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熱衷搞「臺獨」的內幕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揭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熱衷搞「臺獨」的內幕


2008年11月26日 17:31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上周末,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長老教會」)、「本土」社團共同發起的「挺扁晚會」,上演了一出鬧劇。仔細回顧最近兩個月來由 「獨派」組織的「挺扁」活動,常會看到長老教會活躍的身影。這個教會為什麼如此熱衷「臺獨」等政治活動?它的發展脈絡如何?在民間的影響力又是怎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臺灣「中研院」的林昌華教授。

  影響不可小覷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牧師馬雅在臺灣南部及1872年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在臺灣北部開展的宣教工作。但由於東西文化的衝突,宣教工作沒有太大進展。1951年3月,在臺當局的支持下,南北兩個不同源的長老教會合併成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其規模迅速擴張,組織也愈加完善。

  據林昌華介紹,長老教會目前教徒有20多萬人,由總會、中會、小會組成,有完善的組織體系,影響不可小覷。平時傳道時也注重興辦學校、醫院等慈善事業,再加上具有國際背景,無論在政壇還是民間都有相當的影響力。

  1970年,「本土意識」很強的高俊明(如圖)出任長老教會總幹事,次年10月臺當局被逐出聯合國,島內各種思潮紛紛湧現。長老教會開始利用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及廣泛的海外關係,率先公開挑戰國民黨權威。1971年發表「國是聲明」,要求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當時在國際上給臺當局造成很大的壓力,在中美建交前,長老教會發表了更具震撼性的「人權宣言」,明確主張臺灣「獨立」。林昌華透露,對長老教會這些舉動,臺當局考慮到它在島內與國際上的影響力,對其仍是採取爭取態度,不想讓它走在「政府」對立面,只是進行口誅筆伐而已,並沒採取具體懲罰措施。相對其他反「政府」人士動輒判刑甚至被殺,臺當局對長老教會的做法比較 「仁慈」。林昌華說,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長老教會和民進黨「合流」共同挑戰國民黨權威,要求「民主化」和「本土化」,這對曾有恩於它的國民黨來說,是始料未及的。

  「本土」色彩深厚

  林昌華表示,長老教會教義裡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 「釘根本土,認同所有住民」,加上平時採用閩南語宣教,這讓它比別的教會有更深的「本土」色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老教會的民主、「自決」運動很自然與具有相似訴求的 「黨外運動」結合在一起。據林昌華介紹,民進黨大佬如尤清、張俊雄、黃天福、翁金珠、張俊宏、洪奇昌等,在1970年代初皆成為長老教會的教友。張俊雄當時還曾擔任《臺灣教會公報周刊》理事長,而號稱「黨外運動旗手」的施明德也和長老教會過往甚密,「美麗島事件」爆發後,長老教會因幫其藏匿,一干人等後來還被判處有期徒刑。長老教會的高層如高俊明、黃武東以及傳道人員如謝秀峰、蔡有全則直接為「黨外」人員助選。

  林昌華說,當時黨外人士除出版雜誌傳播民主思想外,另一個重要宣傳渠道就是透過長老教會的各級神學院,尤其是臺南神學院,當時更被稱為「黨外大本營」。另外,由於神學院的海外背景,其師生可以自由地在校內取得政治禁忌書刊,看完後再將民主思想傳播到校外,對「黨外運動」的發展起著推波助瀾作用。林昌華說,「黨外」整合為民進黨之後,長老教會和它仍是戰略上的盟友關係,他們聯手向國民黨當局施加壓力,大大加快了「解嚴」和「民主化」進程。

  立場極端「臺獨」

  民進黨執政後,長老教會的角色開始發生變化,從原來反「政府」轉變為支持並監督「政府」。陳水扁上臺不久它就曾透過許多場合表達力挺之意,與支持立場相比,它所標榜的「監督使命」就遜色多了,也只是當民進黨為爭取中間選民而欲拋棄 「臺獨」路線時,長老教會才跳出來進行嚴厲的批評,目前它是島內 「臺獨基本教義派」的主要代表。林昌華透露,長老教會如此深地介入政治,也曾引起教內有識之士的憂慮,擔心「政治信仰」會取代 「宗教信仰」,最終偏離教會宗旨。

  在「百萬人倒扁運動」中,高俊明「護扁」心切,曾以嚴厲措辭批駁與其私交甚好的施明德是 「賣臺第一勇士」;趙建銘因「臺開案」東窗事發失業後,長老教會所屬的臺南新樓醫院不顧外界觀感,主動提供崗位幫其解決生計問題;今年扁家 「洗錢案」事發後,陳水扁「溫暖之旅」的重要去處就是各地長老教會,高俊明等牧師也常光臨扁家,帶領他全家一起禱告。可見,長老教會對「帶領人民終結外來政權」的陳水扁格外「體貼」。

  與此同時,長老教會對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行為都極為仇視,前不久陳雲林會長一行赴臺,長老教會帶頭圍攻他們下榻的圓山飯店,這種 「不問是非,只問藍綠」的立場受到很多民眾非議。林昌華表示,高俊明當了20年總幹事,被視為該會精神領袖,他的「極獨」立場已深深影響很多教徒,雖然內部特別是北部教會有較理性的聲音,但常被湮沒在一片「臺獨」聲浪中。(環球網)

編輯:吉翔】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揭秘: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何熱衷搞「臺獨」?
    臺海網11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上周末,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以下簡稱「長老教會」)、「本土」社團共同發起的「挺扁晚會」,上演了一出鬧劇。仔細回顧最近兩個月來由 「獨派」組織的「挺扁」活動,常會看到長老教會活躍的身影。這個教會為什麼如此熱衷「臺獨」等政治活動?它的發展脈絡如何?在民間的影響力又是怎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臺灣「中研院」的林昌華教授。
  • 我,是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裡成長的
    中國臺灣作家 廖信忠(資料圖)我能理解爸媽。他們兩人都是各自家裡第一個信基督教的,所以熱心、渴慕、虔誠。不過,這樣逼我,讓我越來越鬱悶,也越來越反叛。忘了說,我所在的是全稱叫「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旗下的一個教會。是臺灣眾多教會支派中的一個,也是一個以閩南話為主的教團。
  • 一"臺獨"大佬病亡 曾炮製"人權宣言"鼓吹"臺獨"
    海外網8月30日電 據臺灣「教會公報」消息,90歲的「臺獨前鋒人物」翁修恭今日(30日)凌晨因肝癌病亡。翁修恭曾炮製所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宣揚「臺獨」,也曾是李登輝的家庭牧師。「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聲稱,翁牧師1977年擔任「長老教會總會」副議長時,「他代理議長與總幹事高俊明一起發表『人權宣言』,對於臺灣人民長期追求『新而獨立國家』目標,這份宣言相當重要。」報導稱,翁修恭1927年3月5日出生於彰化,1952年從臺南神學院畢業。
  • 「獨派」大佬彭明敏、長老教會高俊明婉拒接任資政
    前「臺獨」聯盟主席彭明敏(圖右)與長老會前總幹事牧師高俊明(圖左)先後婉拒蔡英文辦公室資政一職。(資料照片 杜宜諳/姚志平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辦公室本月中旬公布資政名單,今天卻傳出列入名單的彭明敏及也是前資政基督教長老教會高俊明,皆婉拒接任資政一職。    彭明敏基金會今天發布聲明,以年事高,體力有限,深居簡出,恐無法勝任此重要職務為由婉拒資政一職。外界質疑,是否不滿英文施政?
  • 長老教會:勿視教會為民進黨「鐵票區」
    臺海網5月24日訊 一向極力挺扁的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昨天直接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從未反省、表態過,「陳水扁有錯,就要說出來」,陳水扁案是是非問題,民進黨要搞清楚。新樓醫院主任牧師許天賢並呼籲,不要把長老教會當成民進黨的「鐵票」。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長榮大學舉辦"佛教文物展"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0年5月10日,臺灣臺南的基督長老教會學校長榮大學舉辦「佛教文物展」,校長陳錦生與主管參與儀式。雖有教會人士質疑不該「展示偶像、誤導真理」,但校方強調尊重學生不同信仰與宗教活動。長榮大學重要活動多由牧師帶領師生外賓祈禱,學生社團活躍校園,直到七年前才有信仰佛教的學生獲準成立「孝諦佛學社」。
  • 異端「全能神」活躍再惹抵制 臺灣基督教眾教會首次聯合聲明
    / 張復民 主席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 / 張德謙 牧師基督教臺灣信義會總會監督 / 陳志宏 牧師浸信會聯會總幹事 / 曾敬恩 牧師臺灣聖教會總會長 / 鄭忠和 牧師基督教臺灣貴格會聯會主席 / 戴坤益 牧師中國神召會臺灣區議會會長 / 顏金龍 牧師中華循理會年議會會長 / 羅遠平 牧長臺中忠孝路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 王武聰 牧師
  • 快訊:臺灣地區教會一長老自焚
    根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爭取永久屋居住權益,7旬教會魯凱族長老盧啟村不惜自焚訴求,但強調會解決禮納裡大型永久屋違建問題,屏東縣政府
  • 悅讀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年會通知暨議事規則
    為自由夯實基礎·為未來建造希望義推專欄 圖文來自網絡,僅用於交流學習作者∣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編輯∣格桑花開 校審∣羅規學堂公眾號第1條 各議員應辦理報到。第2條 開會時,書記應將出席議員姓名交給議長,有人再報到時應補記之。
  • 基督徒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
    :20有人來問,我們該如何對待教會的牧師和長老?上帝在教會中也是設立了權柄的位份:有形教會裡面有長老(監督)、牧師[1]和教師,長老是有上帝賦予的權柄,管理交付給他的教會和會友。當然長老和會友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但是在權柄上是有高低的,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管理教會的。所以,身為教會的會友對長老的最首要的態度就是因著這個位份敬重他們,尊重他們的位份就是尊重設立長老位份的上帝。
  • 臺灣基督新教的歷史與現狀簡介
    1、荷蘭佔據臺灣時期      臺灣基督教史(本文中基督教指基督新教,不包括天主教)的第一頁,可以翻回到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殖民臺灣時期。George Mackay)登陸臺灣,英國長老會和加拿大長老會以臺灣大甲溪為分界線,英國長老會居南,加拿大長老會居北。1880年英國長老會巴克禮牧師(Rev. T. Barclay)在臺南創辦了神學院,開始培養本土的傳教人員。兩年後,馬偕在淡水創辦了近代臺灣第一所西學學堂-理學堂大書院,至1891年共有83名宣教士從該學校畢業。
  • 李登輝告別禮拜,蔡英文追思文鼓吹「讓臺灣成為臺灣人的臺灣」
    我要強調的是,「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港媒援引消息稱,大規模及有組織的偷渡運作,幕後黑手是臺灣神秘牧師黃春生。黃春生是臺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與李登輝關係密切,自去年6月香港爆發暴亂以來,他一直出錢出力支援香港黑暴,還公開承認是港臺兩地「聯絡人」,幫逾200名暴徒潛逃臺灣。
  • 李登輝:臺灣傳奇人物
    《民進》認為劉慶瑞是「臺獨」分子的判斷,為「宣言」炮製者之一的謝聰敏所證實。劉是謝大學畢業論文的指導教授。謝在1992年回憶說,「經過和彭明敏、劉慶瑞、殷海光幾位老師的討論,我已經認識到:如果國民黨不變,這樣下去,臺灣是一個悲劇。」於是就投入了「臺獨」的行列,「才有了後來的《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和蔡武雄是「好朋友」。
  • 教會的治理
    而改教家們主張並捍衛的立場,與羅馬天主教的主張完全相反,改教家們認為基督是教會唯一的元首。然而,他們沒有徹底避免一個危險,即或多或少地認為國家的權柄高於教會。因此長老會和改革宗教會隨後必須打另外一場戰爭,也就是為耶穌基督的元首身份(Headship,或譯為元首權)作戰,抵擋國家那毫無根據的侵害。這場戰事首先從蘇格蘭開始,之後擴展到荷蘭。
  • 門諾教會中的屬靈服事
    >在門諾教會中「服事」一詞,有下列兩種意義:·       廣義來說;服事意謂服務所有上帝所呼召的選民,無論是個人,或是地方教會,或是聯合教會(臺灣門諾會聯會FOMCIT)·       以另一角度來看;服事指各種特定類型的服務。
  • 臺灣學者:警惕蔡英文「最後瘋狂」搞「法理臺獨」
    蔡英文把李登輝視為「精神導師」作者:吳生林「蘇貞昌不只『臺獨』,他還是大漢奸裔孫;李登輝和史明是『臺獨』首惡中的首惡蔡英文已經把『臺獨課綱』進階到最高級版本,要高度警惕她第二任期搞『法理臺獨』。」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日(11月6日)接受筆者採訪時,從歷史脈絡角度點評他島內「臺獨」要角。在談到陳水扁與蔡英文時,潘朝陽指出,走過必留痕跡!陳水扁「臺獨」言行有很多。
  • 臺灣當局採取「通用拼音」只為搞「文化臺獨」
    臺灣「教育部」日前決議中文譯音將用臺灣自己研發的「通用拼音系統」,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輿論認為,這是陳水扁當局繼「護照」及所謂「駐外使館(處)」改名之後,又一大搞「漸進式臺獨」的舉動,是陳水扁當局大搞「去中國化」﹑步向「臺獨」的又一例證。  臺灣教育當局在政策決定採用「通用拼音系統」的同時,否決了漢語拼音系統。
  • 導覽圖現「臺灣國」 臺鐵被批搞「臺獨小動作」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北火車站周邊導覽圖中標註相關地名的中英文介紹,竟然出現「臺灣共和國」的英文字樣,且時間長達兩年。島內痛批這是「小動作搞臺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6日舉行記者會。據臺灣《聯合晚報》6日報導,臺鐵臺北車站導覽圖等告示牌上的「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英文翻譯,將「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寫成「Republic of Taiwan(臺灣共和國)」,且印製日期是2017年年底。國民黨黨團書記長吳志揚稱,「這種錯誤居然標示長達2年,到底是誰授意或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