒的發育,一般到了 懷孕6-8周,不少孕媽會去做B超檢查,這些B超檢查很重要,是為了 看胎兒的胎心胎芽。
如果是月經規律的女性,最早在懷孕6周多就能看到胎心(B超單顯示 「原始心管搏動」 ),前幾天陪一個剛懷孕的朋友去醫院檢查,由於孕周小就做的陰超,結果看到了胎心胎芽,顯示的孕周是孕6周+0。
當然,也有些女性平時月經不規律,就會影響著床時間,看到胎心的時間也就可能延遲,一般最晚在懷孕8周可以通過B超檢查看到胎兒的胎心胎芽,因此,孕媽如果在孕6-7周沒看到胎心胎芽,也不要太焦慮,可以耐心的再等等,沒準再過一周就看到了。
▶ 孕早期第三次檢查
也就是孕12周的產檢,這是孕早期最後一次、最重要的一次檢查,也是整個孕期比較重要的一次檢查,這次產檢的項目比較多:
建檔:不少地方的醫院是在懷孕12周產檢時一塊建檔,但也有些醫院因為床位緊張,會在 懷孕12周之前預建檔,相當於「佔坑」。
前幾天陪朋友檢查的醫院,就需要提前預建檔,把需要的一些證件、證明先交到醫院,到懷孕12周,如果胎兒發育的好,再正式建檔。在北京這邊,大部分醫院都需要在孕12周前建檔。
基礎檢查:包括醫生詢問孕婦的情況(如末次月經時間、懷孕周數、年齡、身體狀況等),也會做些 基礎檢查(如測量身高體重、血壓、心率等),還需要做 血、尿常規、肝腎功能 等基礎檢查,以了解孕媽的身體狀況如何。
這些都會作為建檔的資料,填寫在病歷檔案中,之後每次的檢查結果也都會記錄在病歷中,作為孕期一個持續的對孕婦身體情況、胎兒發育情況的動態監測記錄。
NT檢查:這項檢查是查胎兒的「頸部透明膜厚度」,因為 最佳檢查時間是懷孕11-14周,過了孕14周就看不清楚了,因此醫院為了減少孕媽來院次數,會建議和孕12周產檢一塊兒做,不過這項檢查需要提前預約。
有調查研究表明,胎兒頸部透明膜厚度和寶寶的早期神經系統發育情況有很大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頸透明膜厚度越厚,寶寶出現 智力發育遲緩 的可能性越大。
這也算是胎兒第一次 智力異常的篩查,因而孕媽們有必要重視起來。
孕早期檢查的「通關秘籍」,孕媽了解
前面說到的孕早期檢查分了3次,有些孕媽甚至不止3次,在這幾次檢查中,有些需要注意事項需要孕媽了解,有助孕媽孕早期的檢查順利通關。
① 在自己驗孕後發現懷孕了,最好去醫院做確認檢查,需要做B超確認是宮內還是宮外,因為胚胎還太小,醫生大多會建議做陰超檢查,這項檢查並不存在孕媽們認為的「會傷害到胎兒」的情況,是可以放心去做的。
陰超檢查不需要憋尿,正常檢查;而B超檢查是需要憋尿的,這個區別孕媽們也要提前了解,並在檢查前做好準備。
② 關於建檔,不同醫院建檔的時間不同,孕媽確定好醫院後,最好提前諮詢相關人員「建檔所需資料和建檔流程」,儘早準備。
③ 孕早期孕媽身體狀態可能會不好,檢查時最好有人陪著,有些家人能代勞的事情,可以減少孕婦活動,能諮詢的更清楚,也更能確保胎兒和孕婦的安全。
④ NT檢查需要提前預約,孕媽或家人最好在懷孕12周前,提前諮詢並約好檢查時間。
以上就是懷孕早期的檢查次數、可能出現的狀況、需要注意的方面等,孕媽們最好在懷孕後能早了解到,做到心裡有數,順利的度過孕早期。你在孕早期做了幾次檢查、有些哪些檢查經歷,來分享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