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段花樣翻新,近日,西湖區公安分局在廣東東莞地區成功抓獲了一個專門騙微信帳號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餘人。這起案件中,嫌疑人騙的不是錢財是微信號,更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騙了微信號的受害人,多是一些在校的中小學學生。
今年9月,西湖警方在辦理一起冒充熟人類的詐騙案件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用來與受害人聊天的微信帳號,原本的所有者是一名河北籍的女性小學生,而就在案發前幾天,微信的使用情況忽然開始出現在廣東東莞地區。
對此線索,民警展開了重點分析,一個專門騙微信,進而在網上售賣這些騙取來的微信的犯罪團夥浮出水面。10月,西湖警方組織警力前往廣東東莞開展專項行動,一舉搗毀該犯罪團夥,抓獲了以陳某、黃某等為核心的犯罪嫌疑人20餘人,繳獲手機卡100餘張,專用卡池設備1臺。
梳理這些歸案人員發現,該犯罪團夥成員全部是「90」後的年輕人,更令人驚訝的是,被騙了微信號的受害者,基本上是一些「00」後的在校中小學生。
「借」微信點讚送福利?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會在社交軟體上發布點讚送福利的廣告,進而吸引一些人的關注並與之添加微信好友。
之後,嫌疑人會以「借微信給公司公眾號點讚,送紅包」等所謂的福利,向當事人要取微信的登陸密碼或者手機登陸驗證碼,拿到微信帳號以後,嫌疑人隨即更改微信的登陸密碼,同時將該微信與原有手機號碼解綁,這樣使得事主完全失去對自己微信的掌握。
嫌疑人在騙得微信號以後,會根據微信號的使用時間,是否有支付密碼等信息對微信號進行標價,一般這樣的一個微信號的售價在100元至500元每個不等,而這些微信號,最終大部分都被實施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買去用於作案使用。
被騙者多數為孩子
家長警惕!
在信息交流發達的今天,微信號已經逐步發展成像手機號、銀行卡一樣,載有重要個人隱私信息的私人數據載體,那麼,又是誰會這麼輕易的被騙取微信呢?警方在梳理被害人情況的時候發現,被騙微信號的受害者,基本都是「00」後在校的中小學生,學生們思想單純,價值觀又沒有完全成型,面對紛繁複雜、充滿誘惑的網絡世界,學生們很容易上當受騙。而更要警惕的是,微信號被騙對於當事人來說遠不是僅僅損失一個微信帳號這麼簡單,犯罪分子拿著騙取來的微信號再去實施詐騙等網絡犯罪,這樣很容易使當事人自己陷入犯罪的環節中。
警方在此特別提醒
要加強對孩子的反詐騙教育,對於來歷不明打電話、簡訊、連結不要隨意點擊,不用貪圖小便宜,不要親信兼職、紅包等所謂的福利,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要與孩子要做好溝通交流,學校老師,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在碰到侵害時,要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其正確面對。
要時常檢查孩子使用的手機、ipad等電子設備,檢查孩子的上網情況,對於孩子必須使用的電子設備,要檢查設備上軟體安裝情況,除了一些必要的學習使用軟體外,要儘量少裝一些其他的遊戲、社交、視頻等軟體。
來源:杭州交通918(hzfm918)
編輯:李沛稼
值班主任:葉晨曲
深挖線索徹查「保護傘」,海南這次「零容忍」打「菜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