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為你好:冠冕堂皇成為畸形母愛的藉口

2020-12-22 芸芸影視解說

最近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再一次引起了軒然大波,這部心理懸疑劇豆瓣分已經9分了,算得上是一部良心好劇。這部劇讓觀眾看到一個單親母親那窒息的讓人透不過氣的愛。它的愛代表了部分單親母親對兒子畸形的愛,和導致孩子產生裂變的原因。

很多女人一旦婚姻不幸,就把全部心思用在孩子身上

她們的這種情感是一種病態,她們以「我是為你好」偏執的控制著孩子的一切。在孩子小時候就把孩子培養的偏離正軌,走上犯罪道路而不自知。

《隱秘的角落》周朝陽母親(劉琳飾演)發現丈夫有外遇果斷離婚,自己帶著兒子過日子。劉琳真是個演技派演員,她把這個母親演繹得非常形象,也敲響有些單親家庭的三觀。

她要求兒子必須學習好,當班主任老師發現周朝陽性格內向跟她反映問題,告訴她現在是素質教育時代,孩子是要全面發展的,她一句話就把老師懟了回去,學生就是要以學習為主,交朋友,那是社會上的事。

她偏執的要向丈夫證明,沒有你,我一樣把孩子培養成才,她認為,學習好就能長才,只要兒子次次都考第一,她就滿足了。這方面她也得到了滿足,兒子在她嚴厲的看護下,真的屢次考第一。

她的專制和心理病態從她逼著孩子喝牛奶就能感覺到,不管你喜不喜歡喝,喝牛奶能長大個,你就天天給我喝,而朝陽為了不讓母親生氣,即使不願意喝,也聽從媽媽的命令。

專制霸道的母愛,北大弒母案終於在這部劇找到了答案

北大高材生謝某小時候,父親去世,母親也是一個人帶著他生活,平時不與人來往,你看,她連單位捐款都不要,這樣表面強硬的母親,性格都很偏執,也處理不好和同事之間的關係,跟外界的關係都是閉塞的,一門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她只注重學習不注重德育培養。

當然,孩子小時候,母親說什麼是什麼,百分百全聽你的,可是,別忘了,他們有青春叛逆期。一旦他們長大了,他們就想掙脫母親的管教,《隱秘的角落》周朝陽拒絕喝牛奶那次,就是開始叛逆了,這種性格壓抑過久就會爆發,而這爆發就是黑化的開始。

飾演周朝陽的小演員把這個角色演得很真實,那倔強的眼神,不合群獨來獨往的行動,演出了母親管制下的叛逆形象,這個形象也給一些家長敲響警鐘。

強勢的母親,總是以「愛的名義」滿足自己掌控的心理

看過《萬箭穿心》的觀眾或許對那個顏丙燕演的李寶利有印象吧,她更是個女強人, 不,應該是女犟人,她瞧不起丈夫來自農村,當面揭穿丈夫的外遇,逼得丈夫跳河自殺。

從此,她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苦活累活不叫苦,兒子的吃喝拉撒,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口作氣把兒子供到大學,兒子拿到大學通知書那天,卻讓她搬出爸爸住的房間,並打算再也不回這個家了,因為,兒子認為是他媽媽把爸爸逼死了,他恨媽媽。這個女人真是萬箭穿心了。

這種偏執霸道的母愛讓人通不過氣,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心理,我們為了你好,孩子必須聽我們的。

人之初性本善,生存環境決定孩子的成長。一般在這種家庭壓迫下成長的孩子,肯定也不會健康成長。在母親的控制下成長的孩子能正常發展的太少,他們會是偏才,即使學習很好,也會在道德品質上有所欠缺。這種強加給人的我都是為你好,終於壓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成為孩子反抗叛逆的一根稻草。

所以,為人父母是這世界最低的門檻,不需要什麼考試就能當人家父母,但是,作為父母你合格嗎?

相關焦點

  • 「我是為你好」不該成為感情的負擔
    我們出現分歧的時候,他很少對我生氣,但總能找到理由,讓我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如果我不願意聽他的,他就喜歡說「我這是為了你好」每當他說出「為你好」的時候,都讓我啞口無言,想反駁,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但是「我是為你好」又恰恰很容易在感情當中,成為彼此的負擔。「為你好」是不平等的對話《薔薇島嶼》: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註定要落空的東西。「為你好」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出口的話。
  • 《你好媽媽》開播 傳遞母愛的溫暖與偉大
    2018年重磅推出大型思索級人文情感節目《你好爸爸》,分別探討不同家庭類型的爸爸角色問題,呼籲人們重視爸爸們的隱痛和擔當,進而引發全社會思索。一經播出,觀眾反響熱烈,紛紛為節目點讚。據悉《你好爸爸》播出階段收穫12億次的微博網友關注,成為2018年度最具人文情懷的節目之一。「中國父親圖鑑」、「提升中國家庭教育一個檔次的好節目」、「拿節目當孩子看待的良心製作」等評價成為輿論焦點。
  • 「我都是為你好」:遇到控制欲極強的父母該怎麼辦?
    1 什麼是雄性症狀豆瓣評分高達9分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近期在網絡引起了熱烈討論,劇中朱朝陽最後徹底黑化,那麼導致他黑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不可忽視的是他有一個強勢的母親,一個總是以「我都是為你好」為藉口的畸形的母愛。
  • 《你好媽媽》開播 深入探索「母愛管理」的分寸與界限
    2018年重磅推出大型思索級人文情感節目《你好爸爸》,分別探討不同家庭類型的爸爸角色問題。一經播出,觀眾反響熱烈,紛紛為節目點讚。據悉《你好爸爸》播出階段收穫12億次的微博網友關注,成為2018年度最具人文情懷的節目之一。  雖然《你好爸爸》節目確實很新穎,也呼籲更多的父親承擔起家庭教育。
  • 女明星和兒子同床睡15年,稱娃為「小狼狗」,這是種「畸形」母愛
    在我們歌頌母愛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件事,對女性來說「母愛」也是分等級的,最高級的一定是「付出」,最低級的一定是「索取」,而作為媽媽的女性,在索取的時候也會造成愛的「畸形」出現。
  • 說為你好的人,從來都不是為你好
    -01-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隨意的幹涉別人的生活,只要打上一句「為你好」就可以理直氣壯、冠冕堂皇。你有沒有常常聽見這麼一句話,我是為了你好。只要是為你好,沒有什麼不能說不能做,也無論這麼做你開不開心,願不願意。
  • 所謂的為你好,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聽得最多的就是:「我都是為你好的,你聽我的一定沒有錯」。有時候我真的很想說你所謂的為我好,真的是我想要的。這個讓我想到我明明想要的是雪梨,你給了我一箱蘋果。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可是這並不是我想要的。
  • 12歲斷奶15歲分床睡,畸形母愛毀了兒子卻不承認,狄鶯後悔了嗎?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父母賦予我們的生命,但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給予我們的只有生命、教育,他們不能夠代替我們怎麼度過這一生,人生只有自己主宰,無論好壞,都不枉走這一遭,活這一世。
  • 一段「畸形」母愛一步步把女兒送入無底深淵
    今天講的是一段畸形的母愛,母親自認為的藝術卻把唯一的女兒給毀了,那就是電影——《我的小公主》該片主要講述的是一對母女,母親是一個很少回家的人,她只要回家那肯定是沒錢了,要麼就是心情不好,回家發洩。而我們的女孩像所有十歲女孩一樣渴望得到母愛,一旦媽媽回來她都非常開心。
  • 99%的家長都說過這句話:「我都是為你好」!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是愛,其實是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控制。
  • 懷孕前三個月最難熬,胎兒怕胎停畸形,孕早期通關寶典,助你好孕
    導讀:懷孕前三個月最難熬,胎兒怕胎停畸形,孕早期通關寶典,助你好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懷孕前三個月最難熬,胎兒怕胎停畸形,孕早期通關寶典,助你好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都是為你好」,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勒索,毀掉了自主天性
    豆豆的成績一旦有了少許的下滑,媽媽就會大發脾氣,對豆豆一通大罵後哭著說:「我天天管著你都是為你好,你考成這樣對得起我嗎?」豆豆每次面對媽媽這樣的責難,都顯得非常的委屈,他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很聽話了,為什麼媽媽還總是不開心呢?難道媽媽不愛我了嗎?
  • 7歲兒子每天還吃母乳,這種「畸形」的母愛,其實是在害了孩子
    導讀:7歲兒子每天還吃母乳,這種「畸形」的母愛,其實是在害了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7歲兒子每天還吃母乳,這種「畸形」的母愛,其實是在害了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是為你好」,一句話帶來的委屈,足以扭曲父母子女關係
    「我是為你好」,對孩子來說,這句話效力並不遜於「緊箍咒」。一樣地讓人頭疼、反感、無可奈何。父母經常會利用它,理直氣壯地剝奪孩子的權利。 聽到這句話,孩子會本能地感覺不舒服。 這不,前幾天孩子媽媽一句「為你好」,把女兒氣的哇哇大哭。
  •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奇葩說》有一集的論題是「我這是為你好,是扯嗎?」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可能被父母說過,可能被朋友說過,也有可能自己說過。在我看來,」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的確是在扯淡。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個。可問題是,你們的有太多經驗我都不適用。我表姐是個在父母眼中很「叛逆」的女孩子,因為她總是在人生大事上與父母據理力爭,她最討厭的話,就是那句「我這都是為你好。」高一下學期,整個年級開始分科,表姐物理成績不錯,分科時想選理科,但她父母卻要求她選文科。理由很簡單,是「我這是為你好。」
  • 12歲男孩未「斷奶」,砸電視拒絕媽媽分床睡,畸形母愛害慘孩子
    母愛是溫柔而細膩的,但是不得不說,在孩子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母親也要學會把自己的那份愛慢慢收斂起來。因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成長在母親的庇護之下,他以後將會很難擁有獨立的人格。尤其是對於男孩而言,在他們擁有了一定的性別意識之後,母親更加應該保持好與兒子之間的相處尺度。
  • 都是為你好
    「我這樣做還不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大家一定都沒少聽到吧。不管是兩三歲的小孩,還是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太,可以說都是在所謂的「都是為你好」中,成長起來的。這些話常常從我們的父母、家人、朋友、愛人的口中說出,他們苦口婆心的說著「都是為你好」,以愛你,為了讓你少走彎路為名,規劃著他們自以為為你好的路線,卻不知這樣的為你好,其實也堵住了你許多的後路。
  • 父母口中的「我是為你好」,成為孩子叛逆、抑鬱、崩潰的罪魁禍首
    而據專業人士調查統計,這句「我是為你好」成為了孩子最不喜歡聽的語錄榜首。甚至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小時候曾一度因為父母經常說的這一句話,變得叛逆、抑鬱、崩潰想要結束生命。與之恰恰相反的是,父母卻把「我是為你好」作為平時對孩子說過最多的一句話,也是父母最喜愛的一句話。為什麼這句話會變成了父母最喜愛,孩子最反感的話語呢?我們來從多個方面去解析一下。
  • 【關於母愛的作文】母愛深深
    這母愛深入骨髓,融入血脈,牽動著每一顆神經。真摯深切的母愛散播在空氣中,令人悴然心碎。母愛的深,母愛的醇,母愛的濃,母愛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種情感都遜色三分。  也許,在座的朋友們和我一樣,會有一個很普通的媽媽,她沒有驕人的面孔,沒有華麗的外衣,沒有出色的工作和事業;也許,她閒下來就會整日嘮嘮叨叨地讓你好好學習,讓你好不心煩;也許你會覺得,她的卑微有時會讓你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也許,你會在某天某日和她爭論不休……  我們家很多年前,開了一個毛衣加工店。記得有一次要過年了,店裡生意很忙。而我卻讓媽媽給我織一件羊毛衫。
  • 我都是為你好啊
    回去的路上聊著聊著 看著我懷裡的小可愛就跟孩子他爸說道: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想將孩子送到離我上班近一點兒的幼兒園,這樣就一是我不用每天吹風下雨都騎著摩託車早出晚歸的了。二是不用幫忙做農活,也不用每天七八點才吃晚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也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三是孩子奶奶爺爺也可以放鬆休息休息。。。。。。我還想說什麼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