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2020-08-28 Sam英語課堂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門風決定孩子的教養。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無不得益於此。可是,現如今大多數家庭中,孩子可謂是「位高權重」。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良多……

有一篇雞湯文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曾經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有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與地址,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隨書標註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地址以及郵箱等信息。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在不解與質疑聲中,老人像是焦急地等待著什麼,或是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人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也是唯一與老人聯繫的孩子),老人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反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家人才明白,老人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人要懂得感恩才會幸福。父母創造了孩子,並以辛勤勞動掙得的血汗錢供養著孩子,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凝結著父母的心血……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和尊重別人是很重要的事。如果父母一味的溺愛,孩子不懂回報,即便走上社會也會遭遇碰壁,甚至可能無法無天!孩子感恩的對象,莫過於恩情最深的父母,如果沒有培養孩子感恩的心……

寫到這兒,我又想到幾年前機場弒母的留學生汪佳晶。他留日5年,從未打過工,學費和生活費都靠母親每月7000元人民幣的收入來出。母親四處舉債,實在拿不出錢,他竟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

25歲的青年本應自立,靠自己打工解決(或部分解決)留學費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著母親含辛茹苦提供的溫室生活,當母親拿不出錢,他不念親恩,那滿腔怨恨化作9刀。

這個案件讓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有多麼重要!

當孩子得到了比他們需要多得多的愛,家長則喪失了教育的功能。這些家庭由於種種原因從小對孩子百依百順,沒有任何約束,已經沒有能力改變現狀了,家長在這些孩子眼中毫無威信,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付出無止境的索取,一旦小小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便不依不饒。還有一些大學生,上幾年大學,要花掉家裡十多萬元,家長們省吃儉用,有的家長不惜舉債。

然而,很多學生比著買高檔服裝、手機、名牌鞋襪、電腦等。還有的大學生花高價租賃公寓住,泡網吧、下館子、花父母的錢,一點也不心疼,仿佛向父母要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工作了,還有許多年輕人心安理得依靠父母生活著。

其實,

不讓孩子品嘗飢餓,他們就不知道食物的價值;

不讓孩子們品嘗寒冷,他們就不知道溫暖可貴;

不讓孩子品嘗挫敗,他們就不知道成功的艱難。

父母對孩子過多關愛實際上是剝奪了他們體驗負面經歷的機會。他們只有從苦中苦才能去尋找甜中甜。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覺得擁有眼前的一切既快樂又幸福。

我們做父母的要謹記:如果你不想將孩子培養成「白眼狼」,那就千萬不要替孩子做太多,不要助長孩子的受之無愧感,要去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與其全家人圍著孩子轉,不如高質量地陪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時刻創造條件啟發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付出,讓孩子先從感恩父母開始,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做事後要說謝謝等,通過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情緒讓孩子熟悉這種感恩的狀態,並最終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感恩之心,是心靈成長的營養劑。通過感恩教育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別人付出給自己帶給的快樂。當孩子們感到他人的善行時,就想到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得暗示,使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


相關焦點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比狼更可怕
    全家人都圍著一個小傢伙轉,孩子時時刻刻都扮演著被愛的角色,要什麼家長都會千方百計得滿足他們。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
  • 不懂感恩的孩子,成人後很可怕!(值得所有家長認真讀)
    久而久之,很多孩子認為從家長那裡得到東西是理所當然的,從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更不會想著去關心別人和感激他人。父母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須知最好的東西就是良好的教養和優秀的品格,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也會讓他獲益良多……02孩子懂得感恩,才會得到幸福!
  • 機場弒母案讓你知道,不懂感恩的孩子多可怕
    文/良子 父母課堂(ID:fumuketang)原創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又是忙忙碌碌的一年,每個人都在這一年中有付出有收穫!昨天后臺收到了一位媽媽留言:我女兒很聰慧但學習很粗心。為了促使她學習用功,我天天下班後,都先給她做一頓營養可口的飯菜,然後陪她做作業,輔導她的功課。
  • 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後的家長往往也不懂「貝勃定律」,試試這麼做
    文 | 小允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後往往也有一個不懂教育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中,想要讓孩子感恩,首先就得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懂得「貝勃定律」改變孩子的一生。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6)孩子不懂感恩,怎麼辦?
    據汪佳晶的媽媽說,學費加生活費,兒子每年的開銷高達30萬-40萬元(人民幣),她每月七千元的工資幾乎全給了兒子,有時為了給他寄錢還要借錢。汪佳晶習慣了母親的付出,如果失去母親的供養,他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和信心繼續在日本學習和生活下去。這種焦慮、無助、恐懼,最終化成了怨恨,當聽到媽媽說無法再供自己留學的時候,把刀對準了自己的母親。
  • 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導讀: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外婆辛苦帶大外孫,孩子卻更喜歡奶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值得深思,比病毒更可怕的,是這些「巨嬰」行為
    ,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全世界都是欠他的,把自己當成國家的嬰兒。那些事事代勞、從不教孩子獨立的父母,才是最無知最殘忍的。可以說家長正確的教育是阻斷社會巨嬰的關鍵一步。從小為孩子引導正確的三觀,才能將巨嬰扼殺在搖籃裡。適當放手吧,否則所有巨嬰們現在沒走過的路,也都會在未來成為他們必將踩的坑。魯迅先生曾說:「救救孩子。」當時不懂,現在明白作為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 不懂感恩的孩子有多可怕
    不懂感恩也就罷了,稍不如意還打她,有時還罵她。她給兒子說過盼盼的事情,她說她管不了盼盼。讓他們把盼盼帶走上學。但是她兒子說,他們夫妻倆在外面租房住,工作又忙,根本沒時間帶孩子。就讓他媽在老家忍忍,盼盼再長大些,懂事就好了。盼盼奶奶想著兒子媳婦在外打工掙錢確實不容易,就想著再忍幾年,也許盼盼真如他爸說的,大大就懂事了。
  • 和外國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為何活得這麼累?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
    原因值得所有人深思!1.家長過高的期望其實,對孩子抱有一定的期望,本來是件好事。可是,如果對孩子的期望過高的話,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很多孩子輕生的事件,就是因為父母沒有認識這一點導致的。作為父母,一定要首先發現孩子存在的不足,然後再發掘他的優點,只有這樣有針對性的培養,他才可能真正成為最好的他。
  • 孩子用認真寫作業來爭取玩手機,家長很無奈,更值得大家深思
    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個孩子抱著手機、抱著電腦打遊戲、看視頻的畫面,這種現象的出現令家長們很無奈,同時也更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 孩子寫給媽媽的信,值得大家深思 前幾天翻看朋友圈,看到了小學同學的一條動態。孩子臨睡前知道媽媽每天晚上都會幫她關燈,用歪歪扭扭的字體給媽媽寫了一封信放在了門把手處。
  • 李玫瑾:家長牢記「三不慣兩不管」,讓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關於教育孩子這方面,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往往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的觀點常常能夠戳中家長們的教育誤區,值得大家傾聽。不懂感恩不能慣在我國,有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而這些孩子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母更是「捧手怕摔,含嘴怕化」,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孩子習慣了所有人圍著自己轉的狀態,也就變得極其自私不懂感恩,甚至不知道如何尊重別人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孩子們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穿過列車車廂找尋空位日本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很小的時候>包括他們跟家長一起出遊的時候孩子也是自己背著包就包括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這可能就是日本式教育想要表達的觀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拿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日本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很小的時候都會結伴一起上學這在中國式家庭中好像不常見都說日本的孩子自己獨立性很強包括他們跟家長一起出遊的時候孩子也是自己背著包就包括日本皇室接送小公主上幼兒園即使下雨天也是孩子自己拿包包
  •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恐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可怕的日本無情到令人感到恐懼!日本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在日本孩子的獨立能力更像是一種習慣)那麼教什麼呢?一個彈丸之地,卻能夠取得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背後的人生百態和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 《狼洞之夜》雙重敘事線索:面對霸凌,成人比兒童更需要自我救贖
    文丨陳老師談教育(原創)圖:來自網絡近日,看到網絡上很多校園霸凌的事件晚上看了一部兒童文學作品,叫《狼洞之夜》,深受震撼。作為家長,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大家一直竭力迴避的問題:其實校園霸凌無處無時不在,大多數孩子都主動或者被動的經歷過。而家長最恰當的引導,其實在於激發孩子內心的勇氣和力量。讓孩子學會用智慧和勇敢,妥當的處理人際問題。
  • 日本教育孩子的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神奇的是,男孩在收到小夥伴的鼓勵後,竟然一舉跳過比他身高高出很多的跳箱!現場掌聲雷動。 還有那些我們經常看到背著大包小包去上學的獨立寶寶,三九嚴寒裡的短褲短裙、整齊擺放的拖鞋……
  • 日本教育孩子的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
    神奇的是,男孩在收到小夥伴的鼓勵後,竟然一舉跳過比他身高高出很多的跳箱!現場掌聲雷動。還有那些我們經常看到背著大包小包去上學的獨立寶寶,三九嚴寒裡的短褲短裙、整齊擺放的拖鞋……讓我們來看看,日本教育的這7大特色,值得所有家長借鑑、深思。在日本,不到1歲的寶寶在幼兒園也要參加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大型活動,從小讓孩子參與到集體之中,鍛鍊孩子們堅韌的精神。看著孩子哭著拼命地向前爬,心裡也不是滋味,可能這就是所說的「重在參與」吧。
  • 被性侵的孩子如何才會反抗?事件中我們遺漏了什麼?這些值得深思
    這些無不引起大眾關注,使人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被性侵的孩子何時才會反抗?在這類案件中我們遺漏了什麼?真正的性教育離我們有多遠?諸如此類,值得深思。在這次時間跨度長達10年的性侵案中,四川省宜賓市高中老師梁某利用自己的教師身份,還有班主任、心理輔導師等多重權威身份,以威逼利誘的手段猥褻侵犯其所教授的男學生,並使這個可怕的秘密一直被「保守」著。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孩子培養、教育得越好,社會就會越進步,人類就越進步。這是人類發展的法則。當然,這並不是否定感恩教育,而是提醒各位父母、各位家長:感恩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孝順父母。對於父母,內心有所感恩,感激他們把這條命帶給你,就可以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偉大。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更不能因為賦予了孩子生命,就認為自己是孩子的主宰——這實在大錯特錯。
  • 致:所有帶孩子的家長
    昨天(2020年8月2日)周末,沒有了洪水上漲的那種緊迫感,沒有了雷電風雨侵襲的恐懼,更沒有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壓力,對於在線君來說,本應度過一個最佳的休閒娛樂時段,沒有想到的是,連續接到的幾個電話和信息,卻讓在線君內心泛起了波瀾,面對高溫酷暑那種極端天氣所引發的燥熱感受,似乎從頭到腳都有一絲寒意掠過心頭,基於心中那深深的憂慮感受,基於許多市民百姓和微友們的期盼,不得不寫下這篇文章,期望能喚醒許許多多陪伴孩子成長的石首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