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又現「偷供族」 留在墓碑前的祭品如何處理?

2020-12-20 嘉興頻道

  掃墓完,一轉身,祭品就消失了。這樣的事,市民楊女士以前就聽說過,但當她真的遇上時,還是難以接受,「這是我對親人的一份情義啊,怎麼能隨便被人拿走呢。」

  水果被人拿走

  「按照習俗,親人去世後的頭三年,清明掃墓時是要帶食品的,所以我們帶了父母生前愛吃的東西……」前些天的一個下午,楊女士夫妻倆前往嘉興市公墓義莊墓區祭掃。祭拜完自己的父母后,楊女士便跟著丈夫去另一塊區域祭拜公婆。

  十幾分鐘後,楊女士回到自己父母的墓碑前,卻發現放在那裡的蘆柑、香蕉等水果不見了,直覺告訴她,祭品肯定是被人拿走了,「因為只有水果不見了,那些被雨淋過的菜都還在。」

  「那天下雨,掃墓的人很少,有一名保潔員手裡拿著一隻鼓鼓的蛇皮袋跟我們擦身而過,但她說沒看到有人拿走祭品,我們也沒辦法求證那些東西是不是在她的蛇皮袋裡。」楊女士告訴記者,雖然她知道逝去的親人已經無法享用她帶去的食品,但祭品被偷了還是讓她覺得十分不痛快。

  有人順手牽羊

  清明祭掃高峰來臨,公墓又現「偷供族」?昨天上午,記者在沈家橋墓區轉了一圈後,並未發現手拿蛇皮袋四處走動的可疑人員。墓區門口的保安告訴記者,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他們會加強巡查,勸離容易辨別的「偷供族」。

  上午10點左右,記者來到義莊墓區。沿著小逕往裡走,沒過多久,看見一名拿著掃帚、簸箕和鐵桶的保潔員從遠處走來,她的手腕上掛著一隻半透明的紅色塑膠袋,裡面裝著若干只香蕉和橘子。

  走到一座墓碑前打掃衛生時,這名保潔員發現墓碑前有幾隻用保鮮膜包裹的青糰子,只見她彎腰拿起兩隻青糰子,快速塞進自己的上衣口袋。發現記者站在一邊看著她,這名保潔員連忙說:「家屬在的時候我們肯定不拿的,一般等他們離開後我們會看看情況,東西好的話就拿一點回去吃。」

  祭品該怎麼處理?

  記者採訪發現,許多市民會把鮮花或者絹花留在墓碑前,也有一些人會把水果、青糰子等食物留在那裡。那麼,公墓管理方是如何處理這些祭品的?嘉興市公墓主任李建明表示,絹花的留存時間最長,鮮花一般留存3天,食品則在每天下午3點以後被統一打掃扔進垃圾箱,「近幾年我們也在不斷加強管理,但不排除仍有外來人員混進來偷祭品,也不排除有保潔員收走食品。不過對於公墓員工我們制定了相關規定,一旦發現偷拿祭品一定會嚴肅查處,所以歡迎市民向我們舉報。」

  對於祭品的處理方式,接受採訪的市民看法各不相同。家住格林社區的馮女士表示,擺放祭品是為了表達哀思,「能多放幾天就多放幾天」;家住金穗社區的萬女士則認為,水果等祭品放久了會壞掉,當天打掃扔進垃圾桶則太浪費,「保潔員拿回家吃也無可厚非」。

相關焦點

  • 北京清明祭掃頻現「偷供族」 冥幣也不放過[圖]-偷供族 供品 墓碑...
    ■「紅外套」被盯梢 情急下別人墓碑認起親人  本以為有了工作人員的提醒,偷拿供品的「紅外套」可以收手,沒想到,記者在墓園中溜達時又看到了她的身影。只見「紅外套」先在一片棕紅色大理石的墓碑區域裡轉悠,在最靠近松樹的一排墓碑前久久徘徊,觀察著墓碑前擺放的供品。
  • 公墓祭品大多不翼而飛 有人將鮮花送去銷售 供果拿來享用
    墓前鮮花被偷,只留插花海綿冠樺 文/攝清明時節,綠色祭掃、鮮花祭祀的倡導深入人心。然而,受利益驅使,在陵園公墓區出現了一種不和諧的現象:許多墓碑前的祭品被盜,無良之人將偷來的鮮花送去二次銷售,將供果帶回家享用。對此,公墓管理方也是氣憤之極,但因防不勝防而無可奈何。1、市民反映:祭掃先人的祭品不見了幾天前,市民高先生很偶然地發現自己祭掃先人的祭品竟不翼而飛了。
  • 清明期間墓地現偷供族順走祭品 祭掃者大呼難清淨
    浙江在線04月08日訊清明小長假期間,台州市各大公墓迎來了祭掃高峰。與此同時,出現了這樣一批特殊的人群,專門偷拿供品,大家稱之為「偷供族」。  4月6日,有市民向本報熱線88516110反映:清明節當天,在台州路橋南山墓園,出現一批特殊的人群,他們不是前來掃墓祭祖的,而是專門前來乞討的。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順手拿走祭品,真是掃墓都難清淨。
  • 男子假扮八寶山公墓保潔員偷掃墓祭品再兜售
    清明祭掃親人,墓前擺滿鮮花、糕點和水果,有人見到這些豐盛的祭品,便心生貪念,偷來再售。4月3日上午,石景山區八寶山人民公墓內,有男子假扮保潔員,將新鮮的水果、糕點批量裝入麻袋後盜走準備再售,被公墓巡邏員抓了現行。據目擊者王女士說,昨天上午10點,她祭奠親人後準備離開。
  • 有人假扮公墓保潔員偷掃墓祭品兜售已被移交警方
    本報訊(記者張驍)清明祭掃親人,墓前擺滿鮮花、糕點和水果,有人見到這些豐盛的祭品,便心生貪念,偷來再售。昨天上午,石景山區八寶山人民公墓內,有男子假扮保潔員,將新鮮的水果、糕點批量裝入麻袋後盜走準備再售,被公墓巡邏員抓了現行。
  • 掃墓人剛離開祭品就被撿走 律師稱撿拾祭品屬盜竊
    「剛擺上的祭品都不見了,前後才不到10分鐘。」  四處搜尋後,袁先生發現不遠處一位中年婦女正往大麻袋裡裝祭品。「袋子裡滿滿一堆祭品。我過去問她為什麼拿祭品,她跟我說別人都拿。找墓園工作人員,他們說管不了。」  6日上午,記者來到玉頂山陵園。雖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但陵園內仍有不少市民前來掃墓,許多墓碑前擺放著鮮花、白酒、蛋糕、水果等祭品。
  • 掃墓用品如此浪費 百萬元祭品變遍地垃圾
    大魚大肉齊上陣祭祀用品挺昂貴    5日,記者在永安公墓等墓地和一些零散墓地看到,不少市民仍舊手拿各式各樣的比較鋪張和「誇張」的祭品上墳祭掃。很多墓碑前擺放的貢品達到十餘種,在一個逝者的墓碑前整齊擺放著魚、肉、蛋糕、小點心、各種水果、酒、礦泉水、牛奶等祭品,墓碑前的香壇裡還點著一把祭香,墓碑兩旁的松樹上兩個塑質燈籠還亮著。
  • 掃墓人剛離開,祭品就被撿走
    「剛擺上的祭品都不見了,前後才不到10分鐘。」   四處搜尋後,袁先生發現不遠處一位中年婦女正往大麻袋裡裝祭品。「袋子裡滿滿一堆祭品。我過去問她為什麼拿祭品,她跟我說別人都拿。找墓園工作人員,他們說管不了。」  6日上午,記者來到玉頂山陵園。雖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但陵園內仍有不少市民前來掃墓,許多墓碑前擺放著鮮花、白酒、蛋糕、水果等祭品。
  • 墓園頭痛:每天十幾車掃墓祭品怎麼辦 - 現代快報
    據南京市民政部門統計,雙休日兩天約有70萬人前往郊區的各大墓園,今年各公墓和交警部門倡議的「錯峰祭掃」成功抑制了往年擁堵不堪的清明祭掃高峰。雖然交通問題不再是難事了,但市民掃墓後留下來的祭品,卻讓墓園管理方十分頭痛。
  • 男子偷走掃墓祭品賣給小販賺黑心錢 家人寒心
    有人專拿他人祭品賣錢  晨報訊(記者孔超) 掃墓的人剛剛走,就有人拿走祭品,然後賣給小販賺黑心錢。漢陽扁擔山公墓出現這令掃墓人寒心一幕。  家住三陽路的韓先生稱,他昨日上午去扁擔山掃墓祭掃時,發現一些中年男女在掃墓人祭掃離開後,到墓碑前拿走那些未燃盡的香燭或水果鮮花等供品,甚至還解下掃墓人系在親人墓碑上的綢帶。  昨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扁擔山公墓,發現掃墓人除了給親人燒紙錢外,有的還供水果、酒肉,糖果等。
  • 墓碑斷裂、雜草叢生 濟南市民質疑:金牛公墓咋無人維護
    近日,有市民反映,濟南市動物園南門附近的金牛公墓,有些墳堆被踏平,還有些墳前墓碑斷裂……16日下午,濟南市動物園大熊貓館西側松樹林中,30多座墳墓中不少墓碑已有些發黃
  • 小偷公墓盜走骨灰盒 留電話稱:想要拿回骨灰必須拿錢換
    小偷公墓盜走骨灰盒。劉女士的愛人今年年初去世了,骨灰盒安葬在信陽市的紅山公墓。11月12日凌晨,她突然接到公墓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愛人的骨灰盒被盜了,而且墓碑前留有一個電話,對方稱想要拿回骨灰必須拿錢換。
  • 北京八寶山人民公墓清理上百噸傳統祭掃物品 文明祭祀有多難?
    昨天上午,十餘名環衛工在八寶山人民公墓內忙碌著,各種祭掃物品很快把幾輛清掃車裝得滿滿當當。據統計,清明期間八寶山人民公墓接待掃墓群眾22萬餘人次,接下來的十天,公墓預計將清理祭祀物品百餘噸。昨天上午,十餘名環衛工在八寶山人民公墓內忙碌著,變質的食品、吹散的紙錢、吹倒的酒瓶飲料瓶……各種祭掃物品很快把幾輛清掃車裝得滿滿當當。據統計,清明期間八寶山人民公墓接待掃墓群眾22萬餘人次,接下來的十天,公墓預計將清理祭祀物品百餘噸。儘管公墓一直在廣播「希望大家帶走祭祀食物」,但將祭祀食物帶走的人寥寥無幾。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代客掃墓惹爭議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資料圖:民眾進行掃墓。汪軍 攝「蘋果手機」等時髦祭品熱銷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
  • 掃墓擺在墳前的祭品擺出不到半小時就神秘失蹤了?
    昨天,家住武昌楊園街的鄒女士向武漢晚報記者講述了她上周末回老家祭祖時的一件「離奇事」:掃墓擺在墳前的祭品,半個小時不到就神秘失蹤了,其中自己特地定製的鮮花居然被「乾坤大挪移」到了陵園門口。半個小時不到祭品失蹤今年32歲的鄒女士,在武昌一家公司做總經理助理。去年清明期間,因被公司派往國外出差,沒能回老家黃石祭祖。
  • 【網絡中國節·清明】清明節「吹清風」 傳統祭品銷量降了 鮮菊花...
    隨著「清風祭祀」的觀念推行,廣州各公墓都相繼推出了「送鮮花」和「鮮花換紙祭品」活動。廣報全媒體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祭品店的紙祭品價格變化不大,但銷量有所下降,而鮮花則越來越受歡迎,價格和銷量都上升了。在淨慧路上,一家經營了近十年的祭品用品店鋪老闆陳先生對記者說,近年來由於推行文明祭祀,用鮮花代替紙制祭品,有的墓園還不準燒紙制祭品,紙制祭品的銷量就一年比一年下降,生意大不如前。「一天也就20幾個客人,清明節最多時也就才40多人,比最旺的日子差了很多。」
  • 祭品被撿賣回商家 清明祭品如何處置惹爭議(圖)
    本報惠州訊(記者秦仲陽通訊員吳仁)清明祭拜先人,前來掃墓的人都會帶上各式各樣的祭品,如果品、燒豬、燒雞、米餅等,供在墓前。昨日,記者接到報料稱,有人在墓園裡專門撿拾祭品,有時甚至偷竊祭品,轉賣給不良商家繼續利用。
  • 四川攀枝花墓碑碑文刻寫有規範,豎式墓碑和橫式墓碑區別要分清
    人固有一死,死後立墓碑,刻上標識逝者身份的碑文,便成為了逝者留在世間的唯一證明。因此,寫碑文應該對逝者充滿敬意和感情,慎重規範地在墓碑上描刻好逝者的姓名、生卒年等信息。在四川省攀枝花,公墓墓碑的形式有豎式墓碑和橫式墓碑兩種。
  • 墓區成野貓「食堂」 掃墓者留下的飯菜祭品成佳餚
    公墓竟然成為野貓的「食堂」。昨天,記者從福壽園、松鶴墓園等幾大公墓了解到,申城公墓裡流竄著上千隻野貓,掃墓者祭掃遺留的飯菜祭品成為它們的美味佳餚,每到清明、冬至時期,野貓就特別活躍。  掃墓祭品被野貓偷吃  王玲女士一家每年清明都會舉家踏青。按照慣例,今年王玲的父母在掃墓前準備了很多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