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0年8月2日)周末,沒有了洪水上漲的那種緊迫感,沒有了雷電風雨侵襲的恐懼,更沒有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壓力,對於在線君來說,本應度過一個最佳的休閒娛樂時段,沒有想到的是,連續接到的幾個電話和信息,卻讓在線君內心泛起了波瀾,面對高溫酷暑那種極端天氣所引發的燥熱感受,似乎從頭到腳都有一絲寒意掠過心頭,基於心中那深深的憂慮感受,基於許多市民百姓和微友們的期盼,不得不寫下這篇文章,期望能喚醒許許多多陪伴孩子成長的石首家長!
逆反心理的孩子需要誘導
幫幫我,我錯了?一位家長急得泣不成聲地向在線君求助,希望幫助找回負氣出走的孩子,只是因為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說了一些太過於嚴厲的話語,讓溫室裡長大的花季女孩衝出家門,醒悟過來的家長這個時候才明白,常年累月的溺愛,一旦變換成嚴格的管教,帶來的是一種深深的失落,同時也是一種極端的危險,情急之下,這位家長迅速求助於警方,求助於在線君,希望想盡一切辦法,儘快讓孩子回家!
你好,我15歲的孫子離家出走幾天了,能幫我找回來嗎?又一個電話打了進來,心情焦急地向在線君求助,希望通過萬能的網絡,尋找已經失聯4天的未成年孩子,相似的場景,相似的情節,讓在線君心又揪了起來,衝動負氣的孩子,管教過激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似乎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管教之上,卻事與願違,反而讓一個個家庭陷入困擾和絕望。
鄭總,我是你的忠實粉絲,求助你幫忙找找一位失聯的孩子?微信之上,類似的信息也在泛濫,在這個普通的周末,讓在線君內心充滿了疑惑,這個世界怎麼了?這個社會怎麼了?石首的孩子怎麼了?石首的家長們又是怎麼了?一個個離家出走的孩子,一個個心急如焚的家長,一個個迷茫於教育困境的家庭,充斥在我們身旁,讓這個周末,在我們身邊,演繹出一幕幕令人憂慮但卻真實的情景劇,引發人們的自省和反思。
五六十年代,每一個家庭都有許多的孩子,少則三五個,多則十多個,坊間傳言,五男二女上了古書榜?甚至有些家庭,為了生個男孩傳宗接代,一連生了十多個女孩,還不願意放棄?在那貧窮的年代,這麼多的孩子,上不起學,讀不起書,甚至吃不飽、穿不暖、住不好是常事,只要餓不死能長大成人就是一件最大的幸事,所以,對於孩子的管教,基本上都是說教加棍棒,而孩子們自己,也難以體驗到父母的寵溺,更難以享受那種獨一無二的嬌慣,面對嚴厲的管教,只能是逆來順受,按照父母的標準或要求儘量改善,以求得到父母的獎賞。
讓孩子健康成長
隨著計劃生育的施行,如今的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最多二個孩子,這種情況之下,新生代的孩子們從小開始,享受著無與倫比的寵愛和嬌慣,抱大的一代更匯集著父母雙方兩個甚至更多家庭的期望,不用說棍棒,就連稍稍說重一點的言語管教,都會激發其他親友加倍的寵溺,所以,面對逐漸長大成人的孩子,面對沒有達成父母願望的言行,衝動的父母,自內心裡認為,身為家長完全可以開始管教孩子,甚至可以責罵毆打,殊不知,長期的溺愛之後,突然的嚴格管教,適得其反,極易惹出前文不想得到的下場,讓所有家庭成員備受煎熬。
面對如今正在帶孩子的石首家長,面對暑期失去學校管束的孩子,面對一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如何管教這些弱不禁風、溫室裡成長的花朵?如何引導他(她)們健康成長?絕不只是說教加棍棒,還真的值得我們反省深思,真的值得我們痛定思痛,真的值得我們檢討學習。
如今的孩子,已經遠非我們以前那樣受過苦難、承受能力超強,更非可以憑藉語言或者行為暴力就能變成聽話的木偶,稍有不慎,逆反心理極強的孩子就會選擇離家出走,甚至採取過激的舉動傷害自己傷害家人,面對不斷出現的失聯孩子,雖然絕大多數的結局都和昨天一樣,風平浪靜、有驚無險,但是,我們每一個家長卻不能不防,這樣的場景絕不能重演,因為萬分之一的意外,可能帶來的就是一輩子的悔恨與悲傷。
這個暑假,熬過疫情病毒和雷電暴雨、洪澇災難等大自然侵襲的孩子,面對炎熱的高溫,值得所有家長警惕,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防範意外,我們不僅僅在預防和杜絕水患、火災、出行交通的傷害,更要注意與孩子的溝通、交流方法,注意耐心地教育或者引導,注意尊重孩子的自尊,從心理上關注關愛孩子,讓逆反心理超強的孩子們,通過誘導、通過自律、通過反省,而變成我們期望的模樣。
最後,借用一句管理學上的名言,贈送給所有帶孩子的石首家長:人不可能被他人改變,除非他們自己想改變!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未成年的孩子,更有助於帶孩子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