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名詞——淨資產的意思,淨資產與我們常常聽到的資產或者身價是完全不一樣的,兩者可謂天與地的區別。
資產與淨資產的區別
小明通過二十年的努力奮鬥,在上海購買了一套房子,價值1000萬元,其中首付款300萬元,貸款700萬元。一般而言,大家聽到小明在上海有房子,而且價值千萬元以上,大家都會說小明資產上千萬了或者身價上千萬了,小明厲害了!
很顯然,我們說的資產是包括你的負債部分,而淨資產是剔除負債的成分的,所以上述例子中,如果我們說小明的淨資產是多少,答案就是他的首付款300萬元。
目前全國有300萬資產的人很多,只要是一線城市的,有套房子基本就都可以達到300萬元資產,但是300萬元的淨資產則很少,畢竟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是貸款購買的,身上都背負著巨額的外債。
300萬淨資產什麼概念?
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城鎮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年收入為49575元,我們直接取值5萬元,夫妻二人則為10萬元,300萬元的淨資產需要這些就業人員的家庭30年不吃不喝沒有任何其他支出才有可能存下來,但是有可能30年不吃不喝沒有任何其他支出嗎?不可能!所以對於這些家庭而言,一輩子都湊不不齊300萬元。
城鎮非私營單位(公務員、事業單位、央企、國企、外資企業等),這個群體的收入相對較高,2018年的平均年收入達到82461元,夫妻雙方合計約為16.5萬元/年,家庭不吃不喝沒有任何其他支出的話,大概需要:300/16.5=18.2年才可以存下來,但是我們不僅要吃要喝,要買日用品、買衣服、支付水電物業話費油費等等,還有生病支出,各類人情往來、結婚生子花費等等,所以說16.5萬元的收入,一年可以省下一半已經算是很優秀了(大家想想自己每年賺的錢可以剩下一半嗎?),按照一半計算,這類家庭必須要36.4年左右才可湊足300萬元,雖然有機會窮極一生達到300萬元的淨資產,但是也不容易。
總結
在我國,目前有300萬元的淨資產,已經可以達到財富自由的標準了,按照5%的理財產品利率而言,300萬元*5%=15萬元/年,如果你不是鋪張奢侈浪費,那麼每年花費10萬元應該差不多夠了,剩餘的5萬元可以繼續累積到本金中去,不斷增加本金及利息抵抗通脹。所以能有300萬元淨資產,不論幾歲,在我國屬於極其優秀的一類人群了。