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圈經歷"豔照門"之劫 折射網絡"出名文化"

2021-01-11 央視網

  校園加緊輔導青少年

    藝人「不雅照片」在網際網路瘋狂流傳,照片的男女主角在香港知名度相當高,有些還是年輕人崇拜的偶像。香港教育界人士擔心,這一風波持續蔓延下去將貽害青少年。

    隨著香港春節假期結束,「豔照門」風波也成為校園討論的焦點。一項調查顯示,至少半數香港中小學生瀏覽過這些照片。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組張民炳對此十分憂慮,他說:「我很擔心有年輕人因此認為有關行為無傷大雅,而去有樣學樣。」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則表示,將把這一事件製作成教材,在教育局網站推出「慎思、慎言、慎行——網上不雅照片事件」教學資源,協助學生做多角度思考和判斷。

    由於擔心中小學生受到「不雅照片」的不良影響,香港300多所中小學已向青少年派發了道德教材,討論這次事件和婚戀家庭等問題。香港風採中學副校長何漢權透露,學校教師已就「不雅照事件」舉行了特別會議,並完成了有關教材,其中包括提醒家長需要注意的事項等。

    火已經燒起,在青少年比家長上網時間更多的時代,想要阻攔信息是不現實的,許多專家更加關心如何「亡羊補牢」。著名華裔性學家梁家駒認為,「不雅照事件」同時也是很好的性教育教材,學校應該與學生討論這一事件,教導小朋友要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香港演藝界人士也紛紛出面表示,要教育青少年正確面對這一事件。香港演員呂良偉有個6歲的兒子,他接受訪問就表示,對於「不雅照事件」,自己不會刻意隱瞞孩子,反而會直接告訴他「是哥哥、姐姐做錯事」。

  關於「不雅照片」風波的思考

    「不雅照片」風波是一面鏡子。照片持有者躲在幕後,依靠不斷發放照片獲得所謂的「成就感」、積累巨大的知名度;一些網民出於窺視的欲望,或是幸災樂禍的心理,紛紛跟帖支持,甚至將其視為「英雄」,這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目前網絡社會中扭曲的「出名文化」。

    在傳統的道德觀念中,要成名就必須「立德、立功、立言」,做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而名人也受到比較嚴格的社會規範限制。但在網絡時代,「出名就好」的心態有蔓延的跡象。

    有臺灣的演藝名人曾經公開稱:「我很爛,但是我很紅」。「不雅照片」發布者絲毫不顧及社會道德、價值觀,為了炫耀或出名,挑戰大眾的心理承受極限,加上現在娛樂圈某些人不擇手段只求出名的行為泛濫,有社會學家開始擔心,這將使社會主流價值觀受到考驗。

    網絡時代信息快速傳播也是「不雅照片」風波越演越烈的重要原因。這些照片如果不是依託網際網路的力量,不會形成如此大的殺傷力。轉載「不雅照片」的網站和「好奇心」旺盛的網友,都是「豔照門」事件迅速擴大化的重要一環。

    在事件發展過程中,不少網站並不積極刪除相關圖片,因為它們會帶來高點擊率,點擊率正是網站的生命力。而如果沒有龐大的窺探者,這些「不雅照片」也不會在網上形成雪崩般的災難。

    網站的弱點、網民的弱點都是形成網絡雪崩的必要環節,就這樣環環相扣,形成巨大的網絡力量,對社會道德價值理念形成一次巨大衝擊。

    學者眼中的「豔照門」

    對於愈演愈烈的「豔照門」事件,香港及內地許多學者也發表了自己觀點。

    知名專欄作家呂頻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表示,「豔照門」的關鍵並不在於藝人做了什麼——因為那是他們的私生活,與別人無關,而在於那個偷了照片並傳播出來的人,至於所有點擊照片的網民,其實是助長了他的違法行為,「我特別同意這個比喻:如果有人偷了別人的日記,你應該知道去看這本偷來的日記就是不對的,何況公開去評價日記的主人?換成照片有什麼不同嗎?」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副教授李月蓮認為:「 Web2.0時代,傳播製作權下放,普羅大眾可以透過網際網路分享內容製作甚至發布的權力……這並不表示不需要專業道德守則,而是所有參與傳媒製作及發布的人士也應該負上道德任務。」「不然的話,社會的公共空間就變得烏煙瘴氣。」

    著名學者、原社科院新聞所主任閔大洪則表示:「這次『豔照門』事件,網絡傳播倫理的種種問題再一次突顯在網站和網民面前,讓所有的人不能不思考。如果人類在道德底線和傳播底線方面沒有清醒認識且缺乏有效對策的話,那麼,遭到最後懲罰的,只有人類自己。」(《環球》雜誌記者/夏海淑)

  

責編:徐文華

相關焦點

  • 八卦威力堪比"豔照門" 小S爆娛圈內幕
    不過,最近節目卻食言,八卦威力堪比「豔照門」的「小本子」重出江湖,其中以吳宗憲緋聞女友宋新妮的爆料最為勁爆。  太陰損  小本子影響更勝「豔照門」  《康熙來了》早於2008年就推出「演藝圈不能說的秘密」單元,嘉賓大爆臺灣娛樂圈的勁爆內幕,連大美女林志玲上節目時也不忘問小S「小本子」的真相是什麼。
  • 網絡語言折射的社會文化心理
    從「屌絲逆襲」到「土豪無友」,這不僅是網絡語言中值得關注的現象,也是當前社會文化心理的投射,由此或許可以看到網際網路世界藉助語言打開的「另一扇窗戶」。    這兩年,隨著網際網路文化日益進入大眾視野,一些網絡「熱詞」逐步進入日常生活,甚至成為高頻詞。語言詞彙流行的背後,往往折射著社會文化思潮的流動與變化。較之於四五年前「囧」「杯具」「呵呵」等詞的走紅,近幾年最值得關注的「熱詞」之一無疑就是「屌絲」了。
  • 廣告被禁合約被搶 「豔照門」後張栢芝噩運連連
    「豔照門」關上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因為這一扇門,陳冠希宣布退出香港娛樂圈,阿嬌「身體不適」要休息一段時間,一個個都「受到重創」。而另一位主角張栢芝,雖然也淋了一身髒水,但因為有了家庭這張庇護傘,加上這位昔日的玉女一向我行我素,受到的影響一直比另兩位小。
  • 豔照門十年了!陳冠希這兩年在幹什麼?
    如果說香港娛樂圈曾經有過不止一次滅頂之災,豔照門肯定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它不僅讓陳冠希聲名狼藉,也讓香港娛樂圈聲名狼藉。儘管他使盡渾身解數,試圖逃出沉沒的命運,但是始終無法脫困,就如傳說中的墮仙,再也無法回歸娛樂的天庭。
  • 錯過詭秘之主,躲過萬族之劫,卻被5本冷門網絡小說圈了粉
    看網絡小說的朋友,很多都聽說過愛潛水的烏賊的《詭秘之主》,聽說過老鷹吃小雞的《萬族之劫》。沒錯,這兩本小說的確是近期高質量的網文神作。只不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有的朋友不太喜歡在排行榜上面找書看,錯過詭秘之主,躲過萬族之劫,還是感覺書荒。
  • 網絡紀錄片:小眾題材用文化「破圈」
    像《但是還有書籍》這類文化紀錄片的「破圈」傳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體紀錄片的繁榮發展。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看來,「這些年來,網絡紀錄片通過製作團隊和平臺方的不懈努力,已經成長為紀錄片領域的重要一脈」。
  • 原百度遊戲總監畢長恆回歸創娛網絡任VP
    近日,廣州遊戲圈出現一起重量級人事變動,原百度遊戲總監畢長恆在闊別三年之後回歸創娛網絡,為這家年輕又有深刻沉澱的廠商注入新的動力。據了解,畢長恆此次回歸受創娛網絡CEO鄭甲偉之邀,出任公司VP負責對外合作事宜。
  • 張栢芝的前半生:豔照門,離婚,被結婚,如今只想當一名好媽媽!
    張栢芝的前半生:豔照門,離婚,被結婚,只想當一名好媽媽!被譽為「香港最後一個美人」的張栢芝,在今天也終於迎來40歲的生日了。記得在1998年,被周星馳挖掘,參演《喜劇之王》並擔任女主角,從而一炮而紅,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提名。
  • 「羨慕嫉妒恨」流行折射網絡文化「漏鬥效應」
    「羨慕嫉妒恨」是今年夏天開始盛行的網絡流行詞。「芙蓉姐姐身材妖嬈了」,「鳳姐去美國電視臺面試了」。年底,一向泡在嘲笑聲中的兩位「網絡名女」開始轉型。她們的變化被很多網站置頂,列在年度網絡新聞前列。頓時跟帖評論譁然,網民「羨慕嫉妒恨」的呼聲響成一片。
  • 如果沒有當年的豔照門,張栢芝現在是什麼樣?
    在話題下面一條網友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說「當年的豔照門毀了張栢芝的星途,如果沒有那些破事,不管內陸還是香港,張栢芝肯定都混得風生水起。」這條評論下方眾口悠悠,一群不明當年真相的網友求豔照門詳情。豔照門發生在2006年,當事人陳冠希通過助理將存有私人照片的電腦交給電腦公司維修,該公司職員在備份資料時發現豔照,並私下拷貝,上傳到公司伺服器,出於炫耀的虛榮心,該職員還把豔照刻成光碟,分發眾人。2008年,多條證據指出了豔照裡有張栢芝。照片中女生腳踝的紋身等都是鐵證。
  • 蓋婭網絡更名蓋婭互娛 收購上海逗屋
    說到蓋婭網絡,不得不提到王彥直,由他創立的蓋婭網絡在今年完成了一個新的蛻變,先是收購道從科技登陸新三板,而在最近,又宣布正式更名為「蓋婭互娛」,同時公布收購《自由之戰》研發方上海逗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最佳拍檔》的小光頭,現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大談娛圈的誘惑
    4月22日,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由許冠傑和麥嘉主演的電影《最佳拍檔》,這部電影的詼諧搞笑令很多影迷提到都忍不住笑出聲,而且當年這部電影還刷新了香港電影的年度票房。這部電影中除了許冠傑扮演的KING和麥嘉飾演的光頭佬讓人印象深刻之外,在裡面扮演麥嘉兒子的調皮鬼「小光頭」因為表現出色同樣圈粉無數,雖然這部電影已經過去37年,但每次重看他們父子的片段時,都會令人捧腹大笑。
  • 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何兵:豔照門後色情如何管制?
    人們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豔照門」最大的後遺症已經出現——管制來得如此雷厲風行。那麼,如何在言論自由和網絡管制之間找到平衡點呢?本報專訪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何兵教授——   南都周刊記者 陳建利  何兵,法學學者,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擔心豔照門會成為警方的一個口實,進而擴權,對網絡言論進行過度管制,這種擔心也是有必要的。
  • 豔照門1400張照涉及到15個女星,影響程度都不同,冠希退圈對嗎?
    曾經的陳冠希,憑藉過人的顏值與演技,可以說是在將港娛樂界擁有絕對的實力,然而他的豔照門事件,卻是直接把他推向了深淵。但是,反觀那些因為豔照門受到傷害的女主角,應該還是有點遺憾,當時最受傷害的,應該就是張栢芝了。當時她和謝霆鋒已經走在了一起,並且被大家稱為是金童玉女,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情也在進行著,卻因為這麼一個事件造成了巨大的變動,最終,兩個人以離婚收場。
  • 就算沒有豔照門,張栢芝也照樣會糊掉
    於是只是拍了一支廣告,純靠一張美臉的張栢芝就受到周星馳的賞識,成了《喜劇之王》的女主角。大明星莫文蔚給她作女配。毫無表演經驗的張栢芝塑造了情感飽滿、哭戲動人的柳飄飄一角,電影大獲成功,她也一炮而紅。香港電影界稱她是新一代玉女掌門人,是香港電影的救星和張曼玉的接班人。如此偏愛,讓張栢芝星途一片坦蕩。她單憑逼人的靈氣就讓人過目不忘。《星願》中,她的護士裝成了男女老少心中的白月光。
  • 躲開了《太初》,避過了《萬族之劫》,卻被這五本網絡小說圈了粉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每天小編推薦的小說都是精心為你們挑選的,高人氣高質量,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網絡小說,一起來看看。躲開了《太初》,避過了《萬族之劫》,卻被這五本網絡小說圈了粉第一本:《這號有毒》 作者:幼兒園一把手書評:遊戲代練帶著0級小號穿越到遊戲世界內測之前,身具NPC和玩家雙重模板,靠著前世對劇情的了解,給自己創造完美開局,拜最神秘的師父,入最牛逼的門派
  • 張栢芝談當年的豔照門事件,稱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張栢芝一直以來都是娛樂圈的話題女王,她19歲出道成為了周星馳的星女郎,與周星馳拍了處女座《喜劇之王》,周星馳的一句臺詞:「我養你啊!」成為了一句火到爆的經典臺詞,張栢芝與任賢齊的《星語星願》和她演唱的同名歌曲,不知道感動了多少在熱戀中的男男女女。
  • 粵語普通話之爭:折射社會變遷下的多元文化衝突
    由廣州引發的關於粵語普通話的爭議目前正在升級,激辯之風甚至波及港澳乃至海外的一些華人社區。專家指出,粵普之爭反映了社會急速發展中人們對傳統文化如何傳承的擔憂,同時折射出社會變遷下多元文化衝突與交融的矛盾。
  • 盤點娛圈的學霸,王力宏獲雙博士?
    有份演出《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的女星劉思希,一邊拍劇之餘,還一邊修讀出名難讀的科大EMBA課程,是無綫數一數二的學霸!其實,圈中仍有不少讀書之人,當中算犀利的有以下藝人!他早前參加內地真人騷時,與設計團隊在中國河北木蘭圍場以80萬元人民幣(約97萬港元)作預算,為當地的村民同小朋友設計了一個可以居住嘅圖書館「木蘭坊」,事後更入圍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獎(RIBA International Prize 2018)。
  • 飛豬機票+香港=我過不去的劫??!
    但是最近兩次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和人一樣,遇到困難時的表現,才知道他到底值不值得依靠。第一劫上海-香港-斐濟斐濟-雪梨-上海決定去斐濟時離假期開始已經很近,找來找去,還是飛豬上的組合最便宜。差勁到有個客服體系爛到家,行程安排不合理卻依舊可以上線賣產品的去程供應商;差勁到有個言之鑿鑿不能用過境籤,讓我花一萬九改籤的返程供應商;差勁到有個銷量排第一卻告訴我辦不了200塊的過境籤,要我6000加急的籤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