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工作、學習、生活
處處都離不開微信
微信的輔助功能也在不斷升級
但與此同時
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
也在「日新月異」的不斷提升
可恨的是
有些不法分子通過微信
向在校學生伸出了賊手
日前,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在廣東東莞地區成功抓獲了一個專門騙微信帳號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20餘人。
在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騙的不是錢財而是微信號,更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被騙了微信號的受害者,多是一些在校的中小學學生,「中招」者達數千人。
今年9月,西湖警方在辦理一起冒充熟人詐騙的案件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用來與受害者聊天的微信帳號,原本的所有者應該是一名河北籍的女性小學生,可在案發前,微信的使用地點竟出現在廣東東莞地區。
10月,西湖警方前往廣東東莞,一舉搗毀該犯罪團夥,抓獲了以陳某、黃某等為核心的犯罪嫌疑人20餘人,繳獲手機卡100餘張,專用卡池設備1臺。
當民警在梳理這些歸案人員時發現,該犯罪團夥成員竟全部是「90」後,更令人驚訝的是,被騙了微信號的受害者,基本上是一些「00」後的在校中小學生。
「借」微信點讚送福利?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會在社交軟體上發布點讚送福利的廣告,來吸引一些人的關注並與之添加微信好友。
之後,嫌疑人會以「借微信給公司公眾號點讚,送紅包」等所謂的福利,向當事人要取微信的登陸密碼或者手機登陸驗證碼,拿到微信帳號以後,嫌疑人隨即更改微信的登陸密碼,再將該微信與原有手機號碼解綁。
嫌疑人在騙得微信號以後,會根據微信號的使用時間,是否有支付密碼等信息對微信號進行標價,一般這樣的一個微信號的售價在100元至500元每個不等,而這些微信號,最終大部分都被實施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犯罪活動的犯罪分子買去用於作案使用。
被騙者多數為孩子!
家長警惕!
警方在梳理被害人情況的時候發現,被騙微信號的受害者,基本都是「00」後在校的中小學生,學生們思想單純,很容易上當受騙。
更要警惕的是,微信號被騙對於當事人來說遠不是僅僅損失一個微信帳號這麼簡單,犯罪分子拿著騙取來的微信號再去實施詐騙等網絡犯罪,這樣很容易使當事人自己陷入犯罪的環節中。
警方提醒
反詐騙教育對孩子來說刻不容緩,一旦發現孩子被騙或者受到侵害,要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家長和學校老師得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引導孩子,幫助其正確面對。
另外,家長對孩子的通訊設備最好時常檢查,為了營造良好的環境學習氛圍,儘量少裝一些其他的遊戲、社交、視頻等軟體。
「平安三率」了解一下
↓↓↓
一、什麼是平安建設「三率」?
1.平安建設群眾安全感
包括社會治安、生產安全、食品藥品、生態環境等安全感。
2.平安建設群眾參與率
平安巡防、疫情防控、平安志願服務、文明勸導、矛盾糾紛調解、問題隱患爆料、鄰裡守望、遵紀守法、制止違法、消防應急演練,以及主動向相關單位報告身邊的社會治安、安全生產、消防、交通、環保、食品藥品、城鄉建設等安全問題都屬於參與平安建設。
3.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防範知識要點
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貸款詐騙、網絡購物、充值返利詐騙、網購虛擬物品詐騙、「網點刷單」詐騙、「殺豬盤」詐騙、冒充熟人詐騙、冒充企業負責人QQ、微信詐騙、冒充教師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網絡投資詐騙。
1. 「釣魚」簡訊不要點。簡訊中的連結可能含有木馬病毒,會自動獲取手機最高權限,從而盜刷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軟體中綁定的銀行卡內資金,請勿輕信。
2.陌生電話莫輕信。如需諮詢客服熱線,一定要通過合法的客服平臺,切忌在網上搜索陌生號碼進行撥打。
3.網上轉帳需謹慎。網上自稱要轉帳才能辦理的業務,99.9%的情形都是騙子設下的圈套。
4. 業務辦理要正規。辦理ETC業務,可以直接到各大銀行網點進行辦理,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向當地銀行營業廳諮詢。
5.個人信息要保密。遇到涉及重要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輸入時,要多留心眼。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聯繫銀行掛失和更改密碼,以保障資金安全,同時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二、你我該如何參與平安建設?
參與安全培訓,參與平安巡防、交通勸導、護校安園等平安志願者服務;參與消防、反恐、安全等應急演練活動;自覺遵守交通等法律法規,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做好矛盾化解、鄰裡守望等等就是參與平安建設!
原標題:《緊急提醒!已有數千個孩子「中招」!家長務必警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