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周橋村的線下課程即將接近尾聲

2020-08-28 向日葵實踐團隊

 8月4日,「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周橋村的線下課程即將接近尾聲,但「向日葵」的支教成員仍然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課程的教學,絲毫沒有被時間的流逝所影響。孩子們也沒有鬆懈,上課認真聽講,自習鞏固複習,珍惜著現在的每一分鐘。

  上午,隊員劉忠潔給孩子們講述曹衝稱象的故事,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古人們的智慧。在講述完課文之後,劉忠潔讓帶領孩子們朗誦課文,同時一起挑選出課文裡面的生詞、難詞,進行逐字逐詞講解並要求孩子們掌握。隨後,劉忠潔再次帶領孩子們朗讀課文,並讓孩子們在朗讀同時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從而讓孩子們對課文有更深層的理解和感受。第二節課,劉忠潔則帶領孩子們學習古詩詞,首先,她對詩詞中的生詞、通假字和典故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緊接著,她帶領孩子們一起探索作者在詩句中表達的情感,以及寫下這首詩的歷史背景。孩子們對詩詞中的典故表現出很高的興致,不停的提出問題,個別同學對詩人感情思想表示不解,劉忠潔以生活事實為例,幫助孩子們進行體會。部分同學希望了解更多關於本詩詩人的典故。劉忠潔耐心的為孩子們一一解答並進行了一些知識拓展。上午的課程在孩子們對背誦聲中結束。

下午,團隊成員為孩子們準備習題課,希望能夠針對孩子們經常出錯和帶有疑問的幾類數學題目進行集中的練習與講解。課程伊始,團隊成員讓孩子們對提前準備好的題目進行解答。課前,團隊成員進行充分準備,所講解的每一道題目都是精挑細選的經典題型,對孩子們來說,這些題目有一定難度。隊員們鼓勵孩子克服恐懼心理,直面難題,在孩子們完成所出題目後對孩子們進行核對答案,緊接著對有錯誤的題目進行講解。孩子們聽的十分認真,並不停的舉手向成員們提出問題,有時還會因為出現同一道題目不同解法的情況和成員們進行討論,討論中,孩子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些題目有多種解法,極大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勝心,隊員們表示一個題目不一定只有一種解法,只要認真思考,極有可能發現多種解法,生活中遇見的困難亦是如此,並沒有標準答案。為鼓勵孩子們直面難題的精神,團隊成員在課後給孩子們準備一些糖果和餅乾來進行獎勵。看著孩子們可愛的笑容,隊員們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接近尾聲,每一位成員都十分珍惜支教的每分每秒,希望能夠給孩子們留下一份美好的記憶,將向日葵的精神不斷傳遞下去。

相關焦點

  • 暑期三下鄉 用愛導航,讓夢起飛「向日葵」舉辦線下招生宣傳
    為讓更多學生了解並參與到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活動。7月27日,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組織的線下招生宣傳活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此次活動,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全體成員參與其中。每位成員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整裝待發。
  • 懷揣夢想,助力教育——「向日葵」暑期線上支教第六天
    懷揣夢想,助力教育——「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上支教第六天 夢想使人偉大,人的偉大就是把夢想作為目標來執著的追求。8月2日,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逐夢的路上繼續前行。團隊成員帶著飽滿的激情迎接新的挑戰,開始第六天的線上支教課程。 上午,由團隊成員葛菲給分布在各個地區的線上同學帶來基礎數學課程。由於初中數學知識涵蓋較廣,並且時間有限,無法進行逐考點講解。所以,為保證學習效果和學生的積極性,葛菲首先是從一張中數學知識結構體系圖開始講起的。
  • 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下交流會...
    「今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團隊怎麼做、學校怎麼做,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施,怎麼體現時代特色,各個學校都貢獻了自己獨特的智慧!」回想起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陳星宇老師感觸頗深。11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線下交流會在吉林大學珠海學院舉行。
  • 線上線下 就近就地 廣東九萬師生投身暑期社會實踐
    近日,在廣東茂名化州市楊梅鎮,廣州中醫藥大學「溫故談新」社會實踐隊向青少年傳授八段錦。「我們希望在支教過程中,為下一代普及中醫藥知識,為中醫文化的傳承貢獻力量。」團隊成員楊子云說。今年暑假,廣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省扶貧辦聯合開展2020年「攜手奔小康 共築中國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景李虎介紹,今年廣東採取「組團式」「網際網路+教育+幫扶」相結合方式,立足高校生源地師生,跨年級、跨學科組織6000多支隊伍,近9萬名師生就近就地開展線上線下社會實踐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 河北:「線上+線下」暑期社會實踐同樣精彩
    河北省各高校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暑期社會實踐新模式「線上+線下」:社會實踐同樣精彩「雲組隊」「雲調研」「雲訪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河北省各高校紛紛探索創新「網際網路+社會實踐」的新模式。這種社會實踐新模式是怎麼開展的,效果怎麼樣?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
  • 暑期特輯 | 乘風破浪的少年之常工學子的暑期社會實踐
    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在校大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步入社會進行社會接觸,提高個人能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求和社會有更大的接觸,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活動。青年學子當以服務社會為己任,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尤其在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常工學子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今年暑期,大家紛紛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開拓視野、積極服務社會。常小工節選了部分暑期實踐團隊活動,給大家展現一下常工學子的責任擔當。
  • 浙江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再獲佳績!
    經過高校推薦、團隊自薦、展示投票、技術篩查、專家評審等環節後,浙江大學獲得「最佳實踐大學」的稱號,電氣工程學院赴各省市「新長徵路上的追夢人」暑期社會實踐團獲最佳實踐團隊、醫學院赴新疆阿克蘇地區暑期社會實踐團、動科學院赴麗水暑期社會實踐團獲得百強實踐團隊。
  • 山東學子三下鄉:向日葵啟動儀式——新起點新相遇
    7月27日,山東理工大學「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正式開始。今年,是向日葵的第八載,也是「向日葵」再次朝陽盛開的一年。這次的「向日葵」不僅僅在西餘糧盛開,而是開在每一片土地,給每一片土地的孩子們都帶去新的希望。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線上線下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馮麗 通訊員 郎蕊 張鵬飛)8月13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暑期社會實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專項調研活動啟動。74名博(碩)士生即將在10餘名專家教授、青年教師帶領下,奔赴黃河流域三江源地區、河套平原和黃土高原等區域,設立基礎資料庫固定觀測點,集中開展調研活動。
  • 「向日葵」支教第一天:播種知識,收穫希望
    7月28日,「向日葵」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正式開始。面對今年嚴峻複雜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式,向日葵將支教隊伍分成兩隊,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隊長劉傲群強調線上隊伍要及時備課,嚴格按照課程表執行任務,線下隊伍在實踐地要注意安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在課程開始之前劉傲群核對好線上學生名單,並在相關學生群通知騰訊會議號及課程表。
  • 安徽師範大學「翰墨書香」創作雲團隊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響應美術學院2020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召,為引領廣大青年學生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過社會實踐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同時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熱情謳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不懈奮鬥的光輝歷程,展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動員美術學院書畫愛好者和專業學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我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獲評全國優秀團隊
    近日,共青團中央對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表現突出的優秀單位、團隊和個人進行通報表彰。我校「赴全國各地共青團團史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 獲評全國優秀團隊。我校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赴全國各地共青團團史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學院團總支書記馬薏雯老師指導下,以學習共青團歷史發展為目標,搜集團史教育資源,調研當代青少年團員有關團史團情的學習現狀與學習效能,探究團史宣傳教育新形式,教育引導青年一代樹立良好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 中北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傳真第七期【7-11機械】
    實踐圓滿完成 隊員順利返校——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青春導航暑期社會實踐隊第七站責任編輯
  •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2018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按校名筆劃排序)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張力友)「2018尋找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活動近日落下帷幕,10所最佳暑期實踐大學及100支獲獎實踐團隊出爐。這也是自2015年來,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全國數百所高校共同開展的第四屆主題尋找活動。
  • 2017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名單
    」實踐隊  成都中醫藥大學青翼暑期社會實踐小隊  廣西師範大學研究百香果病蟲害的生態防治實踐團隊  海南大學2017年暑期古籍保護社會實踐團隊  海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學「習」信仰社會實踐隊  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赴西平門社區「小巷總理」國情社情觀察團  合肥工業大學信息工程系赴金寨縣紅色教育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 大學生線上社會實踐讓孩子的暑期更有意義
    7月20日至24日,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與楊公橋社區合作開展了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線上社會實踐活動。在主題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決戰脫貧攻堅,投身強國偉業」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服務團組織了11名來自不同專業、年級的優秀學子擔任志願者,在團總支書記張文文的具體指導下,充分發揮英語師範專業語言特長和小學全科教育特色,採取線上授課形式,結合「雲」組隊、「雲」調研、「雲」課堂、「雲」會議等多種方式,對社區兒童進行疫情防控知識普及教育及英語、繪畫、科普、愛國等特色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