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高園 譚耀廣
「龐龍御寶」「中藥補腎蜜煉丸」「德國小鋼炮」......這些名字稀奇古怪的「壯陽藥」,竟然藏於江門市一家託管機構內,通過淘寶等方式銷售至全國。記者從江門市江海公安分局獲悉,該局在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支持協助下,利用智慧新警務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鎖定犯罪嫌疑人及其藏身窩點,偵破一宗生產、銷售假藥案,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2名。據悉,2人所售「壯陽藥」中有18種被認定為假藥,且經檢測處方藥呈陽性。目前該案已進入移送起訴階段。
網上賣「壯陽藥」 線下竟是幼託中心
辦案民警介紹,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年初在排查舉報線索時,發現淘寶網帳號為「友仔好帥」的用戶,通過網店銷售藥品。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人員發現,該網店銷售的部分產品為所謂的「壯陽藥」,「在網店以打擦邊球的方式,用增強體質、補充能量等詞語去掩飾。」這些藥無藥品應具備的必要特徵,所標明的知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範圍,有銷售假藥的重大嫌疑。
通過對網店發貨地址的初期摸排,食藥監部門基本確定貨品從江門市蓬江區躍進路大地塘一帶發出。2018年3月29日,江門市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該線索移交江海公安分局。辦案民警依託智慧新警務系統展開偵查工作,確定涉案地址在江門市蓬江區躍進路大地塘26號一公寓房。「這間公寓房外面還掛著某某託管機構的招牌,但捲簾門長期緊閉。後來才知道,這是前一手租客留下的。犯罪嫌疑人沒有拆下,反而用來掩飾。」偵查民警分析,該公寓房應為犯罪嫌疑人生產或生活處所,有寄遞需要時,犯罪嫌疑人才暫時離開該處,到附近的蓬江大橋路邊等寄遞員上門收件。
在確定地點後,民警決定採取外圍蹲守伏擊的方式,等候犯罪嫌疑人現身。蹲守一日之後,終於有所收穫。2018年4月8日傍晚,犯罪嫌疑人何某深(男,37歲,廣西梧州人)剛拉開卷閘門,準備到外面寄件,民警一擁而上將其抓獲,隨後進入公寓房內將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譚某娥(女,25歲,貴州人)抓獲。現場搜獲大批成品藥丸、製藥材料、製藥機器、藥品外包裝、標籤等。
網絡大賣壯陽藥獲利20餘萬
經審訊,二人自稱是男女朋友關係,對在沒有取得許可證和備案登記的情況下,進行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民警查獲的部分藥品
據二人供稱,自2017年6月開始,二人租賃江門市蓬江區躍進路大地塘一公寓房居住並從事藥品銷售。何某深使用「友仔好帥」、「何森森0910」、「雨森品牌」、「yoyo1448495597」等四個帳號在淘寶網平臺銷售男性壯陽類藥品,譚某娥充當客服協助銷售。辦案民警表示:「通過智慧新警務系統分析,犯罪嫌疑人在百度論壇、微信朋友圈等發出廣告,除了淘寶平臺外,還在拼多多平臺進行銷售。」據悉,二人將藥品銷往全國28個省,銷售金額共計人民幣249202.6元,「假藥的銷售利潤通常是10至20倍的,估計其獲利超過20萬。」
在不滿足該銷售額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何某深從2017年10月開始又購買工具、中藥材,在上述地址自製藥品,生產藥丸約2300粒,產品冠名為「龐龍御寶」、「中藥補腎蜜練丸」,何某深還將藥丸送給親戚朋友試用並訂製好產品說明書、包裝盒準備在市場上銷售。「犯罪嫌疑人說,把藥丸先給親戚朋友們試一試,看效果再銷售。」
自製中藥丸 一丸30元
據悉,在4月8日抓捕當天,民警對其住處進行搜查,在該處查獲藥品共計33種、製藥工具及材料一批。經江門市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定,公安民警查扣的33種藥品中,其中名稱為龐龍御寶、中藥補腎蜜煉丸、鹿血片、老中醫、男根增長素、瑪咖、德國小鋼炮、印度瑪咖、孟加拉虎王、一片大好、鹿血片(鐵盒)、黑V8、極品海狗、蟲草延時片、第5元素、黑馬、牛蒡、每粒堅等十八種藥品認定為假藥。經江海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部分藥品對處方藥西地那非成分稱陽性反應,即通常所稱的「偉哥」,據悉該藥品不能添加進視頻,使用時必須經醫生處方。
記者在公安查獲的假藥中發現,其自製的「龐龍御寶」,外包裝精美,且貼上自製防偽標籤等,從外觀上看不出端倪。據悉,犯罪嫌疑人將「龐龍御寶」標價為300元/盒,每盒裝30顆藥丸,相當於每顆30元,「這些藥是犯罪嫌疑人用巴戟、杜仲、鹿鞭等藥材打成粉末混合蜂蜜製作,外包裝、說明書、標籤等等都是偽造的。」而除了龐龍御寶、中藥補腎蜜煉丸外,其它藥品均由犯罪嫌疑人進貨,部分為國外包裝,沒有進口批文。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