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注重全面發展,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020-09-07 水Mu育兒

家長要因材施教,切莫把孩子們變成&34;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教育應該順應孩子身心健康發育、成長的需要。很多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不管孩子是否在這個領域有所特長,就&34;一定要讓孩子在這個領域學有所成,最後孩子們充滿枯燥與無趣,很難學好。實際上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34;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極大地點燃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看看下面這個事例:

李煒和朱亮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的父親讓他們從小學習畫畫。李煒的父親告訴他,他畫的畫會拿給很多人看,所以必須畫得認真、仔細一些;而朱亮的父親卻告訴他,他畫的畫沒有人會看,畫出來都會燒掉扔掉,他畫畫的過程中別考慮其他人的想法,在創作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就可以了。李煒在父親的督促和引導下,每次畫畫都畫得非常認真,當然,他的畫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而朱亮的畫畫出來後,根本沒機會給任何人看就直接丟進了垃圾桶。

後來李煒和朱亮都長大了,結果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李煒並沒有在繪畫上取得什麼卓越的成就,而朱亮卻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畫家。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巨大的反差呢?教育專家解釋說:李煒在父親的錯誤引導下,把畫畫當成了一種炫耀的資本,在他的內心裡,畫畫就是為了得到人們的誇獎和認可,對他來說,並沒有從畫畫過程中獲得多少快樂;而朱亮在父親的正確引導下,一開始就從畫畫中獲得了快樂,他畫畫的動力來自他的內心,每次創作的時候,他的靈感會瞬間迸發出來,所以他終能學有所成。

快樂和幸福才是&34;

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是讓孩子獲得更有價值、更快樂、更幸福的人生,而不是為了獲得在人前炫耀的資本。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順其自然是最重要的事。孩子的童年的顏色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是由於就業壓力的增加,父母總是在細孩子&34;,因此過早的培養孩子,在這過程中,父母無情的剝奪了孩子的快樂,父母用各種各樣的學習和培訓把孩子的童年塞得滿滿當當,讓小傢伙們五顏六色的童年變成了灰色。很多父母說&34;捏成&34;捏&34;五顏六色的童年&34;快樂空間&34;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樂陶陶&34;牽線的傀儡",一定要讓孩子在學習中儘量體會到快樂,這樣他們才能學有所成。

相關焦點

  • 注重孩子學業成績,更要關注身心健康
    注重孩子學業成績,更要關注身心健康 家庭是孩子出生的搖籃,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和家庭親情關係,是孩子擁有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前提。但現在大多數家庭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孩子的學業成績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則是任其自然,我聽過無數個家長,也面對很多家長時,談論的話題都是孩子的學業成績,我從未碰到過任何一個家長和我探討過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我的同事們很少也和我一起探討過孩子的身心問題。
  • 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多,如何讓孩子的全面發展,家長要這麼做
    沒有一個家長會希望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所以對於教育問題,家長們一直都很關注。近年來,素質教育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家長們普遍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全面的發展。不過應試教育的影響畢竟根深蒂固,在孩子的素質教育過程當中,很多家長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
  • 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因為它與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
    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身心健康比較重要?很多家長往往會更加重視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今天我想說的是希望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因為孩子的身形健康與學習成績兩者並不矛盾,他們是相輔相成的!第一學期的期末考成績比他預想的要差很多,他非常樂觀並不氣餒,在媽媽的鼓勵和幫助下,他一改原來的死讀書習慣,勞逸結合,遇到不懂的題目就請教老師、同學,慢慢的他的成績提高了很多,高考那年如願的考上了清華大學。一個孩子如果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挫折那麼他的社會性品質肯定會發展得非常好,在同學中會很受歡迎,他的童年肯定是快樂的,他的生活品質也肯定比較高。
  • 教育部:構建系統化減負體系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教育部12月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十三五」以來,隨著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一些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實現新突破。  但學生負擔重、家長焦慮大,仍是我國基礎教育生態的突出問題,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趨之若鶩,學校通過微信群等社交工具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等問題仍然顯著,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行治理?
  • 關注孩子,家長要理性教育和引導,教會孩子學習
    由此,在這裡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與家長朋友們產生共鳴。依據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和自己教育孩子的些許思考,我認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講話的內容一定要經過思考,不能隨意並帶有主觀性。有時,家長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往往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給孩子帶來永久性的負面暗示,影響孩子正向思維養成,失去向上的動力。
  • 身心健康 擁抱未來——致全市中小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一、樂享多彩假期同學們,學習之餘請用畫筆打開心窗,用音樂啟迪心靈,通過閱讀感受文字的魅力,走進大自然領略家鄉之美,揮毫潑墨沉澱心性,切磋棋藝共敘友情,舞動身體釋放情緒,快樂運動強健體魄……在多彩的假期生活中,讓我們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二、培養良好習慣同學們,假期生活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 體育老師當班主任,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不會是一句口號……
    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都逐漸意識到,體育在整個成長過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強壯的體魄,是學生發展的必要前提;學生體質有了保障,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就有了基礎,也就更加有助於學生的人格健全、意志錘鍊。
  • 教育孩子,不僅要注重教育的內容,教育方式是關鍵
    ,是教育之大忌;即使我們大人在理,也要以適當的方式,以婉轉的語言含蓄表達,點到為止即可,孩子自會明白我們的用意。同樣的教育內容,有的家長去教,會遭致孩子反感,乃至激烈對抗;而懂教育的家長去教,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讓孩子明白事理,還增進了親子感情。別的根在於家長的教育理念。如果說具體的教育方式是術的話,那麼滲透其中的以人為本、人人平等、人文情懷等理念就是道。道遠比術重要,道是價值觀,是大方向,是統帥全局的。
  •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vipJr與風速BuddyPhones達成合作
    近期,青少兒在線教育平臺vipJr成功與風速科技運營品牌BuddyPhones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關注學員的聽力健康,打造更優的在線學習體驗。風速科技運營品牌BuddyPhones將會在線上推出購買耳機贈送vipJr在線課程的活動,讓更多的家長、學生接觸在線教育,享受全球優質教育資源;同時,vipJr將在母親節推出抽獎活動,幫助家長認識到學習設備的重要性,並通過提供BuddyPhones獎品,讓學員獲得更健康、真實的在線聽課體驗。
  • 德國為啥多出人才?他們注重培養孩子2方面的能力,是我們欠缺的
    德國是科技和工業發展大國,有很多傑出的人才,歷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也非常多,佔據獲獎總人數的百分之30多。那麼為什麼德國有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呢?這就得益於德國先進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學前幼兒教育。比起授教課本上的知識,他們更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技巧和習慣。
  • 三四歲的孩子,需注重學習發展的整體性,家長要做好幾點
    對於家長而言,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發展的同時,對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技能與探索也是格外重視的。往往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各種科學知識的教育引導,希望孩子從小就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我們都知道拔苗助長故事,如果一味追求孩子智力的發展,而忽視了年齡段的個性特徵,不僅僅不能達到培養孩子的目的,反而更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響。那麼採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一期我們就來說一說,3至4歲兒童在學習與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 家長們要避免的誤區!不能耽誤孩子的教育
    那是因為家長對少兒美術教育的了解少之又少那麼被家長們誤解的誤區有哪些?繪畫活動是促進左右腦分工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孩子學畫畫不僅僅是在畫畫它的意義遠遠超越了繪畫本身的含義它是在培養孩子的修養、審美、品行、素質在一個均衡發展的教育系統裡強調每一個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感受力都必須均衡地發展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強化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對於促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健康中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 要幹掉你的孩子,就讓他全面發展! | 幼視野
    從幼兒園到大學,整個教育體系從上到下都在提倡「全面教育」的理念,追求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許多幼兒園也覺得「全面發展」是一種理想的、值得追求的教育目標。但對於「全面發展」本身,不知道有多少教育工作者會去認真思考:「全面發展」對幼兒教育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如何理解「全面發展」?是孩子在五大領域均衡、全面發展嗎?是要培養什麼都會的全能者嗎?
  • 中科院入股多特專注力,倡議家長提前重視兒童身心健康
    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家長常常錯誤的認為是孩子不認真、不努力,態度有問題……  12月23日,2018中國兒童心理健康和家庭建設高峰論壇暨中科多特專題研討會在閩盛大舉行。會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此進行了科學論證:孩子出現這些表現的核心原因,其實是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不足的表現。
  • 幼兒園5種冷暴力,正在毀掉孩子,家長要引導,保護孩子身心健康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家長請注意!幼兒園這5種冷暴力,正在毀掉孩子,家長要學會引導!孩子在幼兒園時期,經常會遇到許多問題,遭遇冷暴力是其中之一,受到冷暴力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害怕與人交朋友,因此,家長請注意!
  • 孩子長時間看電視,對身心健康很不利,家長要設立規矩並恰當引導
    孩子長大之後自然就能夠獨立,多看一些電視也是無所謂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時,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長了,自然參加其他活動的時間就會減少。也許很多人認為孩子的認知語言都可以通過和電視當中的節目互動。但實際上,這些沒有孩子直接去與人交往互動來實在,孩子在看電視時,只是被動的在接受電視節目,不能夠引發孩子主動思考,所以看電視多了勢必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還會佔用孩子大部分的時間,對於孩子的全面發展極其不利。
  • 家長教育理念決定孩子未來發展
    說起家庭教育,從古到今,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歸根到底,其目的是藉助教育方法為媒介將子女培養成才。孩子就好比小樹苗一般,受外界的因素很多,如果從小就給他更多的照料和關注,那麼長大後絕對是根正挺拔,所謂教育理念支配教育方法,家長的教育理念是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整體。
  • 學步期的寶寶情緒化,自主意識發展的關鍵,家長要多關注
    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家長要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順利走路和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面對孩子突然的想走路的欲望,家長就會把關注點放在孩子學習走路上,以至於家長忽視了這個時期孩子的情緒反應,行為表達的變化。進入學步期後,孩子的行為表達也會出現反常的現象,例如:動手打人、咬人、摔東西等行為,這都是學步期的正常表現,家長要注重並給予引導。
  • 海口「另類」特長班受家長青睞 更注重素質均衡發展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海口不少家長又琢磨著為孩子報培訓班。從往年的行情來看,家長們熱衷於為孩子報語文、寫作、數學、外語等與學習成績相關的課程,文藝特長方面也以唱歌、跳舞、樂器、棋類等常見課程為主。而記者走訪發現,少兒模特、平衡車、花式籃球、沙畫、花藝、獨輪車等「另類」的培訓課程正在海口市悄然興起,得到家長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