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優的氣質是教養,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2020-12-17 騰訊網

- 01-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

家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多…

- 02 -

孩子懂得感恩

才會得到幸福

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及郵箱等信息。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麼,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繫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才會幸福。父母創造了孩子並以辛勤勞動掙得的血汗錢供養著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

- 03 -

教會孩子懂得感恩

是父母的責任之一

孩子感恩的對象,首先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如果沒有培養孩子感恩的心……寫到這兒,我想到新聞上記錄的一些孩子粗暴對待家長的惡性事件。

其實,完全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當孩子得到了比他們需要多得多的愛,家長往往會喪失教育的功能。

有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任何約束已經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了,家長在這些孩子眼中毫無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無止境的索取,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還有一些大學生,上幾年大學,要花掉家裡十多萬元,家長們省吃儉用,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然而一些學生比著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花父母的錢一點也不心疼,仿佛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工作了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著。

其實,不讓孩子品嘗飢餓,他們就不知道食物的價值;不讓孩子們品嘗寒冷,他們就不知道溫暖可貴;不讓孩子品嘗挫敗,他們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

父母對孩子過多關愛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體驗負面經歷的機會。他們只有經過苦中苦才能尋找到甜中甜。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 04 -

與其全家人圍著孩子轉

不如高質量地陪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啟發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

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帶給自己的快樂。

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成長之路,孩子要學會感恩與尊重,

讓感恩,形成一個重要儀式,

讓孩子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

讓感恩成為愛的最好方式.

END

∞文章來源:家風家道∞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58悅讀」空間:最好的教育是家教, 最優的氣質是教養, 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優的氣質是教養,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這些你都教給孩子了嗎?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多……曾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及郵箱等信息。
  •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優的氣質是教養,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 01 —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  家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  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
  •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 最優的氣質是教養, 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 01 —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  家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
  • 教育孩子,最高級的炫富,富在愛與陪伴,學會感恩!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是人中龍鳳,有良好的品行,過人的頭腦,為此在教育孩子時父母都走了很多艱辛的路程,而唯一支撐他們前進的便是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呵護,這樣孩子的童年才會更加的精彩,而現如今很多家長卻做不到花時間陪孩子成長。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很可怕!(值得所有家長認真讀)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好的氣質是教養,最好的愛是學會感恩。這些你都教給孩子了嗎?01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
  •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養
    學會控制情緒,是我們人生路上要修行的一門課;穩定的情緒,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好情緒源於好的家庭教養。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是最先塗寫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教會他們很多,其中就包括穩定的情緒。情緒是教養的外化表現。我們常說通過一個人的教養,就能看出他的家教。父母情緒穩定,培養出的孩子性格溫和;反之, 多半有一點性格缺陷。
  • 孩子不懂感恩,是誰之過?
    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的滿足。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
  • 最好的教育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成長,都傾注了父母很多心血,而這一路走來,更是遇到了很多值得我們感恩的人和事。但是中國式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太濃密,讓孩子錯過學習感恩。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有時卻忘了最好的東西是讓她有一顆感恩的心。雖然父母的付出不計回報,但是孩子的感恩,會讓他們感受到付出的值得。
  • 鄭爽踩凳子被罵,大S女兒坐姿被誇上熱搜:教養是孩子最好的名片
    不過這種解釋,網友並不買帳:這個是家教問題,我小時候也這樣坐,外婆就會說「坐沒坐樣」,說一遍不聽,外婆就拿著筷子過來敲,一直到改掉為止。明顯就是習慣,從小家裡不管這些陋習!事不大,但習慣性行為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
  • 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如何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收穫幸福
    調查結果從側面反映了,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莫過於對孩子「感恩教育」的不足。殊不知,從小教孩子學會感恩、懂得愛,才是父母一生最大的福報,心存感恩的孩子才會收穫一生的幸福。下面分別從「有一種愛叫做感恩」、「為什麼孩子不感恩」、「怎樣培養感恩的孩子」談一談「感恩教育」。
  • 感恩母親 愛滿家庭——桂林市傳承優良家教家風 父母共同成長系列...
    5月11日下午,「感恩母親 愛滿家庭」——桂林市傳承優良家教家風父母共同成長系列活動暨母親節最美家庭故事分享會在桂林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舉行,來自全市的家庭代表近百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桂林市青少年發展研究會、桂林市民主小學、復興小學、琴潭實驗學校等單位參與協辦。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可是,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
  • 什麼樣的家教?讓武亦姝從差生蛻變成才女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明和善有教養。而在《教養能讓人舒服,自己也不苟且》中有一句話發人深省——教養是種溫良的子民之性,是有愛有堅持的家教。足可見家教在一個孩子生長中的作用,你的家教,就是在為孩子的教養築基。好的家教總能教育處有為人有教養,處事落落大方優雅有風度的孩子。
  • 讓孩子學會愛 如何進行「愛的教育」
    中國父母又是最樂於奉獻的一個群體, 父母給予孩子的關心太多,而孩子也習慣心安理得地接受別人的關愛,很少想過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愛周圍的人和事。對他人缺乏愛心、同情心的現象十分普遍。..首先得學會關愛父母。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可是,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
  • 黨在心中,感恩最美—覃塘三中2019年春季期「尋找最美媽媽」感恩教育活動—
    —覃塘三中2019年春季期「尋找最美媽媽」感恩教育活動—(圖文:選自黃綠昌美篇,點擊頁面底下左下角的
  • 地鐵上姐弟倆的「坐姿」火了,引眾乘客稱讚:有家教的孩子最美
    也因為孩子淘氣頑皮,父母有時候會非常不想帶孩子出門,因為孩子顯得沒有家教就會讓人指責家長的教育方法。而有些孩子出門卻會受到路人的稱讚,因為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素質培養,把孩子教得非常好。都紛紛稱讚這兩姐弟家教很好,父母平時應該沒少上心,這才是真正的「炫富」,有家教的孩子最美!的確,這兩姐弟的做法比起其他孩子來說要好太多了,難怪會被網友稱讚有家教。也許也有人會說,讓座不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嘛,但要知道讓座這一舉動雖然簡單,但卻不是所有像他們這樣大的孩子都能做到的。
  • 兩岸教育專家學術共商:「隔代教養」利弊與應對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嶽坤發布「中國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狀況調查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鐘磬):父母要上班,孩子讓祖輩帶,養成了讓父母不喜歡的習慣;父母與祖輩在管教孩子上發生分歧和衝突,孩子無所適從——這類現象是否就發生在您的身邊?「祖輩參與」就算是「隔代教養」嗎?海峽兩岸家庭有否相似的困擾?
  • 《終身教養》:劉墉的家教典範,於平凡中照見不平凡
    而如何教育孩子使這個願景成真,是所有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教育孩子責任重大,很多家長其實並不太清楚該對孩子採取怎樣的一個教育方式。現在的孩子個性極強,跟他們交流時,不能用專制的教訓,也不能用填鴨式的教育,唯有可以信服的說理才可。而華人首席勵志導師劉墉正是遵循這一原則來引導孩子的。《終身教養》是劉墉先生寫給父母和少年、少女的親子讀本,一套書分為男孩篇和女孩篇。
  • 心懷感恩 與愛同行 | 三明市實驗幼兒園助力社區活動
    感受愛,懂得愛,學會愛,是孩子們成長中的重要課題。「感恩教育」是「愛的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只有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11月26日,三明市實驗幼兒園到二路社區開展了「心懷感恩,與愛同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