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起來,我的潮流啟蒙老師並不是陳冠希或者藤原浩,而是我家鄉的板仔們。
DC ShoesVerified account
那時候我還是一個初中生,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一個廣場,板仔們都喜歡在那兒扎堆練技術,他們穿著我叫不出名字的「板兒鞋」做著帥氣的動作,尤其當他們 Ollie 的時候,給年幼的我帶去很大的視覺衝擊,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也太帥了吧!」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還是太靦腆,面對這些看起來「社會氣息」濃厚的板仔大哥們始終不敢上前搭話,但卻對他們腳下穿的鞋一直留有很深的印象。
之後購買了一些球鞋或潮流相關的雜誌,那時候才知道板仔們腳上穿的鞋叫 DC Shoes。
Etnies Mike Vallely Signature
solecollector
Axion Aries - Guy Mariano Pro Model
solecollector
Lakai - Biebel Off the Nose!
skately
那幾年淘寶剛開始流行,每次在雜誌上看見喜歡的鞋款便會在淘寶上搜索,一搜「DC」,搜出來的店鋪名字裡一水兒的「外貿」,店裡面除了賣 DC Shoes 外,還有許多早年名聲大噪的滑板品牌,例如:Etnies、Axion Aries、Lakai 等。每一雙價格都不貴,大多在200-300元之間浮動。
Osiris D3
The Hundreds
在一些貨「狠」的店裡你甚至能見到 Osiris 的 D3,對,就是去年 A$AP Rocky 和 UA 聯名時借鑑的那雙鞋。
Nike Air Choad
Nike Air SNAK
Nike SB
別看 Nike SB 和 adidas Skateboarding 現在在滑板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但在千禧年前後和上述的品牌比起來那它倆確實得「往後稍稍」。此前當 Nike 想要進入滑板領域時,曾經推出過幾款模樣相似的鞋款,無奈市場並不買帳,不得已找來了 Sandy Bodecker 負責 SB 系列,這才將 SB 系列做強做大,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是90年代就已經躋身滑板行業老大哥位置的 DC Shoes。
Damon Way
Ken Block
celbestnews
讓我們先將時間調回90年代,DC Shoes 的兩位聯合創始人 Damon Way 與 Ken Block 都還在大學裡上學,而且還是校友。也是巧了這兩個喜愛滑板與街頭文化的青年,在大學的前半段時間沒有任何交集,直到有一天他們在代數課上遇見了,聊了兩句後發現原來彼此有相同的愛好——滑板。
Tumblr
二人情感迅速升溫,成為一對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不久後 Ken Block 利用課餘時間在車庫裡搗鼓了一個名叫Eightball 的品牌,而Damon Way 則幫他設計了品牌的 Logo。漸漸地 Damon 也開始為產品進行一些圖案設計。
一年時間裡,Eightball 陸續發售了幾次產品,銷量都還不錯。他倆一看「嘿,整挺好」於是便決定輟學,將 Eightball 從車庫裡搬出來,租了個正經辦公室,自此一門心思都放在品牌上。
@rpayday
接著運營了一段時間後,二人心想是時候進入下一個階段了,於是二人成立了一個名叫Droors Clothing的新品牌 。同時設計風格也與先前區分開,將塗鴉藝術運用到產品之中。
Persue
name of perfumes brand
他們邀請不少當時喜歡塗鴉的孩子加入到團隊來為他們的產品設計圖案,這之中就有日後為 DC Shoes 奠定品牌視覺基調的塗鴉藝術家「Persue」。
Danny Way
Colin McKay
celbestnews
相比 Eightball,Droors Clothing 的定位更注重滑板服飾市場,在品牌成立的時候,二人就決定招攬一些滑手,第一位被 Droors Clothing 籤下的滑手就是創始人之一的 Damon Way 的親弟弟 Danny Way。隨後又成功籤下另一位知名滑手 Colin McKay。
不得不說 Droors Clothing 做出了一項正確的決定,因為如果你想要更好地賣貨,籤約一個自身有名氣、有號召力的滑手,或許比打多少廣告都要靠譜。反觀當年沒有走好這一步的 Nike,僅僅籤下稍顯稚嫩的 Bam Margera,不僅沒有成功刺激到市場,甚至還被原本就不待見大公司的老滑手們誤認為品牌對於滑板這項運動不夠重視。
YouTube
雖然籤的是自家弟弟,但 Danny 確實是一位實力強勁的滑手,《Thrasher》雜誌的「年度滑板獎」他拿過兩次,並且不同於一般的滑手,他是以極端特技而聞名,曾經踩著滑板飛躍過長城。
品牌旗下有著這種重量級的滑手存在,銷量自然不用發愁。
轉眼時間來到了1993年,Ken 與 Damon 打算試水鞋履產品。雖然當時已經有包括Etnies、Axion Aries、Osiris 等在內的多家品牌率先搶佔市場,但他們認為滑板鞋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於是兩人決定進入這片陌生的領域。
PACIFIC DRIVE SKATEBOARD SHOP
他們將品牌命名為 DC Shoes,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其實這就是 Droors Clothing Shoes 的縮寫。DC Shoes 在成立不久後就為「親弟弟」先推出了一雙籤名鞋 THE DW 1,同時這也是 DC Shoes 推出的第一款鞋履產品。
Skately
憑藉著 Droors Clothing 打下的良好口碑外加兩位優秀的滑手,品牌在成立的第一年就達到了150萬美元的優秀銷售額。隨後 DC Shoes 的滑板 Team 也開始擴張,在1995-1996這兩年又招募來多位優秀滑手,將隊伍從2人擴大成8人。
Alyasha Owerka-Moore
Denim Dudes
但這個時期,DC Shoes 與 Droors Clothing 這兩個品牌負責產品設計的只有 Damon 一人,所以他漸漸感到有些分身乏術。出於對品牌未來發展的考慮,他們決定完善公司架構。首先招募到的是 Alyasha Owerka-Moore,他曾供職於第一代嘻哈品牌 Mecca 和 Phat farm。他的加入無疑是為團隊注入了新的力量,也正是得益於他此前的工作經驗,在之後 DC Shoes 的發展中他也給出了諸多參考意見。
Sung Choi
Highsnobiety
隨後招募到的是 Sung Choi,他之前是服裝設計師,被 Supreme 的 Gio Estavez 介紹給 Damon。被後者拉來 DC Shoes 擔任球鞋設計師,可 Sung 並沒有相關的經驗。據 Sung Choi 接受採訪時稱,當他收到這份邀請時很開心,因為他對於設計鞋子很感興趣,但因為此前從未進行過球鞋設計的工作所以有一些猶豫。但是 Damon 卻對他說:「沒設計過那最好,這就是我找你來的原因」。
DC The Lynx
DC Shoes
事實上 Damon 的眼光確實沒錯,Sung 設計的第一雙鞋 The Lynx,成為 DC Shoes 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產品。之後他也為 Kalis 與 Stevie 這兩位知名滑手設計他們的第一雙籤名鞋。
>
Kalis 1 有多經典?經典到前不久還被日本品牌 Monkey Time 找出來進行聯名。而 Stevie 1更不用說,那是市面上第一雙以籃球鞋外形來設計的滑板鞋。
至此 DC Shoes 的核心創意小隊集結完畢。
1999年對於 DC Shoes 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年,他們與當時還沒被炒到天際的 Supreme 推出了聯名鞋款,這也是品牌歷史上第一次推出聯名鞋款。
90年代並不像現在所有資訊都擺在網上,只需動動手指便唾手可得,經歷過一次合作的 Damon 認為既然僅憑自己,在設計上可能會有局限,那麼我們不妨找一些對的人去做對的事情。
DC Shoes × OBEY
DC Shoes × KAWS
100 new authentic rare discontinuous
於是他們就前往紐約街頭文化的發源地 ALLEGED 畫廊,尋找與他們品位相投的藝術家,希望可以藉助藝術家的想像力來讓自己的產品更上一層樓。而和他們合作過的夥伴,很多日後都成為了街頭領域數一數二的品牌。
但俗話說得好「盛極必衰」,當一連串的藝術家系列幫助 DC Shoes 成功叩開潮流的大門時,一場有關審美的更新換代正在悄然拉開。
一夜之間,滑板鞋似乎開始了瘦身運動,DC Shoes 創造出的經典鞋款瞬間失寵,再加上 Nike 在Sandy Bodecker 的「調教」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線,一時間 Dunk SB、Blazer 等鞋款湧入滑板市場,輕而易舉地將昔日的老大哥們都挑翻在地。再結合聯名、限量等手段成功搶佔市場份額,整個市場都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段時間 DC Shoes 內部也發生變故,先是被大型零售品牌 Quiksilver 收購。隨後,將品牌一手拉扯大的 Damon 離開公司,創意團隊的成員們也紛紛出走。公司由新人掌權,他們的整個理念都發生了變化,用 Damon 的話說:「它變成了和我們創立它時的想法背道而馳的東西。」跟風推出的硫化鞋產品,讓不少粉絲對 DC Shoes 失望至極。
所以那幾年 DC Shoes 在原本呼風喚雨的滑板領域威望一落千丈。而轉機發生在2016年,Quiksilver破產 DC Shoes 被 Oaktree Capital 收購。Oaktree Capital將它拿到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回 Damon 讓他幫助品牌重回正軌。
Mark Winn
最近兩年你也能看出這個「老大哥」正在努力做出調整,它重新回歸到90年代的經營方式,努力去籤約現在滑板圈內最好的滑手,讓他們的產品再一次出現在滑手腳下。近幾年復古回潮,DC Shoes 也將自己的老鞋款The Lynx、Kalis 1重新翻出來,推到消費者的面前告訴大家自己曾經的輝煌。
>
除了上述的做法外,他們也嘗試與不同國家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合作,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前段時間 DC Shoes 就找到了日本設計師山本海人推出了 DCAB by SON OF THE CHEESE 支線,整條產品線不但更加年輕化,並且在設計方面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DC ShoesVerified account
從這一系列舉動不難看出,在經歷了低谷之後,DC Shoes 正在嘗試重新找回巔峰時期的狀態,雖然目前來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這雙「板兒鞋」一定會再次讓我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