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楷演講會: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2021-02-28 景來律師


景來律師(jinglailvshi)——你朋友圈好多人都在關注的法律公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景來律師」免費訂閱,專業、耐看的好文一讀為快。

來源丨人文清華講壇、網易、悄悄法律人

  近期大連13歲少年殺人案應當如何處理?我國刑法是否應當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路遇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我國是否會設立見危不救罪?

11月11日晚7點,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的主題演講,不僅以刑法學原理解千古難題,並針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解析,帶領大家認識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Jlls)

聲明:景來律師對推文的導讀設定及標題修定擁有權利。轉載推文時需標明轉自景來律師公眾號,否則為侵權。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後母親不幸遇難,構成犯罪嗎?張明楷教授按照三階層理論體系,從「不作為犯」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首先,從構成條件符合性看,李雷對母親負有法律上的救助義務,如果事發時他有履行這一義務的可能性,他本可以迴避母親遇難的結果卻沒有迴避,就符合「不作為犯」構成條件。其次從違法性看,不能因為李雷救了女友就認為其行為不違法,因為李雷對女友只有道德義務,不足以與對母親的法律義務構成「阻卻違法的義務衝突」,當然可以認為李雷不作為的違法程度降低。第三從有責性看,李雷具備所有的責任要素,尤其是具有期待可能性。當然,雖然李雷因深愛女友而優先救女友依然構成犯罪,但考慮到「期待可能性」的減少可從寬處罰。不過,如果事態確實危急,李雷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就救助了身邊最容易救助的人,而這個人是其女友,則不可能追究其刑事責任。

 

 

針對很多人因為害怕被訛詐而不敢扶起路邊摔倒的陌生老人,張明楷教授表示,雖然此時在法律上沒有救的義務,但是從道義上仍然要扶,如果遇到訛詐也不必怕,堅決不讓他得逞;一旦對方去法院起訴,他就至少構成虛假訴訟罪,甚至可能觸犯詐騙罪。當然,扶人者要注意證據的收集和保存,法律會鼓勵見義勇為者。圍繞這一問題,張明楷教授還做了前瞻性的探討,表示中國未來有可能設立「見危不救罪」。目前德國、法國等許多國家都規定有這個罪,即當他人生命處於危險狀態時,如果你經過了那個地方救助他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卻沒有救,就是犯罪,在德國處一年以下自由刑,在法國處五年以下自由刑。

 

 

張明楷教授還指出,科技的發展給刑法帶來了新的挑戰,例如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目前各種理論就爭議不休。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自己的線路上遇到違章的數位行人時,可否為了避免數人死亡而軋死一位沒有違章的行人?對此張明楷教授表示,「我傾向於肯定回答,生命是平等的,但是多數和少數是不一樣的。」

 

 

在談到有責性時,針對近期熱議的大連13歲少年殺人案,張明楷教授表示雖然這個少年的殺人行為是違法的,但依據刑法第十七條相關規定,該少年未滿14周歲,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因此司法機關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是可以由政府對其進行收容教養,而不是放任不管。他認為我國刑法目前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是合適的,因為未成年人還沒有形成一種價值觀,他的價值觀在違法和合法之間不停地漂移,需要以保護為主;在歐洲84%以上的國家也是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不用負刑事責任。有句法律格言是,「立法者不尊重稀罕事實」,即法律是一種普遍適用的規範,著重考慮普遍事實,而不看重罕見事實。關於是否要降低我國刑法中有關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門檻,張明楷教授表示需要有統計數據的支撐,如果統計結果表明,確實出現了很多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情況,那麼可以考慮降低年齡,但如果統計結果表明,類似犯罪並不多,甚至很多年才出一起,那就不應該降低。

 

 

在談到刑法和倫理的關係時,張明楷教授提醒大家不要用倫理的思考替代刑法的思考,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法律義務當做道德義務不履行,法益就會受到侵害,其行為就可能構成犯罪。比如有的人本來應該救自己的小孩,但是他沒有救,結果救了別人的小孩,很多人都認為這個人道德很高尚,但其實這樣說的人是把小孩當成了父母的財產,當成了父母可以任意處置的東西。如果父母是犧牲自己的財產保護別人的小孩,的確道德高尚,但是小孩的生命不是父母可以隨便處置的,他的生命是和父母平等的,而且是法律規定要父母保護的。「你明明可以救自己的小孩而不救,我並不認為這是道德高尚。」

 

 

張明楷教授最後表示憲法規定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所有的糾紛都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大家沒有糾紛也可以從法律獲得智慧。「法律是最傑出的智慧,世世相繼,代代相承,由人類經久不斷的經驗和理性構成,經由陽光與真理的檢驗,精緻而優雅。沒有人比法律更聰明,立法者也沒有法律聰明,所以我們一定要信仰法律遵守法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張明楷演講: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
    路遇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我國是否會設立見危不救罪?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的主題演講,不僅以刑法學原理解千古難題,並針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解析,帶領大家認識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 張明楷: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刑法怎麼看?
    張明楷: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刑法怎麼看?路遇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我國是否會設立見危不救罪?11月11日晚7點,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的主題演講,不僅以刑法學原理解千古難題,並針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解析,帶領大家認識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 「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先救誰」入國家司法考試
    CFP 圖  「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你先救誰?」昨日(9月21日),2015年國家司法考試真題公布,試卷二中就出現了這道令廣大男生困惑許久的難題,不過在考題中,母親和女友不是落水了,而是身處大火之中。「今年的司考真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豐富的長電影!」不少考生在網上發表感嘆,稱考題奇葩雷人。
  • 法學教授談「無處不在的刑法學」
    路遇老人摔倒該不該扶?我國是否會設立見危不救罪?11月11日晚7點,著名法學家、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明楷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了名為《母親與女友同時落水該救誰?——無處不在的刑法學》的主題演講,不僅以刑法學原理解千古難題,並針對上述熱點問題進行了精彩解析。 假如女友韓梅梅與母親同時落水,李雷有能力救人,但只能救一個人,倘若李雷救了韓梅梅後母親不幸遇難,構成犯罪嗎?
  • 爭議 女友和母親同時落水先救誰?司法部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女友和媽同時落水先救誰?這是一個讓很多男人糾結不已的問題,以前也有很多網友給出了答案,可以說是眾說紛紜。如今,這一問題有了比較官方的答案。
  • 女友和媽媽同時落水先救誰?不用傷腦筋了,《民法典》有明確規定
    :親愛的,如果有一天你帶著媽媽和我去河邊散步,我們倆都落水了,你會先救誰?,他應該先救誰?此時,張三去先救了女友,造成媽媽溺亡,構成犯罪,但可以減輕處罰;3、如果女友是因為張三的過失落水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先救了女友
  • 重磅|張明楷刑法學100講
    雖然人人都能講刑法學,但不是人人都能講得好,不是人人都能講得深,不是人人都能講得透的。自己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真正學好刑法學呢?中國刑法學教授上千,很多人講課都比本人精彩。其中,雖然不敢說張明楷教授講得是最好的,但是,在中國,恐怕沒有幾個刑法學教授敢說自己講得比張明楷教授還好。
  • 女友和媽媽同時遇險,先救誰?來看印度人怎麼答
    棘手的考題:女友和媽同時遇險,先救誰?BEIJING: Will you save your mother or girlfriend in case of a deadly fire?媽媽和女友同時遇到火災,先救誰?這個棘手的考題難倒成千上萬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考生。通過考試才有資格當律師。考題是這樣的:甲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甲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
  • 語數英老師妙解:媽媽和女友同時落水難題?網友:坑女友的新套路
    母親與女友落水先救誰?這是一道無解又有很多答案的課題。最近某高校經濟法老師妙解「媽媽和女友同時落水先救誰」,她認為先救女友是一種違法行為,對於這種解法不知各位朋友怎麼看?既然娘同女友結伴,說明道義上已是你家人,什麼狗屁法學家,世界通行的救助原則:先救最危險的或是年輕的!扯什麼法律原則。我看是這個法學者曾經幹過以此手段謀害不滿意的兒媳婦。(開玩笑大家別當真!)小編認為:老師只是從法理的角度分析,又不是提倡你現實中去做,到底怎麼選擇還不是你自己的事。
  • 夢見落水被救後沒事是什麼意思 夢見落水被救後沒事代表什麼
    夢見落水被救後沒事是什麼意思 夢見落水被救後沒事代表什麼無論你的夢裡出現的是寧靜的湖水、滴流的小溪、狂怒的河流、平靜的海洋;夢中的水總是喻示著生命的精華,代表了精神的洗禮和重生。
  • 較真| 救女友還是救媽,國家給出答案了?
    較真要點: 查證者:郭剛 | 法律工作者 近日網上流傳一張圖,說是司法部對關於「救女友還是救母親」這個千古難題,給出了「最正規答案」:「女友和媽同時遇險,只能救出一人的時候
  • 女友落水先救媽?那些年,那些「奇葩」的法考題……
    落水先救媽關於不作為犯罪,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A.兒童在公共遊泳池溺水時,其父甲、救生員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為犯罪B.在離婚訴訟期間,丈夫誤認為自己無義務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過失的不作為犯罪C.甲在火災之際,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如無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構成不作為犯罪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幾口後將咖啡遞給丙,因擔心罪行敗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導致乙、丙均死亡。
  • 老婆老媽落水先救誰? 蘇州真實上演:男子先救媽
    網絡截圖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據臺灣「中央社」7月16日報導,媽媽與太太同時落水,你會先救誰?不少男性曾被另一半問過這個問題。大陸江蘇省蘇州市日前就發生一起婆媳糾紛,婆婆與媳婦爭吵後同時跳河,最後當事男子選擇先救母親。  報導稱,不少大陸網友分享這則新聞,且普遍認為先救母親是對的。  蘇州網絡電視報導,蘇州市一對婆媳12日下午在住宅屋苑河邊吵架,媳婦先跳河,婆婆緊接著也跳了下去。
  • 姚琛VS馬伯騫,同時落水的靈魂拷問,周震南到底會救誰
    在兩人的靈魂拷問環節,姚琛的第一輪便拋出了經典的二選一問題,詢問周震南,姚琛和馬伯騫同時落水,你救誰?同時落水的問題無疑是最讓人為難的靈魂拷問,而南南是真的沒在怕的,迅速反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稱誰都不救,轉身就走。
  • 四川2大學生救落水者,不會遊泳不慎溺亡,事發前還給母親做飯
    21歲的大三學生羅東來、何鑫為救落水者,不慎落水,因為不會遊泳最終溺亡。羅東來和何鑫都是四川劍閣縣人,3月12日晚,他們和三名同學聚餐,飯後5人相約一起到清江河河堤邊散步。當他們走到河堤邊時,突然聽到有人落水呼救的聲音。隨後,5人前往營救,在救援過程中,羅東來和何鑫不幸落水身亡。
  • 西南交大學生緊急救起落水女子:「我不救誰救?」
    我不救誰救?於是就跳了下去……」10月30日,西南交通大學19級碩士陳建作為救人者之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起事發經過。  10月26日12點左右,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碩士19級結構黨支部的同學們在參加黨支部活動返校途中,看見一名落水女孩兒不斷在水中掙扎。通過陳建的下水救援和其餘同學的協力幫助,女孩最終被成功救起。
  • 母親為救落水兒子溺亡,孩子痛哭:我錯了,媽媽還有救沒?
    現在正值夏季,有很多父母都喜歡帶孩子去河邊玩耍,然而有些父母也不會遊泳,一旦發生落水事件後果不堪設想。這不,在河南新察就發生了一起溺亡事件,一母親為救落水兒子不幸溺亡,事後孩子在岸邊失聲痛哭,感到十分懊悔。據了解,當時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在河邊抓魚,其中一個孩子不小心落水,母親為救孩子也不慎滑入水中。
  • 如果妻子問你老婆和老媽同時掉進水裡,到底先救誰應該這樣回答!
    曾經又怎麼一則新聞,母親和妻子因為爭吵同時跳進河裡,男子先救了母親。一位過路的好心人救了他的妻子。這才沒有發生悲劇。網友各種評論,有罵他的,也有說他做得對的。反正不管他救誰,都一定會有爭議。因為女人常常會問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這個回答,你說先救誰都不合適,一般的媽媽不會問這個問題都是老婆在問。其實這不是用來評斷他究竟愛誰的方法,如果真的愛他,應該去為他學遊泳。真的愛他,就不要去為難他。不過,一個會為人處事的男人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妻子和母親都是摯愛,不應該去偏袒誰,讓他們相處融洽,才是正確之道。
  • 【民法典與七夕】她倆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法律這樣規定!
    戀愛中的男士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 「女友和媽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 有的人會選擇愛情,先救女友。 有的會選擇親情,先救母親。 還有的會說離誰更近先救誰。 也有的直接回答:「我媽會遊泳!」
  • 【學術之窗】|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張明楷教授:侵犯人身罪與侵犯財產罪
    【編輯推薦】張明楷老師認為,不要總是想激活刑法中不常用的法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