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住武昌楊園街的鄒女士向武漢晚報記者講述了她上周末回老家祭祖時的一件「離奇事」:掃墓擺在墳前的祭品,半個小時不到就神秘失蹤了,其中自己特地定製的鮮花居然被「乾坤大挪移」到了陵園門口。
半個小時不到祭品失蹤
今年32歲的鄒女士,在武昌一家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去年清明期間,因被公司派往國外出差,沒能回老家黃石祭祖。「去年是外婆去世的第一個清明,沒回去我特別愧疚。」鄒女士說,為了彌補去年的遺憾,今年她早早將工作安排好,並定在了上個周末回家掃墓。因為外婆生前喜歡百合花和桃酥,為表孝心,鄒女士從武漢出發前,特地在花店搭配了一大束精品百合和菊花相間的鮮花,買了兩盒包裝精美的桃酥。一到黃石和親友會合後,便馬不停蹄地來到外婆所葬的飛雲公墓。
祭拜完外婆後,鄒女士和家人順道去旁邊的飛雲洞遊玩。中途,小侄女說把玩具車掉在墓前了,鄒女士只好獨自返回墓地幫其尋找。可讓她萬萬沒想到,前後不過半個小時,外婆墓前的鮮花、糕點都不見了蹤影。
糕點被拿 鮮花竟被售賣
鄒女士急忙向周邊掃墓的人詢問,一位在旁祭祖的阿姨悄悄告訴她,剛剛來了一個婆婆把鄒女士的祭品都拿走了。這個阿姨還說她,為何不把鮮花撕碎、糕點打開,整整齊齊擺著,不就是等著給人偷嘛!
才出墓地大門,鄒女士便在沿街售賣祭品和鮮花的商販那裡一眼看到自己精心搭配的鮮花,紫色的包裝紙特別醒目。「我問老闆花從哪裡來的,他說是才進的貨,我說這是我的花,他說我沒證據。」
這種事情在公墓很常見
「我當時問過那裡的工作人員,他們說根本沒法管。」鄒女士事後找到公墓工作人員,他們告訴她,公墓不收門票,除了來掃墓的人,進來收垃圾的村民和小商販也很多,很難確定誰偷了祭品。「他們還跟我說這種事情在其他的公墓都很常見。」鄒女士憤憤地說。
武漢市石門峰陵園相關負責人嚴浩表示,像鄒女士這樣的情況確實存在,有些村民認為祭品放在這裡也是浪費,過不了多久就會壞掉,所以過來揀空瓶時看到整包的食物和鮮花就會「順手牽羊」。嚴浩表示,就算沒有人拿,為了保持公墓環境整潔,園區平均三天也會打掃一遍墓區。
動他人祭品應受到譴責
「動他人祭品應受到譴責。」民俗專家劉謙定認為,祭品是人們寄託對祖輩思念的一種精神媒介。隨意移動或拿走,甚至將他人的祭品拿來賣,不僅不道德,而且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他建議市民在掃墓時可以選擇將鮮花撒在墓前、將食物掐碎等做法,以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這就跟出家門不忘鎖門一樣,自己要多留心。」
「祭品本身具有價值,屬個人財產,還寄託了祭拜者的哀思。」湖北謙順律師事務所律師蔣樹晶指出,偷拿祭品是竊取他人財物,屬於違法行為。但是否構成盜竊罪,還要根據被盜物的價值以及盜竊次數認定。就算不構成盜竊罪,只要證據確鑿,偷盜者也應受到行政處罰。
記者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