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春分後的一大節氣,也是24節氣之一,在這期間,氣溫逐漸升高,萬物復甦,大地呈現出一片春和景明之象!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成為了掃墓祭祖緬懷先輩的節日,在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而這一節日做為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傳承了數千年,不過隨著兩者相距比較近,二者的節日功能也相互摺疊,在清明被官方定義為祭祀的節日後,寒食節的祭祀儀式就顯得淡了。
清明將至從今年起,這一種祭品將被「三禁」,掃墓時不要再用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這一天,無論遠在外鄉的人還是留守家鄉的人,都會去祭祖掃墓,而為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慰藉,大多人們都選擇購買紙質祭品來燒給親人和祖先,這也就衍生出了「陰間產業」的說法。
現在該市提倡「綠色掃墓」和「無煙掃墓」。減少了傳統的紙張燃燒。許多人開始用花來表達他們的悲傷。但是在農村,人們仍然沿襲著傳統的在墳墓前燒紙。過去燒紙的圖案不多,基本上是黃紙。現在的祭祀物品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是越來越五花八門了,例如,「小汽車」、「小別墅」、「飛機」、「各種補品」等等。用這些東西來「孝敬」祖先。
還有一種祭品是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那就是「人民幣」,現在的小商小販的造假能力,真可謂是一流的,你單從外表上來看,完全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是仔細一看它跟真的人民幣還是有區別的。這種「人民幣」比一般的燒紙的價格要更貴一些。但是,很人會還是會買來燒給祖先,因為他們會覺得這就是自己的一點心意,所以價格高低根本無所謂。但是今年起,這一種祭品將被「三禁」,掃墓時不要再用了!
因為在3月18日,人民幣管理機構央行,對《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進行了修訂,明確規定,禁止在祭祀用品、生活易耗品、票券等物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樣。一方面人民幣是法定貨幣,應該尊重,另一方面,人民幣樣式的冥幣,無論從樣式、大小還是圖案、顏色上看,都跟真人民幣十分類似。現實中,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有人利用這樣的冥幣來行騙,一些老人、孩子等分辨能力不高的人,屢屢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